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8 11:17:2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经典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了解摩擦生电这一现象。

  2、会用塑料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

  3、探索摩擦生电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屑,尺子。

  活动重难点:探索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

  活动过程:

  一,舞蹈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跳一段小苹果吧。

  二,引入纸屑跳舞。

  不光是小朋友们会跳舞,老师今天请来一群小伙伴,它们也会跳舞。

  教师展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生电,让纸屑跳舞的现象。

  三,讲解纸屑跳舞的原理。

  小朋友们要来试试怎么让纸屑跳舞吗?

  恩,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纸屑们会跳舞呢?

  恩,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四,小朋友自由探索除了塑料尺子,还有什么可以产生静电。

  五,记录探索结果。

  小朋友们,想必大家都找到一些东西,不知道你们找到的东西能不能产生静电呢?让我们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把结果画一画,记录下来吧。

  六,探索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去,也可以试一试找一找,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产生静电。

科学教案 篇2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2、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教师、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重视功能,简化装饰;?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四、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五、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小论文。

  学生回答:

  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学生讨论:

  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

  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科技水平)。(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笔有关的文具。

  2、学习用语言描述笔的特征。

  教案准备:

  1、参观记录表

  2、每人一支笔

  教案过程:

  一、幼儿谈谈仕么地方会有笔

  1、你们知道什么地方会有笔。

  2、教师让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小结:对,很多地方都有笔我们今天要去参观一个有各种各样笔,卖各种各样笔的地方。

  二、交代参观文具店的要求

  1、介绍记录表,让幼儿知道记录表怎样填,如可以把答案画在相应的表格中。

  表示文具店可能有哪些文具,表示我看到的文具,表示我对文具店的问题,即参观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发现什么不懂和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记录在调查表中。

  2、幼儿先完成表格中的`“我知道的文具”这部分。

  3、安全要求。如:去文具店的途中要怎样……

  三、组织幼儿参观文具店,幼儿自由观察

  四、回 完成记录表格的其他剩余部分

  五、引导幼儿讨论新问题的解决途径

  有不少的小朋友对文具店还有一些问题,那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可以到家问爸爸妈妈,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到网上查资料。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教案《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设计评析】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寻找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操作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中,大胆尝试,逐步深入,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育活动应重视活动本身对孩子的现实意义。在孩子发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并用思辨性的语言去启发孩子,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如在幼儿建造拱桥的实验中,老师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实用性的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本次活动是老师预设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不能被预设的东西所束缚,应启发幼儿生成各种问题,并用灵活的策略给予回应,使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有机融合,让预设的目标更突出、鲜明,使活动更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丝瓜的名称、种植季节以及生长过程。

  2.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如铲子、喷水壶。

  3.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劳动工具。

  2.丝瓜秧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带入主题

  1.孩子们,刚刚我们去逛了逛幼儿园的菜园地,你们发现里面都种了些什么呀?(西红柿、土豆、葱等)

  2.那你们发现有种长长的瓜吗?谁认识?(丝瓜)

  3.那我们也来种种吧!

  二、交代任务及要求。

  我们要把长好的丝瓜秧苗种到菜园地里,种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秧苗的根。

  三、种植丝瓜。

  1.师幼共同整理种植园地。让幼儿知道一些整地的.粗浅知识,认识一些农具,提高幼儿种植兴趣。

  2.师幼一起种丝瓜。

  教师示范:用小铲子挖一个深一点的坑,小心的分出一棵瓜秧,放入坑内,注意根部尽量保持垂直,然后用泥土盖上根部,浇上水。

  重点指导幼儿挖坑、浇水,秧苗入土、覆土最好由教师完成。教师提醒幼儿浇适量的水:用手指蘸上去,既不干,泥也不粘手指为好。

  幼儿合作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学习护理丝瓜的技能。

  1.丝瓜种好了,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们呢?教师告诉幼儿丝瓜会爬藤,组织幼儿观察成人如何搭藤架,如何施肥。可让幼儿经常浇水、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商量解决方法或告诉老师。

  2.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指导幼儿用图画表示丝瓜的生长过程。(长出几瓣叶子——开花——结果等)

  3.鼓励幼儿每天来认真观察、记录。

  五、可根据实际情况种植黄瓜、苦瓜、葫芦等其他瓜。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从10以内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2.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旅游车,号牌为12345;开汽车的音乐;红绿灯倒计时10~1;电梯上行,楼层显示1~10;电梯下行,楼层显示10~6、6~1;6楼奖品区;若干辆没有车牌号的车停在停车场。

  2.分别标有1~10数字的红色和黑色车票,标有1~10数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桩、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直接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师:今天,吴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城玩,高兴吗?

