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7-03 11:11: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锦十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1.3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直尺割裂图。

  3.跳远起点条及终点位置标志条,一把长米尺。

  4.数字卡片,磁性黑板(用来完成练习四第2题)。

  5.鱼缸图投影片(用来完成练习四第1题)。

  6.1~5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空白卡片(为写0做准备)。

  教学设计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为什么有这引进变化?(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形象,创设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学生描述三个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行。

  揭谜底,教学第一种含义

  导语: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数数看。

  1.揭示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学生用2表示,举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学生用1表示,举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没有表示没有的卡片,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有的学生领悟到什么,举起课前让准备的空白卡片。

  揭示课题: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

  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

  2.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老师竖起2根手指,让学生说是几(学生读1);再竖起1根手指,学生说是几(学生读2)。

  [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学生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师:老师握起拳头,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那么,你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藏起桌上的物品、书包里的书、口袋里东西等等方式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0在1的前面。)

  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学生从前往后读

  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大。

  让学生试比较三角板和黑板擦的长度,让学生看到两面三刀样东西的一端都对齐0起点,三角板的另一端对齐5,黑板擦的另一端对齐2,说明三角板的长边长,黑板擦的长边短。

  教师强调:量东西长度时,0就是起点。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起点0。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育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a。指名请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b。说说怎么比才公平。

  c。说说课后比赛跳远时,也要注意什么。

  (一听说比赛跳远,学生立即兴趣大境,而且主动当起了小裁判,从0起点起跳的规则也深入人心。)

  [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跳远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情趣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教学书写0

  教师:学习了0的这么多作用,我们应该掌握好0,写好0。

  a。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0,注意什么。(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长圆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b。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教师书写。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29页描写0,请两面三刀位同学上小黑板描写,全班同学评价公有缺点。(学生提出的优缺点比老师想的要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师要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的说法,但也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巩固练习

  1.练习四的第1题。

  a。学生依次数出每信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b。学生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整洁规范。

  2.练习四的第2题。

  a。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写有0~5的数字卡片。

  b。排好顺序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

  c。有不同排列顺序的组都可以上台展示,鼓励不同的排法。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未尽。

  本节教学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多些少些。

  谈话: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 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

  提问: 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 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 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得出: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

  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 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些)

  [说明: 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 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些小朋友,谁愿意说一说我们班原来有多少名小朋友?(46名)

  谁能说一说转来多少名小朋友吗?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本学期新转入的小朋友的人数。

  (分别板书原来和新转入的学生人数)

  提问: 原来小朋友的人数和新来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少;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比原来的小朋友少。

  引导: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只多一点吗?(不是)

  得出: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得多,新来的小朋友比原来的小朋友少得多。

  请同桌再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说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3.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团结合作,思考问题既认真又有创意。

  (1)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呈现试一试画面。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回答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2)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画面。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明: 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5. 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 你还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 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二、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 猜人数。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2题画面。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讲述: 二班可能有多少人?16人、36人、40人哪个更合适?

  2. 猜年龄。

  讲述: 小明家有四口人,他们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的本领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年龄。

  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小明、爸爸、妈妈。

  爷爷: 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可能是多少岁呢?

  小明: 我的年龄比爷爷小多啦,我有多大?

  爸爸: 我的年龄比小明大多啦,我有多大?

  妈妈: 我比小明爸爸的年龄小一些,我有多大?

  [说明: 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和想像丰富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 活动

  课件呈现: 小猴拿着卡片50,小猫拿着卡片45。

  讲述: 小猫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 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

  [说明: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课前准备:

  师:课件(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

  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新朋友

  (六)讲评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并掌握0-5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图片,数字卡片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小朋友啦?(认识了12345)

  2、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种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并说一说这个数字像什么:数字1,像小棒;数字2,像鸭子;数字3,像耳朵;数字4,像面旗;数字5,像秤钩)

  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随便让学生猜,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问为什么这么猜)

  揭开图,出现数字0的.卡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数字0。

  4、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那么,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强调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没有)

  5、师:今天这几个数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队伍排的乱七八糟的可不行,谁来帮他们排排队,排整齐了再出发?(有两种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随便学生排在哪里)

  (三)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1.投影1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

  师:数字朋友们整整齐齐排好队,兴高采烈郊游去。他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投影例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开开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谁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几只蘑菇?(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可以用0表示)

  2、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也没有)

  3、看图写数。

  出示三幅图,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图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图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们可真好客,他们一定要请数字小朋友们去家里作客,他们端出了三盘茶。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题目想要考考他们。他说: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哪个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没了?(第3幅图)

  (2)提问:第3幅图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认识直尺上的0

  师:刚才同学们在给数字小朋友排队时让0排在了xx地方,那我们排的到底对不对呢?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投影直尺。

  (1)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

  (3)找到3,说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4)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

  (5)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数5段)

  (6)师:这里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

  (7)请学生重新排列05,可从小到大,也可从大到小,齐读几遍。

  (三)指导书写

  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

  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2、教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3.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独立完成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集体核对。

  2、课本17页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4.拿出作业纸(见文件:练习题)

