中班活动反思

时间:2023-02-08 10:43:26 活动反思 我要投稿

中班活动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活动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活动反思

中班活动反思1

  一、 选材:

  本次我园教学比武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数学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内容。每周五的时候我都会安排孩子们完成相关的数学练习,感觉孩子们进入中班后,对数学活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能够快速、正确地顺数和倒数10以内的数;感知什么是序数,能够正确的帮助物体排序;初步了解什么是“点数对应”,能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等等,所以,我选择了数学领域的内容。《纲要》中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所以,我选择了中班数学活动内容《一起去旅行》,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了幼儿熟悉的游戏情景,整个活动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掌握了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情感教育方面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与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 活动环节设计的亮点:

  (一)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

  活动中,幼儿的汽车模型操作题卡各有不同,比如,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有的汽车模型卡需要增添“3”和“5”两个座位号,有的缺少“1”“4”“6”三个座位号等;又如,在“给苹果娃娃找座位”时,有的需要增加或去掉数量不同的圆圈,有的出现重复,需要灵活调整,等等。这种同中有异的设计为每位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幼儿探索、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充分体现了“幼儿操作探索在前,教师提升推进在后”的理念。

  (三)为幼儿创设多个互动机会。

  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讨论如何才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怎样帮助苹果娃娃重新设计花衣服等,这些师幼、幼幼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使数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更有效。

  (四)为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首先,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其次,每一个游戏环节的设计,都能够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动手操作材料,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环节从易到难,层层递进。

  环节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导入部分让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给幼儿营造了良好、轻松的游戏氛围;游戏“乘汽车”活动中初步感知对应,在游戏“编排汽车座位号”时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在游戏“给水果娃娃找座位”中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活动结束时,在音乐声中,幼儿随教师出教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六)贯穿让孩子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活动设计中,以帮助苹果娃娃补充汽车座位号和安排汽车座位号为线索,让幼儿巩固了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和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多次提供了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想办法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高了幼儿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能力。

  三、自我反思:

  (一)不足方面:

  1、 整个活动教师预设的是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但活动一开始游戏性不够,没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导致整个活动平淡。游戏“乘汽车”的部分需要从新调整设计,让活动环节安排更加合理、科学。

  2、 活动一开始出示的三辆彩色汽车图片,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利用不够,教师应该再进行挖掘。

  3、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突破目标难点的环节设计中,遵循《纲要》精神,原来我考虑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并循规蹈矩地做示范,我想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操作、探索,最终发现解决的方法——用笔在苹果图案上添上或者划去相应的圆圈,就能够让圆圈的数量和相应的座位号对应,可是只有少部分的幼儿发现这个方法。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班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后来教师还是重点关注了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想让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但由于教师考虑到上课时间有限,引导不够深入,导致一部分幼儿孩子不明白怎样操作,这一部分的环节教师没有充分掌握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能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没有及时对教学组织进行调整。

  5、 活动中,教师过多考虑到了上课时间有限,没有让个别幼儿有充分讲述表达的机会,在仓促中中断了幼儿的发言,总的来说还是对幼儿不够大胆放手,教学中不敢大胆挑战自我,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加强。

  6、 教师在课前对幼儿的知识铺垫不够,幼儿的数学基本功需要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二)反思再教设想:

  1、游戏“乘汽车”环节,教师之前设计的游戏性不够强,可以将幼儿半圆形的座位调整摆放成3组,充当3辆汽车,引导幼儿一进入活动场地就拿车票找到相应的座位,原来设计的是幼儿座椅上贴的座位号有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车票也是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让幼儿颜色对应颜色,数字对应数字,但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太过于简单,教师应该把车票上的数字改成相应数量的圆圈,让幼儿感知量与数字的对应。

  2、本次课赛规定,中班的教育活动时间为25分钟,活动过程教师组织层次清楚,环节层层递进,但引导语不够准确和有针对性,导致环节时间拖延,教师课前应该再进一步斟酌自己的提问怎样做到精练、准确,做到对教案的进一步熟悉。

