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5 09:43: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范例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范例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生的

  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

  活动过程

  一、听听什么声音

  播放声音:鸡叫声音

  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

  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

  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鸡妈妈生的。)

  教师:鸡妈妈是怎么生的呢?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生出来的。)

  教师:那么,蛋是从哪儿来的呢(母鸡生的)

  三、了解鸡的成长

  1、课件:鸡的成长

  母鸡生蛋→母鸡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长成公鸡、母鸡(环形圈)

  2、提问

  (1)鸡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鸡呢?(鸡要蹲在上面)

  对了,鸡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和这些鸡蛋,鸡蛋在妈妈身体下面很暖和很暖和,

  鸡妈妈要化好长的时间,这些鸡蛋里才能长出小鸡。

  (2)鸡妈妈蹲在上面这叫什么呢?(这叫孵蛋)

  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讲一遍?(鸡妈妈蹲在鸡蛋上这叫孵蛋)

  小朋友都来学鸡妈妈孵蛋(动作)

  3、教师:鸡蛋里长出了小鸡,小鸡看到外面很热闹,它们可想出来了,可是小鸡它怎么出来呢?

  (它用嘴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

  哪个小朋友会说,小鸡怎么出来的?(小鸡啄破壳。)

  请小朋友一边学习鸡啄破壳,一边说(动作,语言)

  教师: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4、教师:小鸡每天要吃很多东西,你知道小鸡它吃些什么东西吗?(米、虫、菜)

  5、教师:小鸡一天天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公、母鸡)

  公鸡怎样叫?母鸣怎样叫?

  四、请幼儿看图书说一说鸡的成长

  1、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2、小鸡是怎么出来的?

  3、小鸡变得怎么样?

  4、小鸡长大变成什么啦?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都知道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了,请小朋轻轻跟着老师说,

  母鸡生蛋→鸡妈妈孵蛋→小鸣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吃很多东西→

  又长成大公鸡和大母鸡→大母鸡又能生蛋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用彩带围成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的家;

  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头饰: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各6个;

  幼儿操作材料:衣服、花、图形及空白集合图若干、记号笔;

  电脑课件:小动物找家,蔬菜的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集合。

  (一)

  1、今天我们都成了水果娃娃,请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水果娃娃呀?

  2、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每个娃娃去找跟你相同的娃娃做朋友,找齐了好朋友,就可以找一个家坐下来。

  3、幼儿游戏。

  (二)

  1、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小动物们还没有找到家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2、出示大屏幕一(小动物找家):

  提问:

  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蓝蓝的.天空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绿绿的草地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绿绿的草地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青青的小河会是那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轻轻的 小河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3、小结:

  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蓝蓝的天空是会飞的小鸟的家;青青的小河是会游泳的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是会跑爱跳的小动物的家。

  二、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集合、子集的包含关系。

  (一)出示大屏幕二(蔬菜的集合):

  1、这个家里有谁?(用激光点指示幼儿集体讲述)

  2、我们给这个家取个名字吧?(蔬菜的家)对,这么多蔬菜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二)

  1、我们可不可以组成一个大家庭?为什么?同时提问那我们的家应该取个什么名字。(绿带圈起来)

  2、水果大家庭由哪些小家组成?

  3、是苹果娃娃多呢还是水果娃娃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集体操作活动:

  1、这是谁?衣服和花看到我们既有大的家

  又有小的家,很羡慕,也想请我们帮帮忙,给他们分小家,你们一边分,一边想想:我们 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2、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结果:

  提问:你们组是按照什么分的?是花衣服多还是衣服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个别操作活动:

  这些是谁?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家,请你们赶快帮他们找到家吧。请幼儿分组按颜色、大小、形状分成不同的子集,并介绍给其他幼儿或客人老师听。

科学教案 篇3

  一、导入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学生质疑。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话题

  二、探究活动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将搜集的资料分小组交流一下。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

  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生:……

  小组交流。

  生:……

  生:……

  让学生经历表达、倾听、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联系事实,通过推理,初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方法。

  熟记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知识梳理

  让学生体会科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准备:图钉 磁铁 小铁片 绳子 木板 钉锤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2、掰手腕比赛: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

  (同学评判)

  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

  3、认识简单机械: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4、 拔图钉比赛:

  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方法:手拔磁铁吸出来 用小铁片撬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二、新授

