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5 11:40:1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集锦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由来空气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体,认识空气也是很多教师耳熟能详的题材,如何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目标,并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我从指南精神和幼儿实际经验入手,以“玩袋子”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孩子逐步感受空气的特征,尝试自主游戏、尝试发现、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提升经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的特征。

  2、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探索。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塑料袋若干;纸质圆盘、报纸、塑料瓶子、扇子、气筒、充气玩具、吹风机、风车等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和它流动的特点;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塑料袋。)

  (2)你们平时玩过它吗?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魔术。比比看,哪位魔术师能将袋子宝宝的肚子快速鼓起来,开始!(为增加趣味,此时,老师可以闭上眼睛等待幼儿,等睁开眼睛就喊停,看看哪位魔术师将袋子宝宝的肚子股的最大。)

  (3)魔术师们都很厉害,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用嘴吹袋子。

  幼2:用手抖动袋子。

  (4)用你们刚才的办法,再来一次,看看能不能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鼓得比刚才还要大。

  分析:本环节重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想象自己是一位魔术师,幼儿的参与性更主动,更容易获得成功感。

  2、启发思考,袋子宝宝鼓鼓的肚子里是什么?

  (1)哇!小朋友真棒,把袋子宝宝的肚子都鼓的大大的。那袋子宝宝大大的肚子里是什么呢?

  幼:空气。

  (2)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幼儿说出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包括别人告知和自己获得。)

  (3)空气有很多的秘密,今天,我们用袋子宝宝和空气来玩游戏,小朋友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找一找的方法,去发现空气的秘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好吗?开始吧。

  分析:通过提问袋子宝宝的'肚子里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空气的过程。

  3、让袋子宝宝和空气做游戏,发现空气的秘密。

  (1)你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秘密?你是怎么发现的?咱们一起跟他做一做。

  同伴交流:

  幼1:我发现空气没有味道。(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打开袋子口闻一闻-----没有味道。)

  幼2:我发现空气没有颜色。(将袋子宝宝鼓起来,看一看------没有颜色。)

  幼3:我发现空气看不到也摸不着。(将袋子宝宝鼓起来,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看一看-----摸不到、看不见。)

  (2)空气刚才可以跑到袋子宝宝的肚子里面,还可以从袋子宝宝的肚子里跑到出来,说明空气会怎么样?

  幼1:会跑来跑去。

  幼2:会动。

  (3)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好,一起感受一下空气流动的游戏。

  实验:让袋子宝宝肚子鼓起来,留一个小口,用手捏袋子,对着自己的脸有什么感觉?

  幼1:凉凉的。

  幼2:很凉快。

  (4)袋子里跑出来流动形成了风,风吹向你就会有凉凉的感觉。空气流动形成风。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在探究之后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

  4、空气在哪里

  (1)小朋友们,空气眼睛看不见,用手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到,会流通。空气有这么多秘密,那空气都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咱们去找一找,你可以在教室里,还可以到外面去,找到空气后,让它装进袋子宝宝的肚子里,告诉我你从哪里找到了空气,好吗?

  (3)、你们都在那里找到了空气?

  同伴交流:

  幼1:我在窗户下面找到了空气。

  幼2:我在门口找到了空气。

  幼3:我在走廊里找到了空气。小结:哦!原来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是。

  分析:支持幼儿和同伴交流探究的结果,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感。

  5、“空气流通”小实验。

  (1)小朋友们,你们看袋子宝宝在干吗?(教师抖动袋子),我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幼:用手。

  (2)小魔术师们,除了用手,又不让我们的身体去碰袋子宝宝,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袋子宝宝动起来?

  幼:用嘴吹。

  (3)这个办法好玩,大家也来试一试、玩一玩。

  游戏:幼儿站成一排,同时吹袋子,看谁的袋子最先到达终点。(教师依据幼儿情绪,玩2-3次。)

  (4)你是怎样让袋子宝宝跑起来的?

  幼:用力吹。

  (5)用力吹袋子宝宝可以跑得快,轻轻吹会怎样呢?咱们轻轻地吹一次试试。

  (6)小魔法师们,用力吹和轻轻吹有什么不一样?

