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
快乐的小面条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运用丰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象带、磁带、各色皱纹纸、四快圆纸板、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看录象,观察煮面的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一)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1、没下锅的面条是怎么样的呢?(硬硬的、直直的)
2、煮好的面条有是什么样的呢?(弯曲、软软的)鼓励幼儿尝试肢体弯曲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用身体柔软无力,放松关节来表现。
3、面条下锅后怎样一点一点变软的呢?引导幼儿表现身体及四肢波浪、肢体缠绕、翻滚、转圈。
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煮面的过程。
(二)乐曲的想像和表现:
1、完整欣赏乐曲。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变化。
3、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动作,对于大胆、独特的动作给予评价、模仿改进,教师提供必要的示范。
4、集体表演,充分感受表演的欢乐。
(三)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盛面了。游戏结束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教幼儿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刷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准备:
1、听过故事《小熊拔牙》;
2、小熊头饰一个,并请一位老师扮演小熊;
3、牙齿模型一副;幼儿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
4、录音机,磁带《刷牙歌》。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熊拔牙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请来了那只可爱的小熊。(小熊出场)
(小熊的出现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有了很大兴趣。)
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
2、基本部分。
⑴引导幼儿讨论不保护牙齿的害处。
(加深幼儿对不保护牙齿害处的认识。幼儿听过故事《小熊拔牙》,都知道一些不保护牙齿的害处,对幼儿的回答,老师加以概括。)
老师:小熊因为不注意保护牙齿,牙齿被拔掉了。你能告诉我不保护牙齿还有哪些害处?
①幼儿讨论,交流。
②老师小结:牙齿如果生病了,会影响我们吃东西。牙疼得不想睡觉,不想吃饭,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牙齿拔光后说话不清楚,而且也不好看。
小熊:我现在知道要保护自己的牙齿了。不乱吃零食,每天早上和睡觉前坚持刷牙,牙齿就会很健康。可是,我不会刷牙怎么办呢?
⑵幼儿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老师:小朋友会刷牙吗?你来教教小熊你是怎么刷牙的?
(小熊到小朋友中间去)
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幼儿各抒已见。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知道刷牙的方法,但不知如何表达。老师请幼儿用动作示范,老师以语言引导。)
⑶老师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肯定幼儿的回答,老师加以补充。)
①刷牙是先要做什么?
(提醒幼儿在刷牙是要做一些准备。)
老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着,我们开始刷牙。
②老师利用模型,边示范,边讲解。
(利用模型讲解更为直观)
老师: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
③组织幼儿徒手练习。
④幼儿小结刷牙方法。
(练习的基础上再通过语言小结,加深印象。)
⑷集体练习刷牙。
①老师强调刷牙方法;
a.做好刷牙前的准备;
b.刷牙要按一定的规律。
②放音乐,集体练习刷牙。
(音乐活跃气氛,更增添幼儿兴趣。)
3、结束部分。
⑴小熊小结刷牙方法。
老师:小朋友的牙齿都刷得很干净。小熊,你有没有学会刷牙的方法呢?
小熊:学会了。
老师:那你给小朋友讲讲吧。
小熊: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着,开始刷牙。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对了,小朋友一定要坚持早晚刷牙,吃饭以后要用水漱口。
⑵放音乐,轻松一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2、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3、体验和表现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图片各一张。
2、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2、感受与表现乐曲《青蛙合唱》的节拍。
(1)今天,池塘边真热闹,原来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在表演合唱节目,听!他们的歌是几拍子的?
(2)听音乐并说出音乐是三拍子的。
(3)教师与幼儿在乐曲声中,轻轻划拍。
(4)幼儿随音乐拍乐曲的.节拍。
3、感受与分辨乐曲的音高。
(1)谁能听出是谁先唱歌,谁后唱歌?最后又是谁在唱歌?
(2)听音乐,教师与幼儿边听边看图片。
(3)提问: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怎么样?
(4)重复欣赏。听出音乐中是谁在唱歌,我们就用手指向谁,音乐的最后怎么指。
(5)继续听音乐,用高举双手和放下双手表现乐曲的高、底。
4、为乐曲伴奏,表现强、弱变化。
(1)两只青蛙唱歌,谁的歌声大?谁的歌声小?
(2)大家的乐器都会学青蛙唱歌,我们来为他们伴奏。启发幼儿讨论怎样为青蛙伴奏。
(3)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用轻轻敲和较用力敲为青蛙伴奏,最后用力敲。
(4)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小青蛙伴奏,另一部分为老青蛙伴奏,最后全体敲。
5、复习音乐游戏"要下雨啦"。
重点:用指图、动作、乐器伴奏的方法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难点:熟悉乐曲旋律,分辨乐曲的节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变化。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中班教案 篇4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设计意图:
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计算“复习5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趣味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的去学,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环环相扣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准备:
1、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数和排序
(1)猜数
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a、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B、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D、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
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字几?
