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科学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理论依据】
《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追随幼儿园大班孩子的特点,喜欢小动物,亲近自然,乐于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能通过简单的判断你推理,了解事物的一些简单的本质特点。所以我让孩子围绕"动物与生活环境的简单关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动物保护色奥秘的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
【实施策略】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应采取恰当的方法让幼儿自主愉快的发现问题。《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加尝试。"为满足幼儿对动物充满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动我采取以下策略:
1、情景导入法:通过设置情景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2、发现法:通过为幼儿提供进行发现活动的图片材料,是他们自己尝试探索,发现知识,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次活动我以游戏"我来帮帮你"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既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目的,又能很好的巩固所了解的知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竹节虫,蜥蜴,北极熊,蜜蜂等动物图片;
3、小动物卡片若干;
4、花园背景图;
5、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森林里要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这么安静?动物们都去了哪里?我去打听打听,做听的动作。原来,动物们开舞会的时候,飞来了一只老鹰,老鹰饿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动物吃掉来填饱肚子,动物们害怕极了,都藏了起来,藏在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保护色。
(1)青蛙图片:
提问:这是谁?它藏在了哪里?
青蛙和草丛的颜色怎么样?
它为什么要藏在这里呢?
小结:青蛙藏在草丛里,青蛙和草丛的颜色很相似,老鹰不容易发现它。
(2)枯叶蝶图片:
提问:这张图片里藏着一只小动物,你发现了吗?
它藏在了哪里?你认识它吗?
枯叶蝶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怎么样?
它为什么藏在大树上?
小结:枯叶蝶藏在了大树上,它身体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很像,老鹰来了没有发现它。
(3)花螳螂图片:
提问:它是谁?
它藏在哪里?为什么藏在这?
小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螳螂,它藏在和自己身体颜色和相似的花朵上,老鹰来了发现不了它。
过渡语:青蛙,枯叶蝶,花螳螂,它们可真聪明,都藏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相似的地方来保护自己,老鹰来了都没有发现它们。那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也藏好了?
2、出示图片材料,请幼儿自己观察交流,感知发现动物保护色,萌发幼儿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习惯。
指导语:还有那些动物藏好了?请大家自己找一找,和小伙伴说一说。
个别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藏在了哪里?
你觉得它为什么会藏在这里呢?
小结:大自然中的动物们可真神奇,它们身体的颜色和生活的环境特别相似,遇到危险时,它们会用身体的颜色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我们把动物身体的这种颜色叫做动物保护色。
4、游戏"我来帮帮你"
指导语: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可是,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安全的地方,它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都藏好了吗?小蚂蚁藏在了哪里?小青蛙藏在了哪里?
小结:小动物们都藏得很好,都能用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自己,它们说谢谢大家。
5、播放教学资源,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其他方法。
指导语:小朋友们知道吗?动物们除了用保护色保护自己,还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结:壁虎遇到危险时断掉自己的尾巴来救自己,刺猬会蜷成一个球,敌人不敢靠近,狐狸放臭屁,它们办法可真多。
三、结束部分:
小动物们还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幼儿园里找一找藏着哪些小动物,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吧!
科学教案 篇2
科学: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树林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看,真漂亮呀,树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观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戏、巩固知识。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儿歌渗透、了解作用。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五.延伸活动、拓展经验。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对动物很感兴趣,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结合纲要精神及本班幼儿实际,特设计了本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比较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圆扁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让幼儿能根据各种关系续编儿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比较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圆扁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难点:让幼儿能根据各种关系续编儿歌。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幼儿跟老师做手指游戏
二、看图说话
1.大二班的小朋友,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因为很多动物都来参加比尾巴大赛,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好吗?
2.出示第一组动物图片:
你们看到哪些动物来了?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它的尾巴是怎样的?
3.出示第二组动物图片:
在这几只动物里,你最喜欢谁?它的尾巴又是怎样的?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三、诵读儿歌
1.小朋友跟严老师读课题:比尾巴。小朋友请认真听老师读儿歌,思考一下儿歌里介绍了哪几种动物,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2.读后提问:儿歌里介绍了几种动物?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3.师述:这首儿歌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的,前面先问,后面再答,问什么就答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先问后答。
4.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读儿歌两遍。(第一遍,老师教小朋友读。第二遍小朋友做小老师教老师读。)
四、创编儿歌
动物园里还不止这些动物呢!出示动物图片:让我们也来当一当小诗人,用动物的.尾巴来编儿歌好吗?