  3、在游戏“给苹果娃娃找座位”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课前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缺乏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先引导幼儿观察、讲解示范,再引导幼儿操作,这样能够帮助所有的幼儿都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通过这次的活动,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要想完成一节优质的展示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其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解读《纲要》精神,将其具体、真实地落实到教学中。

  4、制定的活动目标二“尝试用合作协商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没有足够体现出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师在活动环节“给水果娃娃找座位”的环节中,设计了每人发一张汽车模型卡、六张苹果图片,记号笔一支,让幼儿自己在苹果图片上添画上或划去相应的圆圈,让圆圈的数量和座位号上的数字对应,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安排给每两名幼儿发一套学具,这样孩子们就能够用合作协商的方法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在本次的课赛活动中,自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也让我学习到了其她教师身上的很多优点,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自己从理论的提升到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能力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些好的,有用的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

中班活动反思2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想,常常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突发奇想并勇于尝试。中班后期,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想象,独立创作,并初步具备了运用图形进行组合变化的能力。本次游戏活动,将侧重培养幼儿图形创造和故事创编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组合,并放在一些背景图中,构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图形画面,再让幼儿大胆讲述其中的故事,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各种图形。

  2.辨认各种图形。

  3.感受发现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能找出游戏图中的各种图形。

  2.能把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与学过的图形建立关系。

  活动准备

  1. 教师操作材料:游戏大图5张,五种图形各一张,魔术袋一个。

  2. 幼儿操作材料:游戏图2张(5小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辨认图形

  1. 教师出示装有图形卡片的魔术袋,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2. 分别请5名幼儿到魔术袋里摸出1张卡片后,说说该图形的名称以及像什么?

  二、火眼金睛-----找图形

  教师:有一只小猴,它的眼睛特别厉害,能发现很多隐藏起来的图形。瞧!小猴来到海边,正准备寻找隐藏起来的图形。

  1. 出示游戏大图,教师:现在我们和小猴比一比,先找一找,说一说在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藏在哪?

  2. 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 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请幼儿自主探索,边指边说说3张游戏图中分别有什么?由什么组成,藏在哪?

  2. 请个别幼儿上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3. 教师小结。

  四、找生活中的图形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图形。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体现了培养孩子在图形方面的创造力和对图形的`认知理解能力、转换能力、判断能力。也训练了孩子细致观察的能力。通过在本班的教学观摩让以上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动教学受到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跟我的互动很协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特别是幼儿自主操作时给我的惊喜。

  虽然本节课顺利完成了,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有机会能把他演绎得更完美。

中班活动反思3

  1.提出要求,让操作活动更有意义。

  本次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因为孩子们有过体育课上玩纸的经验,有的幼儿在玩时,往往还重复着原先的玩纸花样,我鼓励他们除了这些玩法,你还会怎么玩?当我将每次玩纸要达到的目标一一的向幼儿提出来之后,他们探索的欲望更强烈,有目的的探索让孩子的思想高度集中,他们的玩纸不再是盲目性的,特别是当自己在一次次的尝试后最终获得成功时,孩子显得特别高兴,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2.设计巧妙,让探究逐步走向深入。

  此次活动,幼儿的玩纸是从他们的原有经验着手,第一环节让幼儿自由玩纸,这样他们就会投入到玩纸的活动中,良好的`开始让幼儿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都很专心,他们尝试着让纸站立、变小、变纸条、变长长的纸条、变纸球,通过折、卷、撕、揉、团纸的操作,一步步将玩纸的活动推向深入,直至把整张报纸玩成了碎纸片也想办法团成了纸球。

  3.讨论交流,让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知识是在孩子们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而且,科学活动不仅仅要学科学,还要发展语言。此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孩子们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玩纸方法。幼儿在探索中的讨论交流,使他们的思想得以碰撞、灵光得以闪现,大大发展了创新思维。

