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

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4-04-03 13:40:22 公开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1)幼儿猜测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2)幼儿实验

  (3)幼儿交流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1)师幼共同目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 (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

  (2)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

  (3)幼儿相互交流

  师:让我们来相互交流一下!请观看大图片!说一说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成后面的哪一个图案?(在交流过程中,对于有不同想法的操作题,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理由;并注意用排除法推理判断。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幼儿交流第三道题、第四道题中的图案遮挡现象。)

  (4)幼儿检查纠错

  师:孩子们!你们都做对了吗?如果有做错的,请再去仔细想一想,将正确的找出来。其实生活中这样重叠和遮挡的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用小眼睛仔细去找一找,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评析:幼儿能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进行独立的空间目测、空间想象,组合思考。教师的一句:"不同意的请说出你的理由!第四题有点难……"拔动了大班幼儿勇于挑战、敢于阐述的心弦,操作中的冷静思索与交流中的热烈辩论形成了很好的思维氛围,这正是我们斫期待的……

  三、变换重叠的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

  1.师:老师还带来一个更难的问题,想不想再来挑战一下!

  刚才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种图案,那我们还可以怎样重叠变出什么新图案?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吧!比比谁发现的最多!请将你变出的图案在这张纸上(图6)找出来。

  2.幼儿操作

  3.相互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能变出多少种图案?(先请幼儿说,然后请幼儿演示个别图案的重叠方法。)

  师:看来不断地旋转这两张透明的图形,让它们完全重叠后会变成不同的新图案。还没发现这么多图案的小朋友再去试一试。

  评析:在幼儿获得了两张透明图形完全水平重叠后会产生一种新图案的经验后,教师设计本环节的操作,使幼儿的经验在探索中得到了提升。在孩子们"太神奇了……"的惊叹声中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延伸。

  教学反思

  活动中的孩子思维活跃,操作专注,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很好地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而以下三点也是本节活动给我的启示:

  1.适宜的认知挑战能充分激发大班幼儿的学习意向。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他们愿意去思考,去挑战。本活动中我注重提供具有刺激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环境:从开始的感知理解重叠现象--猜测实验重叠现象--共同目测重叠现象--独立目测重叠现象到最后一环变换重叠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层层挑战。在教学具材料的呈现上,我也充分体现该教育意图。幼儿在适宜、有坡度的挑战中,学习意向被调动了,积极主动地去接受一个个新挑战,实现了将教师的意图转化成幼儿内心的需求:自己主动追求挑战,自己要求"升级"并积极完成一个个新的学习任务。

  2.适度的语言暗示能切实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在本节活动中,我非常注重该品质的培养,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暗示幼儿:"自己独立思考的孩子是最棒的"、"做好的小朋友要仔细检查"、"请你先认真观察"、"你坚持你的想法吗"、"不同意这个想法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这些语言上的暗示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3.宽松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幼儿思维的碰撞和互动。

  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互动的工具。因此,活动中我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幼儿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解释推测、证据推理、质疑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思维的过程。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他们在碰撞中能不断更正解释、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考,积极与别人互动。

【大班数学《有趣的重叠》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图形》01-01

有趣的科学公开课大班教案05-27

大班健康公开课有趣的椅子教案03-19

大班美术公开课有趣的面具教案06-22

大班社会公开课有趣的门票教案06-08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有趣的菜单》01-19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5-06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2-06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2-19

(经典)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