  幼:用力吹袋子宝宝跑得快,轻轻吹袋子宝宝跑得慢。

  (7)为什么我们用嘴巴一吹,袋子宝宝就跑起来了?

  幼:因为空气流动产生风,风让袋子宝宝动起来。小结:因为人的身体里也有空气,嘴巴一吹,让空气流通起来,产生了风,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将游戏和探究融在一起,让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发现空气的流动和自己用力的大小有关。

  6自主探索“空气流动”

  (1)除了用手,用嘴巴,不用身体去碰袋子宝宝,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袋子宝宝跑起来。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工具,你们可以从中选一种,试一试,玩一玩,看能不能让袋子宝宝跑起来。(可以互换玩一玩。)

  (3)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让袋子宝宝动起来的?

  同伴交流:

  幼1:我用扇子……

  幼2:我用圆盘扇……

  幼3:我用报纸……

  幼4:我用空瓶子……

  (4)谁跟他用的工具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用了那些工具?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利用手中的工具,让空气流通起来,推动袋子宝宝跑起来。

  分析: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支持和回应幼儿的探索行为,让他们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满足。

  7、人类利用空气流动的现象,发明了很多对人们有帮助的工具。

  (1)除了这些工具之外,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工具让空气流动起来产生了风呢?小结:小朋友知道的真多。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但是空气的作用却很大,人们就利用空气到处都是,会流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帮助我们生活,为我生活带来方便的工具。

  (2)比如:我手里拿到的电吹风,他可以用来干什么?电风扇,他有什么作用呢?

  (3)打气筒可以干什么呢?我们来试一试,找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看这两种气筒哪一种快?

  延伸:看来,我们人类是愈来越聪明了。小朋友们,空气对人类的作用很大,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有关空气的秘密之外,空气还有很多秘密,(好,捏住你的鼻子,不要松手,我数十声数,再松开,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捏住鼻子就难受?

  小朋友回去可以询问爸爸妈妈,上网查询,翻阅图书,把你知道的答案我和小朋友们好吗?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是一节感知空气特性为主的科学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为主线,通过孩子用袋子和空气玩一玩、找一找、闻一闻、摸一摸的探索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利用空气的流动原理让幼儿自主探索,快乐游戏,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创造、交流、合作等能力。整个活动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都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上进行着,孩子们的学习经验都是在快乐探索和合作中获得,这是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把科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化,创编歌表演。

  2、喜欢参加歌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一些简单的队形变化。

  (材料准备)队形变化示意图、歌曲

  重点与难点:

  多人合作编排舞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海螺

  重点:用活泼欢快的歌声准确唱出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二、创编舞蹈(重难点)

  1、 幼儿6人一组自由分组。(只有一组7人)

  2、 了解基本队形。

  孩子们,你们觉得如果要编排一个舞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动作以及队形)记得我们以前排练小牛仔、建筑之歌、小木偶、风爷爷都用了哪些队形吗?

  除了刚刚这些队形你知道有哪些队形可以变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双横排、斜排…)

  过渡:原来有那么多的队形可以变换,那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试一试编编《小海螺》的舞蹈,大家一起来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和队形吧!

  3、 分乐句理解歌曲

  仔细听听歌曲,说说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比较适合选择怎么样的舞步呢?

  小结:歌曲的旋律很欢快,比较适合用“跑跳步”和“小碎步”来表现。

  听辨乐句,思考队形变换,讨论动作。

  提问:歌曲分为4句乐句,分别适合用什么样的队形?

  小结:4句乐句的情感特点各有不同。

  第一句:小海螺在快乐的歌唱,给人感觉跳跃、亲切。

  第二、三句:我们要仔细倾听小海螺在唱什么?给人感觉安静、连贯、灵动(有些许跳跃)。

  第四句:终于听清楚了,内心的激动之情集中表现出来,给人感觉高兴而张扬。

  4、 幼儿分组讨论动作和队形。

  分小组听音乐商量动作队形。

  尝试跟音乐表演

  三、小组表演

  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表演完后分享自己的队形。

  讨论哪一组的队形和动作最棒,为什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些动物有清洁地球、保护环境的特殊本领。

  2、了解动物和人类的依存关系,共同保护地球。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上网查询、收集一些动物清洁环境的资料;

  材料准备:地球仪、音乐录音(4段)、黑板、汉字、动物操作图片、动物PPT、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地球公公,请幼儿观察他的表情

  师:地球公公怎么了?他为什么不开心?(请幼儿猜想各种可能)

  幼:没人跟他玩。

  幼:他生病了……

  2、地球公公不开心的理由

  师:那我们来看看小朋友都猜对了吗?请地球公公自己跟你们说吧!