(2)巩固
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
(3)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4)排序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给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
我们先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集体检查)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排的对不对?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一遍。
2、复习序数和认数
(1)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我们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进制图)我们帮
水果点运点水果去好吗?
(2)(出示卡车)“嘀嘀,什么车开来了?开来了几辆卡车?”第一辆是什么颜色?那么第三辆?……
(3)幼儿动手拼水果
现在我们要帮水果店准备水果,请小朋友先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个长方形,反过来就是一个水
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4)二进制游戏“我知道你的水果是什么?”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装上车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着车把水果运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儿开车出教室)
课后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中班幼儿注意力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针对这些特点,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我猜》这节课通过猜想游戏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猜想的过程中巩固复习5以内的数。请水果娃娃来做客的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
孩子们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数字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猜数先从简单的数字开始,由易到难,多变的提问方式,让幼儿分别猜出这5个数字,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紧接着马上让幼儿猜猜少了哪个水果,又是一轮“猜”的开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教具的操作,让孩子们给水果娃娃身后的数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这些丝丝相扣的环节,让幼儿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通过他们自己的“猜”、“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幼儿“猜”得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根据要求送水果,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结束部分.这个活动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很浓厚,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目标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我也发现二进制游戏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幼儿没能理解老师能猜出水果的原因,需要老师进一步思考。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体验。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各种玩纸球的方法,发展幼儿投掷、抛接等运动能力,促进幼儿肢体的发展。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平衡性、灵活性。
3、培养幼儿合作游戏,体验快乐的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掌握投掷动作的基本要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纸球
老鼠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随着《开汽车》的音乐进场,找点站好,做《健康歌》运动操。
二、基本活动:
(一)以游戏的情景设置进行互动,引起幼儿学习投掷技能的愿望。
1、将投掷的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的基本要领;
2、请一幼儿示范,教师做点评并再次讲解投掷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3、幼儿按顺序进行投掷训练。
(二)自主活动。
1、要求幼儿用纸球进行本领练习,发挥幼儿自主性,练习各种本领。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请幼儿示范玩法。
三、结束活动:游戏活动《打老鼠》。
四、延伸活动:
1、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2、用纸球进行身体按摩,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围绕活动目标,我将活动分成四个部分:导入部分、教授部分、结束部分、延伸部分。层次十分清晰,一环扣一环。一开始我以情景的形式导入,立刻引起了孩子的兴趣,纷纷开动脑筋并回答我“用投掷的方法”,引出了活动的主题。我将投掷的动作示范给孩子看,并讲解投掷动作的基本要领。紧接着我让孩子们自由玩球,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孩子发现了很多玩球的方法,孩子们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兴趣更加高涨。最后在结束部分我又设计了“打老鼠”的游戏,让孩子进行本领应用训练,引起了活动的又一次**。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幼儿自动学习的愿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游戏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幼儿活动积极性很高。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我给孩子的第一个评价是微笑。在活动中,我更多的球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的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上一节体育课不难,但上好一节体育课就不那么容易了。体育课如此,其它领域的课也如此。这个学期已经过去,新的学期正悄悄向我们走来,我一定继续努力,虚心向专业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
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六、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第一组:讲关于小蝌蚪的故事;
第二组:给小
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来排队;
第三组:画蝌蚪;
第四组:观察小蝌蚪。
附件(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
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
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小花瓣”活动是一个预设性的集体学习活动,内容的确立来源于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随着春季的迈入,孩子们对气候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对于身边的花草树木;动物(乌龟,小蝌蚪)等。通过日常散步及双休日家长亲子配合,孩子们从观察幼儿园的背景→居住小区的背景→公园的背景,直观感受体验到春天的季节特征,并在参与春天的学习主题中,都积累了一定的有关春天的知识和经验。桃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树木,幼儿园种植的桃树是孩子每天散步最喜欢观察的内容之一。此活动中的`“小花瓣”就是桃树的小花瓣,是根据春季桃树开花而设计的活动内容。
拼图是幼儿日常喜欢的活动内容。此活动中运用了拼图的材料,人手一份的“小拼图”既有二块拼板拼一幅图,又有三~四块拼板拼一幅图,体现出不同的难度和层次要求,让每个幼儿体验到拼拼讲讲的乐趣。PPT的运用更直观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目标:
1、在拼拼讲讲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力与想象力。
2、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分享交流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1、PPT。
2、背景音乐。
3、幼儿人手一份小花瓣的操作拼版与底版。拼版为一张画面(两~四块装拼版、)。
4、前期经验:散步时观察过桃树。
活动过程(主要环节):
一、观看PPT,讲述故事开始部分,引起兴趣。
1、老师放背景音乐讲述故事前半段:
暖和的春天来了,桃树妈妈身上开满了一朵朵粉红的桃花,它们绽开美丽的笑脸对妈妈说:“妈妈你好,妈妈你好。”一阵风吹过,小花瓣慢慢的飘了起来,它们对妈妈说:“妈妈再见”。
2、关键提问:小花瓣去干吗?它们飘啊飘,会飘到哪里?又会遇到什么有趣事情呢?(幼儿根据自己经验想象讲述)。
师:小花瓣会飘到哪里去呀?