  (1)第1小题:学生先连一连,再说一说得到了什么图形。(五角星)

  (2)第2小题(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儿呢?你能按从0到5的顺序连一连,帮它找到家吗?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校对。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数学王国的好朋友0,当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它会出现呀?(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个,因为0表示起点)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三只小猪》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 表演《动物说话》

  2、 乐器伴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教学总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三、教材分析:

  1.轻音乐《三只小猪》

  外国器乐曲《三只小猪》是由一支轻音乐队演奏的乐曲,轻松、幽默,不乏谐谑,勾画了三只小猪愉快的生活场景。乐曲在小猪的叫声中拉开序幕,在电子琴轻轻的主和弦的伴奏下,小猪柔和地欢叫着,短笛奏出了一条欢快、跳跃的旋律。音乐声中,小猪似乎很内行地在弱拍上应和着。接下来弦乐以小提琴齐奏出第二条风格不同的旋律。电子琴接着奏出了第三条旋律,好像小猪们欢乐的舞蹈。小提琴又齐奏出第二主题,在小猪的叫声中结束。

  2.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

  《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音乐开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长音和小提琴奏出的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在弦乐柔美的音响衬托下,竹笛吹出一段节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调清新,色彩明亮。接着音乐出现了轻快跳跃的旋律,经过两小节的过门,引出了一段活泼明快的曲调。单簧管吹出了4小节呆板、滑稽、憨厚的节奏音型,好像两只小熊猫摇晃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抬水。接着乐队奏出快速的下行跳进的旋律,仿佛是小熊猫急促走进商店的步态,加上最后竖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现了小熊猫一溜烟似地走进了商店柜台,开始接待来买东西的顾客。

  3.歌曲《动物说话》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最后8小节尾奏多采用16分音符的节奏和断音奏法,使小动物的形象得到补充,歌曲显得丰满完整。是一首便于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四、教学重点:

  1、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1、 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 认识木鱼、碰钟,学习演奏方法。

  五、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与间奏表演的连接。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 欣赏《三只小猪》,自编动作表演。

  3、 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教学上限:

  1、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 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下限:

  1、 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2、 学会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1、《快乐的小熊猫》欣赏带

  2、《三只小猪》欣赏带

  3、《我有一只小羊羔》歌曲范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1、 今天,刘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聆听着《快乐的小熊猫》中表现早晨的音乐片段轻轻地走进教室。

  2、 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自由说说)

  3、 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动作?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悄悄地说给老师听)(欣赏1)

  4、 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随熊猫主题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1、 第二位动物演员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聆听歌曲)

  2、 演员是谁?(回答)小羊羔唱歌可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学学。(用“咩”模唱“3—|3—|2—|3—|3—|3—|2

  —|1—||”的旋律,然后为歌曲伴唱。

  3、 我们来给小羊羔的歌声配上伴奏。

  出示碰铃——认识——演奏方法——模拟演奏(集体)——实物演奏(按小组)

  4、 歌曲演唱(会唱的小朋友)、伴唱、伴奏合成。

  三、欣赏《三只小猪》

  1、 下面的节目更有趣,演员是小猪三兄弟。这三只小猪是什么样子的呢?仔细地听(仔细聆听,悄悄地说)

  2、 说说自己想象中的三只小猪的样子和小猪的表演(个别表演)

  3、 模仿小猪的动作:扭着身子走路、翘鼻子、大耳朵扇风

  4、 学小猪走走(听老师提示按小组表演:1、3组,2、4组,5组)

  5、动物音乐会的节目真精彩,下一次课我们再来欣赏。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会写倒白等字,积累立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勇于探索的。

  4、引导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并为之付出行动,努力实践。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勇于探索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的。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桥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说桥,认识钱塘江大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那些桥,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钱塘江大桥,引导学生观察图感受钱塘江的雄伟壮观。

  二、介绍茅以升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桥是谁设计的吗?

  2、教师出示茅以升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简单地介绍茅以升。

  3、导入新课: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关于他与桥梁,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来了解茅以升为什么从小就立下了建筑桥梁的志向。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讲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3)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集体纠错。

  (2)学生自由的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3)玩摘苹果的游戏,加深巩固。

  3、检查读文的情况

  (1)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2)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3)指名反馈读,学生评议。

  (4)小组读。

  (5)全班齐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指名反馈,引导学生读课文一到七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1、了解端午节,体会人们对观龙船赛的向往。

  (1)小朋友还记得《粽子》这一课吗?什么时候吃粽子呀?

  (2)说说端午节的习俗。

  (3)导读:茅以升和乡亲们一样喜欢观看龙舟比赛,请同学们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4)从哪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人们对龙舟比赛的热爱。

  (5)教师引导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情感。

  2、了解断桥故事,了解茅以升的'悲愤和志向。

  (1)学生齐读课文2到6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什么后果?

  (3)茅以升望着断桥心里会想些什么?

  (4)集体交流,反馈。

  (5)教师导读:所以,茅以升暗暗发誓.

  (6)指名反馈:茅以升为什么立下造桥的志向?

