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难点:不同的表现方法
三、 学习材料
丰富的线条(铜芯丝、棉线、纸条等)、艺术作品、彩笔
【教学设计:】
一、认识线条
以魔术导入,认识“面”与“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线”(板书:线)
看,你们桌子上就有两根线,一跟粗,一跟细,别小看这两根线,它可是神奇的宝贝,能变变变,不信,拿起细细的那根绷直,看看,着象什么?
生:象减号,象筷子…….
师:对,有这么多象的,说明同学们想象很丰富,那这种线叫什么名字
生:直线
师:还能变什么?
师画“ ”生做,并联想
师画“ ”生做,并联想
取名:曲线
师画“ ”生做,并联想
师画“ ”生做,并联想
取名:折线
师画“ ”生做,并联想
取名:交叉线
线条真能变,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线”
(过度:线条不但能变,它还是个顽皮的孩子,它就躲在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一起来找找)
二、生活中的线
看课件找自然物、人造物上的线;找我们周围的线
三、作品中的线
线条是绘画的基础,不管什么画都离不开线,中国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中国画即是以美为主以线造型的,吴冠中是我国现代的老画家,他晚期的作品主要是以线为主,看,吴老的“竹林图“,作者用直线准确的表现了竹子刚强有力,挺拔向上的精神,四季常青,真美啊!如果老师用曲线来换一换,行吗?为什么?
师总结:直线表现刚劲有力、雄伟挺拔的物体
板书:(直线:有力量,笔直刚强)
老师这还有一些线的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
出示问题:①每组作品主要是用什么线来表现的?
②读懂每副画表现的是什么意思?
附:能用你的手姿或躯干来演示一下
通过看课件看范图来讨论等,感受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的美。
折线:刚强有力,威严
曲线:生动大方灵活多变
交叉线:有厚度,亲密合作
四、 音乐中的'线
线不仅在生活中、画中能找到,并且能用耳朵听到,听!
播放轻柔的“摇篮曲”、刚劲有力的“大刀进行曲”、欢快的“狂欢曲”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不同的线。
五、 学生手中的线(用线造型)
同学们线与生活、画、音乐交上了朋友,还能与你们的手交上朋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玩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线)自学看步骤图,看同学们还有那些更好的玩法
六、 作品展示,学生评价
七、 课堂小结
美术教案 篇2
[四年级美术上册《今天我值日》 教学反思]
《今天我值日》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人物形体、动态的练习课型,四年级美术上册《今天我值日》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其实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先学会观察,在开始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线条的运用的基础上,学会用线条表现出人物的形体和动态。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讲,教学的重点在动态的学习,也是教学生如何表现人物不同的动作的步骤和方法;从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背景或相关学科内容来说,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的.动态及变化规律,同时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乐学、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反思《四年级美术上册《今天我值日》 教学反思》。前一个为本课的显性目标,后一个为本课的隐性目标。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4.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
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点。 这就是绘画艺术,它不但可以描绘人物,还可以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板书)。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授课
1、分组学习
(1)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教师提示: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
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青年女歌
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三、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四、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 “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
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教学反思:
学生在作业中往往画的线条比较死板,特别是肩膀容易化成直角、脖子细细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人物特点。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 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 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 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 新授
板书:陶瓷
1、 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 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 彩陶船型壶 鸟纹彩陶盆
鹳新概念英语鸟石斧彩陶翁 舞蹈纹盘 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 冰裂纹开片 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 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影子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欣赏黑白摄影、欧洲剪影和剪影作品,在比较鉴赏中,了解不同色彩、形态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找影子游戏”、“做影子造型”、“画影子形状”等活动,发现生活中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引发创作兴趣。
2、学生通过欣赏黑白摄影、欧洲剪影和剪影作品,在比较鉴赏中,了解不同色彩、形态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3、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剪纸制作。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安排和启发学生自己收集关于光和影的生活现象以及艺术表现作品等方面的资料。
2、彩色纸、剪刀及其其他手工创作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
1、用幻灯投影机导入新课。手的动作、剪纸、形体动作、身体的动作进行投影,让学生发挥想象。
2、、欣赏黑白摄影作品,对作品中光与影的艺术处理形式和形象,谈自己的感觉。
3、引导学生针对对作品中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视觉效果发表看法。
4、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故事剧,可用剪影的形式制作剧中的角色形象。
5、演一演:学生之间以跟随某一个同学的背(身)后做影子模仿表演的方式,展开表演活动,以肢体的形态造型为主要表现内容,并配合音乐作品进行伴奏。
6、游戏活动
A、边唱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体验快乐。玩法:全体学生站成圆圈面向圆心,一、二报数结对子,一数在前二数在后,二数学一数的动作,反复进行,然后交换。
B、游戏开始时,选择一首熟悉的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7、猜影子:
A、获得新经验:能够设计多种动作构成有趣的影子,并根据自己的想像猜出影子的造型,共享想像创造的乐趣。
玩法:3——4个学生一组,猜拳决定出一人为猜影子者,其他学生背队阳光或灯光。面对墙壁做各种动作,当设计者出口令后,猜影子者猜出墙壁各种影子的造型,并与其中一个做动作的学生交换角色。替换也由猜拳决定,反复进行。
四、教学建议
1、采取自评和相互的方法,对自己及同学的剪纸(影)作品进行,并在班里展示这些作品。
2、对欣赏过的马帝斯剪纸作品进行图表式的调查,归纳同学们的意见,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幼儿思维能力还处于懵懂期,为加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幼儿想象力丰富,但创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将会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南瓜图片一张;农民伯伯正在哭泣图片一张;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农民伯伯菜园里面种的`南瓜丰收了,他呀,准备把这些南瓜拉去集市卖。看,好多南瓜呀!(出示各种南瓜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南瓜长得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有圆形的,有椭圆的,还有扁的,有大有小)图片上的南瓜有哪些颜色呢?(黄色,橙色,绿色。)这么多南瓜,农民伯伯想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知道好不好卖,小朋友们愿意帮他把这些南瓜画出来给市场的叔叔阿姨吗?