幼儿:飘到草地上,飘到花园里,飞到屋顶上
师:小花瓣飘到屋顶上给瓦片装扮了是嘛,飘到绿绿的草地上了对嘛。
师:小花瓣会遇到谁啊?发生什么事情呀?
幼儿:会遇到小朋友,会遇到小树。
师:小花瓣会遇到小朋友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
师:是呀,我也觉得会飘到这里。(我也看到过呀!)
小结:对呀,像小朋友说的一样,春天到了,春风一吹,小花瓣飘来飘去,到底会飘到哪里呢?
二、幼儿操作小拼图,拼拼讲讲。
1、这个秘密就藏在这些好玩的小拼板里,请小朋友选喜欢的拼板,自己拼一拼,讲一讲,小花瓣遇见了谁?会说什么?
2、幼儿操作,自己结伴讲讲拼图作品。
三、分享交流。(幼儿展现自己的拼图作品,相互交流自己的小花瓣故事)
关键提问:
1、引导幼儿连贯讲述。讲讲小花瓣飘到哪?遇见谁?小花瓣有礼貌,是怎样与小动物打招呼的,小花瓣当了什么?
2、小花瓣是怎样帮助人的对幼儿进行提升。
师:小朋友拼好了吗?谁来说说看,你的小花瓣飘到哪里去了?飞到哪里遇到什么事了?
幼:飞到山羊公公那里。
师:飞到了山羊公公那,发生了什么事呀?
幼:飞在山羊公公书里。
师:夹在书里的叫什么呀?
小结:夹在书里的叫书签,书签有什么用处呀?(总结书签)
书签可以帮助我们看书,今天看累了不看了,明天我想继续看,就把书签夹在我今天看的那一页,下次看就可以直接翻到我上次看的那一页了。叫做书签。
师:那么小花瓣为什么要做书签呢?
幼:山羊公公看累了,今天不想看了,所以小花瓣要做书签。
师:你说的真棒呀,小花瓣看到山羊公公看书看的累了,眼睛酸了,就给山羊公公做书签,那么小花瓣会对山羊公公怎么说呀?怎么懂礼貌的说?谁来试试看?
幼:山羊公公你好,你看书累了,我来做你的书签吧。
师:你说的真好,小花瓣是这样跟山羊公公说的呢。
小结:山羊公公你不要看了,看累了,你休息会,我来做你的书签。
师:小花瓣有飞到了哪里?她遇到了谁?当了什么呀?
幼:小花瓣飞到了小猫头上。做了发夹。
师:小花瓣为什么要给小花猫当发夹呀?
幼:让它变得更好看。
师:是呀,小花猫在照镜子,想打扮的更漂亮,那小花瓣遇到它会怎么有礼貌的说呀?
幼:小猫,小猫,你好,我来给你当小花的发夹吧,让你变的更漂亮。
师:刚才说的小猫,小花瓣又会飘到哪里?
幼:小花瓣遇到了小鸡,给小鸡当帽子?
师:小花瓣为什么要给小鸡当帽子啊?她们要去哪里啊?
幼:上学,春游。
师:对呀,小鸡们要去春游,太阳光太强,要给他们带顶帽子,遮遮阳。那它会怎么说呢?
幼:小鸡,小鸡,你们要去春游,外面太热,我来给你们做顶帽子吧!