  二、了解茅以升为建桥付出的努力

  1、茅以升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他是怎样做的呢?

  2、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各抒己见。

  3、指导感情朗读:

  从那以后,茅以升特别

  4、引导学生想象茅以升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白、进、边、力、名、主等字。

  2、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启发感悟

  1、教师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茅以升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建造桥梁的专家?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

  (2)不懈努力,勇于探索实践。

  3、我们从茅以升的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启发?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2、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反馈自己觉得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3、鼓励学生把字写得漂亮,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田字格的生字的示范作用,教学生读字。

  4、学生读字,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名反馈。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学习内容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 前

  【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59——61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和( ),1时=( )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 )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是( )针。

  2、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大格是( )秒,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所以1分=( )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 );( )等。

  课 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1、请大家认真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 格,秒针走 。秒针走 圈,分针走 。)

  2、秒针走 圈是 秒,分针正好走 小格,由此得出1分= 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能算 。(要求第1、2、大组同学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3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 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

  2、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 3、5分=( )秒 120秒=( )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

  3、每天大约睡9( )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 )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课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一、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 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 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

  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

  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 (学生一一口答)

  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

  1 、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 1 )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做操)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 9:15)

  (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 (学生尝试说) 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归纳: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 4 )分针指着数字 3 是 15 分 (出示钟面模型) ,分针指着其他的数字是多少分,你们知道吗?同位互相说说,并在书上填出来。(学生先讨论,再独立填,然后集体反馈,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2 、认识时、分的关系

  ( 1 ) (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

  ( 2 )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板书: 1 时 =60 分

  ( 3 )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3 .新课小结

  除了能认几时整、几时半,我们还会认几时几分了。为我们的进步鼓掌!

  三、实践运用

  1 .小游戏

  小游戏――“我来拨钟你们说”

  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是几分吗? (师生互动)

  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生生互动)

  2 .婷婷特别喜欢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老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师:她在什么时刻参加什么活动? (学生说)

  这两个时刻你们还会写吗? (学生独立写,重点指导 3:05的写法,集体反馈。)

  3 .拨一拨,说一说

  ( 1 )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 2 )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 .连线

  ( 1 )电视节目这么好看,有几只小动物也想来看呢。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找一找,要求动物身上的时刻和座位上的时刻一样。(课件出示小动物身上的钟面和凳子上面的时刻)

  ( 2 )拿出作业纸,自己找一找、连一连。

  ( 3 )小狗怎么没有座位啊?这儿还有一个空位置,谁能说出它的时间?(学生说,课件出示并完成连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婷婷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跟她交朋友吗?我们不仅跟她交上朋友,还要向婷婷学习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附:板书设计

  认 识 时 间

  1时=60分 2时40分 3时5分

  2:40 3:05

  五、教学反思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

  师: (课件出示图片) 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生: 做操。

  师: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 ,你们还会认吗?是几时几分呢?

  生 1 : 9 时 15 分。

  师:你还会认这个时刻,真了不起!

  生 2 :还可以说 9 点一刻。

  师:你还知道 9 点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妈妈跟我说的。

  师:你是怎么认的呢?

  生 1 :时针走过了 9 ,就是 9 时多了。

  生 2 :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2 大格是 10 分,走 3 大格就是 15 分了。

  师:可我看到了分针指着 3 啊,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分针怎么走的啊?

  生 1 :分针走了 15 下。

  生 2 :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那么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就是 15 分。

  反思:

  在用“ 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教材既安排了认读时刻的教学,又安排了写时刻的教学,尤其3时5分这个时刻的电子表表示方法学生很容易写错。何不改变一下呈现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些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结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认时刻的教学。在认 9时15分这个时刻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着认时刻。孩子们各人说着各人认时刻的方法,当老师肯定他们认对了的时候,学生的喜悦之情真是无法言喻。

  活动一: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 (指着模型) 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

  师: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可以用等号表示。( 教师板书: 1时=60分 )

  师: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活动二:从钟面上认读时间

  师: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对应的是几分吗?( 教师拨钟学生认)认得真快!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相互开展活动 )

  活动三:从实际生活中认读时间

  师: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 (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生猜,并说说如何认的)

  师: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学生活动 )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还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新课程不应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因为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冯教师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词语“滚、扑、撕、咬”、“整天”、“非常刻苦”、“懒洋洋”,学生更愿意参与,更能直观感受并内化词语意思,这样的语文实践远比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以“演”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本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像本课中教师让学生演一演懒狮子骄傲的样子再读懒狮子的话,这样不用教师怎么指点朗读的技巧,学生已能读得有声有色,这是一种指导有感情朗读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演”促交际。

  新课标着眼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的要求,在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强调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而口语交际并不只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教师必须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冯教师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同时,不忘利用这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最后,要指出的是,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演,也不是演得越多就越好,演要用得恰当,用得巧妙,才会在课堂上擦出精彩的火花!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44页-45页6和7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作业

  48页第1题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1-1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2-19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4-22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11-07

一年级小学体育教案12-03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03-16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1-19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