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9 12:56:4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用彩带围成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的家;

  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头饰: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各6个;

  幼儿操作材料:衣服、花、图形及空白集合图若干、记号笔;

  电脑课件:小动物找家,蔬菜的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集合。

  (一)

  1、今天我们都成了水果娃娃,请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水果娃娃呀?

  2、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每个娃娃去找跟你相同的娃娃做朋友,找齐了好朋友,就可以找一个家坐下来。

  3、幼儿游戏。

  (二)

  1、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小动物们还没有找到家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2、出示大屏幕一(小动物找家):

  提问:

  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蓝蓝的天空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绿绿的草地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绿绿的草地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青青的`小河会是那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轻轻的 小河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3、小结:

  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蓝蓝的天空是会飞的小鸟的家;青青的小河是会游泳的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是会跑爱跳的小动物的家。

  二、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集合、子集的包含关系。

  (一)出示大屏幕二(蔬菜的集合):

  1、这个家里有谁?(用激光点指示幼儿集体讲述)

  2、我们给这个家取个名字吧?(蔬菜的家)对,这么多蔬菜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二)

  1、我们可不可以组成一个大家庭?为什么?同时提问那我们的家应该取个什么名字。(绿带圈起来)

  2、水果大家庭由哪些小家组成?

  3、是苹果娃娃多呢还是水果娃娃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集体操作活动:

  1、这是谁?衣服和花看到我们既有大的家

  又有小的家,很羡慕,也想请我们帮帮忙,给他们分小家,你们一边分,一边想想:我们 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2、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结果:

  提问:你们组是按照什么分的?是花衣服多还是衣服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个别操作活动:

  这些是谁?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家,请你们赶快帮他们找到家吧。请幼儿分组按颜色、大小、形状分成不同的子集,并介绍给其他幼儿或客人老师听。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问题大胆地提出猜想。

  2.能够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滑轮的秘密。

  3.能够想到利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滑轮的探究兴趣。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准备:

  师演示实验材料

  课件(利用滑轮工作的生活实例)演示用滑轮实验套材。

  分组实验材料(四人一组)动滑轮,定滑轮,支架,测力计,钩码,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生:喜欢。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①起重机吊重手②升旗仪式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知道起重机是怎样吊起重手的吗?国旗又是利用什么装置升上去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滑轮兄弟的秘密。

  板书课题 滑轮兄弟

  二. 探究过程

  师生演示实验

  师:请同学们分组实验

  1. 组装定滑轮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观察,如果是个别问题,适时指导,如是普遍问题,师则演示指导。

  师:先直接称钩码的质量(重力)

  再用定滑轮,用弹簧秤拉钩码看数据。

  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2. 组装动滑轮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P31插图,你会使用动滑轮吗?

  生:会。

  师:好。请同学们再分组实验。师巡视观察。

  ①生直接操作。(只秤钩码)

  ②提请学生不仅要秤钩码,还要秤滑轮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3. 组装滑轮组

  师: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你能做到吗?

  生:能。

  师:请看课本P32插图,你会做吗?

  实验开始。师巡视观察。

  三. 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实验做得很成功,谁知道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生: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师:很好,那么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生: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师:滑轮组又有什么秘密?

  生: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

  1 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这与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摩擦力的秘密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课题)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始以俩实验创设愉快有趣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新奇感,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势抛出一个问题,以回忆学生的生活经历,发现摩擦的普遍存在。)

  2 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 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

  4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物演示: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个摩擦力是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上面的短木块向右滑动,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长木块向左滑动,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板书接触面摩擦产生)

  (设计意图:教材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具有理性思想的内容,如果不把教材内容放到生活与实践中去,那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无土之木”、“无源之水”。根据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我这样处理教材:在学生对摩擦力“一知半解”的基础上,通过亲自体验和运用感官观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摩擦力的真实存在,这样将学生的已知与新知建立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感受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此法印象深刻而又简捷方便,便于教师对概念的阐述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明白摩擦力是一种阻力。领悟出摩擦力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接触,二是运动。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针对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利用形象直观可操作性强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看见摩擦力所产生的阻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通过这几个小活动,将摩擦力概念巧妙的融合在活动产生的现象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展开。)

  (二)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间接测量的。用测力计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要用手把测力计稍抬起,以免运动时测力计底板与桌面产生摩擦而增大了文具袋的摩擦力。)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

  (板书大 小)

  2 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实验木块下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比较和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分别来研究。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呢?

  4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表中。

  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相同重物时,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板书光滑 粗糙)

  5 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现在再装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学习方法同上)

  (板书轻 重)

  6 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

  (设计意图: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鲜明的形象活动,他们爱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更爱自己做实验。通过录像和教师的演示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从而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放开思路,自主地、大胆地设计制定实验方案,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为最终解决问题服务。在活动前制定周密的计划,对整个探究活动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学记录也是我在教学中着力指导的,用数据、事实来说明问题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通过学生自主的对比实验使得他们对于实验的科学性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方法上少走了弯路,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培养和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 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

  2 总结: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揭示听话玩具小人谜底。

  (设计意图:《科学》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其核心策略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利用课件针对生活中的实例判断说理摩擦力的运用情况,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科学来自生活,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让学生带着解决新问题的激情走出课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体现科学的价值。)

  五、板书

  接触面摩擦

  产生↙ ↗轻重

  摩擦力的秘密→ 大 小

  ↘ 光滑 粗糙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

  1、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2、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

  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拓展创新:

  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后,学生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土壤的想法。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叙述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图片,了解地球初始的模样以及在25亿年前至今地球发生的变化。通过米勒模拟实验,认识生命诞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设和其他假设,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以辨证唯物的眼光看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对“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同时,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也初步形成了科学宇宙观。但是现阶段同学们还是存在着“地球的初始是怎么样的?”、“恐龙为何会从地球上消失”和“生命是怎么样诞生的?”等问题。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已十分活跃,有利于开展《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这一课程。

  重点难点

  1、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程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回顾】“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

  活动2【讲授】一、地球的演化

  【讨论】我们知道地球距今已有46亿年,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你能想象地球诞生时得“模样”吗?

