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

时间:2024-04-03 18:11:5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1.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在丰富多彩、游戏多种多样,跷跷板就是其中之一,你们玩过吗?好玩吗?(自由回答)

  师:想一想,玩跷跷板的两个人在体重上有什么要求?

  生:两人体重不能相差太多。

  师:三四班的甲同学体重50千克、乙、丙分别重25千克,假如甲和乙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画图表示。

  师:如何使跷跷板平衡?

  生画图表示。

  2. 介绍天平

  师: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跷跷板一样,下面请看大屏幕(flash画面伴有声音: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天平。在实验室里能见到我,当我平衡时,表示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

  二、动手合作、探究就知

  1. 故事引入

  (flash画面伴有声音。)森林王国的熊妈妈生病了,小猴和小兔准备买东西去看望他。他们来到水果摊前,小猴对小兔说:“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就买它吧。”于是他俩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称了称,发现一个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动。”小兔试了试:“我也不行。”正在他们俩不知怎么办时,售货员叔叔说:“西瓜和苹果都是1千克2元钱,你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这样就一人一半了。”“对呀!叔叔的.主意好。”他俩高兴地说:“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假如每个苹果同样重,1个西瓜能换几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我们算一算吗?”

  ①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②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1千克,问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学生讲思路。

  师:熊妈妈见到两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兴,病也好了一大半,决定邀请小猴和小兔去动物园逛逛,他们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①P109做一做。

  (flash画面伴有声音:森林王国动物园的跷跷板平衡游戏开始了。“我小猪先坐上去,谁来和我玩呀?”“小猪等等我,我们和你玩,呵,跷跷板平衡了。”“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来凑凑热闹吧!”“老牛,我们四头小猪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啊!”同学们,两头牛和几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

  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

  师:2头牛等于几只羊?应怎样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讨论。

  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

  ②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4题)

  (flash画面伴有声音:“小鸡,你比我轻,我不想和你玩。”“臭鸭子,你才比我轻呢!我还不想和你玩呢。”在一旁的鹅听到后,赶紧跑来劝架:“别吵了,我和你们一起玩吧!”孩子们看到这里,你们知道一只鸡和一只鸭谁重一些?)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播放课件,讲解。

  三、拓展内化 解决问题

  师:参观完动物园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况了?

  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3)

  (flash画面伴有声音:“灰兔哥哥,今天我们真是大丰收,我采了大萝卜,你采了这么多胡萝卜和白菜,我想用9个大萝卜换3棵白菜,行吗?”“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个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吧。”等量代换游戏开始了,你们知道6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吗?)

  师: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

  学生可用学具摆一摆。

  课件展示:

  9个大萝卜=3棵白菜→3个大萝卜=1棵白菜

  6个胡萝卜=2个大萝卜→3个胡萝卜=1个大萝卜

  6棵白菜=?胡萝卜→1棵白菜=?胡萝卜

  (54) ← (9)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5)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2

  1、主要内容

  (1)排列、组合

  (2)简单的推理

  2、地位于作用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有关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研究中很重要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试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单元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经历简单推理的经过。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不同。推理依据的叙述。

  本单元主要教学与设计

  1、教具利用:

  投影仪、动物卡片、

  各种教科书等。

  2、主要方法:

  (1)首先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

  (3)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动手去做,动脑趋想。

  (4)创设真实情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教师为学生创设观察、猜测、实验的情境,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是重点。

  初步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时难点。

  第二课时: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是重点。

  推理依据的叙述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三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三3、4题

  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发言人崔振梅时间20xx年9月讨论意见

  课题: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2、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本册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是难点。

  本单元主要教法与设计

  1、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即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学习,亲自调查家庭人口数,喜欢的玩具等,体会数据的作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1、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体验了解统计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是重点。

  学会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统计方法是难点。

  第二课时:

  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的方法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二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二4、5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教学内容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

  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在求总人数时,学生既可以直接点数,也可以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统计表中的前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直观图,所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空白图,让学生在不同位置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先分别出示两个课外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集合圈进行合并。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如中间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同学,左侧是只参加语文小组而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右侧是只参加数学小组而不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最后,再让学生列式求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共有多少人。

  2.例2。

  ⑴本例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所以,从第一个图中可以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二个图中可以看出,四个苹果重1千克,让学生思考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在这里还不能直接运用等量代换,需要学生首先考虑: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引导学生想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教学本例之前,首先应该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重。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前两个图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从第一个图中知道一个西瓜重4千克,如果能知道多少个苹果也重4千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教学时,如果学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软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圆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块代表砝码,用三角形片代表苹果,通过摆学具,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⑵“做一做”,利用三种小动物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的`情境进一步巩固等量代换思想的具体应用。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

  3.关于练习二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建议。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性质“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时候,可能不能一下子把既能游泳又能飞的放到中间位置,要引导学生明确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然后直接点数,或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第3题,如果学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等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以后,再尝试抽象地推导一下。

  第4题,是等量代换思想的一种变式练习。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第5题,是比较抽象的等量代换练习,实际上是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直观表示法。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第2小题,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教学建议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老师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量代换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1、参见“儿童空间定向的发展”-《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苏】A.M.列乌申娜曹筱宁成有信朴永馨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

  2、参见“空间知觉的发展”-《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04-03

数学广角四年级数学教案11-21

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11-22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01-30

小学广角教案12-22

最新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案 田忌赛马教案优秀02-17

三年级数学教案10-27

三年级数学教案01-23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