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和分享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交流经验。
2、鼓励幼儿大方的把自己喜欢的车介绍给大家,并乐于想象未来的车。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喜欢的车的名称、样子和用途,并尝试粘贴公共汽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各种汽车模型并布置成“汽车城”。
2、各种汽车图片、小标志。
3、录音机、音乐磁带《汽车开来了》、故事《神奇的变形车》磁带。
4、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圆形的纸片;胶水。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要到汽车城去参观,里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汽车,小朋友去了以后要看一看你喜欢什么样的车,还要想一想各种车都应该怎样玩。通过尝味道活动,体验品尝的快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放音乐《汽车开来了》,师生同做开汽车状,进教室。
2、幼儿到“汽车城”参观各种各样的汽车,引导幼儿自由玩自己喜欢的车,并讨论、探索各种车的玩法。
3、请幼儿将自己手上的小标志贴到自己喜欢的车上,然后引导幼儿做在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车。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车?它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为什么喜欢它?鼓励幼儿积极交流,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介绍。
4、请幼儿看大屏幕,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车。
5、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公共汽车。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辆汽车呢?”出示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圆形的纸片,教师提问幼儿各种图形各能用来做公共汽车的什么?师简单小结后,请幼儿粘贴公共汽车,师巡回指导,粘贴并讲评。
6、引导幼儿想象未来的车。
师:“你认为今后还会有什么样的车?它会和现在的车有什么样的不同?”幼儿进行讲述后,请幼儿欣赏故事《神奇的变形车》。师小结:这个神奇的变形车真有趣,真神奇,小朋友现在要多吃饭,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说不定你将来就会设计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车呢!你们说好吗?
7、放音乐《汽车开来了》请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车到操场上进行赛车比赛。出教室,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 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 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 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 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通过认识电池我给孩子讲述电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电池都有正负极,有包包的一头为正极,有窝窝的一头为负极;我们安装电池时,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遥控器或手电筒等上面的“+”、“—”极标志,把包包这边顺着“+”安,这样就不会错了,如果发现无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装错误;二,可能是电池的电用完了;三,检查灯泡是否坏了。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对于我们人类起到了很广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种遥控器、照相机、摄象机、手电筒、电话、手机等等,都要用到电池,因为它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我们都经常使用它。
活动反思:
通过认识电池,幼儿对电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还了解了电池有不同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与此同时,幼儿初步认识到废旧电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通过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他们没想到的),表示今后电池用完后,不会再到处乱丢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点去,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生病了,我们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小百科: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重点难点分析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师准备:图1-1,一段惊险电影片段,一杯热水、冷水、温水,图1-2,图1-3,图1-4,香水。一个玻璃球,一团棉花。
学生准备:铅笔一支、一块小金属、一块毛巾和丝布、一块木块、一个玻璃球
教学过程
准备引入
播放一段录像,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可能的答案: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看到的片段,对影片中有关情节的描述,有关语言的评价。
课题揭示这些现象说明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即人能对感觉环境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世界
新课展开让学生说出刚才对影片中的各种刺激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器官去感觉的?分别形成以哪些感觉?
可能的答案:视觉——眼听觉——耳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②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③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
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
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
1、看书的人,能看到书上的字或画,是用眼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语言真优美动人,故事感人,画画得真漂亮……
2、拿冰块的人能感觉冰很冷,是用皮肤来感觉的。我的反应可能是:把冰块扔掉……
3、吃棒棒糖的人能感觉到糖的甜味,是用舌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还想再吃……
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1:
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
思考2:
1、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2、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
讨论: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
(一)皮肤的触觉
实验一、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玻璃球、金属块、木块、橡皮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等一些物品的特点。
思考一:实验时,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由此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交流合作:请同学们将两个实验的现象,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什么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
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
图片欣赏:出示教材图1-2“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
(二)皮肤的冷、热觉
小实验:请你用简单的方法,测试你的同桌体温是否正常?
上台表演:让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用手测试额头体温的方法,并指明正确的测试方法:用手背测试体温。
思考:你认为用手背而不用手心测试体温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结论: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小实验:教师出示一个玻璃球和一块小木块。让一位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摸两个物体,然后说出两手对物体冷热程度的感觉。
学生的可能答案:玻璃球比较冷,棉花比较热
演示并设问:将两物体取回放到讲台桌上,问,两个物体所处的环境是否一样,温度是否有高低?
学生的可能回答:都放置在同一个教室的讲台桌上,应该与室温相同,因此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思考:由此实验请你分析,皮肤对外界物体感觉的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不是物体本身的温度的高低?
学生可能答案: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并不是物体本身温度的高低。
设问:你认为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应该是什么因素?
实验:教师分别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
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实验现象:二位学生的感觉不同:一个形成冷觉,一个形成热觉
实验证明:皮肤形成的冷、热觉并非物体的温度高低。(因为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
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①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②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实验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散热和吸热速率随环可以变化,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举例说明:
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请你解释:
①图1-1中拿冰块的人的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②冬天的晚上,脚能感觉到絷水袋很烫
③皮肤对冷觉、热觉的形成是皮肤中的什么结构完成的?
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絷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皮肤的冷觉、热觉并不是物体温度的高低,而是皮肤散热的速率快慢。
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
(一)皮肤的痛觉
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
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你认为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设问:当皮肤中的这些感觉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将兴奋传到哪儿?在哪儿形成这些感觉的呢?
