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3 08:29:3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汇编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原型,通过画、剪、贴等技能,表现动物、人物。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利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或讲故事。

  活动准备:白色纸袋、彩笔、剪刀、抹布、各种人物、动物的五官及玩偶范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纸袋小熊猫,以熊猫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熊猫。今天,我是到你们班来找小伙伴的,请你们照我的样子做几个小伙伴好不好。

  2、引导幼儿观察纸袋小熊猫的制作方法。

  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在纸袋上面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两只耳朵。

  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小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下面请小朋友来为小熊猫做伙伴,老师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头像,可以先看看他们长得怎么样,然后在想想你想做哪种小动物,用什么方法做。幼儿先看玩偶范例,然后动手制作,每个小朋友要尽量注意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励能力强的幼儿制作两个不一样的玩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师评价作品,可从五官位置、色彩的选用去评。

  儿将玩偶套在手上,两两对话,学习用玩偶的口吻对话和表述。

  活动延伸:将好的玩偶放在语言角内,供幼儿练习讲话,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相互交往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脸谱的主要特点,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图案。

  2.了解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能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脸谱图片、水粉工具、面膜纸、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京剧短片,激发幼儿对中国京剧的喜爱之情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京剧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舞台艺术,深受观众们喜爱,连外国的朋友也喜欢看我们的京剧表演呢。作为中国人,我们多自豪呀!

  二、认识京剧脸谱造型夸张、图案对称、色彩鲜艳的特点师:这些是京剧脸谱的图片,它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夸张)?左右的花纹是怎样的(对称)?它的色彩是怎样的(鲜艳)?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看,这是包公,脸谱以黑色为主,代表正直勇敢。这是关羽,脸谱以红色为主,代表忠心耿耿。这是曹操,脸谱以白色为主,代表狡诈等。

  三、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师:你们喜欢这些有趣的脸谱吗?老师也做了一个,像刚才的大将军吗?

  师:我们尝试用新的材料——面膜纸来制作脸谱。

  师:这是一支有魔法的笔,谁想试一试用它在面膜纸上变出美丽的对称花纹呢?(请一位幼儿出来示范,提问其他幼儿:“你想设计什么花纹?”)

  师:以鼻子为中心,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就是对称。

  师:来,我们拿起魔法笔,创作自己喜爱的'脸谱吧。

  (鼓励幼儿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图案,用色是先浅后深。)

  四、幼儿互相评价,并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给脸谱添画头饰。

  活动反思: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造型也不错。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初步理解测量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

  3、测量用的木块、茶叶盒、泡沫垫、水管、橡皮筋、石头、吸管、积木、筷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创设游戏情景,幼儿自主探索。

  引导语:刚才我们在玩什么游戏呀?你们知道每块独木桥有多长吗?怎样才知道?那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大家来来找找看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

  (1)你是用什么工具量的?量了几次?

  (2)你呢,咦!那他们用的工具一样怎么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呀?你是怎么量的?

  (3)那我们应该怎么测量呢?

  引导幼儿发现测量中的问题。

  小结:对了,我们要先找到起点,沿边测量,不要偏离,不能重叠,首尾相连,而且还要做好记号。

  (二)、探索:测量并记录。

  引导语: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那老师又给你们准备了测量工具你们再来量一量独木桥有多长?

  (1)提供一样的测量工具幼儿来测量独木桥的长。

  (2)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小结:小朋友刚才找到最起点开始量,量到了最后,还做好了记录,你们真能干。

  (三)、二次探索,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语:那接下来我们用学到的测量方法来量一下我们滚过的海绵垫有多长?这次你们自己选择工具来量,量好了把结果记录下来。

  (1)将幼儿的测量结果展示在展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

  提问:你用什么工具量的?结果是多少?

  谁也是用这种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还有不同工具的吗?结果怎样?

  (2)说说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小结:用长的工具测量的次数就少,用短的工具测量的次数就多。

  (四)、幼儿再次测量

  幼儿自主选择周围的物体测量,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和记录。

  你刚才量了什么?是怎么量的?它有多长?

