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蒙眼睛贴鼻子的乐趣。
2、提高根据人物特征来猜测人物的本领。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张没有鼻子的灰太狼图案,一个灰太狼的鼻子图案,一条围巾,一张遮盖的白纸。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1、导入活动。
师:今天幼儿园来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呢很神秘,他不肯告诉我们他是谁,他想要我们猜猜他是谁,你们来猜猜看好不好?
幼:好
2、开始猜的过程。
先露出灰太狼的脚。
师:咦,你们猜猜这双脚会是谁的?
幼:是老虎的,是狐狸的,是狼的,是狗的……
师:你们不能确定是不是,那我们再看看他身上其他的部分(再露尾巴)咦,他还有一条大大的尾巴,那他会是谁?
幼:是狗,是狼,是老虎……
师:你们还不知道是不是?那我们再往下瞧瞧(接着再露身体,手)你们猜到了么?我请举手的小朋友。
幼:是狼,是狗……
师:有些小朋友啊已经猜中了,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谁好不好?
幼:好。
3、揭开谜底
师:原来啊是一只灰太狼,你们认不认识他呀?喜不喜欢他呀?
幼:认识。喜欢,不喜欢
师:那你们了解他一些什么呢?我请某某来说说看
幼:他抓不到羊。
二、贴鼻子活动。
1、游戏前准备
师:你们觉得这个灰太狼是不是很奇怪,他是不是少了一样什么东西呢?
幼:他没有鼻子。
师:你们小眼睛好亮啊,一看就看出他没有鼻子。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到时候啊,老师要蒙住一个小朋友的'眼睛,然后让他来贴鼻子,看他贴的到不到位。
2、开始游戏。
师:你们谁先上来?
幼:我我……
师:好,那我们就先请某某上来。
(蒙住眼睛,某某贴,贴完后,解开围巾)
师:某某把鼻子贴到了眼睛上,是不是很搞笑啊?那我再请某某试试?
三、游戏结束
师:好了,那今天我们这个游戏就结束了,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棒,你们想玩的话下次还可以玩哦。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综述汽车孩子们都认识,而怎样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车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车牌号更好的找到自己的车,并让孩子们尝试了用给定的三个数字进行组合。
活动目标
1、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能按一定的规律用给定的三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汽车图片若干。
3、两人一套数卡、笔和长方形小纸若干。
活动流程:
一、谈话:怎样很快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中寻找到自己的车
(一)出来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引出汽车牌照)
(二)(出示几辆汽车的图片)看看车牌上有什么?
二、猜车牌号,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一)熊爸爸买了一辆新车,车牌上有1、2、3这三个数字,请你猜猜熊爸爸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可能?
(二)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摆数卡,另一人记录,一张小纸上记录一种排列方法。
(三)每对幼儿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看看车
(四)把开头数字相同的两组车牌摆在一起,让幼儿寻找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三、编车牌号,练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一)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8页上有6辆小汽车,是森林车队新买的新车,请你用数字3、4、5给它们编车牌号,要求3个数字在每张车牌上都出现,并且车牌号不能重复。
(二)请幼儿边操作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来。(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借助数卡)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都很认真的在编车牌号,数学活动中引导小朋友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小朋友纷纷发言,能干的.小朋友想到了可以看车牌号。
好多小朋友都对编车牌号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利用其它的三个数字进行编车牌号,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编出了好多个车牌号码,但也有的小朋友没有理解编排的规律,仅编出了一、二个车牌号,还有的小朋友由于没有数字卡片只能看着同伴开心的操作,而自己没得尝试,希望这些小朋友的家长帮忙赶快做好一套数字卡片给小朋友在幼儿园用。
最后,小朋友要根据自己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完成任务了。就是要给6辆不同颜色的汽车用数字4、5、6编上不同的车牌。很多掌握的好的孩子很快能完成任务,而少数孩子则在老师有指导了好几遍后还是不理解。家长可以在家里用3个数字和孩子一起做做编车牌号的游戏,看看您的孩子学会了没有?
不足:
对于编车牌号的要求,讲的不清楚,导致幼儿为车子编出一样的车牌号。针对这个不足之处,我的解决策略是在区域角投放若干个车牌号,让幼儿了解所有的车辆车牌号都是不一样的。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的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
2、透明塑料杯若干,透明矿泉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变出三原色。
1、老师演示小魔术。
2、幼儿玩变魔术的游戏。
3、进一步认识三原色。
4、揭示变魔术的秘密。
二、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1、老师演示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两个孩子演示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3、全体幼儿操作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4、总结,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三、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从吃的方面、穿的方面、从周围环境观察有颜色的物品,正是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我们的.生活才会这样美丽,才会这样丰富多彩。
活动延伸:
孩子们,咱们今天就玩到这儿,带着咱们编出的漂亮颜色,回你们的活动室,把它放到区角里,用它来画美丽的春天。
教学反思: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感兴趣,要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要多准备几套颜色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独立操作。调色游戏可继续在区角内玩,可引导幼儿注意同样用两种颜色调出的新颜色,深浅却不完全一样,激发幼儿多次尝试变色,如有新发现就记录下来。可在区角中让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探索色彩对对碰的变化。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手指印画感兴趣,能够根据所画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讲述。
2、由创编句子过渡到创编故事,丰富词汇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纸、颜料、海面、彩笔、擦手布;手指印画的图片三幅;轻音乐。
活动流程
1、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2、教师在投影仪下进行手指印画,引导幼儿讲述。
"小手可以做好多事情!老师还能用手指来印画故事呢!"