  4.支持引导,让自信之花灿烂绽放。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无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对或错,我能真诚地接纳和认可,并及时地引导他们,耐心地等待他们。幼儿在探究让纸变成更长的纸条时,呈现出了不同的情况,沿着报纸的短边只撕了一次的最短,沿着报纸的四周转着圈撕成的窄窄的纸条最长,尽管纸条有长有短,但孩子们都动了脑筋,我对他们进行了一一肯定,孩子们满足了成就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自信之花。

中班活动反思4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以前也开展过相关活动,所以幼儿对于何种图形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活动中我首先复习了幼儿园对于梯形的认识,说说梯形的外形特点,再以多种形式引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观察讲述: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巩固对几种图形的认识,为此我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份的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图形,让幼儿通过游戏找图形为下面的幼儿单独操作活动打下基础。在“找图形”这一环节中,多数小朋友都能按要求找到正确的.图形,当然也有少数小朋友没有找准,特别是在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虽然老师将小朋友学具中的长方形和正方

  形已经做得十分的明显,将其特征完全展露出来,但有的小朋友没有认真分辨,仍然找错。由于幼儿的操作材料图形数量较多,要引导幼儿多次点数验证后才能记录结果。

中班活动反思5

  忙绿的一周过去了,上周我们开展了红黄蓝绿的主题活动。为此,我设计了一节艺术活动《树叶变变变》。

  在课前我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那天一早,孩子们都拿着一袋树叶来学校了,有些甚至是孩子要求家长大清早去公园捡的。上午课开始了,我一拿出孩子们带来的树叶时,孩子们就在下面纷纷议论着:“这是我带来的树叶,”“这个是我摘的,”“今天我带来了许多的.树叶宝宝来给小朋友们变魔术了,你们喜欢吗?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他们吧.......”

  随着我的一句导入语,幼儿们都安静下来看我拿出的一片片树叶了,孩子们从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方面感受了秋天落叶飘飘的氛围。还没等我说,就由孩子在和旁边的小朋友议论着,“这片树叶像羽毛,这片树叶像扇子,这片树叶像毛毛虫等等”我便说: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这些树叶宝宝了,他们要给我们变魔术了哦。于是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我便把两片树叶整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条小鱼,幼儿睁开眼睛,哇~~~小金鱼.......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请孩子观察了哪里是尾巴那里是身体。又请孩子上来添画金鱼的眼睛和嘴巴。把它变得更加形象。幼儿们兴趣非常浓厚,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将树叶拼凑组合。最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在桌上摆放各种形状的树叶,让幼儿进行组合。有些组合成了萝卜、帆船、太阳、金鱼等等。想象力十分丰富。

  本次活动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拼凑组合树叶的方法,没有让幼儿用胶水黏贴拼凑。意在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摆放,两片叶子可以有很多的组合方式,可以变化出很多不同的东西。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等幼儿拼凑完成后,请大家一起欣赏,如果有许多拼凑的方法,就请幼儿进行展示。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孩子们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开拓视野、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拼凑过程中以幼儿自选为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强弱来选择活动,待幼儿完成后,让大家一起欣赏,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孩子们能在活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受、会发展.

中班活动反思6

  《小乌龟看爷爷》是一节中班语言活动课,我结合我班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将目标定为:

  1.通过苹果树的开花、结果感知小乌龟行走缓慢的特征。

  2. 体验小乌龟给爷爷带来快乐的情感。为了达成目标我将活动环节设为三部分,首先是出示小乌龟模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再出示挂图,结合挂图看看讲讲来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完整欣赏故事,挖掘故事深层寓意,引导孩子感知由于小乌龟走得慢,在到达爷爷家的时候,背上的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并体会爷爷的愉快心情。

