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中为常见的动植物。
2、能提出有关于动植物的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材料:课本
课堂类型:欣赏 表述
教学过程:
师:通过课前观察植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我们周围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师:你观察过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发现小麦的叶子细长,像韭菜,根比较多。
师:麦子开花吗?
生:不知道。
师:同学们,对于我们周围的植物,你们观察的细致吗?
生:不细致。
师:这节课,我们来仔细的观察、研究一下我们周围的植物。好吗?(板书课题)
师:我们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看一看植物的颜色、形状。
生:闻一闻、尝一尝可以吃的植物。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植物。观察时,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不要破坏它们,还要防止被植物扎伤。本组观察完可到其它小组观察。
师: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
生:我们发现竹子的茎一节一节的长得直直的,叶子细长,像柳树的叶子。
生:我发现竹子的茎很硬,用手掐不动。
生:我发现仙人掌茎的形状像手掌。
师:哪部分是植物的茎,指一指。(学生指)
生:仙人掌身上有许多刺,碰到它,像针扎一样疼。
师:以后要小心点儿。还有哪些植物有刺?
生:月季花、仙人球、芦荟。
师:仙人掌还有哪些特点?
生:仙人掌的茎是肉质的,我猜想里面可能有许多水份。
生:我观察了桔树,发现桔子的花里面有黄色的粉,叶子上有纹。
师:你观察得真细致,叶子上的纹就叫叶脉,指一指哪是叶脉?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叶脉什么形状?
生:叶脉像小草,有分叉。
生:我发现叶脉在叶的背面凸了出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看,又摸了摸。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萝卜吃根,芹菜、香菜吃茎。
生:白菜、菠菜吃叶。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发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许多植物的特点,对于这些植物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水植物能生长吗?
生: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生:仙人掌为什么这样多肉多刺?它为什么不长叶子?
生:一棵植物的根究竟有多长?
师:你想怎样解决?
生:我想把一棵植物的根挖出来,洗净,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动手量是个好方法,但不要破坏一株植物的生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苹果树、桃树的果实向阳的一面是红色的?背着阳光的一面是绿色的?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不知道。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课后我想查阅有关资料。
生:我想向果农请教。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还有哪些问题。
生:我想花儿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
生:小树剥皮为什么会死掉?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
生:我想观察剥皮后的树有什么变化?
生:查阅关于植物的信息资料。
生:我想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的老师也不知道,你们还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生:上网查询、看电视。
生:观察实验。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搜集资料。
……
师: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有的供人观赏,有的还能治病,对我们如此重要,有的人却在故意破坏植物。你见过哪些破坏植物的行为?
生:有的人喜欢在草坪上乱跑。
生:有人把花摘下来插在花瓶里。
生:有人在树上乱刻乱画。
……
师:他们做的对吗?应该怎样做?
生:不对,我觉得不能随便踩、摘植物。
生:为植物挂牌、制止损害植物的行为。
生:我想以杜鹃花、菊花等为主题编一份手抄报,让人们都来喜欢它们,爱护它们。
师:你们的想法和做法有新意,同学们喜欢吗?
生:喜欢。生:我的想法更好。
师:是吗?这样自信!
生:我想为植物写一段广告词,告诉人们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要象爱护我们自己那样去对待它们。
师:太精彩了,大家赞赏他的做法吗?
生:非常棒!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孩子。
美术教案 篇2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欣赏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财富—历史建筑。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课教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遗失的古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
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图片,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熟悉的各种文化遗产。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教师介绍一些其它的文化遗产。
三、课外拓展: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播放的图片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进行探索。
四、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学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教授: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奇观。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
2、拉萨日晕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紫等多种颜色。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
是一处延绵20xx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xx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各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在多数游客看来,四川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热潮。雨后飞虹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宁波江东方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9、扎达土林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巨人之路”海岸: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被称为“巨人之路”(Giantscauseway)。
艾尔斯巨石(Ayers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Rock属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位于北领地艾丽斯泉市(Alice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俗称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因此每年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约40万游客前去观赏。
萨加玛塔峰:为尼泊尔人的称呼,藏语“珠穆朗玛”,珠穆朗玛峰位于定日县境内,喜玛拉雅中段的中尼边界上,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峰顶常年积雪。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如:越冬鸟群生态之美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自然遗产,学习表现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用一定的观点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增强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交流、认识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能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设计意图: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环保相关的研究。
三、总结,延伸: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第3课装饰色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红黄蓝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有关红、黄、蓝三原色的实物。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三原色实物,由学生观察、触摸其颜色 、外形特点。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三原色。
3、教师利用试管做调色练习,——引出三原色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原色可以调出世间万种颜色,体会色彩的奇妙之处。
4、教师播放幻灯片,演示红色的画,让学生体会红色的画面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
红色: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
请学生想象并举例:还有那些物体或场面可以红色表示?
