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计划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习计划 篇1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即将来临,本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能力、争取考出好成绩的原则,现制定以下期中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习惯很有问题,学习过于浮躁,班级内的同学间差距太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复习时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填空、过关练习、章节练习、其中穿插部分考试,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老师少讲多点评。
二、具体计划:
1. 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
2 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 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是市调研考试,难度比重估计较大,而且这种题型也是近年来成都市中考的一种趋势和热点。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在每章每套模拟题中以一定比例出现,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答题技巧,尽量争取更多分数,以适应明年中考考察方式。
4 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所以这次我在印资料的时候也每套资料多印了些,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当然,在实际的复习进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复习策略做适当调整,特别是个别学生做单独辅导,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
三、复习时间安排
11.5——11.7 复习第一章内容。
11.8——11.9 复习第二章内容。
11.2——11.13复习第三章内容。
复习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1、落实双基:把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的分散的数学知识加以系统化整理,勾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落,针对学生的实际查漏补缺,弥补知识的缺陷。
2、培养能力: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把握教材特点, 复习时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性,体现现实的、生活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评价:复习时要注意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反思)查找不足,弥补缺漏。通过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发展性。
二、复习范围
以十二册教材第三单元涉及的复习内容为主。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它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材把全部小学数学内容划分为四部分。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四部分内容,按照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编排,使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比较完整和系统化。复习时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复习计划。
三、复习的要点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数的意义;
(2)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改写;
(4)数的大小比较;
(5)数的整除;
(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7)常见的量;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概念的识记和理解,难点是概念的辨析和运用。概念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记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的辨析、对比、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数的意义包含的知识点
①自然数、整数;
②分数;
③百分数;
④小数;
⑤循环小数。
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掌握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准确说出每个数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会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认识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2)、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整数读写法;
②小数读写法;
③分数读写法。
复习的重点是:整数的多位数读写。其中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是难点。要求:
①正确读写整数、小数、分数。
②由于较大数目的读写比较抽象、枯燥,复习时要借助"分级线"加强指导,另外要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如:提供现实生活的报道数据,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的联系,调动学习学习的热情,体验大数目的实际意义,增强学习和应用意识。
(3) 数的改写:
①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②求小数的近似数
③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④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相改写。
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复习的难点是:"改写"与"省略"之间的区别
要求:
①复习时侧重对比训练。如:把20098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在对比训练中体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②改写、互化时注意互化方法灵活性的训练
(4)、数的大小比较:
①整数大小比较;
②小数大小比较;
③分数大小比较;
④百分大小比较;
⑤整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复习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要求:
①掌握比较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每一类数的比较方法之间的联系、区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通过复习,学生应该达到运用抽象的数进行比较的水平,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在比较数的大小中允许学生采取不同的比较方法。
④注重比较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值的实际意义。如:在0.4与0.5之间插入一个两位小数;写出一个比1/4小的分数------
⑤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应的方法进行指导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科学的比较方法。
(5)、数的整除:
①、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③、分解质因数。
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概念非常多,又很抽象,应该着重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要求:
①以理解概念,正确应用概念为主要目的。
由于这部分概念抽象,学生复习时会有一定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难度,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做出准确判断即可。如:10÷2=5--(整除) 7÷2=3.5--(除尽)
②掌握20以内的整数的特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最大的、最小的)。
③加强概念辨析,深入理解掌握概念。
在概念辨析中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理解每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④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如:针对7、14、21、25、49这些数,围绕数的整除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36□如果在方框内填一个数字,关于数的整除知识你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⑤关于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的问题,要加强实际应用训练。
(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小数计算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复习时侧重的知识点:
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②约分、通分。
小数点位置移动是一个难点,复习时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7)常见的量
复习要点:
(1) 常用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2) 常用的质量单位
(3) 时间单位
(4) 名数改写
复习的难点:建立各个单位的空间观念,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
要求:
(1)记住计量单位比较简单,但要建立计量单位的概念却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尽可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物或教具,比一比、说一说、计量单位的大小。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的表格设计成报告单,让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填写报告单,进行交流,加深理解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巩固强化学生们已建立起来的这些单位的空间观念,达到能准确应用这些单位的目的。
(2)掌握计量单位名数的改写方法,进行正确的化聚。
2.数的运算
计算知识包括四则运算意义、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估算。
这三小节是把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是在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扩展来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算的意义,应整理成表格,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建议:
