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美丽的春天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对草坪内返青的小草议论不停、有的孩子在细心的观察刚发芽的柳枝、还有的孩子被天空飘起的风筝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整天在讨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听到、做过的事情。为了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彩;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有意识的设计了这次活动。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活动目的。
a、谈话法。
b、讲述法。
c、提问法。
d、表演法。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力及表现能力。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得季节。
[活动准备]
1、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挂图一幅。
2、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小鸟的歌”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2、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秘密;如:春天的天气、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忙着做什么?小朋友参加了那些活动?
3、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春娃娃串门”。
4、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后,提出问题。
(1)春娃娃去了哪里串门?
(2)串门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你喜欢故事中的动物、还是植物?
5、幼儿分角色,学布谷鸟唱歌、柳条飘动,桃花、梨花盛开,进一步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景。
6、启发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你觉的故事中哪些句子有趣?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表演出来,好吗?春娃娃还会到哪里去串门哪?
8、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春天气息的粉红色、浅绿色、黄绿色的毛线、花布、皱纹纸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粘贴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小鸟、春娃娃等;感受春天的特征。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面具与脸谱,比较它们与一般人的脸的不同点;感知脸谱艺术的美。
2、初步画出想象中的脸谱。
【活动准备】
油画棒、记号笔、课件、一张面具、一幅平面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1、看看这些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2、(老师带上面具)老师戴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吗?
刚才欣赏的与老师戴的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叫什么名字?(面具)
3、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面具。
4、(出示脸谱)这两张与我们刚才看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5、这些又像脸又与面具不同的也有一个名字,叫脸谱。(出示平面图与面具比较)
6、其实每一张脸谱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比如这张脸谱(国王),老师能想象出一个优美的故事,请小朋友听我讲。
7、小朋友也试着想象一下这张脸谱(公主)画的是谁?她最喜欢什么?
小结过渡:欣赏了这么多脸谱,小朋友知道了脸谱与我们的脸有很多不同,它们很夸张,但这些夸张的脸谱能让我们想像出很多故事,所以它是一种很美丽的艺术。如果请你来画一张脸谱,你会在脸谱上画些什么、编一个怎样好听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想一想然后画一张脸谱试试。
二、想象创作。
1、老师加强观察,及时介绍不同于别人的图案,同时也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较低层次的幼儿,如在脸上画一个嘴巴,表示妈妈的吻,可以吗?
2、对于先画好的幼儿建议他们涂色。
三、交流分享。
1、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脸谱。
2、提出下次涂色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3
13学前一班27号谭洵中班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一、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四散追跑的能力,锻炼幼儿下肢力量,
2、提高幼儿听力和数数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3、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老狼、小羊头饰,宽阔平坦的场地。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给幼儿讲故事:山上有一只大灰狼,上午它在家休息,到了中午十二点,他就会出来捉羊吃,所以小羊在山上玩耍时,就会经常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如果老狼说:“八点了。”小羊就继续玩,如果老狼说:“十二点了“,小羊就会四散跑开,不让老狼捉到自己。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呀?得到小朋友的肯定回答后开始说游戏规则。
(二)、教师说游戏规则:首先要选一只老狼,其余小朋友当小羊,小羊们猫腰跟在老狼后面跑,经常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可以随便说一点两点三点,当老狼说十二点了,追捕开始了,小羊就要跑开,不让老狼捉到自己。如果被老狼捉住了,则这个被捉住的小朋友要扮演老狼,开始下一轮游戏。但是小朋友们要注意,在游戏中,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以推别的小朋友,如果有谁推别人,就要取消游戏资格。小朋友听明白了?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再让小朋友复述一遍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三)开始游戏。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幼儿安全,教育小朋友要跑稳,不能推别的小朋友。
2、注意控制游戏时间,不可太长。不要太激烈。
3、注意保育工作,游戏结束后小朋友衣服汗湿了要及时换衣服,避免感冒。并提醒奔跑过程中要系好鞋带,避免摔倒。
4、场地一定要无障碍物,并且规定小朋友的`跑动范围。
教学反思:
1、 在幼儿对游戏的玩法熟悉后,可以允许幼儿自己选择新的玩法,或创新游
戏规则。
2、 对于性格内向不爱活动羞于表达的孩子,教师要给予充分鼓励表扬,为其
创造游戏机会。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学说游戏语言,并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活动中。
2、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养成有目的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胸卡,音乐
活动重点:在学说游戏语言的过程中能积极迁移生活经验。
活动难点:迁移经验时能说得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广泛。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学说游戏语言。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有目的倾听并完整回答问题。
提问:草地上都有谁?
这些朋友都是什么味道的`?
还有什么的味道是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辣辣的?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2、依次请不同味道的“朋友”进“火车”,幼儿学说游戏语言。
“铃铃铃,电话响,我们好朋友,一起去旅游,火车火车开起来,酸酸的朋友请进来”。
教师配合课件角色,引导幼儿融入游戏,学说游戏语言。
二、玩游戏,体验游戏快乐。
1、幼儿自选角色,自戴标记。
请2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当火车头。
2、幼儿运用游戏中的语言进行游戏。
三、集体讨论,思维拓展。
1、提问:现在又有了一个新朋友来草地上游戏,看看是什么朋友?