5、师播放以蓝色画面为主调的纯色画,由学生直观的体会蓝色给人们什么样感觉?
蓝色:凉爽、清净的感觉。
由学生想象举例,蓝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6、教师播放黄色画面的幻灯片,由学生自己体会黄色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他代表了哪个季节?
黄色:明快、温馨、成熟的`美感。
学生举例
7、通过欣赏三原色的画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红色的画就是由红色画的吗?
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画的画。
二、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将彩笔盒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近似颜色迅速取出,哪一组取的又快又多,哪一组就获得胜利。
三、布置作业
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分组合作画一幅画。
四、小结
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特别是对选材新颖、绘画大胆的作品要讲解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画出重叠的形状,并设计重叠的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彩笔、剪刀、彩纸、胶水。
2、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纸、剪刀、胶水、记号笔。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示范作品并导入课题
师:夏季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了,老师带来了一份凉爽礼物想送大家,你们猜猜是什么呢?
生:…
师:想知道吗?这份礼物就是一张大贺卡,请看大屏幕(放映幻灯片1):在深蓝色的海底世界里,一群可爱的小丑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好凉快,好舒服呀。喜欢这个礼物吗?
生:
师:非常喜欢呀,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再来看一看,在这张漂亮的贺片里,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凉爽和美丽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吗?
生:…总结:这条大黄鱼挡住了小红鱼,而这条小紫鱼又挡住了大黄鱼,它们相互重叠了。看来大家善于发现问题的,非常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叠的形状》。放映幻灯片,引出课题:重叠的形状。
2、欣赏图片,讲解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重叠的形状呢?
生:树叶,飞翔的小鸟,鱼鳞,成排的树林等。
师:你认为它们美吗?(美)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放映幻灯片2-6)
蔚蓝的天空中,一排大雁在自由地飞翔;校园里小树的叶子正在茂密的生长着;公园池塘的'水面上,一朵朵荷花也在争相开放。
师:走进大自然,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师总结:有大雁整齐的美、有树叶随意的美、还有鱼参差不齐的美…,总之来说,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进行重叠排列之后,我们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
师:同学们都来思考一下:怎样做就会出现重叠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用老师发给图形卡来摆一摆。
生:…
师:(放映幻灯片7)请同学们共同打开我们今天的知识窗——重叠的解释 (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
二、发展阶段
1、多种方法得到重叠的形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非常棒!那么,在我们的大自然和生活中,你们喜欢那些图案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来或者剪出来好吗?学生绘画或制作。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可爱的小白兔,红红的大苹果,还有胖胖的脚丫子…老师也请大家来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怎样才能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形状呢?你们帮帮老师好不好?学生尝试制作方法:
(1)剪: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再重复剪出需要的基本形个数;
(2)画一个基本形,再一个一个重叠的画;画几个基本形,在空白处添加基本形。
教师演示各种制作的方法。
师:非常谢谢大家教给老师这么多的好方法。
2、多种形式的排列重叠的形状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有用圆形的重叠连成了一条可爱的小蛇,方形的重叠组成了一块漂亮的地毯,小朋友的重叠变成了一节活跃的体育课。
师:刚才我按照同学们教给老师的方法,制作出这么多个重叠的形状,那我们该怎么排列它们呢?(放映幻灯片)
生:…
师总结:随意的重叠排列,有规律的重叠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
3、绘画、制作
指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图案,选择多种方法绘画制作,完成一幅重叠的形状的作品。
三、展评与整理
1、交流各自的作品和绘画制作的体会,对重叠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形状来做呢?除了剪、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呢?