①复习时表格应让学生完成,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表格、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这张表格,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对于他们认识、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培养他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
②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复习方法同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复习方法是相同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回忆法则,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乘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需要用语言准确概括出来。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参加运算的数不宜过大,按照《课标》要求降低计算的难度,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重点:
一是运算顺序、计算方法;
二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复习时严格要求学生作到下面四点:
一看有无抄错数;
二看顺序是否正确;
三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四看算法是否最优化。
③关于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等量关系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它是解方程的基础。
④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复习时要把定律应用到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除了应用定律进行比较典型的简算外,还应进行一些简算的基本技巧性的训练。
⑤估算
教学建议: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但他们仍需要借助形象去感受。所以复习时注意把这些数的概念放到现实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复习时要避免单纯就知识讲知识,更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索、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时间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本单元复习的侧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上,因为计算贯穿于试卷的始终,计算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计算能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计算知识的能力,是知识技能、思维水平、习惯态度的综合表现。我们应注意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 整理计算知识。
(2). 进一步明确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要求,并加强练习。。
(3). 灵活选用计算方式,恰当应用计算知识,尽量使计算简便。
(4)、强化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养成
3、代数初步知识
复习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表示基本数量关系。
(2)、简易方程:
①方程概念;
②解方程
(3)、①比的意义与性质;
②求比值化简比;
③比例尺。
要求:,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这部分知识复习时,注意下列知识的区别:
① a的平方与2a;
②X-2=3、3-X=2;
③比与除法、分数;
④求比值与化简比;
⑤正比例与反比例。
由于这部分知识易混的概念较多,建议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复习较好。不要进行纯理性概念上的对比,要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来体验、感悟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求比值:4:2/5=10-----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化简比:4:2/5=10:1---是一个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二)、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知识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几何图形集中整理复习。复习的知识点:
(1)图形的认识;
(2)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
(4)图形与测量 ;
(5)图形与变换 ;
(6)图形与位置 ;
《图形的认识》复习要点及要求: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罗列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进行归类,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网络图等形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图形与其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来(立体图形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简图),
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各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适当的动手操作,以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上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平面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梳理。如从边的角度进行梳理,特殊的四边形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四条边都相等;从角的角度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相等;再如从轴对称图形的角度来梳理,这些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分别有2、3、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再整理时鼓励学生将知识用合适的形式表示出来。
《立体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分两部分,一部分让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尝试验证这些特点。来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再用一定的方式验证这些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主要从点、面、棱等方面进行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主要从面的角度去复习,还可以从展开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另一部分是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来引导学生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与测量》复习要点:
1.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图形与测量》复习的主要内容时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围绕这些知识,教材在“回顾与交流”中给出了9个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教学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和班级实际分成几个课时进行复习。
教材的主题情境图是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物体说说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认识。如结合围栏的长度说说对长度、周长的认识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结合柱子的大小、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这些内容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复习要点:
1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4.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尽管是复习,但教学时仍应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具体内容的“度”,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作图需要借助方格纸,旋转的角度只限于90°,平移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以借助具体图形的变换,引导讨论三种变换的要素。对于平移来说,要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来说,要指出旋转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对于轴对称来说,要指出对称轴。
图形与位置
复习要点:
1.复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材安排了确定大本营位置的情境,目的在于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要确定平面上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表示位置,也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前一种方法实质是以后要学习的直角坐标,后一种为极坐标。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有参照点(也就是原点)和两个要素。第一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原点,水平、竖直方向组成直角坐标系。如果设大鸣山为(0,0),大本营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3),也就是大鸣山向东400米,再向北300米。第二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参照点(原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组成坐标系,这样可以用东偏北37°,离大鸣山500米表示大本营的位置。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定原点以确定位置。这个情境需要学生自己建立坐标系以确定位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给与适当指导。
(三)、统计与概率
复习要点及要求:
(1) 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
建议:复习时忌机械练习,单调地填表、制统计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针对商场购物优惠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选择最佳购物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复习任务。
(四)、解决问题策略