五、结束活动
大二班的小朋友,我们幼儿园的门窗也贴有很多动物的图片对吗?让我们再去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尾巴又是怎样的?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也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在创编儿歌时,小朋友也能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来进行创编。但也由于我是一个刚转岗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儿童化,上课的语言艺术也还有待加强。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小结: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浮力作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感受自然之力的强大,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3、联系生活,节约用水,养成正确的用水习惯。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水的浮力作用,感受自然之力的强大
难点: 理解水的浮力作用,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每桌一大盆水、纸杯、封闭的纸盒、铁片、木块、苹果、纸制小船等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 教师出示一组关于水的图片,幼儿观察。有大海、小河、下雨、温泉、海啸、洪水、冰川、海难、等
2、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些图片,不喜欢哪些图片?
3、要求幼儿自由选择来分类,将图片放入相应的圆圈中
喜欢
不喜欢
4、根据分类提问:你喜欢它的哪方面,为什么?
幼儿回答:对于幼儿不同观点,教师要尊重,从科学的方面进行解释,
如:有的幼儿喜欢海啸,教师应从自然灾害和水力资源两方面谈它的利弊。
二、提出问题,展开探索
1、教师讲述:小朋友们从这些图片我们知道水是有力量的,即使它看起来很安静,但它仍然有强大的力量。现在你们面前有一盆水,我们来试试它的力量。
2、幼儿自由选择测试物品,放在水中进行探索。(提醒幼儿注意有水溅出时,用抹布擦掉)
教师提问:你发现水的力量了吗?它有多大?
幼儿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
(幼儿的疑问很多,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发现而不代替幼儿讲述。)
于此点出“浮力”一词,并归纳定义
三、针对疑问,进行相对力量的探索
1、请发现相对特点的幼儿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引起多数幼儿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这样?你们找找原因?
幼儿探索、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因。
2、引导幼儿归纳:物体大、轻——水的浮力大
物体小、重——水的浮力小
物体大小相同 轻的 浮力大
重的 浮力小
3、播放音乐幼儿自由测试
四、播放关于全球水资源缺少、恶化的图片
1、 教师讲述图片来源,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2、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办法
节约用水,关好水龙头
不向水里扔垃圾,不向水里倒污水
用洗手的水冲厕所
用雨水浇花
多种树、草
教学反思
水是我们常见的'液体,幼儿从小就对它感兴趣,玩水成为主要的游戏之一。怎样玩,从玩中学到知识,启发智慧。幼儿《纲要》中提到“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课充分运用幼儿身边最见的水,用试验的方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在其中容易代替幼儿去解答问题,应坚守幼儿才是探索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指向标,在幼儿深陷谜团时给予点拨。
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于,大胆提问,自由探索的目标很明确,对自己的发现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可能表达不是很准确,但发现的过程足以让幼儿对科学活充满好奇,激发出潜在的探索欲望。由于本课操作居多,课程的条理性要求很高,从观察——体验——总结,发现的过程就是在成长,幼儿的自主讨论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好奇,和幼儿一同去寻找答案。同时将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幼儿,我们的生活因水而有生机,同时因水的缺乏,失去希望。启发幼儿热爱生活,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及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玩镜子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积极查阅资料,通过了解镜子的发展史,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学情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镜子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课前准备:
1、有关镜子的资料。
2、课前搜集有关镜子的文字、图片资料。
3、准备各式各样的镜子(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凸面镜、凹面镜、水槽、水、手电筒、火柴、树叶、剪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镜子,你见过哪些镜子?
课本中也为我们出示了一些镜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看边与学生交流。)
那么这些镜子都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为了了解镜子中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玩镜子。
(板书:10玩镜子)(生交流。)
让学生通过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像与镜外物体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梳妆机子就是平面镜。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镜。
(1)理解平面镜的概念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是从这面小镜子中观察自己,今天就让我们好好的观察一下这面小镜子。你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来摸一摸,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是呀我们平时用的这些镜子,镜面都是平的,那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称——平面镜好不好?(板书:平面镜)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表面不平的镜子,同学们搜集到了没有?