  1、 简单机械的`应用

  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将油桶送上台阶

  将桶盖打开

  将泥桶送上房檐

  将谷物磨碎

  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2、 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3、 动物的省力“工具”

  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啄木鸟:杠杠、斜面

  蜘蛛、蚂蚁:杠杆

  虎:斜面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1、掰手腕活动让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全员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用力的不同。比赛分两次,一次是悬腕,一次是支撑桌面,强调用腕力而不用臂力,体会两次不同比赛腕力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支点,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认识简单机械的概念、认识杠杆。

  2、活动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图下面写出简单机械的名称,再小组讨论汇报。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3、吊车一图可参考课本第11页分解图认识,只要简单讲讲就行了,具体的到讲第三课的时候再详讲。

  2、撬棍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2、 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教学准备:

  简单机械实验盒 钩码 各种重物 平衡尺 天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二、新授

  1、杠杆三要素。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 将重物抬起来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小结:规律 阻力X 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4、 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跷跷板蒜夹压汁器 夹子等

  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5、拓展:

  (1) 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2)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3) 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板书设计:

  2、撬棍的学问

  阻力X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又可以省时。

科学教案 篇5

  重点

  主要星座、恒星的位置和形状

  难点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的缘由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关于著名星座的传说

  教学器材:星空图

  教学课件:无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同学们,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

  (学生回答)

  (教师)每颗星星的亮度是不同的,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星星,全天大约有6000颗,由于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人眼视力等原因,我们每天晚上在夜空中能够观察到的星星数目还要小很多。即便如此,我们在夜晚也很难将星空中的星星数清楚。

  古代人为了明确星星的位置,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星空连接成各种图案,并赋予它们神话的形象,这就是星座。

  (展示)教师展示一个星座的实际星图和星座想象图。

  (简要讲解)教师介绍古代巴比伦人的十二星座,并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星座的名称只是人类的想象。教师提及古希腊人的四十八星座和的二十八星宿。

  现在,国际上将星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成88个星座。在北半球的人们,只能看到北天的星座;在南半球的人们,只能看到南天的星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的`北天、南天星空图,回答第1题和第2题,并描述那些星座的形状。

  (教师讲解)这些明亮的星星都是恒星,每个星座包括了许多恒星,而我们经常说的北极星、织女星等都是单一的恒星,它们是星座中的一颗恒星。

  (提问)请同学们说出第2题的恒星都属于哪个星座。

  (简要讲解)教师讲解北斗七星、大熊座、北极星的关系。请同学们观察北天星图,明确北极星的位置。

  (教师提问)在夜晚观察星空,北极星应该处于天空中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北极星为什么会指示正北方向呢?

  (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观察2,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利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没有望远镜的同学可以肉眼观察当地、当时的大熊座方位。教师提问: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不同的季节为什么会指向不同的方向?

  (同学讨论)(下节课教师讲述)。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当堂完成教材的练习1、2。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空间想象和星座的形状。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三维空间的宇宙印象,以及记住一些重要星座的形状,并能够在夜空中独立寻找出这些星座。由于生活中预测命运的“十二星座”的影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即好奇,又有偏见。因此,教学设计以先从星座的产生导入,澄清一些知识点,然后将空间的概念和形状的概念渗透到教学中,重点是夜空中的主要恒星和主要星座的位置或形状。星空的季节变化在本节结尾处点出,为下节课做准备。

科学教案 篇6

  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后记: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傅科摆——地球自转

  三、认识相对运动: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数据、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的指导。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镊子夹东西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认识,借助学生的经验,以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合理解释身边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带的工具:剪刀、开瓶器、木棍、铁榔头等。

  2.分组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杆秤、石子、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杠杆尺、钩码、科学记录表、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引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块大石头和一根棍子,请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块石头吗?(指名演示撬石头)

  2、为什么棍子能撬起这块石头呢?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师: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

  实验1: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物重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2: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3: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板书设计:

  杠杆

  力点支点重点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不省力`不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费力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省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2.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2.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的模型或构造图;分组材料:放大镜一个,烧瓶一个,墨汁一瓶,硫酸纸一张。

  学生准备:每组可能带来照相机或照相机说明书;一组为单位到照相馆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难点: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4.教师设疑:教师出示两张照片的投影,一张清晰,一张模糊。注意观察,发现什么?