  放录音(1):“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地球公公,我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上也越来越脏了,所以我的心里很不开心,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我招聘一些动物清洁工来帮我的身体打扫干净,好吗?”(好)

  二、游戏:招聘清洁工

  1、师:桌子上有许多动物的图片,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动物可以帮助地球公公清洁身体的,请你把它挑选出来,贴在黑板上应聘清洁工。(出示黑板上的汉字:招聘清洁工)

  2、幼儿操作后说出自己的理由。

  3、教师小结:(图片配以音乐录音2,总结出各个动物清洁环境的本领)

  4、师: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应聘清洁工?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三、倾听故事

  1、边看PPT边完整倾听故事《动物清洁工》。(录音3)

  2、故事后提问,并将幼儿的.回答展示在黑板上。(动物+地点)

  师:刚才的故事中有几个动物也来应聘清洁工?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幼:有五个动物来应聘清洁工。

  师:谁第一个来应聘?河里的清洁工是谁?谁很丑,但是它的清洁本领很大的?谁是草原上的清洁工?还有谁漏了?(教师的提问切入点不同)

  幼:海鸥——能吃掉海面上的面包皮、剩菜、死鱼,海面清洁工

  幼:鲫鱼——能吃掉河里的水草、水虫、垃圾,河面清洁工

  幼:乌鸦——能吃掉苍蝇的蛆、爬虫等,地面清洁工

  幼:秃鹫——能吃掉动物腐烂的尸体,草原清洁工

  幼:蚯蚓——能吃掉泥土里的垃圾,转化为肥料,地下清洁

  3、教师小结:这些动物清洁本领都很大,能吃掉地球上的垃圾,使地球上的大海、草原、陆地、江河都保持干净。

  4、师:你们看,现在地球公公高兴了吗?(将哭脸变成笑脸)并放录音(4):“谢谢小朋友,谢谢这些小动物,现在我的身上变得干净多了,希望以后我的身上一直这么干净!”

  四、讨论

  1、师:动物们都懂得保护环境的整洁,那我们人类可以怎么做?

  幼:节约用水。

  幼:少开私车减少废气排放。

  幼:不乱扔废电池。(等等)

  2、教师小结:我们人类要和动物一起保护环境的整洁、爱护我们的地球公公。

  五、环保倡议书

  1、师:现在我们班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保护环境,那怎么办呢?

  幼:我们可以提醒他们。

  2、师: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份“环保倡议书”吧!

  要求:和自己小组里的小朋友先商量画些什么环保的内容,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环保倡议书”,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来介绍后每组喊一句自己设计的环保口号。

  师:你们小组画的是什么?想提醒别人什么?

  幼:不要往河里扔可乐瓶。

  幼:不要将废电池扔在地上,应该回收到专门的废电池箱子里。

  幼: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师:不能做的事情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能做的事情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我们可以把“环保倡议书”贴在哪里呢?

  幼:走廊里,盥洗室里,操场上。(等等)

  3、小结:小朋友们做的环保倡议书都很好,很有用,希望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去做的,这样我们地球公公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好,对吗?好,我们和地球公公再见!

  六、活动延伸

  可在学习性区域活动内继续进行。

大班教案 篇4

  美丽的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剪刀制作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例一幅(用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制作好一条浮雕效果的鱼宝宝),PPT、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蓝色卡纸、工具、篓子等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鱼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纹等。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鱼)2.那你们都见过哪些鱼?你能说一说这些鱼长的什么样的吗?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鱼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PPT)教师小结4.你们发现这条鱼宝宝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身上的鱼鳞很漂亮,你们猜猜是怎样做出来的.?