2、整理和收拾绘画工具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童话城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课文内容充满了浓浓的童话趣味,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课文内容分为两大块:认识各种不同的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在认识形的基础上刻画局部,大胆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堡由于城堡的复杂性,学生一节课内完成所有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人将内容分两课时来上,这课时主要围绕第一大块内容,让学生通过摆各种形来设计城堡。 整堂课强调学习的合作和创新,突出一个“动”字,在动中探究,在动中创新,在动中表现。
二.教学目标:
显现目标:认识大小不同的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
隐性目标: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初步学会合作、评价和倾听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在设计上紧扣住“童话”和“城堡”两块内容,以城堡设计大赛为主线,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这一主线展开,使整堂课紧凑而有富有浓浓的儿童情趣。
本堂课一开头就用录像导入,把学生从现实中拉到童话世界里,营造一个童话气氛。而紧接着欣赏一些童话故事的图片,又把童话故
事的重心移到童话城堡来,使学生平稳地进入精心设计的课堂氛围中,不致于太过突兀,又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紧接着马上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童话王国举行城堡设计大赛,邀请小朋友为心目中的童话人物设计城堡。这样立刻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探究城堡的基本构成时,让学生观察城堡,发现哪些熟悉的形状,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观察,为学生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在了解了城堡基本构成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把握好城堡设计的整体布局,我摒弃了以往的师生问答或讲授的形式,设计了一个帮助丁丁、冬冬挑选参赛作品的环节,使学生的挑选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到设计城堡的整体布局要点。整体设计把握好以后,在细节或各部分的设计上,本课采用了师生合作方式,由学生来说各部分什么样子,教师按学生说的方式进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学习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心目中的城堡就水到渠成了。而整堂课的评价部分采用了学生参观并投票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四.教学准备:
1.小组材料:剪刀、蜡笔、事先剪好的各种形状及颜色不一的彩纸、一张大的铅画纸;
2.演示材料:课件、一份事先剪好的各种形状及颜色不一的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
2.播放录像。
3.谈话:老师还带来了其它的一些童话故事图片,请小朋友们再欣赏欣赏,不过看的时候要仔细。
4.看了这些多的童话图片,小朋友你都注意到童话故事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建筑物是什么呀?
5.揭示课题。
(二)创设课堂整体情境
谈话:小朋友,最近童话王国的国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事情:童话王国里的城堡由于时间久了,都变得很旧很难看,国王准确举行一个设计师大赛,来招聘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为白雪公主等建一些新的城堡,你们愿意参加吗?你想为谁设计城堡呢?
生:我要为奥特曼设计城堡,因为奥特曼很厉害,专杀怪物,保护人们。
生:我为灰姑娘设计城堡,因为灰姑娘很可怜。
(三)认识各种形
1.过渡谈话:那么怎么才能设计出一个又漂亮又有个性的城堡呢,我们赶快研究研究。
2.课件展示两座城堡图片
3.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发现了哪些熟悉的形状?
生:第一座城堡的屋顶是半圆形的。(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 生:我发现第二座城堡的门是长方形的(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 ??
4.总结谈话:这些基本图形就像魔术师一样可以变出许多的城堡来。(点击课件,出示各大小的各种基本图形)
(四)把握设计整体构思
1.情境设置:丁丁和冬冬也想参加这次城堡设计大赛,他们每个人都画了两幅图,可是不知道哪幅图去参加比赛,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他们选一选,请每组小朋友先想好要帮谁,再讨论哪幅图好,好在什么地方?
(出示比较图片:)
2.小组讨论
3.反馈:你觉得哪幅图好呢?
生:我觉得丁丁选第一幅好,因为它们紧紧地凑在一起,而且有
前有后。
生:我觉得冬冬也选第一幅图好,因为有大有小。
4.总结性谈话:一座优美的城堡必须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主体有部分。
(五)把握城堡局部设计
1.过渡谈话:看到冬冬和丁丁都设计好了漂亮的城堡,老师也真想来试一试。
2.师生合作,学生提出城堡各个部分的构思,教师摆放各种基本形状,摆出一幅城堡。
3.作品交流:我们能不能使这幅图变得更漂亮呢?
生:给城堡周围种上花草树木,会变得更好看。
生:再在空中画一些小鸟,还可以画个公主在城堡旁边。 生:给城堡上画上砖头。
4.总结:给城堡添上背景,花纹可以使我们设计的作品更加生动。你们想亲手摆一摆吗?
(六)学生自由创作
1.明确要求:老师你们准备的各种图形,你们根据需要,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直接拿起剪刀来剪出你要的形状,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小组合作好。现在我代替国王宣布城堡设计大赛现在开始。
2.学生自由创作。
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班级里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活动目标:
1、 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 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 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 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指导语: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 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 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指导语:
(1)快看,谁来了?
