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5-27 11:31: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课题:淅沥的小雨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教材简析:

  本课其实是在上一节基础上进一步表现线条,(不规则的点线练习)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淅沥的小雨。

  课前准备:

  (1)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雨中人物、景物、动物的特征。

  (2)教师、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师搜集一些有关雨景的照片、录像。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

  (2)发展阶段:

  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如: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

  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尝试在深色的纸上用银色中性笔画出雨滴的样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伞边上,转动伞,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学评价:

  1、是否表现出了下雨的主题。

  2、是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雨景。

  3、能否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札记:

  在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人们的反应时,我请一位学生上来学学下雨刮风时的各种声音,另一位学生拿着雨伞配合着声音表演风雨中行走的困难。学生们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发现了在雨中走路的样子与平时的不同之处,在绘画时自觉地将之表现了出来。回忆以往教学时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不能准确表现人物动态的情况,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带来的好处。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师:屏幕上出示动态的画面:湖里有4只天鹅。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屏幕上出现2只天鹅向湖里飞走的画面。问:湖里的这些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又飞走了2只天鹅)

  师:要求湖里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并列出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4+3-2。

  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再对照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连加、连减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让学生试着计算4+3-2的`得数,计算后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小步骤,以突出计算的顺序和第二步计算减法时的被减数。

  2、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鹅)

  在注意观察 ;湖里的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要求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呢?

  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板书:4-2+3

  师:谁来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指名说说)

  师:这道算式谁会计算呢?(指名说说得数和计算顺序师板书得数和小步骤)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4、学儿歌

  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

  三、巩固练习

  (1)算式大比拼

  (2)判断

  (3)看图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我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根据算式7+2-5编个故事。

  2、指导丛书第35页。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欣赏,体会音色在乐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小朋友们注意听,有一只动物走过来了,是什么动物呢?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放音乐)

  2、学生听音乐后回答。

  师:为什么说是这些动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请你模仿狮子的'吼叫声,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动作吗?

  3、象这种音乐的声音听起来很威武、雄壮,一般都是描写那些比较威武、凶猛、强悍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鳄鱼等等,这段音乐就是描写狮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课件)描写了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看看是不是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叫了几声?

  4、听音乐,学生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说:我——是——狮子王!并要求学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国有一部描写狮子的非常有名动画片,名字叫——《狮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过,是吗?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玩了一圈,在动物园里,我们欣赏了一首乐曲《狮王进行曲》,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回去后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

  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欣赏:《狮王进行曲》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高低,通过听、唱、做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懂得音有高低。

  教学重点:学习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辨别音的高低。

  解决手段:

  1、做小实验。(实践法)

  2、模仿动物的.叫声。(对比法)

  3、敲音条。(听辨法)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而这一认识是第一次出现,所以,着重要求孩子们听辨音的高低,认识音的高低的位置(主要是八度音高的辨别),初步了解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教具准备:

  1、教学图片

  2、打击乐器

  3、录音机及教学法磁带

  4、投影机

  5、钢琴

  6、水杯二个

  7、音条

  8、国旗一面

  教学过程:

  1、音乐进教室并向师生问好。(用歌唱形式互相问候)

  2、复习音的强弱f、p:

  (1)用强(f)的声音唱一遍地开花《铃、板、锣、鼓》。

  (2)用弱(p)的声音唱一遍《人人叫我好儿童》,并做动作。

  3、用这两个记号拍下面的节奏。

  4、用编一句儿歌。

  如:小白兔真可爱

  方法:老师用响板打着节奏,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编儿歌做游戏。

  5、做实验:

  实验一:用《敲杯子》的实验引入新的音乐知识《音的高底》。

  方法:用二个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敲一敲,让学生听一听有没有没变化,把一个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个杯子中,出现一个杯子有大半杯水,另一个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让学生辨别音是否变化?变成怎样?得出什么结论?(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让学生来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

  实验二:辨别大鼓和小鼓的时高。(让学生敲)

  实验三:辨别音条的高低。(让学生敲)

  实验四:辨别等级牛和小鸟的声音谁高、谁低。(听录音)

  6、模仿音高和音低的叫声(用音条敲出旋律,学生模仿其音高)

  7、找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1)给歌曲中最高音插上国旗,给最低音插上少先队员。

  (2)进行爱国旗教育。

  (3)听到高音举起双手,听到低时垂下双手。

  8、小结:(由学生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D?D音的高低。

  (2)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3)小鸟唱歌声音高,老牛唱歌声音低。

  (4)红旗应插在最高音的位置上,少先队员应该站在最低位置上。

  9、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和学生道别,听音乐离开音乐教室。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第二册P22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数在不同的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2、对生活中的数有一定的认识。

  3、能用数来表达,交流。

  4、对数的多少能有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1、糖,花生米,黄豆,枣子若干,盆三个,表格一张。

  2、相关信息。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我们认识的数和数做做游戏。

  1、学生说数。

  (1)示范: (课件)

  (2)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小结:用数可以说清楚许多事情。

  (3)在小朋友说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说到了* 这个数,请说到 *的同学再说一遍。

  小结:同样的一个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老师说数

  (1)鞋子:从鞋号中你们知道谁的鞋最大,谁的鞋最小吗?

