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感知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粗糙的特性。
2、能用较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有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兴趣,发展触摸感知力。
活动准备
布袋若干、内装有积木、海绵、粗抹布,丝绸、小热水瓶、小冰水瓶等质地、形态各异的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神奇的口袋,引起活动兴趣。
请2~3名幼儿随意摸出几件物品,感知口袋中有不同的物品。
2、幼儿练习用触摸感知物体的特征。
(1)幼儿随意在布袋里摸物品并说出其特征。
(2)游戏:听指令取物。
请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的.物品。
3、共同: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用手摸一摸,就可以知道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冷,有的热,有光滑,有的粗糙。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快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神奇的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察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观察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索事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明显变化,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察的物体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索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索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现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准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察,体验探索事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故事《神奇的镜子》。
2、视频《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神奇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观察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察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索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现在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时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干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注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察的图片看清楚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察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欣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索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很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
科学教案 篇3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在开展此活动之前,我首先考虑了以下问题:
(一)这个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活动所涵盖的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三)合理的环节设计是否有可行性。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溶解。
3.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发现,增强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透明的塑料杯、吸管、方糖、苹果、卫生纸、盐、砂糖、奶粉、黄豆、绿豆、大米、绿豆、水彩笔、温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今天,赵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
(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
出示一杯糖水,让幼儿猜想片刻后,请一个幼儿来尝尝。
“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
在哪里呢?找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
二、教师示范及个别幼儿操作溶解现象
1.教师示范,幼儿观看,端出水和糖,引导幼儿观察方糖的形状,并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继续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吸管搅拌方糖,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方糖由大变小最后不见了。
引出这种化了的现象叫做溶解。
2.个别幼儿操作奶粉的溶解。
刚才,方糖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奶粉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请小朋友上来变魔术,看奶粉到底溶解没有,好吗?
请一名幼儿进行搅拌的操作。根据实验过程,说出奶粉在水里溶解了。(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奶粉不见了,在水里溶解了。)
3.请幼儿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溶解在水里呢?”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集体操作,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做这个小魔术啊?赵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还有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可以溶解在水里,什么不能溶解在水里好吗?”
1.出示准备的材料,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觉得那种材料可以溶解?那种材料不能溶解?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表达。
2.介绍记录表的用法:方糖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所以在这里画一个√,不能溶解的就画一个╳号。
3.请幼儿分组到材料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表的记录工作。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搅一搅,观察有没有溶解。
5.实验结束,请每组一个幼儿分享一下实验结果。
四、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进行关于溶解的实验。附记录表
幼师OK网是一个让幼师备课更方面的资源整理平台,公开课再也不用担心啦,适合人群:中小幼儿园、园长、副园长、骨干教师、转岗老师、实习老师以及在读幼师。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进行A-BB或AA-B的方式排序,并能讲述排列的规律。
2、体验做冰糖葫芦的乐趣。
环境创设:
橡皮泥、彩色纸剪成的水果若干、棒子、范例2串(1串是按A-B方式排序,另一串是按A-BB方式排序)、小牛
重点与难点:
将两种实物进行A-BB或AA-B的方式排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看谁来啦?(出示小牛)
教师:小牛带来了一种好吃的东西(出示并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冰糖葫芦的.特征。
看看这冰糖葫芦是怎么做的呢?(巩固对A-B排序方法的掌握)
二、学习A-BB或AA-B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BB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2、教师:小牛开了一家冰糖葫芦店,小动物都很喜欢吃,小牛来不及做,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3、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冰糖葫芦。
4、教师随机指导,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5、集中幼儿,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冰糖葫芦是怎么样排列制作的。
6、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7、生生互动,帮助排序错误的幼儿。
三、买冰糖葫芦
大家一起帮助小牛叫卖并糖葫芦,体验制作后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昆虫世界充满了奥秘,各种昆虫长相各异、奇特,昆虫的卵生性使它的生长过程充满神秘。美美和丑丑就是毛毛虫变蝴蝶的两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形象,毛毛虫怎么变蝴蝶这一问题引发了孩子探索昆虫的欲望。因此,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活动带领幼儿进入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关注、体验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认识蝴蝶并初步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2、借助故事比较美美和丑丑不同外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活动重难点: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图示。
经验准备:学会儿歌《我想变成一直蝴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1、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色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2、那你们见过哪些蝴蝶呀?
3、我们小朋友见过那么多蝴蝶,我们在仔细的看一看蝴蝶到底长的.怎么样?
4、这只蝴蝶长的漂亮吗?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美美”
5、美美长的那么漂亮,它除了有美丽的翅膀,还有什么
6、小结:蝴蝶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有两对翅膀,六只脚。只要有这些特征的我们都说它是昆虫。
二、认识美美和丑丑,观察比较不同的外形特征。
有一天,蝴蝶美美飞呀飞呀来到了花园里。遇到了毛毛虫。
1、蝴蝶美美在公园里遇到了谁呀?(毛毛虫)
2、毛毛虫和蝴蝶长的一样吗?长的哪里不一样?
3、所以毛毛虫也有一个名字叫丑丑。
3、运用故事,引出蜜蜂的话
4、幼儿讨论:美美是不是丑丑变的呢?让幼儿猜测!
三、观看录像,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1、胡老师今天准备了一段录像,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蝴蝶是不是毛毛虫变的?
2、请幼儿说说丑丑是不是美美小时候的样子。
3、丑丑是怎样变成美美的?
4、梳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卵——毛毛虫——蛹——蝴蝶
5、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小朋友,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吧!
幼儿扮演毛毛虫,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四、拓展教育
1、昆虫世界里还有哪些动物也和毛毛虫和蝴蝶一样,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了的不一样?
2、幼儿继续探索,各种途径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蝴蝶的基本特征,同时,让幼儿欣赏蝴蝶的美丽来与后面环节毛毛虫的丑形成对比埋下伏笔。
鼓励幼儿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观看PPT蝴蝶的生长让幼儿了解先是小小的虫卵,然后变成毛毛虫,再后来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
通过我想变成蝴蝶这一环节,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巩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蜗牛04-06
科学教案《病毒》04-29
有关科学教案03-01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手的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找朋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