(1)印画花朵,引导幼儿说完整的一句话。
"这是什么?有几朵?这是两朵什么样的花?美丽的花朵一般都会在哪里开放?"
(2)印画蝴蝶,引导幼儿讲述。
"谁来了?它是一只什么颜色的蝴蝶?蝴蝶为什么会飞来呢?它会对花儿说什么?"
(3)印画蜜蜂,引导幼儿讲述。
"谁来了?蜜蜂为什么也会喜欢花呢?它又会对花儿说什么呢?"
(4)印画蜗牛、毛毛虫,引导幼儿讲述。
"谁和谁一起来了?它们又会对花儿说什么呢?"
(5)印画小姑娘,引导幼儿讲述。
"谁来了?她要干什么?能不能让她把花儿摘走?为什么?"学习词语:枯萎。
"蝴蝶、蜜蜂、蜗牛、毛毛虫会对小姑娘说什么?小姑娘听了它们的话会怎么做呢?"
3、完整讲述。
(1)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2)教师配乐完整讲述。
(3)教师介绍讲故事的技巧:随着故事的情节,表情、速度要有变化。
(4)幼儿配乐讲述故事。
4、给故事起名字。
5、展示其他手指印画,激发进一步创编的欲望,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讲述其他手指印画的故事。
2、幼儿学习印画方法,自由选择内容印画、讲述。
【活动反思】
《观察我的手》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了解到有关于手的`知识,我的第一个目标是能用语言“××有一双手”或是“××没有手”来表达关于手的知识,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是知道手的基本部分,初步了解可以用手干什么,这个部分由于各方面原因实现的不是很理想。
第一步是引出手的话题,我先拿出自己的手请幼儿看一看,并请他们也拿出来,这里还可以,幼儿的注意力都被我吸引过来。然后是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的东西谁有手,谁没有手,那么这里就是有一个疑问,可能先把观察手拿到前面来上会更好衔接一些,不然的话就会有一点衔接不起来。幼儿在这里回答的还可以,就是有点纠结于图片本身的问题,但还好,在结尾的拓展方面有些不行,本来是想问问还有什么事有手或是没有手,幼儿这时有些吵闹,回答也不甚理想。
第二步是观察手,幼儿对这方面似乎还是蛮了解了,能够很快的反应过来,知道手的基本部分是什么,几乎不用我的引导都能很快说出来,在最后的小游戏上有些缺失,趣味性不大,又由于幼儿都已经很了解了,就更加没有意思,我本身也觉得有些简单了。
第三步是说说小手有什么用,本来有准备实物,但由于不齐全,又有时间关系,就直接提问幼儿,这样似乎幼儿也有些懵懂,注意力什么的也不是很集中,这里是有一个语言表达“我用小手做什么的”,幼儿叫上来回答的还可以,就是其他幼儿注意力不行,最后是草草收场,没有一个好的结尾。
总体上时间是30分钟左右,还可以;活动目标完成了一半,“用手干什么”没有达到要求;活动准备稍稍有点缺失;纪律方面还需加强,需要想想怎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行。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语言和肢体表达表现不同姿态的树。
2、能初步合作,尝试创造不同树的群体造型。
3、在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基础上,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相关教学PPT、flash、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各种树的姿态
1、提问: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树,你看到过什么样的树?
2、幼儿自由回答。
3、观看PPT——各种姿态的树
4、教师小结
二、探索、创造各种树的造型
1、单人用肢体表现树的姿态(播放音乐)。
2、双人用肢体表现树的姿态(播放音乐)。
3、多人合作用用肢体表现树的姿态(播放音乐)。
4、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三、活动延伸:幼儿集体合作美丽的树林。
幼儿塑造树林,教师配以音乐,用丰富的语言表述幼儿即时表现的动作。
小百科:夏季人们在树荫下和在阳光直射下感觉是有很大差异的。夏季人们在树荫下会感到凉爽。这是由于树木茂密的树冠绿叶能遮拦阳光、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因而降低了小环境内的'气温。树木象一台台巨大的抽水机,它不断地把土壤中的水分吸收进树体内,再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把根所吸收水分的绝大多数以水汽的形式扩散到大气间,因而改善、调节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雨是幼儿感知、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利用幼儿对雨的初步认识来学习乐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孕育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乐曲节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 、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导入
2、 创设情景
(二) 、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 、练节奏
(1)、 大雨节奏
(2)、 小雨节奏
(3) 复合节奏
3 、演唱歌曲
(1) 、游戏:开城门
(2)、 大雨的歌.
(3) 、小雨的歌.
(三)、 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反思]
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教育目标。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选]中班教案09-22
中班教案[经典]09-19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8-13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21
(经典)中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