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 (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指导语: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
二、游戏“照相“
指导语: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
三、洗照片
1、 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
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导语:
(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 辅导幼儿“洗相片”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业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撕小纸片,发展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练习用多种颜色间隔连续拼贴,再简单添画,表现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及四周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颜料吹出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及四周环境。
难点:吹颜料。
【活动准备】
1.毛毛虫范例图,圆形彩纸片若干,彩纸若干,黑色记号笔,眼睛若干,。
2.有关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讲述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引起幼儿做毛毛虫的兴趣。
师:哦,原来这么漂亮的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你喜欢这些漂亮的蝴蝶吗?
师:我也喜欢,所以啊,老师做了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希望它以后也变成漂亮的蝴蝶。(出示范例)
二、幼儿观察并说说
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条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提问:
(1)毛毛虫的头上长着什么?(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两个触角)
(2)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有很多种颜色,间隔贴的)
(3)这条毛毛虫有几片圆片片?
(4)身体下面还长着什么?(许多小脚)
教师小结:这条毛毛虫的身体是用5片圆形纸拼接起来的,不同颜色间隔连接贴在一起。在第一个圆形上贴上眼镜,用颜料吹上嘴巴、触角,在其它圆形下面吹上脚。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做好了。
三、全体幼儿操作粘贴毛毛虫。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一个步骤结束后教师进行下一步指导。
1.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废纸放在盆子里。
2.指导幼儿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要不同颜色间隔着贴。
3.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粘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粘贴活动。
师:4个圆片片贴成的毛毛虫也很可爱,5个圆片片贴成的.毛毛虫也很漂亮。
4.指导幼儿掌握吹颜料的方法
四、讲评(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到事先准备好树上)
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相互欣赏。提问: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条毛毛虫?为什么?
师:过些时候啊,这些毛毛虫就会变成漂亮的蝴蝶了。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我认为的重点是:体现毛毛虫的外形特征。难点是:用多种颜色间隔连续拼贴,但是在活动中最难的地方是吹颜料的方法。在教学活动前,让个别孩子先试试看,这样教学质量会更好。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一、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二、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深色颜色颜料,水粉笔。
2、白纸,铺好报纸的桌子。
3、油画棒,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是什么?”(白纸。)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师: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笔,蘸上颜料,在白纸上一涂,出现了一幅漂亮的画。 师: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讨论,猜测。
师:其实神奇的不是老师这支笔,而是这张白纸。
2、探讨作画方法。
教师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画棒。
师:这支白色的`油画棒平时我们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们有了它,才能变魔术。 师:你们想画个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现场画几个图形,请一个幼儿上来刷颜料,其他小朋友喊:变,变,变,魔术开始了。
3.再次讨论,寻找答案。
教师小结:白色的油画棒画在白色的纸上,看上去还是一张白纸,其实魔力已经产生了。接下来,只要刷上颜料,画过白色油画棒的地方颜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图画就露出来了。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请出科学老师)
活动准备:
每人两杯水、一点稀释水粉颜料、一杯油、一根竹签
活动过程:
A、 幼儿动手操作将水里倒进一点稀释水粉颜料,水和稀释水粉颜料会怎么样? 师:桌子上有一杯水和稀释水粉颜料,请小朋友将这两样物品倒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操作,并能在操作后讲述结果)
师:恩,稀释水粉颜料和水相融在一起啦!
B、 幼儿猜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
1、 油在水的上面2、油在水的下面3、油和水相融在一起
C、 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 请你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可以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4、 小结:不论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相融在一起。
D、通过操作感知油、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并作记录。
用竹签搅拌时是什么现象?停止后是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说出实验结果。
4.幼儿尝试。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好了东西,请你们也来变一变。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5.欣赏各自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加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教学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泥、垫板、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家里面有养宠物的吗?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小宠物,我们一看它的本领吧!播放视频。
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宠物叫什么名字吗?七仔。那在刚才的视频中它都做了哪几种表情啊?高兴、生气、考一百分……它做这些表情的时候脸和平常一样吗?不一样。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这些表情啊?奇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张奇特的脸》。
板书课题。
二、欣赏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那么在看图片时,大家要注意观察你见到的人物的表情,看看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人物表情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学一学吗?”