  在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还算积极,对小乌龟看爷爷这个故事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基本知道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但对于目标的达成还是有问题。大多孩子还是只知道小乌龟到爷爷家的时候苹果树开花结果了,但并不能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不能感知因为小乌龟爬行缓慢导致在到达爷爷家时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我想可能是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没能面对全体幼儿。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我就挑选一个小朋友回答,当这位小朋友回答正确后我就继续将活动进行下去,而没有再多问问其他幼儿,让其他幼儿能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忽视了其他幼儿的理解情况。由此导致最后只有小部分幼儿理解故事寓意,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而大部分幼儿只是初步感受了这个故事。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更好更全面的观察幼儿,不仅是全体幼儿,更是个体幼儿的全面发展。

  而后在与领导的研讨中,领导对我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她指出:我在讲述、表现《小乌龟看爷爷》这个故事的时候,表现力还不够,讲得稍快了一点,孩子们不能从我的表述中感知小乌龟行走的缓慢。指出我应该在表现故事时,突出小乌龟爬行的慢。指导我应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表演小乌龟慢慢地、慢慢地爬行。将小乌龟爬行“慢”这个特色反复强调,给孩子留下强烈的印象。这样,在孩子们后面感知小乌龟爬到爷爷家时苹果树开花结果的原因时就更容易了,更能把小乌龟爬行慢与苹果的成熟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达成目标。在与领导的研讨与交流中,我更学习到她们对于孩子、对于课的热情和专业。比如领导在交流时说道:“这个故事是相当优美的,有小动物,树的变化,亲情等融会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你觉得通过这课,孩子们提高了什么?”这些话都让我反思。以前我备课上课只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有理的备课,机械化地制定着目标,整个过程非常理性。但领导的话启发了我,突然让我体会到故事的美、孩子世界的童真与有趣。深刻的意识到通过一节课应该让孩子提高些什么。以前其实这些道理都懂,但却都停留在脑海里的理论阶段。实行起来又是另一番做法另一番体验。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实践与领导的研讨,我受益匪浅。不仅从教学的方法上,更是从作为教师的态度方面我都得到了提点和转变。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我会继续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中班活动反思7

  内操内孩子们像以往一样自主地选择着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着游戏,有的孩子拿来爬梯、竹梯、轮胎开始进行摆放,有的则拿来一些板条、易拉罐也开始铺设地板,有的则搬来长凳、跳圈开始探索新玩法。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没过多久器械架上的一些材料,几乎都被孩子们给拿出来了。没玩多久有的孩子则当起了搬运工,将一些材料从这块场地搬运到另块场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玩着自己的游戏。一些器械材料的多种玩法还是没被孩子所发现。

  这时来了一班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孩子们利索的将器材摆放开来,同伴间且能有商有量的进行合作,瞧!长凳在他们的手中变换出了多种的新奇玩法,悬空的独木桥,形象的跷跷板,独特的滑滑梯……真是让我们感叹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我班孩子看着大班的哥哥姐姐玩得如此生动,看到各种材料能有那么多新奇的玩法,他们也跑过来围观,有的还开始商量我们也这样去玩好吧!

  看到孩子们有了新发现,为了以后他们能更好的游戏,我跟大班老师商量了一下,让大班的孩子带我们一起玩一下,孩子们在大班哥哥姐姐地带领下尝试玩了各种有趣的游戏。游戏结束我们进行了小结,孩子们谈了游戏中跟哥哥姐姐游戏的感受,从哥哥姐姐那学到了什么。

  反思: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中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和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创新思维会有一定的局限,我利用先关后创,以强带弱的方法,让大班的孩子跟我们一起进行游戏,让大班的孩子带领我们,给孩子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先仿后创,这未尝不是一种方式方法。

  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将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注重的是让孩子学会探索各种方法,而不是以往的交给他方法,使得每个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创新。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调控和安排,使每个幼儿都有同等的机会来充分进行锻炼,得到表现能力的机会,多给他们创造机会,促使全体幼儿的共同提高。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将“钥匙”交给幼儿,创造地教;解放幼儿,让幼儿创造地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求创新。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更要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火花。