  5.教师示范怎样用剪刀剪出鱼鳞。

  二、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出示橡皮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也来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变出一条与课件中一模一样的鱼宝宝)(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教师示范制作鱼

  选择一块橡皮泥捏软→把泥一分二,一份做鱼的身体,另一份分成大小不一的四份份,分别做鱼的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做鱼的身体时先把泥搓成椭圆形,再压扁→分别装上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用剪刀在鱼身体上一排一排剪出鱼鳞→再在尾鳍、背鳍、腹鳍刻上条纹→一条鱼就好了,再添上水泡、小草等。

  四、幼儿制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鱼,比比谁的鱼最漂亮,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五、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

大班教案 篇5

  课题生成:

  有一天刚上完课,珉珉边哭边喊:“老师!他打我!他打我…一”打她的莫帅小朋友向我辩解:“她是个傻瓜,老喊我‘阿姨’。”强珉是一名弱智儿童,行为异常,活动中会发出尖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伴关系差,常受到同伴的歧视,谁也不愿跟她玩,她经常会通过“抓人一下,打人一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管见到谁,她总会笑嘻嘻地喊“阿姨”。

  班上有了这样一个孩子,确实让老师很头痛。如果老师不接这这个孩子,又把她推给谁呢?家访时,她的母亲告诉我:珉珉是因药物致成的弱智,作为母亲内心非常痛苦,当时,下决心将孩子送幼儿园,是想让她也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教育。一年来,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了很大的变化,是她没料到的。如:孩子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医生曾经诊断这个孩子不会说话的)也会快乐地问:“老师好!”还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珉珉了。妈妈惟一的希望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开心一些,哪怕有一点点进步,总比闷在家里强。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很沉重。孩子已上中班了,要继续发育,首先需要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就如刚才那一幕,如果我放弃教育,对当事的双方幼儿都是有弊无利。我该怎样引导周围的孩子正确对待珉珉呢?社会上像这样有残疾的孩子还很多,从小教育孩子不歧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并愿意关心、帮助他人的心,不是很有必要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

  (2)老师领着珉珉走到孩子中间,请每个孩子在珉珉的耳朵上跟她说句悄悄话,如“我是×××,我愿意做你的好朋友”。(通过表示友好的`动作及语言,可以使孩子愿意亲近珉珉,记住该怎样;也可以让珉珉感受到友爱的温暖。珉珉紧紧拉住老师的手,笑的很开心,一遍一遍重复着每个孩子的名字。)

  3、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社会上人们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

  (1)观看录像。

  (2)提问:①他们是些什么人?②他们怎么会有残疾呢?(请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或因病或受伤)③从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快乐吗?④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他们为什么很快乐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病重时收到许多礼物和钱,有人在为他们治病,有人在唱歌给他们听,跳舞给他们看,很多人献爱心。”老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总结出:因为有许多人在关心、帮助他们。)

  (3)向幼儿介绍“助残日”的意义。

  4、联系实际提问,请幼儿谈谈怎样来帮助珉珉。

  (1)如果老师、小朋友和珉珉的妈妈都不要珉珉,那么珉珉会怎么样?(有的说珉珉会饿死、冻死,有的说珉珉会迷路,有的说珉珉会被坏人抓走等等。)

  (2)你想怎样来关心、帮助像珉珉这样的人呢?(有的孩子说:做个小礼物送给珉珉。”有的孩子说:“我天天陪珉珉做游戏。”有的说:“找最好的医生来帮珉珉治病。”有的说:“我长大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

  5、在《好朋友》的音乐声中,孩子将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珉珉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以前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多,幼儿往往只停留在会说出这个道理,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这次活动是以幼儿身边非常熟悉的人为教材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有的孩子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来治好珉珉的病。通过这次活动,珉珉能叫出五六名小朋友的名字了,常会自言自语他说:“贺锐,你好!…‘吴汉,你好!”等等。孩子们对她的态度也有了转变,能较宽容地原谅珉珉的错误,做游戏时,也会邀请她。在充满爱的集体中,珉珉很快乐。这次教育活动,对幼儿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一次,班上有一名幼儿的脚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个别幼儿能主动帮助他倒水、拿点心。这些事例又成为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的典范。

  二、专家点评

  同前面《独特的我》一样,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珉珉。虽然有些弱智,但他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帮助。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残疾人员同正常人一样,享有生活的权利,享有学习的权利。非常感谢徐丽老师,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托起全班小朋友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班小朋友的行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我们将拥有一片爱的天地。