  【引导】 我们可以想象,组成地球的星云物质在收缩聚集中也跟太阳一样,产生着高温,由于地球起初内核还没有完全成形,所以到处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变化,处于一个熔融状态。

  【总结】起初地球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提问】既然地球起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那我们现在的陆地又是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比较下p12页最下面的两幅图片。并且思考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又是如何形成的?

  【总结】46亿——26亿年前,岩浆慢慢的收缩冷却凝固,固态地壳逐渐的形成;此间,高温岩浆不断的喷发释放出来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随着地球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原始海洋,从此地球进入了海洋时代。

  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温度下降使岩浆凝固——形成固态地壳;

  岩浆喷发释放的气体——形成原始大气;

  温度下降使水气凝结——形成原始海洋。(38亿)

  【讲述】从地壳形成到现在大陆的形成,地球有经历了那些呢,让我们回到25亿年,看看那时候的地球是怎么样的。25~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气气,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多。6亿~2.5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出现。0.7亿前年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归纳、总结】

  时期/距今 地壳 植物 动物 25亿年~6亿年元古代 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 藻类植物 6亿年~2.5亿年古生代 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 裸蕨类植物 昆虫

  鱼类

  两栖类 2.5亿年~0.7亿年中生代 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裸子植物 爬行类 距今0.7亿年新生代 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被子植物 鸟类

  哺乳类动物

  【讨论】根据表哥你能推测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么?【阅读】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活动3【讲授】二、生命的诞生

  【讲述】小时候,常有同学问我“人从何而来?”,我会说是猩猩演变而来的,“那么猩猩又是从何而来呢?”我就吱吱唔唔答不上来了。

  那究竟原始的生命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原始生命在距今38亿年前在海洋中诞生。那时候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讲述】科学家米勒模拟了38亿年前地球的状态,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实验的。

  实验条件:

  1.原始大气:CH4、NH3、H2O、H2、H2S、HCN、CO、CO2 (真空泵抽成真空后充入,模拟原始大气)

  2.能量:闪电、紫外线、宇宙射线(主要是闪电、电极产生的电火花,模拟自然界的闪电现象)

  3.场所:原始海洋(沸水和冷凝后的水,模拟原始海洋)

  实验过程:模拟原始大气用真空泵抽成真空后充入,再把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电极产生火花放电七天,最后在冷凝管冷却后的产物沉淀在最低处。

  米勒发现了沉淀物中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尿素等有机物。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阅读】其他学说

  宇宙胚种说:宇宙胚种说则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发现了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

  【扩展】

  如果把地球“有生以来”作为24小时,那么地球在0时诞生,6时以后才在海水中出现最原始的细胞,21时以后海洋中出现三叶虫,22时45分开始有恐龙出现,23时20分哺乳动物出现,直到23时59分,才出现了最早的猿人。

科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问题,这是利于本课开展之处。但他们还不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设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这本节设计力图解决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条件控制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对光的折射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准备:

  玻璃砖、塑料水盆、硬币、筷子,鱼和透明鱼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现象:将筷子贴近玻璃砖,平行移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议论。

  提出问题: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砖后面“折断”了?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①硬币升高

  准备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币,移动盆子,使你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动。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根据你想象,画一画实验中钱币发出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了哪些物质?

  ②鱼儿变大

  猜一猜,我们把这条金鱼拿出水来,它会显得大些还是显得小些?

  提问:为什么出水的鱼会变小变瘦了哪?

  根据你的想象,鱼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哪些物质?

  ③大树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树,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树吗?

  根据你的想象,大树的光怎么进入你的眼里,经过几种物质?

  ④列举实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从光的.传播角度,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光线折射的规律。

  2、提出问题:

  以上几个观察活动中,咱们看到了很多异常现象。分析几种现象,光传播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它在传播时经过了几种不同的物质?

  3、学习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动

  学生尝试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解释各种与折射有关的现象。

  四、拓展活动

  刘谦的魔术表演引起观众的好奇。其实,魔术师有时也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骗我们的眼睛。到网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学一档魔术节目?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1、学生在认识了温度计的使用后提出要测定气温。因此在教学中将使用温度计的技能训练,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保证学生较顺利地获取我们生活中的环境与气象台预报气温的环境下的各种温度数据。

  2、在强调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对温度数据的和分析放在本课的核心地位,以突出交流活动和结构性探究作为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

  3、为了充分保证上述活动和学生自主观测,应当为学生的活动做好各种准备及有效的指导。如:百叶箱的设置、观测地点的选择,学生用温度计的课前检测,带领部分学生用学校百叶箱观测一周气温。收集上课当天本地(教室)的气温实况等。把测定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教学中指导学生们作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出当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

  2、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5、布置作业

  (1)收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准备下一堂课交流。

  (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科学教案 篇9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科学教案[经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