中班活动反思8

  现在多数幼儿有挑食的不良习惯,我设计了健康活动《食物精灵》。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需要合理搭配,知道均衡饮食对身体的重要。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创设情景、讨论、操作材料等形式,整个活动以帮壮壮找到拉出便便的方法贯穿主线,引导幼儿学习、讨论、操作,使其体验更深入、规范,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营养全面对身体的重要性。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

  第一个环节,通过情境导入,让孩子猜一猜为什么壮壮拉不出便便,并说一说有什么解决的方法,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向幼儿介绍健康的饮食结构。我用情景导入,设计了三个小精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看图给食物分类,并向幼儿介绍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每天营养进食的合理结构。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操作环节,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对食物操作卡片进行分类,加深孩子对粗粮、蔬菜水果、荤菜的理解。并通过品尝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尝一尝中感知不同食物的不同口感。

  活动中幼儿感受了每天应该吃有营养的.食物,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每样都吃,不挑食,才能成为健康宝宝。活动整体环节流畅,但在孩子的经验不足,对于食物的类别无法分的很清楚,在操作环节中要求也没有提清楚,因此在操作中,秩序比较混乱。

中班活动反思9

  这是一次平时开展的教研活动。

  在学校的课题《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研究成员都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我这人喜欢与别人与众不同,同时也是偷懒。选择散文,儿歌,故事有时没有配套的课件,就需要自己制作。要设计一个好的动画课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化我好长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脖子受不了,会连带着头疼,所以就选择了《开展音像讲述活动,提高中班幼儿的讲述表达能力》作为自己的子课题。“像”有许多,可以是舞蹈录象,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情景录象,这给了我广泛的空间,尤其舞蹈录象,学校里有许多,如果只对跳舞的老师起那么一点作用岂不是浪费资源,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些适合孩子讲述的内容进行活动。

  在几次尝试中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扣人心弦地背景音乐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本次情景舞蹈有很吸引孩子的故事情节,每个角色都很生动,在独特的舞蹈服装下个性鲜明:一只不懂事,但很听话的小青蛙;一群爱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荷叶宝宝;一只很脏很坏的胖苍蝇;还有一条喜欢指挥别人的毒蛇。情景舞蹈既有动态的舞蹈动作,又有简单的对白,给孩子在学习中动静交替,适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课堂中孩子们踊跃发言,都能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尤其在活动中针对“是苍蝇还是蜜蜂”时发生了争执,我给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了辩解,他们都说了自己的理由,最后在录象的引领下说出最根本的`理由,知道那是一只喜欢在垃圾堆飞来飞去骗人的苍蝇。

  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情景舞蹈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一个舞蹈就有7、8分钟,如果就只放两遍就会花去15分钟,留给教师引导,孩子思考交流的时间也就只有20分钟了,在这过程中就显得问题重点不够突出。在上面的教案中我也只是从头到尾帮孩子梳理出一个故事的大概,让孩子理解了故事的内容。这完成了第1个目标,但第2个目标因为没有时间,最后一环节没上就结束了,孩子就不能完整地运用简单的语句讲述故事的内容。当然我可以放在以后活动中,但作为一节有其他听课老师在场课,还是有点遗憾!