课堂小结:
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
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
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
课堂练习:第6页:1、2
作业布置:预习实验“舌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设计好实验方法,并准备好有关实验材料。写好探究过程。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发现沾了水的“小船”会吸附在塑料板上的现象。
2.探索让“小船”转动的方法,发现塑料板倾斜时“小船”会出现转动等现象。
准备:
1.将乒乓球对半剪开成半球形,可将边缘修饰成花瓣的形状。
2.塑料垫板,装有水的容器,抹布。
玩法说明:
幼儿将乒乓球剪成的“小船”底部沾一点水,放在塑料垫板上。只要倾斜垫板,“小船”就会旋转着向低处移动。
指导要点:
1.在材料投放初期介绍操作步骤,引导幼儿猜测可能出现的现象,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2.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果幼儿不能让“小船”动起来,可引导其观察学习同伴的操作方法,借鉴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小船”的移动方式,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在所有幼儿都尝试过后,可用开放式问题如“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幼儿在集体中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延伸活动:
在塑料垫板上用即时贴贴出“迷宫”图案,引导幼儿控制“小船”方向,使之走出“迷宫”。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 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小百科:弹性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与挠性相对,在物理学和机械学上,弹性理论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或发生形变。弹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有联系但是截然不同的意义。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1、交流经验,回忆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经验丰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累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三维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测试它的下降速度分析下降的速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进行研究。
2、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现有材料制作简易降落伞,并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究科学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难点: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三、器材准备:细线、铁夹子、大小不同的塑料纸、布、剪刀等。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有关降落伞的谜语。“一张大伞,飘在空中,落到地上,跳出英雄。”
对,这就是降落伞。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14课:降落伞。想不想欣赏降落伞的精彩表演?请看——播放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你们对降落伞都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二、自学课本,初步感知。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有关于降落伞的知识真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以下两个问题。其余问题,你们可以留到课后研究讨论。
1、什么是降落伞?
2、降落伞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2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上面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1、交流过程中出示降落伞的定义。
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它后来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空气阻力伞。
降落伞有什么作用?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调动自己的日常生活积累。
(增加受阻面,加大阻力,降低下降速度。)
降落伞为什么会有这么特殊的作用呢?这与它的构造有关。现在张老师真想画一个降落伞,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画?(画上降落伞的哪几部分?)
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画出降落伞的图片来。
三、动手制作,发现问题。
明白了降落伞的结构,你想做个降落伞吗?这都需要什么材料,应该怎么制作呢?请同学们先小组内讨论一下。
你愿意把你们小组合作交流的成果说给同学们听听吗?其余同学有没有什么补充?老师也制作了一个降落伞,想看看我是怎么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制作降落伞的步骤。
并提出制作要求。
1.降落伞的'四根伞绳要一样长。
2.作为悬挂物的夹子要加紧四根绳,不能松开任何一根。
3.最后找到降落伞伞面中心,整理好并尝试放飞。
4.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五分钟内完成。每一小组选择一名同学上台放飞降落伞。仔细观察,看看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开始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结束后,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在放飞之前,老师提问: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准确,在放飞时要注意什么?(放飞的高度要相同,要同时放飞。教师拉好线绳,下面挂的重物与线同高度。放飞两次。)
教师喊口令,开始放飞。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为了让大家观察得更清楚,我们再放飞一次。
生提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师: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吗?你认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同学们猜测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
四、对比实验,验证猜测。
1、引导学生进行计划与组织。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仅仅是我们的假设,究竟是否正确,必须通过我们亲自实验才能下结论,而在此之前,它只能叫“假设”。要想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就需要用实验来验证。你们打算怎样来验证呢?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提示学生用对比实验来验证,每组选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假如我们想研究重物的不同对于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就让重物这个条件不同,其他的因素如伞面大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都应相同。使学生明白研究与哪个因素有关,就让哪个因素不同,其它的因素都应相同。
这就是对比实验。介绍伞面材料时可以从是否透气来区分。每种实验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看,老师已经给大家设立了自选材料超市,请各组组长到超市来领取适合自己的实验材料。
4、学生自主实验与研究。
在实验之前老师给大家提出了几个要求(出示):
出示“活动温馨提示”
○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合作,迅速完成实验。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完成后共同得出结论。
○3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材料,把实验材料放到桌子的右上角。
实验记录表
学生开始分组填写研究计划,完成之后分别讲评。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你认为那些因素是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原因呢?由此总结出:
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就越慢。
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绳子长的下降得快,绳子短的下降得慢。
悬吊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就快。
我们知道了伞面材料不同,伞面大小不同,悬挂重物重量不同,挂绳长度不同,会对降落伞的下落速度有不同的影响,那么,如果我们到室外自然环境中去做降落伞的下落试验,还有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五、补充积累,拓展延伸。
人们根据降落伞的这种性质,创造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降落伞。今天,降落伞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减缓飞行速度这一方面了。请看——(课件出示降落伞的图片)今天,我们知道了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什么,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自己去实验,得出能让人信服的结论。老师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能用自己学得的知识为大家设计更好的降落伞。
七、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你怎样设计一个降落伞,保护一个鸡蛋从三楼落下而不摔破呢?
我的实验记录
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研究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精选)科学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