复习要点: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要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策略统领解题活动。二、三年级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解题思路,已经是在教学策略。四~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集中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每个单元重点教学一种策略。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有层次地进行。首先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大致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制订解题计划—解题、检验并回答问题”。其中制订解题计划是核心步骤,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活动。其次是帮助理解题意与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手段或方法,如列表、画图都能整理信息,有助于发现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然后是一些其他策略,如枚举、倒推、替换、转化等,经常在解决问题中使用。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结合解题活动,既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又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教材要求,全面体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要把复习与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复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反思,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3、复习时要注意着眼于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单一的听讲容易使是学生疲倦,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画一画、调查、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5、复习要注意考练结合,在考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五、试题分析:
通过对近二年毕业试题的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情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近两年试题相比,题型基本相同,深难度略有变化。试题取材和叙述方式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体现过程和方法。
2.深难度比例约为7∶2∶1。
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分值占全卷总分的70%。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20%。主要考察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比较综合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初步能力。
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占全卷总分的10%。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分析、推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题型和内容
①填空题:以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为主,综合应用为辅。
②判断和选择题:以易混概念的辨析和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为主,空间观念和“双基”的综合应用为辅。
③计算题:直接写得数的口算或简单笔算;按照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解简易方程(含比例)。
④实践操作:运用图形概念和尺规作图;运用相关知识,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⑤解决问题:直接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六、复习的思想策略:
复习课很容易上成是单纯的知识回忆课,将复习课变成了知识训练课。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温故重在查缺补漏,凡是学生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不再补,补的是哪些学生容易遗忘和易于出错的知识。其次是知新,其含义有二:
一是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二是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了“温故知新”,只是完成了复习课一半的教学任务,“提高能力”才是复习课的落脚点和归宿。能力的提高需要适当的训练,但不是以练代讲,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做题,而是联系社会生活,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题,让学生运用上阶段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以举一反三,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因此,训练题的选择既要有典型性,又要体现思维的深度的广度,量不在大,而在精。学生做题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回扣所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的归纳,使方法进一步套路化。
复习课的基本环节如下: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二、自主梳理,构建体系
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要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三、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知新”的意义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知识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外延条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四、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氛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五、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同时不同学生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充分关注个性,最后必须进行综合检测,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补救复习,以消除教与学的盲点。
六、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
总之,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杜绝知识罗列式或压缩讲课式复习,明确夯实双基并不意味着低效重复,立足教材要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提升能力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疏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
复习计划 篇3
高三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小编准备了高中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认真细致的研究考题、考试大纲,把握好高考情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备课组老师细心阅读高考试题分析,与学生一起做好至少四套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试题,分析透、点拨到位,并在以后章节复习中,在学案中选编好较为典型、新颖的题目,来配合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落实。仔细研究高考阅卷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错误,以便在一轮复习中及时让学生得到纠正。
二 狠抓双基的落实,明确落实产生效益。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强化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上下多大功夫也不为过的意识,选好有助于理解、纠偏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到位。把握好复习的节奏,通过梳理知识、提炼方法、构建网络抓双基,科学、规范的使用好教、学案,一份适合学生实际、贴近教材内容且符合高考要求的教学案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全体备课组统一认识,坚持实行教学案一体化的模式,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难度的控制上注意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不断加以调整;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关注教材中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提炼;在环节的设计上有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例题讲解、当堂检测和定时练习等,且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做法将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三 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在备课组说课的基础上,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起点低、台阶密,力争每一节让学生感到都有收获,备完课、上完课,应不断反思:我的.教法科学吗?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方法探求、思想感悟和规范表述等复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争取使学生课堂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层次以及训练的质和量都基本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及高考的要求,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让学生有所得、能力有所发展。
四 有效利用模拟试题,加强能力训练,注意查漏补缺。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双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注意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近高考。做好各地的模拟题。通过适量的模拟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失误降为零,注意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考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审题不细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扎实