  三、反思与讨论

  班级中,会有不同类型的孩子出现。对个别特殊儿童,(有生理的、心理的缺陷……)是劝其退学、放弃教育,还是……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较多的经验积累,对于乐句已有了认识和感知,也掌握了语词节奏。而本次活动的设计关键就是在于使幼儿认识一周中的每一天,并且让他们在所学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新的歌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即注重语言的创造力,培养其对语言的兴趣,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注意升降音节的准确

  2、感受歌曲的节奏,激发孩子歌唱的欲望。

  3、教幼儿学习根据“星期之歌”的结构形式,进行仿编歌曲的活动,以发展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并学唱歌曲,认识一周中的每一天。

  难点:培养幼儿大胆的创编歌曲,并能大胆地在全体幼儿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活动准备

  歌曲挂图1幅,三角铁、铃鼓、鼓槌等乐器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发声练习:

  老师弹奏音阶,引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老师用手拍打铃鼓,分别拍打出2拍子、3拍子、4拍子的节奏,让学生模仿

  二、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歌曲的兴趣。

  师:小朋友每天都要到幼儿园上学,经常会听到老师说第几周呀星期几呀,那么你们知道一周有多少天吗?都是那几天呢?

  老师出示日历。

  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一天、两天……七天,哦,一周有七天)都是那几天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叔叔将这几天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叫《星期之歌》,你们想听吗?

  三、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歌曲。

  1.教师示范唱《星期之歌》,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

  2.朗诵歌词

  老师指导幼儿朗诵歌词,使幼儿能够独立朗诵出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打节奏朗诵歌词;

  老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旋律拍打节奏,边打节奏(拍手)边朗诵歌词

  分别用三角铁、铃鼓、鼓槌敲打节奏并朗诵歌词。

  2.试唱:

  教师弹奏曲谱,引导幼儿逐句学唱,直到幼儿能够独立唱出歌曲和旋律

  3.乐器伴奏唱歌曲

  一部分孩子分别使用三角铁、铃鼓、鼓槌敲打出音乐的节奏

  另外一部分孩子合着节奏唱歌曲

  五、表演唱

  组织幼儿进行分角色的表演唱,请七个小朋友分别代表一天,例如:星期一由一个小朋友来唱,星期二由一个小朋友来唱,以此类推,最后合唱。

  六、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老师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可以用颜色来代替星期,可以用水果来代替,还可以用身上的器官来代替……老师要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的欲望。

  教学反思

  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能正确使用乐器,并能根据歌曲打击出正确的节奏。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及。导致使用乐器的幼儿和唱歌的幼儿配合得不是很好,但创编歌词这一部分很成功,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他们也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会随时随地观察幼儿的兴趣,随时完善自己的教学。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大体内容,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动物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的长处和短处。

  活动准备:牛和狐狸的图片,《借尾巴》课件。

  活动过程:

  1、先出示牛和狐狸的图片,提问:你知道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2、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

  A、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可随意说出故事中的.情节)

  B、小白兔都向谁借了尾巴?借到了没有?为什么?

  3、利用课件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老师着重引导:

  再次提问:

  A、小白兔先向谁借尾巴,又向谁借尾巴?(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故事情节)?

  B、为什么没借到尾巴?(尾巴的作用)。

  4、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相应动物对话场景,停止讲述)。

  A、小动物们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兔?(深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假如你是小动物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明白助人必须量力而行的道理)。

  B、小白兔向别人借尾巴对不对?(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活动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怎样能知道更多的动物尾巴作用?

  引发幼儿继续进行科学探索,并与家长沟通,深入查找资料,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

  课后反思:

  《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借助形象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白兔向大黄牛、猴子、袋鼠、麻雀、狐狸借尾巴的故事,使小朋友们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和小白兔的短尾巴的特殊用处。教学中,充分利用采用挂图、书本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地让孩子去思考、交流、表达,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在活动中交流各自的看法,闪现思维火花,表现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反思02-02

大班愉快的教案02-03

汉字大班教案02-03

房子大班教案02-04

大班美工教案02-04

大班教案:恐龙02-04

大班情绪教案02-25

大班教案《茶》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