  (五)活动延伸:

  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都可以当成测量工具呢?教室里就有很多,回到教室小朋友可以找一样你喜欢的工具来量一量我们的桌子、椅子、床、窗户还能比一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课题组点评:

  1、数学活动能以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去体验去探索,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活动中不仅能将幼儿的学习操作活动有趣自然化,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在这次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收集教室周围的东西来当测量工具,幼儿更能被自己所准备的工具所吸引,孩子玩的很投入。

  待改进的问题:

  1、在课的引入环节语言过于罗嗦,时间耗的太多。

  2、在重难点上把握的不当,导致难点的突破受限,在小朋友探索时没有扑捉到孩子出现的问题,在讲解梳理时没有把握到重点,孩子对测量方法掌握的还是很模糊,导致后面的环节无法做到正确地操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 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 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 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

  (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摆一摆

  1、 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

  (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小百科: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直接选择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而基数排序、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尝试将规则图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过分蛋糕游戏感知理解图形的分合变化。

  3.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

  4.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等分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通过游戏操作把图形等分。

  活动难点:感知理解一个图形能够分成相同的几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学具:每小组若干正方形和长方形彩纸。剪刀,黑色水彩笔。每组一个空的小篮子。

  2.教具 :自编故事《小熊过生日》,讲述小熊过生日请朋友吃蛋糕,随着来访朋友的人数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形、长方形蛋糕图片,小熊、小猪、小马、小牛图片。教师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白纸若干张。水彩笔。黑板。事先画好的分割完成图(见教材,去掉分割长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拼图,感知回顾图形的分合关系。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长方形,找到一样的朋友拼成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参与观察了解幼儿的拼法,了解现有经验。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过生日请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来了一只小猪好朋友,两个人怎么分吃蛋糕?

  教师鼓励幼儿设想分蛋糕的方法,说明要把蛋糕分成两个一样大的部分,倾听幼儿表达想法,询问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两块是一样的,肯定幼儿的设想并请幼儿前来尝试用纸尝试对角折、对边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画线条,详细讲解过程,使幼儿看见正方形蛋糕被“画”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两个长方形,将图形留在黑板上,问问幼儿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2.教师小结:先把正方形对角和对边折纸、再画线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蛋糕分成两块一样的。

  二、初步尝试操作。

  1.给小熊分蛋糕。幼儿用刚才看见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纸折、画、剪成二等分图形,把分好的图形放在小组桌子中间的小篮子里。

  2.幼儿分割的时候,教师观察、互动,和幼儿交流讨论自己是怎样分的,分好的两块蛋糕是不是一样大的,给幼儿分好的图形拍照。

  3.看照片小结幼儿的成功尝试,说明一块蛋糕分成了两块一样大的,幼儿会发现在正方形里,对边折的时候竖线和横线分割出的图形是一样的。

  4.故事继续,图形引申。

  ——教师 :小熊和小猪都喜欢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其实小猪也带了蛋糕:长方形蛋糕!这该怎么分呢?

  ——鼓励幼儿思考用刚才折纸的经验进行对角折、对边折、画线条。

  ——发现长方形折后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状不同,也发现横对边折和竖对边折折出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把折好、画好线条的图形和正方形的一起陈列,观察它们的不一样。

  ——幼儿把长方形图形剪成二等分图形,放在小篮子里。

  ——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给剪好的图形拍照。

  5.观看照片小结。长方形也可以分成两个一样的图形,分享交流大家是怎样分的。

  三、运用已有经验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实践能力。

  1.教师 :又来了两个好朋友,小马和小牛,他们也带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蛋糕来祝贺。4个人怎么分蛋糕?

  2.根据幼儿意愿例如先分正方形。师生讨论怎样把一个正方形分成4个一样的。教师:刚才我们用了对角折、对边折的方法,折了一次。现在要分成4份,还是用这个方法吗?怎么折?折几次?

  ——请幼儿示范,如对角折纸、画出线条。

  ——还可以怎么折?另取一张纸,对边折纸。

  ——还有其他方法吗?如幼儿说不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思考折叠的不同方向,或者说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样的办法,进行示范。

  3.长方形的蛋糕怎样分成4份呢?