这些脸跟我们平常看到的脸有什么不同?眼睛、鼻子、嘴巴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了:通过(脸)我们能看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绪都是通过脸上的(五官)表现出来的。
2、明星照片和他们的肖像漫画
(1)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赵本山的脸型就很有特点,他自称自己是什么脸啊!另一张画家给他画的肖像漫画,还有范围和葛优的照片及漫画肖像。
(2)漫画中的脸型和现实中的脸型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奇特?
(板书:脸型——变形)
2、出示明星照片和他们的肖像漫画
漫画肖像中脸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板书:五官——夸张)
3、出示各国球迷的脸
师:这些脸和我们正常的`脸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色彩——鲜艳)
4、分小组观察图片,看看它们哪里奇特?看看谁找得最多、找得最快?图坦卡蒙金面具、贵州面具、京剧脸谱。(点击课件)
从基本外形到细节装饰讲解,夸张的造型、精美的装饰、丰富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做了一张奇特的脸啊?泥。
三、讲授
我们今天就用彩泥,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师:摸一摸、捏一捏,感觉像不像妈妈做馒头用的面?
生:像
师:谁在家帮妈妈做过馒头?
师:平常我们在家要帮妈妈勤做家务。
即使没有做馒头的经验大家总玩过橡皮泥吧?请大家揉揉你手中的泥告诉老师这泥除了可以这样玩还可以怎么玩?(教师演示揉的玩法)
师生:压、搓、捏、刻、镶嵌。
师:方法有了,我们来看看如何制作一张奇特的脸。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点子最多。
演示步骤:
先拿一部分泥来做脸型,做之前,要先想好,要做一张什么形状的脸。然后我们根据脸型制作出形状位置奇特、表情夸张的五官,下一步就是装饰了,装饰时花纹越奇特越有趣,像挂上珠子,插上羽毛……有的脸上还刻有图案。在后面的制作中,大家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会让脸看起来更特别的方法,但是这些辅助材料要有选择地使用,有的表情并不一定适合用。
老师的作品完成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灵感。欣赏学生作品。
(四)看了那么多奇特的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发挥想象力,做一张奇特表情或奇特造型的脸。
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发现造型奇特或好的技法及时点评展示。
(五)作业展评,召开“奇脸展览会”
(1)给同学们讲讲你的作品表现的是什么?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是因为造型奇特吸引了你,还是因为细节表现或技法新奇有趣?
(六)拓展延伸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设计制作出了一张张奇特的脸。课下可以把作品当做礼物送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老师相信这一定是他们收到的最特别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一张奇特的脸
脸型变形
五官夸张
色彩鲜艳
教学反思:
由于上学期学过一堂面具设计课,和这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学生学来比较轻松,更主要的是这一课的主要材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泥,他们把这堂课当作了一堂玩泥的课,所以,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更大的开发,造型和装饰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时间:1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雕塑中的浮雕,纸浮雕,并运用画、剪、刻、折的方法制作纸浮雕大鲤鱼。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纸浮雕大鲤鱼的制作。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其它造型。
学生用具:剪刀、水彩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板书:浮雕)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浮雕?(生:...)你知道什么是雕塑吗?(...)雕塑一般分为两种,圆雕和浮雕。圆雕不但有高度、宽度、而且还有深度,是立体的,而浮雕是在平面材料上凸起的半立体造型。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人物造型就是建国以后重要的浮雕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纸来做浮雕画。这就是19课纸浮雕大鲤鱼。(板书:19......)
新授:
1、示范:怎样使大鲤鱼在平面的'纸上凸起呢?请同学们看(边讲边示范)首先在纸的背面画出鲤鱼的样子。再沿实线剪下来。然后用刀子刻鲤鱼身上的鳞。最后沿虚线折起来,先折身体再折细部。好了,学样就做成了一条浮雕鲤鱼。
2、总结步骤:刚才老师做的时候,大家看的很认真。哪位同学能说说刚才是按什么顺序做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板书:画、剪、刻、折)
学生作业: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每人做一条纸浮雕大鲤鱼,然后集中在这里,(贴在鱼群背景图上)组成鱼群图。师辅导:(双边活动)
1、可商量,可几人一起做。
2、可以给鱼染上漂亮的颜色。
3、可以设计其它造型(龟、石、水草等)
课堂小结:(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共同欣赏)
同学们说的很好,希望你们能用这节所学的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浮雕造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精选)美术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