  其次,因为录像受当时条件的影响,对白说话的语音不是很清楚,就影响孩子的听觉的效果,浪费时间去纠正。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有老师建议提高孩子语气,表演的感染力,可以让小朋友们学一学,演一演。这是好的,但作为第1次活动,显然多了、难了些,可以放在以后继续让孩子进行表演,相信有了录像的榜样,孩子们会模仿地惟妙惟肖的。

中班活动反思10

  “揪尾巴”的游戏幼儿适应性比较强,可适合大中小各个年龄阶段,而且其取材便捷(以布条为主),能动性强,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快速跑和躲闪的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而且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活动我以提问“森林里什么动物最聪明?”开始,引导幼儿回答出猴子最聪明,再提示幼儿“猴子能跑会跳,还会玩游戏呢!”带领幼儿用鼓点走,跑,停进行热身。

  在学抓尾巴的环节中我先讲解了规则,然后请一名幼儿共同游戏,示范躲闪。游戏分为个人游戏和分组游戏,个人游戏是孩子们分散游戏,在保护自己尾巴的同时,揪别人的尾巴,最后手上尾巴最多者获胜。分组游戏是孩子们按照尾巴颜色分组,推选出一位组长,保护队员,组织队员去揪别组的尾巴,最后哪组剩下的组员多,哪组获胜。击鼓开始个人游戏后,孩子们兴致极高,个个积极参与,大家争着、抢着揪别人的尾巴。当然,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而忽略了反追、抢的权力,还有些孩子在游戏开始时没有迅速做出反应,马上就被揪掉了尾巴,没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这些在今后的游戏中也需要我多注意和解决的。分组合作游戏时,直接游戏,没有经过练习,许多孩子还没有认清哪个是自己组员时就被揪掉了尾巴,甚至有的孩子揪掉了自己组员的尾巴。

  活动最后以摘桃子的形式进行放松活动。

  整个活动较清晰、流畅,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活动设计上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难度不够,在孩子们熟悉游戏后应该适当增加难度;其次,情境带入,角色意识都不明显,这个环节太匆忙;再次,对躲闪技巧讲解的不够,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练习躲闪,游戏规则也没有交代清楚,使得游戏过程中能力不同的孩子们落差明显,应该在集体游戏前再讲解一次规则,讲清楚每一个点,使游戏能有序进行。

  最后,分组合作游戏时应该给孩子们30秒分组讨论的时间,认识队友,讨论揪尾巴策略,再进行一次练习,然后再开始游戏。这些方面都是我在设计活动时考虑不够全面,今后在选择教材、运用教材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孩子的兴趣点,来选取、整合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欲望和愿望倾向,以各种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运动兴趣向高层次、长久性和稳定性发展。

中班活动反思11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悄悄逝去,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步入正轨。一直以来,我们将礼仪教育注为重点。但礼仪课程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每次上礼仪课都是念那一成不变礼仪“三字经”与演唱歌曲、讲解“三字经”,或是稍微创新添加一些小故事…直到后来,我们改变了对礼仪教育的方针,就是将礼仪教育贯穿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常规当中。例如;在平常经常引导孩子们说“请”、“谢谢”、“对不起”“我爱你”,早上入园时说“早上好”,离园时说“老师再见”等一些常用的简单礼貌用语。通过一个学期的礼仪教育培养,我觉得我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礼仪基础与进步。能主动与长辈、老师、同学或陌生人打招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请”、“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这学期,我们同样将礼仪教育贯穿到孩子的一日生活常规的各个环节当中,培养孩子讲礼貌、讲文明、爱老师、爱家人、爱同学、学会分享,如何待人等优良品德。因为,良好的礼仪行为和文明礼貌教育,对孩子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礼仪教育方面,只有“园”与“家”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与其侃侃不休地教导孩子们如何讲文明、懂礼貌,不如每天自己主动在孩子面前和别人打招呼说“你好、谢谢”,讲“再见”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也会耳濡目染。在其他方面,自然是一样,我们做大人的理应做好孩子们的榜样。所以,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就不再是问题。

中班活动反思12

  一、欣赏前的准备

  乡村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带着孩子去公园,还是切合实际点,幼儿园有桂花树,开着黄黄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和幼儿一起可以走走看看闻闻就解决了问题,就不必去公园,《指南》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活动的.开始就领幼儿到户外的场地亲自感受桂花花香,丰富幼儿认知,为音乐欣赏律动做前期的准备。