  ————请幼儿示范折纸、画出线条。

  ——还能怎么折?另取一张纸。

  还有其他方法吗?如幼儿说不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思考折叠的不同方向,或者说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样的办法,进行示范。

  ——把折好、画出线条的图形出示在黑板上。

  4.问问幼儿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都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变化出来的,它们和刚才只折一次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5.幼儿操作把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帮助个别幼儿进一步梳理折纸分割的方法,对幼儿的细心提出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并为幼儿的操作结果拍照。

  ——在长方形四等分中,幼儿可能会有竖着等分的现象,使得长方形被分成了4个长细条,这也是一种分法,教师应予以说明和肯定。

  6.观看照片小结。把正方形和长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份一样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画、多剪,分好的几个图形就是一样的。

  四、回顾、总结。

  1.在黑板上竖排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图片各一张,和幼儿一起回顾、讨论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随着幼儿的回顾、表达,教师在每个图片的的右侧贴上事先画好的分割完成图,如对应正方形图片的是一张画着一条对角线的正方形,画着一条中间分割线的正方形,画着两条对角线的正方形,画着中心十字线的正方形,画着竖线分割成四块的正方形。长方形同理出示。

  3.师生共同观看,用归纳、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巩固习得经验。

  延伸活动:

  1、把幼儿操作剪好的小图形分类、压膜,放在科学区域,供幼儿练习拼图和分割,巩固对图形分合的经验认识。

  2、在数学活动中继续开展图形认知活动。

  3.鼓励幼儿在家里找一找由几个小图形拼成一样家具等的物品将数学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迁移到后续数学活动中,不断增长新经验。

大班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图形圈和绳子,套环,木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我们现在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所以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师:说到了时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时钟,你们认识时钟上边的指针吗?哪一根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如果有的钟没有秒针,只有两根针,我们怎么可以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有多长?我们请秒针宝宝走一圈,感觉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二、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小结: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静静的等一分钟,也是蛮长的。

  2、一分钟能做什么?

  (1).你们觉得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2).大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运动员一分钟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跳绳高手一分钟能跳300次。

  ●电脑打字高手一分钟能打600多个字。

  教师小结:你们觉得他们牛吗?为什么?看来,一分钟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来做的话,也是很有收获的。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4) 幼儿操作。

  (5) 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做同样的事情,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四、教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园经常会有迟到的小朋友,现阶段我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首先在活动前我先巩固幼儿对时钟的认识,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自己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因为幼儿对时钟的分针、时针都认识,所以幼儿在讨论时就非常的积极。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我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做事慢的原因”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本次活动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认真参与活动,尤其是操作部分孩子们兴趣很高,效果非常好。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孩子明白尖利的物件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教孩子学习准确使用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件的方式,初步培育孩子的安全观念。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预备:

  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件。

  教学过程:

  一、幼儿教师推荐些许尖利物件的名字、外形及用处

  幼儿教师:(展示剪刀、筷、笔)今日教师带来了些许危险物件,请孩子而言讲它们的'名称与用处?

  孩子A:教师手里拿着剪刀、铅笔另外还有我们吃饭用的筷子。

  孩子B:教师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玻璃也危险的,亦会弄伤手的。

  幼儿教师:恩,两位孩子讲的都对,有没孩子来告知赵教师,剪刀、铅笔、筷子是用来干啥的呀?

  孩子:剪刀用来剪物品;铅笔用来写字;筷子是用来吃饭的。

  幼儿教师:回答问题简易明啦,夸奖承博源。

  总结:这一些物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它们乃是我们的好伙伴。

  二、让孩子依照亲身领会谈一谈尖利物件使用不那时,对人导致的伤害

  幼儿教师:你们有没被尖利的物件划破过、割破过?为何会弄伤?怎样处理的?

  孩子A:教师,我与大姐姐玩游戏时被砖头的尖角划破过,那时流血啦,是母亲帮助我包扎的。

  孩子B:我被玻璃划破过,由于杯子碎啦。

  幼儿教师:看起来孩子会由于一不留神,曾被尖利的物件划破过。当我们遇见这一种情况时,一定别惊慌,要找爸爸妈妈们,让爸爸妈妈们帮助我们把伤口清理洗涤、消毒、包扎。

  总结:看起来,我们日常生活内的好伙伴亦有不高兴时,因此我们使用这一些物品时必须要准确使用,防止遭受伤害。

  三、探讨

  幼儿教师:例如何准确使用尖利物件,保卫自个儿或其它人不遭受伤害?