(2)基本部分:
1、教师范画,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
2、幼儿看图片初步尝试画出各种各样的南瓜:那现在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铅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南瓜。(强调怎样布置构图,教师巡回指导)。
3、小朋友们都非常棒!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南瓜画得更可爱呢?南瓜呀也可以变成南瓜宝宝,怎样才能变成南瓜宝宝呀?哦,给南瓜加上各种表情!(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舔画,用简单的线条加上南瓜的眼睛,鼻子,嘴,画出南瓜的表情。)
4、师:小朋友们给南瓜宝宝添的表情太可爱了!谁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给南瓜宝宝添这个表情呢?(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会给南瓜宝宝添上哭,笑,或者生气的表情。)
5、师:南瓜宝宝也要穿漂亮的衣服,现在请小朋友们为南瓜宝宝涂上美丽的衣服吧!(教师强调上色时要均匀,巡回指导幼儿。)
6、幼儿将画完的画与同伴之间互相展示,教师将画得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单独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把南瓜宝宝画得这么可爱,刚刚呀老师已经把你们画得南瓜给农民伯伯拍照发了过去,农民伯伯看见后可开心啦!他说谢谢你们!下次呀请你们去他的菜园玩好吗?那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排队,把小手洗干净吧!
(4)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写生,主要是用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物象,是一种较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线在绘画造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审美价值;线描艺术的三种基本类型;线描写生的要点等。通过欣赏历史上成功的线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线的审美感受,进而知道线是造型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具有对立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线是构筑视觉形象的最基本手段,同时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绘画线描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鉴赏线描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客观物象中线的`感觉和对绘画艺术中线的审美感受能力,选一种绘画线描进行艺术尝试或表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感受艺术美,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强鉴赏线描画的能力;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绘画线描的三种类型,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难点是感受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对线描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际写生中感受线条的艺术美。
四、教法
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 学法
首先我会对线描的类型和线条的特点以及线描写生中的要点进行讲授,在学生了解了线描绘画中线条的特点后,并结合课本上的线描绘画作品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理解线条的变化。学习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室内课之后我将安排室外写生课,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学习,在校园的花草树木中去学习线描,掌握线条的美。
六、教具准备
教师:教材,笔,速写纸
学生:课本 ,笔 ,速写纸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前阶段的学习所了解的绘画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包括点、线、面、空间、光影、肌理、透视和色彩而引入:线---这种绘画语言。出示作品,讲解、引导和设问: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艺术语言?(重点引出以线造型的作品)
2.新授:
(一)线是构筑视觉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通过出示作品和相关文字,讲解、设问、小结:人类先有文字还是先有绘画?线条可表现哪些内容?
得出线条可以表现的内容:
A.各种物象(自然物、想象物、具象物、抽象物等)
B.作者的情感、审美
C.结构、空间、明暗、光影、质感、意蕴等
D.美感(韵律、节奏、和谐等)
(二)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
出示相关作品和文字,讲解、引导、设问、小结:写实性线描、表现性线描、抽象性线描。(采用教授法、观察法、比较法,突出本节的重难点) 。
3.能力训练:
通过对线的了解和对线描作品的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线描写生的目的。(从临摹到写生逐步推进)
4、总结:线的特征,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和线描写生的要点
5、布置作业:完成一幅线描写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8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 “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美术教案 篇9
一、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去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并说明理由。)
2、老师:搜集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增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三、教材评价:
本课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画,讲述自己喜欢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儿童绘画的特点,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
五、教学难点: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六、教学与实习阶段:引导——5分钟,讨论——10分钟,构思——25分钟,着色——15分钟,欣赏评价——15分钟,整理展示——5分钟,老师小结——5分钟。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1、老师以谈话法引入新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寻找的.儿童画供师生欣赏。
3、让学生讲述自己寻找得来的儿童画,并说明理由。
4、老师展示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从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欣赏介绍)
5、老师小结:归纳师生所展示的各类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老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及方法。
▲描绘奏乐的
▲描绘舞蹈的
▲描绘动物的
▲描绘鱼类的
▲描绘花卉的
8、讲述作画步骤:
A、构思
B、画出草图
C、涂上色彩
D、整理修改
八、学生作画:老师巡堂辅导并播放音乐
作业要求:自己表现自己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画一幅创作画。(本节课画草图,下节课涂颜色)
九、教学评价:
1、请优秀作业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供师生欣赏。
2、请同学大家评议
3、老师总结归纳。重点讲述儿童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十、课程类型:
寻找——欣赏——创意——畅想——
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
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尝试创作表现
第二节
一、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以及出席情况。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的优缺点。
三、讲述涂色彩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A、选用色彩要鲜艳
B、用色要有变化,全部涂满,不留空白。
四、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堂辅导
五、作业讲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大家欣赏,采用互评的方法谈谈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师小结;肯定画得好的同学同时鼓励后进生。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经典)美术教案11-18
美术教案(精选)12-04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经典)09-04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精选)美术教案09-06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