  二、听听说说感受

  听听音乐,回忆前面去看桂花时候的动作,提出思考:哪段音乐是走路的?哪段音乐是闻闻桂花的?“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音乐的前一部分是快的,像为小朋友走路,音乐的后一部分的慢的像是小朋友在闻闻桂花的香。本次的乐曲中,引导幼儿掌握乐曲中节奏的快慢变化,让孩子知道节奏快的时候是我们在幼儿园户外活动(逛公园)的动作,节奏慢的时候是我们停下来闻花看花时的动作。当孩子了解到了乐曲中不同的节奏表示不同的动作,让孩子听着音乐来做模仿动作,有了前期的准备,孩子听着音乐立刻联想到活动的场景,孩子们能较快地合着音乐节拍做出相应的动作。

中班活动反思13

  《掉进酒桶的老鼠》故事中,当馋嘴的小老鼠掉进酒桶里时,跑来的却是老鼠的死对头小猫,小老鼠怎么办?小花猫会救小老鼠吗?被救后小老鼠会被小花猫吃掉吗?故事中充满矛盾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空间,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来说,这不单单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还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想象创编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知道在危险的情况下用智慧战胜困难,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段视频影像兴趣很浓,在活动过程中猫与老鼠角色的对话表演兴致也很高。但对于此活动的两次执教,我也有不同的感受,我发现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对于活动中的猜测部分,发散性思维非常好,也能大胆的进行讲述、表演,而平时文静的孩子就显得有一些不足。

中班活动反思14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奥秘,各种昆虫长相各异、奇特,昆虫的卵生性使它的生长过程充满着无限的神秘。美美和丑丑就是毛毛虫变蝴蝶的两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形象,毛毛虫怎么变蝴蝶的呢?

  结合博物馆中“成长”这一主题脉络,我开展了这节教研课“奇妙的成长”,在我们中班《有趣的昆虫》主题背景下和幼儿饲养蚕宝宝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本活动内容,不仅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而且让幼儿在了解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回忆和整合了已有经验,使其经验得到回忆和提升。主要是通过活动,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迁移经验,了解一些其他动物的成长秘密,带领幼儿进入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关注、体验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中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运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从中发挥其优越性,演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与幼儿共同在故事中探索了解了蝴蝶成长的规律和变化。通过活动带领幼儿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在组织活动中,我选用有趣的故事情节,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探索了解了蝴蝶成长的规律和变化,把说的权力交给幼儿,不过在引导幼儿制作相册的环节中,我应该将制作相册前置,放在认识毛毛虫演变规律的.前面,让幼儿先猜测,后验证,在自己的探索中巩固科学的认知。最后的延伸活动我设计了儿歌“我想变成蝴蝶”这一环节,预想可以让幼儿表演一下儿歌的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巩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学一学毛毛虫一步步变成蝴蝶的过程。可是在上课过程中,我担心时间的问题,所以只是单纯的学念了一下儿歌。

  反思不足,这次的教研课还是让我受益挺多的,相信在今后开展活动时,我会避免出现这些不足之处,增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断磨练自己!

中班活动反思15

  本次数学活动主要是3—8数字与点卡的排列、对应,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点卡已不成问题。活动中我加强了对幼儿接数的练习,学习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复习幼儿对10以内数的.排列运用。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只会对两个数字大小的比较,所以我引导幼儿发现并归纳总结:不管是什么数,排在它后面的一个数都要比它多1个,排在前面的数比它少一个。通过观察、讲述、比较等方法让幼儿来理解其关系。幼儿独立操作过程中掌握情况较好,个别孩子速度较慢,需要多练习。

【中班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半日活动反思02-14

中班活动区反思02-14

中班区域活动反思02-14

中班语言活动反思02-14

中班美术活动反思02-14

中班 三八活动 反思02-14

中班教研活动反思02-15

中班剪纸活动反思02-15

中班美术活动及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