还会有什么样的朋友来游戏呢?
引导幼儿开阔思路。
四、延伸:变换不同的要求,继续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 在猜猜、说说、学学中,知道不同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 学习一些常用的手势,感知手势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萌发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感恩的心》视频、《交警手势操》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给幼儿变魔术,请幼儿说变变变,师变己的手,引出老师的手会说话,老师做(1至5)手势,请幼儿说说老师的手势的意思。
:原来我的手会说话,一个手指头(大拇指)说你真棒,两个手指头说……不同的手会说不同的话,我们一看,他们在说什么呢?
(二)、播放各种手势图片。
展示握手、请、勾手、嘘、停、比心、打电话、击掌、飞吻、手叠手加油等手势图片,一张一张播放请幼儿说说所表达的意思。
:原来不同的'手势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
(2)、手势可以代表情绪。
手势除了代表不同的意思,它还可以代表情绪,不同的情绪能用不同的手势表达,教师说一种,幼儿一一学做手势。
:原来手势会说话,还可以代表不同情绪,摸摸小手代表爱,抱一抱代表很温暖,摆一摆手,代表拒绝,用手遮住脸,代表害羞不好意思!
(3)、手势可以唱歌。
1.手会说话,手还会唱歌,有一首表达爱的歌,所有的爱都是用手势传达的,你们想看吗?播放《感恩的心》视频。
师: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我们叫他们聋哑人,因为他们的交流没有办法通过说话来完成,所以就需要专门的手势动作来表达,每一个手势动作都代表着语言,这就叫做哑语,是聋哑人的专门语言,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们的哑语后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
师:聋哑人是怎么用哑语说话的呢?她在说什么呢?我们一一下。(播放视频)
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的聋哑人,如果我们遇见了他们,不能嘲笑他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爱护,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友好,感受到身边的温暖。
(四)、手势和工作有关。
1. 师:手势除了会唱歌,还和工作有关,不同的工作会有不同的手势,有一个人的工作每天都在做手势,你们知道是谁吗(交通警察)
2. 播放视频《交通警察训练操》,幼儿跟着做。
四、活动结束:
师做交警,幼儿当司机看老师手势过马路。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懂得环境卫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难点重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挂图,光碟。
活动过程:
1.播放一段环境优美的片段之后,向小朋友提问,想去这里玩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想!问:为什么呀?答:有鸟,有花,有树,好,下面我们看一下这幅挂图。
2.接着,展示一幅环境恶劣,垃圾满天飞,动物饿死,树木枯萎的挂图,问:小朋友,小白兔怎么了?答:死了。问:它们为什么死了?答:没有东西吃。
3.通过用片段和挂图的对比,向孩子们讲诉了良好的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污染的环境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告诉幼儿良好的环境是靠每个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4.让幼儿自由讨论,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周围变得更干净?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法画出朋友的脸。
2、通过面对面朋友之间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3、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朋友之间相互观察
2、白纸、蜡笔、水笔。
3、几张名家肖像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你有没有好朋友的?”
“在我们班里,一定有你最喜欢的好朋友。谁是你的'好朋友?”
引导幼儿谈话,请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她)做朋友?你们在一起会玩些什么?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朋友,画出朋友脸部的特征。
1. 引导幼儿互相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朋友的外貌特征,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抓住好朋友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绘画。
2. 引导幼儿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幼儿通过欣赏懂得画像肖像画时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一些能力弱一点的幼儿。
要求:
1. 将朋友的脸画满整张纸,不要太小。
2. 注意将五官画全,并且能画出朋友的特征,例如,大眼睛,小鼻子,小辫子等。
3. 提醒个别幼儿将画完成,并认真涂完颜色,颜色涂均匀。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猜猜他(她)是谁,看自己有没有把朋友的特点表现出来。
“这画上是我们班里的哪个小朋友?谁能猜出来的?”
“请这幅画的小作者来说说,你画的是谁。”
“小朋友你们觉得他(她)画得象吗?”
五、收拾整理
作品完成后,提醒幼儿将蜡笔和水笔收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离奇的童话故事情节,拓展想象空间,对蛋的种类有探索的欲望。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该童话的录音磁带一盒 母鸡 鸡蛋 国王等桌面教具一套 实物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
1欣赏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先出示实物蛋,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思考: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桌面教具演示听故事一遍,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鸡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童话录音一遍,让幼儿用语言与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让幼儿想象"蛋"的奇遇记,集体合编童话故事。
1小组自由讨论,想象"蛋"的奇遇记。
2集体续编童话故事。
三、组织幼儿讨论:有几种动物会下蛋?(鸡 鸭 鹅 鸟类 蛇 等)它们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 形状 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
四、活动延伸:根据不同动物下的蛋继续续编童话故事,讲给客人 老师或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精心设计活动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兴趣。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印象更为深刻,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21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13
中班教案(精选)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中班教案09-14
中班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