3、书写与表达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在模拟试题的选编、讲评、跟踪训练中,将一步步改正,坚持落实产生效益!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复习计划 篇4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涉及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有趣的图形、加减法、购物、统计、综合训练。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复习的主要目标 :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难点 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四、学情分析
一(1)班、一(2)班现有学生59人,这两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对于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方面的`内容个别孩子计算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为了在仅存少许的时间内把漏洞缺失更快地补起来,而不至于重复地复习,浪费短暂的时间。在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的同时,另外做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加强锻炼和培养。
五。复习的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六。具体安排如下
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加与减(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6课时
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3课时
购物(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4课时
统计(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课时
综合练习 4课时
复习计划 篇5
我们一般把考研英语的强化复习阶段定位在6月份-9月份,大概四个月的时间。强化复习阶段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考研复习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一阶段的复习成果,直到下一阶段的复习的安排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里考生可以详细地分析题型的特点和英语考试的特点。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巩固基础。万学海文教研室将任务量量化到以小时计算。具体的如下--
推荐具体的计划安排如下:
考研英语的强化提高阶段具体分为两个时间段,强化提高阶段一:6月1日-8月31日和强化提高阶段2:9月1日-9月30日。
6月1日-8月31日(平均每天2.5-3小时,共计180-240小时。)
此阶段的`复习目标具体包括:1、由对单词熟悉的语点能力提升为对句子理解到位的语线能力,全面提升传统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的做题能力;2、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完形填空、翻译这些本质上还是考察阅读能力的题型打下基础;3、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单词和语法。
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及时间规划具体为:
1、传统阅读理解(阅读Part A)的解题技巧复习和强化训练;(80-100 小时)
2、新题型(阅读Part B)的解题技巧研究和强化训练;(30小时)
3、强化辅导班课程;(50-60小时,7月或8月)
4、复习单词、语法和强化重难点词汇。(30-50小时,以单词为主)
复习计划 篇6
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制定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第二轮复习中的注意点:
1、回归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高考英语改革虽然从强调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转变,但是还应认识到能力必须依据基础,要注意学生的“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帮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力争让他们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2、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求同存异,融会贯通,强化知识链,力求知识系统和完整。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关注历届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对于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结构,日常交际用语等在高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知需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3、注重篇章段落。应该在教学中“抓大放小”,注重对篇章段落的分析和理解。
4、查漏补缺,强化专题训练。复习中应适当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讲解,提高对考点知识的识别能力,注重培养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的重点:
1、把握高考脉搏,增强改革意识
根据20xx试题的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在注意熟悉基本词汇、短语句式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复合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不仅要注意对事实性具体信息的.理解,更要多注意以what问句形式出现的主旨要义题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推断题的训练。阅读理解题的素质要求提高了,尤其是较多的生词以及连续不断的长难句和交错出现的题。
2、加强阅读教学,扩大词汇量
阅读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会改变。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的语感,必须通过加大阅读量来实现。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阅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精泛并举,大力开展课外阅读。确保达到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要求。
3、改进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考英语语言知识部分的命题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平时教学中要完整地整理出英语学习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能有效地转化为综合语言能力。
复习计划 篇7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2.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复习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00个汉字,复习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00个汉字,掌握28个常用偏旁。
4.了解笔顺规则,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6.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7.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8.会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9.复习认读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学习运用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
10.认识句子,能正确的抄写或听写句子。
11.学习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写话的兴趣。
二、复习内容及重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4、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五、复习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复习计划 篇8
一、复习目标:
1、按计划让学生掌握好教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2、章节检测优秀率达到80﹪,合格率100﹪(含补考);
3、中考目标:力争优秀率、合格率、人平分均达到要求。
二、复习策略: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5月2日——5月14):立足课本,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1、这一阶段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是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的灵活,呈制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地理还是地理,不可能脱离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株洲中考》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阶段,我对学生提出个口号:“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抱着地图打滚”。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过三关”:过基础知识记忆关;过基本方法关;过基本技能关。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让学生使用好配套练习。以学生手中中考复习资料《名师引路》和《株洲中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资料使用中注意:《名师引路》用于教材复习时的配套使用,要求全讲练,而《株洲中考》用于每个单元的测试,要求全批改。本期每周晚自习一节课教师尽量不占用,让学生记忆及完成练习。
(3)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4)做好培优补基,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补基工作:发动班级及任课教师的作用,实现后进生的全面转化。消灭不及格现象。
第二轮复习:(5月15——31日)梳理体系,专题复习。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们这阶段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打破几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强化训练,冲刺中考了。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合理划分的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第三轮复习:(6月1日——中考)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
(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4)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以上是我校地理总复习工作的计划和安排,根据复习中学生所掌握情况,可能以上计划要做部分调整。总之,我们将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努力实现学校中考目标。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
复习计划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