  5.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

  (“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什么??”一问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道什么,知道的可以少讲或不讲。“还想研究什么”虽是一句套话,但确实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及引导学生探究方向的简单有效地一招。而教师的两张照片,引发了本课探讨的主要内容,照片的清晰与否首先引发对相机工作原理的好奇,使学生认识照相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认识,其次,也为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病特别是近视眼的防止打下了知识与思维方法的铺垫。这是教师主导地位,实现有效帮助的重要环节。)

  (二)新授:

  1.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1)提问:有谁已经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

  (2)谈话:请你们介绍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

  (3)出示相机,再请学生猜想并交流相机的工作原理。

  (4)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

  (5)指导分析照片清晰与模糊的可能原因。

  (6)简单介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师板书:照相机: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

  机身(暗箱、快门、扳手)

  胶卷

  2.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讲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精密的“照相机”。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机”?(

  (2)提问: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稍侯提示,对照照相机工作原理,说一说猜一猜眼睛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之板书,将相机之凸透镜、暗箱、底片,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内、视网膜两两对应地分析)

  (4)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页的基本内容。)

  (5)教师板书: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

  3.观察分析瞳孔与光线强弱的关系

  (1)观察与探讨: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在镜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们的大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同桌之间观察2分钟,集体交流。教师小结:瞳孔是控制光线的,光线强时瞳孔缩小,防止伤害眼睛。外部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以便看清物体。

  (3)分析猫的眼睛在白天与晚上的不同。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猫的眼睛的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4)比较:对照相机,说一说,相机的什么部件与眼睛的瞳孔相似?

  4.制作眼球模型

  (1)提问:你们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个眼睛模型吗?

  (2)师生讨论,得出基本方法。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延伸:

  1.观察猫眼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

  2.采访照相馆与照相器材商店了解最新相机信息。

  七、板书设计:

  照相机和眼睛

  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

  照相机:机身(暗箱、快门、扳手)

  胶卷

  八、教学后记: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科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云和雨》是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我们看云去”;二是:“下雨了”。

  新课标对本教学内容的要求:让学生用观察、描述等方式记录天空的云量,从而建构“晴天、多云、阴天”概念。用容器收集雨水,测量雨水的深度,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降雨的等级。

  二、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探究“空气”、“冷水与热水”、“测量物体温度”等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变化产生过一些有意或无意的注意,但对云和雨的认识只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2.年龄特点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问、富于幻想、勇于探索,学习激情容易调动。另一方面,小学生善于具体形象的观察与探究,对抽象的推理则兴趣不大。而《云和雨》的探究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难度较大。

  三、设计思路

  新课标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教学目标,又是科学学习方法。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多种资源,通过亲历活动而获得。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了以下的教法:

  1.学科整合。

  这里的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科学课综合运用。“我们看云去”是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描绘、交流云的变化,但事实上,天空中云量的变化时机与教学时间的吻合机会是很少的。我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气象资源,满足了这一教学内容的需要。

  2.创设情景

  “下雨了”是教材编排的第二个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有看得到的景、摸得着的物,而课室里和书本上都难以满足上述的要求,所以把创设情境作为本课的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经历下雨的过程是很少的。所以我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模拟“人工降雨”,收集“雨水”的活动并拍成了录像。学生在课室中也可以看挂风下雨了。到学生有了情景经历,学习积极性说能充分调动,教学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并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提供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老师设计网站让学生探究云;提供工具,测量溶器中雨水深度。这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实验、交流、成果展示过程中****建构知识,感悟科学,形成科学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云的变化会引起天气的变化,说出一些和云有关的谚语。

  ⑵掌握收集雨水的方法,能通过测量容器中雨水的深度,确定雨量等级。

  ⑶运用感官和从网络中获取资源探究云。

  ⑷使用工具测量雨水的深度。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情景(观看“云和雨”的小^电.影、人工降雨)

  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上网搜索与云有关的谚语,动手测量雨水的深度)

  ⑶汇报交流,共同建构知识。(汇报交流天气图的云量和雨水的深度,共同建构云和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愿意关注天气的变化。

  ⑵乐于合作与交流。

  ⑶欣赏美丽的天气,培养热爱大自然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晴天、多云、阴天的天气特点,测量一天的降雨量。

  难点:创设“云”和“雨”的情景供学生开展探究。

科学教案 篇10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2、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教师、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重视功能,简化装饰;?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四、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五、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小论文。

  学生回答:

  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学生讨论:

  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

  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科技水平)。(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经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