四、完整用PPT欣赏故事。
师: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小花瓣的事情,让我们跟着小花瓣一起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关键提问:
听了这么多小花瓣的故事,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小花瓣乐意助人)
归纳小结:小花瓣真有礼貌,真会乐意助人。
五、延伸:小花瓣又要飘了,它又去帮助谁呢?请小朋友们在区域游戏的时候自己动脑筋制作成小拼板,来告诉大家吧。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
2.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谈话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话内容。
3.引导幼儿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激发独创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与玩具若干。
2.平时丰富幼儿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教师神秘地拿出玩具大卡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出示小轿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认识的交通工具,教师按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分成若干组自由交谈交通工具的用途。
要求幼儿商量谈话次序,轮流谈话,不抢着讲,也不能光听别人讲,自己不发表意见。
教师轮流巡视指导幼儿的谈话,用插话的方法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什么工具有什么用”的话题上。
(三)帮交通工具分类。
引导幼儿将交通工具分类,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黑板上划分成三类(运货、载人、特殊用途) 请幼儿操作,要求先说出其名称,再将卡片贴在对应用途的分类区。
(四)谈话 未来的交通工具。
1.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想像未来的各种交通工具。
2.小结:表扬幼儿的创造性想像,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后设计更特殊、更有用的交通工具。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及不同用途,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艺术:学习有关内容的歌舞,如:《小小交通警》(集体舞)、《大吊车》(音乐游戏),丰富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以及交通知识。
美术:启发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最新型、最特别的交通工具。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了解其特征,知道其用途。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放置交通工具的'玩具,张贴交通工具图片,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并学习讲述。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让幼儿观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条件,丰富幼儿的交通知识。
未来的交通工具持教反思
这堂课是我来到长塘里小学上的第一次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时,我觉的很简单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在我上完这堂课以后,自己发现很多不足的地方,同时感触很深。其实我有几年的课外培训教学经验,感觉课外教学和到学校常规教学是两码事。上完了这次课使我不由的对学校常规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自我感觉不是很好,课堂效果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本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很高,因为交通工具是小朋友很熟悉的东西,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理解和搜集资料上不是很繁琐,所以我以学生怎么来到学校上学,来进行导入新课,也没有让学生去找与之有关的资料,就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教学。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但幼儿缺少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通过饲养和管理几种小动物,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有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愿望,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难点: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
2、故事图片磁带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探索发现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中午,小朋友们都睡觉了吗?
幼儿:睡了
教师:那你知道自己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肢体动作提醒幼儿举手发言)
教师:老师帮你们拍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人要睡觉,那动物会睡觉的吗?
教师:你看过动物睡觉吗?它们是怎么睡觉的?
2、交流经验,了解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猜一猜,动物睡觉的方式。
3、播放PPT课件,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猜的对吗?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一样吗?谁来说说,动物们睡觉有哪些样子。
4、模仿动物睡觉的方式,巩固幼儿的认识。
教师:动物睡觉的方式真有趣,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物有哪些睡觉的方式?
教师:那我们来学一学。
5、游戏活动。模拟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动物图片贴在衣服上,上前走一步,找一个空的位子站好。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扮演狐狸,每个小朋友看清楚自己身上的小动物图案,听音乐,来模仿所扮演的小动物的走路和叫声。音乐一停,“小动物”马上做睡觉的动作,不能动,谁做错了动作或者动了,就要被拖进狐狸洞播放,舒缓的音乐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你觉得有趣吗?自然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睡觉的方式,也很特别,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睡觉的方式。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活动区继续探讨小动物的有关知识,丰富幼儿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我们班养了两条小金鱼,一天早上,姚辰宇对着我大喊:“老师两条小鱼死掉了,它们一动都不动了。”我走过去一看,两条鱼确实一动都不动,不过它们并没有肚皮朝天,于是我对他说:“小鱼应该是睡着了吧。”没想到,姚辰宇观察的很仔细,他说:“睡觉了,那它的眼睛为什么是张开的呢,肯定是死掉了吧。”于是我们试着敲敲鱼缸,看看金鱼是否还活着,受到惊吓的金鱼,立刻游了起来。这时姚辰宇很惊奇,他对着别的`小朋友说:“我刚才看到金鱼在睡觉,可是它的眼睛是睁开的。”另外几个小朋友听说后,马上跑过来看。