  二、观察车牌号、车票,感知、学习顺数师:这是我们要乘坐的旅游车,车牌号是多少?

  师:坐车要凭票,吴老师早就准备好了车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号码。

  出示1~10红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

  小结:刚才我们是从小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顺数。

  出示1~10黑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提问: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什么?(顺数)幼儿上车,入座。

  三、旅途中遇红灯,感知、学习倒数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模仿开汽车。

  第一次遇红灯。

  师:前面有红绿灯,现在是什么灯亮?红灯亮了能过去吗?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停一停。显示器上还有数字计时,一起来看看、数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0~1)。

  小结:刚才我们从大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l,这种从大到小的数数方法叫倒数。

  师:绿灯亮了,我们继续向前行(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继续模仿开汽车)。

  第二次遇红灯。

  师:前面又有一个红绿灯,是什么灯亮?能过去吗?还要等多久?我们一起来倒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O~1)。

  师:绿灯亮了,我们再继续向前行。

  四、玩游乐城,进一步练习顺数和倒数1.乘电梯上楼,练习l~10顺数。

  师:游乐城到了。先上10楼的游乐城玩吧!怎样才能更快上到10楼呢?

  幼儿模仿坐电梯,教师提醒幼儿站稳、扶好,电梯要上行了。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电梯的楼层显示,并数数1~10。

  师:10楼到了,我们安全地下电梯去玩喽!

  2.在走走、跳跳、钻钻、爬爬中,幼儿练习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①引导幼儿完整地观察场地,练习顺数和倒数。

  师:游乐城有这么多好玩的,都编了号码,看!这是山洞。上面的号码是多少?(1~10)这是跳圈,号码是多少?(10~1)这是……②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玩,进一步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谦让哦!玩的时候看看你从哪个数开始,经过了哪些数。去选择你们喜欢的东西玩玩、数数吧!

  ③交流玩法。

  师:游乐城休息时间到了,请小朋友到休息区休息一会儿。

  师:玩得开心吗?刚才你玩了什么?从哪个数开始的?经过了哪些数?

  ④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选择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师:除了从1~10顺数和从10~1倒数这两种玩法,我们还可以从哪个数开始玩?你们自由选择玩吧,不过请记住,这次玩的要求是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幼儿再次到休息区休息,教师小结。

  3.乘电梯下楼,练习10-6的倒数。

  ①播放课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游乐城10周年庆典,6楼正在进行"有奖问答"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师:孩子们,6楼还有"有奖问答"活动呢!我们赶快坐电梯到6楼去。大家扶好、站稳,电梯下行了(倒数10~6)。

  ②扩展经验:顺数和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孩子们坐下,"有奖问答"就要开始了。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

  幼儿先讨论再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课件。回答对了可以得到一份奖品。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4.乘电梯下楼,练习6~1倒数。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坐电梯下楼回家了(倒数6~1)。

  五、设计车牌号,迸一步练习从lO以内任意数开始的顺数或倒数师:这里有很多车,都没有车牌号,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设计车牌号,号码必须是顺数的5个数或倒数的5个数。你想设计什么号码?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

  1.发下操作板,幼儿设计车牌号。

  2.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车牌号说给同伴听。

  3.结束活动。师:车牌号设计好了,我们一起开车回家喽。(幼儿随音乐模仿开汽车出活动室)

科学教案 篇7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身边发生的变化现象。

  2.能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类。

  3.明白记录物体变化的意义,并能设计具体的记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对变化进行分类。

  2.设计记录物体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身边的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认识到世界是变化的。

  2.明白正确的记录有助于活动的进行,对于科学探究非常重要。

  3.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身边的世界是变化的;

  2.记录物体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1.制定标准,对变化分类;

  2.涉及记录方案。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冰块实物或多媒体素材(如冰块为图片,可能还需要水的图片)。

  五、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变化和周围世界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讨论变化的分类和如何记录物体的变化,并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和变化过程进行探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冰块,教师借助于冰水转化的例子进行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呢?对,这是冰块。大家知道冰块是怎么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冰是由水冻成的。

  (教师)嗯,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水成了冰,其实就是一个变化过程。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多不多呢?