哦,有的同学带来了小勺子,我们拿小勺子来照一照看看能不能成像?
两面都能吗?我们先摸一摸小勺子的里面,是平的吗?不是向里凹那我们称它为“凹面镜”,那外面向外凸的一面我们就可以称它为“凸面镜”
(2)引导学生观察反射现象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那么,今天我们的玩镜子活动就从平面镜开始。(边说边走向窗边,演示反射现象)同学们请抬起头,你看到了什么。老师小时候经常这样玩镜子,你们会玩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这样玩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玩镜子的方法呢?下面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怎样玩过镜子。
那你在玩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吗?请提出来
师:(拿起一组的科学记录本)大家把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小组之间讨论,想想怎么玩,然后再玩。同学们可以选用自己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可以从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中取材。
(提出2点要求:一是注意安全,镜子很锋利容易划破手指;二是用你擅长的方式认真记录,可以写、可以画。)
三、汇报交流:
在交流中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讨论:①镜子里的像和实际物体的不同;②镜子靠在一起角度变化带来的镜子的像也是不同的;③镜子可以反光。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在玩镜子过程中的发现。
别的同学汇报时,请大家把材料放入材料盒,认真听,如果需要演示给大看,材料可以带到讲台上。
师:(师把光射到镜面,反射到墙壁上成了“我爱科学”的正字)大家回去可以试试。我还要考考大家,你在镜子前举左手,镜子里的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大家试试。
(学生纷纷拿出镜子对照着玩。)
师:谁能总结一下镜子里的像有什么特点?
师:(拿起一面镜子)刚才一个小组玩的是镜子反光,当光射到镜子上,而光马上出现在另外的地方,你能比画出光的路线吗?
师:使光发生路线改变的是镜子,看来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板书: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说到光的反光作用啊,课本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32页。(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模拟故事中的.现象。请几个同学排成弧形用平面镜向温度计上反光。
小结:用平面镜同时向某一物体反光是该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四、深入玩镜子。
(1)引入凹面镜、凸面镜的概念。
同学们,刚才通过玩镜子我们了解了很多平面镜的特点(手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平面镜),那么生活中还有一些镜子它们的表面不
是平的。请同学们取出你们课前准备的小勺子,同学们看看在小勺子中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师:勺子的两面都能成像吗?
师:那我们就也可以把它们当成两面镜子,表面平的镜子我们叫它平面镜,那么勺子向里凹的一面我们叫它什么镜?
(板书:凹面镜)
那向外凸的一面呢?
(板书:凸面镜)
(2)观察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凹面镜和凸面镜中所成的像,并记录好它们的成像特点。
(板书:倒立、放大)
在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缩小的
(板书:正立、缩小)
引导学生说出凸面镜的反射范围大,凹面镜的反射范围小。
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
(生交流。镜面是平的。)
生;准备好了。
生:(能)
生:会玩。
(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生:为什么镜子能照亮物体?
生:镜子为什么能反射太阳光?
(小组开始玩镜子。)
a.生:我们组是把3个镜子靠在一起,然后在中间放一个笔帽,可以看到镜子里有很多笔帽,而且我们把镜子的角度变小,笔帽就更多。
b.生:(上前演示)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我们发现跟镜子后面的这层灰色的东西有关,好象是漆,用小刀把它刮掉,镜子就跟玻璃一样了。
c.生:在镜子里的字都是反的。
生:反的
生:右手
生:镜子里的东西和外边是左右相反的。(左右相反)
生:光是先射到镜子上,然后被镜子反到墙上(比画着光的行走路线)是两条线。
(生交流)
生:能。
生:是的。
生:凹面镜。
生:凸面镜。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小结:物体在凹面镜中的影像是倒立的、放大的。
第一个环节玩镜子是为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使学生对镜子的反光现象更感兴趣,从而引发升入的探究和思考。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欲望。
为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人们对镜子的创造、发明或应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凹面镜、凸面镜的图像特点和平面镜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玩凹面镜、凸面镜。让学生知道凸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反射的范围大。凹面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反射的范围小。
板书设计:直立的像、表面比较光滑、平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天天用到的镜子,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玩法,学生充满了兴趣,学得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使学生增加了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的兴趣。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蜗牛04-06
科学教案《病毒》04-29
手的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有关科学教案03-01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关于科学教案11-03
科学教案10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