我看到孩子们对小金鱼睡觉是睁开眼睛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于是想,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在网上查阅的时候,我发现动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参照辽宁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一书科学探究领域——“动物怎样睡觉”这个活动,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设计本次活动中结合我班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目标定为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2、体会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的难点是: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中,我以谈话形式导入,通过集体讨论,和分散讨论为幼儿的探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活动的谈话环节中,我比较注重与孩子的互动。根据幼儿前期的已有经验,通过设置:今天你睡觉了吗?你是怎么样睡觉的?那小动物会睡觉吗?这样一个谈话的环节展开本次的教育活动,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谈话,唤醒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了孩子的学习和表达方式,为孩子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集体讨论的环节中幼儿说出了很多的小动物,我在这个环节还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了一些有特点的小动物,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讨论环节中,幼儿很踊跃的发表自几的观点。有一个幼儿提到猫头鹰这个动物时,说猫头鹰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睡觉的。因为课件中,我把猫头鹰的图片放在较后面的分组讨论的环节中,因此,对于幼儿的回答,也是一带而过,没有请孩子详细的叙述。在点评时,听课的老师帮我指出这个问题,建议我对于每个幼儿的回答,都要给予适当的应答,以便再一次引发了幼儿想要探索的欲望。
最后的游戏环节,是让幼儿在边讨论边观察中学一学动物的睡觉姿势,特别是对“缩”、“倒挂”、“趴”这几个词进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做做这几个睡觉的动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每一分钟都能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示,对各种动物的睡眠姿势也能较好的掌握,不过在游戏环节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幼儿对于马是站着睡觉的理解是,用四条腿站着,因此他的动作,就是手脚并用四肢站着睡。可是由于幼儿没有主意膝盖要绷直,所以表现出的动作就像是蹲着的。而且,对于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也没能表演好。另外,我让幼儿将动物图片贴于胸前但是,有的幼儿表演刺猬是抱成团睡觉的,他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我扮演狐狸,并不能判断孩子扮演的是哪个动物。所以,下次开展活动时,可以考虑把图片做成头饰,这样,教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儿表演的对不对,可以及时的帮助孩子,纠正过来。
从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掌握情况来看,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但是,从整个活动的开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问时,只有个别活跃的幼儿能一直发表观点,还有一部分孩子,都只是在听。尽管我在课前我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方面的图片,设想让家长在收集的时候能带领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便于幼儿在课堂上发言讲述,但是没有想到家长在收集的时候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自管自的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忽视了跟幼儿一起学习的机会。这也给我在以后的家长工作进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长配合的同时,要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我让家长配合的意图,让家长助教不流连于形式。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名称:歌曲《滑稽脚先生》(中班)
设计思路:
自己的身体是中班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常常会在吃饭时自言自语:吃完了我就长高了;也常常会在自由活动中互相比较身高。我们觉得“认识自己的身体”符合幼儿的当前经验,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所以,我想以小脚为切入口,在听听、做做、玩玩中请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从而感受乐曲,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学唱活动打下基础。活动目标:在动动玩玩中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来走路,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材料与环境创设:
1、事先请阿姨拖干净地板。
2、老师事先穿上一双可爱的五指3、袜。
活动流程:复习再现——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延伸)
1、小嘴的本领复习歌曲《中秋节》
1、我们的小嘴本领大,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把过中秋的事唱给客人老师听吧。
2、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圆圆的.)我们的小嘴巴也要圆圆的。
2、小脚的本领
1、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客人,2、你们看是谁?(老师伸出穿了五指3、袜的双脚)
4、听,5、我的脚在说话呢:小朋友们好,6、我是滑稽的脚先生,7、你们猜有什么本领?对,8、我会走走走。
9、你们身上有没有我的好朋友?把你们的小脚先生也请出来吧!(幼儿脱鞋,10、听音乐和老师走走走,11、第一遍)
12、我的脚本领很大,13、你们的小脚还会怎么走路?那我们就把脚的本领听音乐表演出来吧!(第二遍)
14、刚才,15、你的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示范,16、集体体验(第三——第五遍)17、滑稽脚先生把小朋友刚才走路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18、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范唱第六遍)19、还漏了什么?再次范唱20、我们一起来边玩边唱吧!(第八——九遍)
3、小耳朵的本领我们的小耳朵本领也很大,请你来找找音块宝宝的家好吗?提问:怎样才能找到音块宝宝的家?(耳朵听,用心找)
反思:本学期,我班认领的专题是:创设利用环境,丰富中班幼儿审美体验。本次活动,我分别从物质、心理两个方面为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创设环境。物质方面,我请阿姨为我们拖干净了地板,为幼儿能脱了鞋子自由的在地板上体验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我自己穿了一双可爱的五指袜,为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做了铺垫。在心理环境方面,我主要以语言创设了一个情景:老师的大脚先生邀请小朋友的小脚先生一起来做游戏。正是老师创设的这些环境,使得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着乐曲,为下次活动的学唱、编唱打好了基础。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不足:老师在范唱歌曲后,幼儿对歌词中诸如:“脚边走,走得歪歪扭扭”等还不理解。老师就着急地就让幼儿跟老师一起来唱了。其实,这时,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生成的情况,继续实施对策,丰富幼儿的体验,如:提问:“什么叫做“歪歪扭扭”呀?请你做做看。”或“请你象歌里唱的那样走走看”,在丰富的体验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13
中班教案[精选]08-21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