  (学生活动)说一说。教师要求学生说说印象中其它的变化现象,并简单说说是如何变化的。

  (课堂作业)教师将学生说出的变化现象写在黑板上,也可以要求学生将提到的变化填写在课本第一页的空白处,方便课余时间的观察活动。

  (承转)刚才大家举出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过程,可见我们身边的世界到处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说说理由。

  (活动)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变化吗?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看看这些变化之间有什么区别?你们能不能自己讨论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

  目的是培养学生喜欢集体讨论、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提取有用指标进行学习的习惯,加深对科学过程的认识。在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办法:书写、画表、绘图等。

  (展示与评价)学生小组说说自己的结果(如果必要,可以使用投影仪等电化设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注意进行积极的评价,对于不太正确的说法,可以通过让同学补充的方法进行改正。

  (承接)我们虽然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变化,也知道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变化,但是,我们却不可能完全凭大脑记忆,即使现在能记住的,以后也许就会忘记。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学生回答)做记录。

  (教师)真不错,通过做记录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不但可以帮助记忆物体的变化现象和过程,还可以方便地和别人进行交流。

  (教师)我们知道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变化。那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变化,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怎样来记录这种变化?需要什么工具?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应该采用的记录方法,并设计一个观察记录的过程。

  (评价)让其他同学看看某一方案,说说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学生小组的方案确定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自己的观察,在实践中检验和评价自己的纪录方案。

  七、教学流程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关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瓶子,知道常见瓶子的材质、用途及合理的回收利用。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奶瓶。

  2.不同材质的瓶子、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奶瓶

  教师以趣味性的语言提问幼儿:

  哝,谁认识这个瓶子呀?呵呵!

  你使用过奶瓶吗?什么时候用的?

  2.游戏:摸瓶。

  老师这有个魔箱,里面还放着一些瓶子呢!

  请小朋友用手摸摸一个瓶子,先猜一猜是什么瓶子,

  然后再拿出来让小朋友看看,他说的对不对,好吗?

  二、展开

  1.初步认知不同种类的瓶子。

  老师这里有许多瓶子,请大家来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

  提问:说出你手中拿的是什么瓶子?

  你知道它是用来盛什么的?

  小结:瓶子是用来盛东西的,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瓶子,

  如酒瓶子、饮料瓶子、药瓶、化妆瓶等。

  2.利用筷子敲击瓶子,感知瓶子材质的不同。

  (1)用筷子轻轻敲打瓶子,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2)拿出玻璃瓶的小朋友敲一敲瓶子。

  (3)拿塑料瓶的小朋友敲一敲瓶子。

  (4)拿铝制瓶子的小朋友敲一敲瓶子

  (5)拿陶瓷瓶子的小朋友敲一敲瓶子。

  问题:

  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玻璃瓶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小结:塑料瓶发出咚咚的声音,铝制瓶子发出啪啪的声音,

  陶制瓶子的.声音也比较清脆。

  3.谈话:瓶子的用途。

  提问:瓶子都有哪些用处?

  小结:瓶子可以盛各种各样的调料、饮料、药物、酒类、化妆品等。

  4.分类整理,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请小朋友将手中的瓶子分类放进贴有玻璃、铝、塑料、陶瓷标志的四个筐子里。

  (2)为什么要给瓶子分类?空瓶子有什么好处?

  小结:瓶子分类是为了回收和利用,有些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

  如铝制瓶子,可以融化制作成其他的事物;酒瓶子可以通过消毒等方式再重复利用;

  有些瓶子如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些工艺品。增添生活乐趣。

  三、结束

  指导幼儿用橡皮泥、饮料瓶制作美丽的艺术花瓶。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

  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 . 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 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 东 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4、 动脑筋、想办法

  (1)打捞小汽车-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幼儿感到很好奇。)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隔着物品能吸铁的特性。)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回家后自制跳舞的兔子玩具。

  反思: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2、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分组用纸盒和作业纸(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4、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课评:

  1、活动较成功。能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成活动。

  2、教学资料准备丰富、充分,能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3、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注意验证幼儿的实验结果,及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5、幼儿个别指导不足,指导应更加细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题“桥”来源于身边的`事物。我以谜语开始,吸引幼儿兴趣,从谜语中对桥有了初步的形态和功能认识。在活动中主要让孩子了解了桥的演变,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究“桥”,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与比较,对桥的特征及功用等能自己描述出来,对桥的材料的描述让幼儿感受科学发展的进步。但是幼儿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桥了解较少,在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桥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中,大都说的是家附近、甚至是小区里的桥,品种较为单一。需要在课前多做一些准备,让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桥的外形和用途,使经验更丰富些,这样幼儿才能更好的发散思维,进行创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经典)科学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