  (2)门票:这是宜兴三洞的票价,看了这三个不同的价格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数中我们看到了同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别!

  3、说年龄,填表。

  我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1)请五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和家人的年龄。

  (2)仔细观察这五个小朋友的年龄。你能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年龄大概是几岁吗?

  (3)说说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年龄大概是多少岁?

  (4)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爷爷奶奶年龄。

  (5)小明要考考大家了,先让我们找到小明家白云路84号。

  小明的家人中,今年64岁的,可能是谁?

  (6)猜一猜杨老师的年龄,怎么样?

  小结过渡:小朋友,通过刚刚的说数,我们对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和数做个游戏。

  二、猜一猜

  1、明确规则。

  2、活动开始。

  (1)抓糖:请几组汇报。

  怎么会抓得有多有少?(手有大小,抓得有松紧。)

  (2)抓花生:猜猜看同样是1号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花生米大约会有多少粒?

  猜得对不对?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按刚才的分工来完成抓花生的活动。 (指导填表)。

  猜

  数

  猜

  数

  (3)抓黄豆:猜一猜抓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数一数。

  黄豆比较多。怎样数可以又对又快?

  继续按分工完成,填好表格。

  3、汇总5组的数据,看着表格中的数据讨论。

  (1)这种类型的糖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大约可以抓多少?花生米呢?黄豆呢?

  (2)看看上面的图再看看表格中的数对照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4、展示一颗红枣,估计可能会抓多少颗?

  为什么?

  5、引导学生一起小结:看来同样的手去抓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个数就越少,东西越小,抓的个数就越大。要使猜得与实际比较接近,得仔细观察,多多思考。

  6、其实刚才同学们的猜也可以说是估计,这是一项本领,不光抓花生、抓黄豆的时候要用到估计,平时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计。(举例)

  三、总结(略)

  四、数一数

  (1)快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在召唤我们,你看已经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园数数了!(看课件)

  (2)小朋友,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数的呢?

  就让我们奔向校园的怀抱,出去数一数吧!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详细介绍:教学课题

  9加几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

  2、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最优化。

  3、加强知识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运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题。

  2、能掌握方法以进行计算。

  3、感知算法的多样化和方法的`最优化。

  教学重点

  选择优化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形成规律,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CIA课件

  小捧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一、口算练习(出示习题)

  1、基础口算练习

  435-21823

  7-48-56273

  2、过渡口算练习

  9()=10

  913=912

  951=194=

  二、创设情景导入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可以是抽生回答,其于学生订正,或是开火车回答。

  学生说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1、出示课间游戏场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2、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数字9和2

  三、新课学习

  1、列出算式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老师巡视指导

  3、说说你的出算法

  (两加数交换位置,其和不变的知识点)

  4、练习游戏

  先请9个学生上台参加游戏,再请3个(4个……)

  列式计算并说出算法

  学生提问:

  ----比----多几人?

  ----比-----少几人?

  -----和-----一共有多少人?

  92=1129

  11

  学生算法:

  1、数数的方法

  2、数小棒(用小棒数)

  3、估算的方法

  4、凑“十”的方法

  ……

  93=12

  12

  94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5、写出其它9几的加法

  归纳整理、掌握方法、知道规律、阐述算理

  6、练习处理

  7、寻找生活中的9几的问题

  9596

  9798

  99

  做练习作业

  教学板书

  9加几

  1、数数的方法92=1129

  2、数小棒(用小棒数)1193

  3、估算的方法10949596

  4、凑“十”的方法979899

  ……

  9加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及人们生活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整体阅读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请同学们听听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教师范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全文,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指名朗读:读你最喜欢的哪一节。(随机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学生边读边看图。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美丽的景色。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四季的歌,细细地去体会四季的美。

  二、细读诗歌

  2、学习第二节

  师:春天也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夏天又悄悄地来了,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第二节想想,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学生讨论: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朗读:“金蝉唱起了歌”“绿树成行”“园里瓜果香”,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了解夏季的变化)。

  教师评述:夏天也是美好,金蝉在唱歌,绿树多茂盛,瓜果香喷喷,小朋友们欢乐地游泳、玩耍。

  齐读第二节。

  3、学习第三节

  齐读第三节。

  师: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中体会课文第三节)。

  你喜欢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吗?为什么?(指导学生朗读:稻谷金黄、粮食堆满仓,体会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教师:秋天多美呀!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黄,看到丰收的粮食堆满仓,我们多么欢乐。

  4、学习第四节

  自由朗读第四节。

  说说你最喜欢冬天的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引导:冬天北风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你能说说下雪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雪花飘舞,到处一片银白,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

  齐读第四节

  三、熟读背诵

  师:学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们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丽,你们愿意把四季的歌记在心吗?

  1、四名学生分春、夏、秋、冬朗读。

  2、按春、夏、秋、冬顺序分组朗读。

  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节,二、三、四节可按以上方法,让学生自己背诵。

  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诵。

  5、全文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同位互相讨论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3、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瓜”、“北”的写法。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描红。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11-07

一年级小学体育教案12-03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1-19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4-2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2-19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03-16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学一年级教案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