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2 08:52:1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实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实用6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手指小肌肉发育尚未成熟,精细动作发展不够好,因此对于成人看似简单的点和线的绘画基础练习都比较难掌握。单纯的练习又会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如何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以游戏的方式主动地进行点、线的绘画技巧练习成为小班绘画活动的重要思考。

  本次活动试图通过课件《下雨啦!》设置大雨、小雨的不同情景,让幼儿观察感受雨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形态,获得感性经验,并以游戏方式让幼儿练习画短线、长线与斜线,鼓励幼儿积极进行绘画练习,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观察雨的不同声音和姿态,感受雨天的情景。

  2、尝试用点和线来表现不同的雨。

  3、喜欢绘画活动,学习油画棒的握笔方法。

  活动重点:

  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特点

  活动难点:

  学习用点、线来较好地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1、“下雨啦”课件(大雨小雨的声音及情境,斜雨的情境,哥哥姐姐关于雨的图画)。

  2、油画棒、水粉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辨别小雨和大雨的声音

  ——听两种不同的雨的声音,请幼儿分辨。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下雨了吧!下雨的时候有时会下小雨,有时会下大雨,你们听听哪个是小雨的声音?哪个是大雨的声音?

  ——出示大雨和小雨图片让幼儿对比,验证猜测的结果。

  ——小结: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滴滴答,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哗啦啦。

  二、看不同的雨(小雨、大雨、风吹过来的雨)外形,认识雨的不同形态

  ——观察图片,认识小雨的形态。

  师: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小雨和大雨的.样子一样吗?小雨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图片,认识大雨的形态。

  ——观察图片,认识风吹过来的斜雨的形态。

  ——小结:原来小雨和大雨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他们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小雨是短短的,一点一点从天上落下来的;大雨是长长,一条一条从天上落下来的;没有风的时候小雨和大雨都是直直的,风吹来了,雨就变成斜斜的,风越大雨就变得越斜。

  三、边念儿歌边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的形态,感受雨的变化

  ——念儿歌:小雨/滴滴答,/大雨/哗啦啦,/风儿/吹来了,/雨儿/变斜了

  四、学习并尝试不同的雨的画法

  ——欣赏“雨”的作品。

  欣赏哥哥姐姐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小雨、大雨和斜雨的特点,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及效果。

  ——带领幼儿用书空的方式练习画大雨、小雨以及斜雨。

  ——师幼共同尝试画雨。

  师:刚才我们用手指来画画,现在我们要用笔来画画,你们会画大雨和小雨吗?风吹来了,雨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试着画雨,老师也可以有简单的示范)

  ——老师提供三张大白纸放在桌子上或地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画大雨、小雨、斜雨。

  ——提示幼儿画完一种雨后,可以到另外两组去画不同的雨。

  ——提醒幼儿注意站位,以免相互碰撞。

  五、欣赏作品,添画雨天背景

  ——组织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看看小雨、大雨、斜雨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用水粉刷在幼儿的作品的大海报纸上作乌云,突出雨天的情境,让幼儿清晰观看自己的作品,感受雨的不同变化。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速度规律来实测50m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

  体验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过程;学会使用停表计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次场地分组实验中,采用计时员签名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实验态度,记录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组内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停表、卷尺、笔、记录表格。

  2、事先选好实验场地,画好跑道,标出相应5个计时点的位置。

  3、事先对各班实验组长进行实验全过程操作培训,以利学生实验稳妥顺利地开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与假设

  探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主要分析与论证

  要素评估

  交流与合作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一些常见车辆,知道车的名称。

  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车的外观。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各种车子”图片;《开车歌》律动音乐。

  材料准备:幼儿自带1辆玩具车。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各种车子”,引导幼儿认知车的名称,并讨论车的外观特征。

  ——你们认识这些车吗?是什么车?

  ——谁来说说这些车子长什么样?

  ——你坐过/见过这样的车吗?

  ——在哪里坐过/见过?

  小结:马路上的车儿真多,大巴车、火车、小轿车这些车作为交通工具可以带我们去其他地方,而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这些车可以保护我们。

  请幼儿出示自带的玩具车,鼓励幼儿介绍玩具车的名称,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车的外观。

  ——你带来的是什么车?

  ——说一说你的玩具车是什么样子的?(从颜色、外观,比如轮子数量来描述,举例:这是一辆大巴车,它是黄色的,有4个轮子。)

  播放律动音乐《开车歌》及图片“马路”,组织幼儿玩游戏“开汽车”。

  ——带着你们的玩具车,跟着音乐一起来“开汽车”吧!

  温馨提示

  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的动作参考:幼儿手拿玩具车头尾部分(若玩具车过大可不拿),两臂在胸前屈成圆形,双手做握方向盘的动作,按音乐节拍双手向左右转动,身体随手的方向而动,双脚小碎步走,每小节变换一次。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汽车,和孩子说说不同车子的外形和主要特征。

科学教案 篇4

  一、目标:

  1、引起幼儿对落体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初步尝试记录。

  二、准备:

  1、已玩过落体游戏。

  2、羽毛、塑料积木、纸条、树叶、自制降落伞若干。

  3、五张记录表。

  三、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2、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2)、进行讨论。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的物体落下来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3、落体的方法记录。

  (1)、请一位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再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余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观象,并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样子是怎样的。

  3、集体交流。

  四、延伸活动:

  玩一些落体游戏,如“托气球游戏”“吹鸡毛游戏”等,启发幼儿观察落体运动现象,并想办法吹起下落的鸡毛,托起下落的'气球。

  活动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

  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

  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

  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喜欢的一项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的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中班的幼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在对于颜色之间的有趣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色彩的美妙变化会令幼儿惊叹不已,幼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会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本次活动重点是红黄蓝三色的配对变化难点是幼儿操作调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色彩变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变化另一种颜色。

  3、能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红、黄、蓝色卡,水粉颜料红黄蓝,绘画纸,记录纸,彩色笔四、活动过程:

  (一)、猜猜会有什么变化1出示三种色板.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漂亮的颜色宝宝.它们三个是好朋友,喜欢在一起做游戏."

  2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3猜一猜把其中两个颜色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二)、操作活动:颜色对对碰

  1、幼儿第一次操作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看发现了什么?(提醒幼儿倒入的两种颜色一样多.)

  2教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讲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把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另外一种不同颜色。

  5现在请小朋友用其他的颜色放在一起试一试,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记录在纸上

  6出示记录纸,教师介绍记录方法。

  反馈结果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原来我们用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所以,我们把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

  7、教师再次出示色卡,两种颜色的色卡合在一起时什么颜色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三个没有颜色的水果,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今天,颜料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看来了谁呀?

  听说颜料宝宝来了,西瓜、葡萄、橘子想来染一下颜色没,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说西瓜应该穿什么颜色?葡萄呢,橘子呢?

  那他们想要的颜色有这里有吗?

  没有该怎么办呢?(调颜色)

  2、幼儿操作调色,涂色,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另一中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活动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3、教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

  请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