  (以小队为公司,派代表起来说说)

  孩子A:剪刀的头不可以对准自个儿与其它人,剪时别剪到手上,小刀也不可以划在手上。

  孩子B:不可以把铅笔尖的地方碰到双眼,也不可以碰到其余孩子的双眼。

  孩子C:筷子也不可以碰到其它人。

  幼儿教师:三位代表讲的都准确,我们要采取行动,保卫好自个儿与其余孩子。

  四、评一评

  请孩子演示怎样准确使用,其余孩子瞅瞅他的方式是不是准确、安全

  (请三位孩子上台演示剪刀、筷子、铅笔的使用方式)

  此过程顺顺利利的通过,三位孩子演示动作到位。

  五、汇总

  日常生活中除剪刀、筷子、铅笔等这一些物品属于尖利物件,另外还有很多物品亦是的,例如:吸管、小棒、玻璃……我们不可以将尖利物件自由舞,也不可以含着筷子、吸管或吃着有小棒的食品追赶,尖利物件用完后要整理好。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人物”永远是创作画的主题,他们想画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以表达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画的人却又总是“千篇一律”: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的技能,已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在上周的版画活动《动态小人》中,好多孩子邀请“模特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不知如何表现出这些动态,好多孩子向我“求救”:老师,这个弯下身体的人怎么画?

  老师,我不会……孩子们不甘于画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画出那形态各异的动态人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画人的技巧,学习一些写生的知识,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激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XX画得怎么样?

  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二、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

  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三、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四、作品展评。

  师幼共同欣赏、评论。

大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太阳的光照和热量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通过采用观察、实验、绘画、记录等方法,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对太阳进行最初的感知和探索。懂得我们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的:

  1、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了解阳光照射与人的生活及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3、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的“工作”。

  4、能运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与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在自然角进行盆养种子的实验:空瓶子若干个;笔和纸等。

  活动一:阳光在哪里?

  1、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领幼儿观察寻找阳光照着哪些地方?

  2、让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在家中、在与大人外出游览时继续寻找阳光照着哪些地方?

  3、看图说话。

  出示有关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知道明亮的阳光来自太阳。太阳是个燃烧的大火球,发射出强烈的光和热,把温暖和光明带给我们。

  活动二:太阳公公的“工作”。

  1、观察自然角的盆养种子的发芽情况。如黄豆、绿豆等各类种子发芽,让幼儿感知光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将两盆黄豆芽分别放在近阳光的`窗台上和不见阳光的阴暗处,每天浇同样的水。一周后观察生长情况:阴暗处的胚芽又细又黄,另一盆长得又绿又壮。

  讨论:两盆植物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3、看图谈话。

  (1)太阳照着庄稼:棉花开花,果树结果。

  (2)太阳照着动物:小鸟飞,马儿跑,海龟把蛋生在海滩边,埋在沙子下面,太阳晒晒,小海龟出来了。

  (3)太阳照着宝宝:宝宝要经常晒太阳,身体才会长得结实健康,有太阳,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小结:太阳就是这样不停地放着光和热,有了太阳,才有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活动三:太阳公公的脚步。

  1、请幼儿在空瓶中装上沙土,放在阳光下的空地上,一天中不移动位置。

  2、每隔3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它的影子。

  3、讨论:为什么瓶子的影子不一样?

  向幼儿简要说明太阳的运行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四:我们离不开太阳。

  1、谈话: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2、绘画:我喜欢太阳公公。

  3、互相欣赏作品。

  效果分析:

  太阳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有关太阳的知识确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幼儿自己亲自参与小实验与操作活动,就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所以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求知状态,感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

  延伸活动:

  1、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2、游戏:踩影子。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精选)大班教案09-15

(经典)大班教案08-22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精选]大班教案08-18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精选】大班教案10-02

(精选)大班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