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说理能力;掌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判别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之后即将学习的第三个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理解及说理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
两根长40厘米 和两根长30厘米的.木条
五、教学设计
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判定定理,然后借助各种方法加以验证。最后依靠课本所设计的“做一做” ,“议一议” 以及“随堂练习”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旨在为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做铺垫)
2、小组活动
用两根长40厘米和两根30厘米的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四条边,能否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当两组对边相等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不相等时,所围成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课本91页的“做一做” (其目的是巩固和应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4、“议一议”
问题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想法。 (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再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问题2、要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有哪些方法?
5、通过课本的“随堂练习”,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加以应用和巩固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22~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1.课件
2.教师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3.学生准备好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信息窗1,学生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交流讨论的情况)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师: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先领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指出它的高来。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活动二: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解决1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
我们已经知道1号虾池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要求1号虾池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请大家猜测一下。
学生活动:用手中的学具操作一下。
师:现在交流你们想出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各自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来验证的 ,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提问:它们的面积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通过操作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2)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演示。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S=ah,或者S=ah。
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现在来求:1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90X60=5400(平方米)
活动三:
解决2号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
交流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活动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的1、2、5
活动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比较它们的大小得知道它们的面积,我们只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计算,(出示)小精灵提示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试一试。(切换)
一个方格代表1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谁来数一数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出示)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出示)
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出示)
(出示)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
要想完成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1、想一想,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以小组为单位剪一剪,拼一拼。
2、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信你一定行!)
现在开始自学,注意看书的姿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三)、学生自学
1、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自学。
2、检测学生自学效果
师:自学时间到,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抽生到前面演示)
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师板书面积公式)
教师小结(展示动画):
同时教师口述:通过割补的方法,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而且长方形的长和宽恰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边口述,边板书。)教师讲述: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简写成:S=ah。(板书)
下面就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出示检测题
出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 6,高是 4,它的面积是多少?
抽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搜集学生检测中出现的错误。
(四)、后教
1、学生自由更正
在学生完成检测后,看黑板上学生的板演,注意做题的步骤,如发现错误和有不同见解的同学,上台更正。
2、讨论归纳
问:做题的步骤是什么?第一步写什么?其中的a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s呢?
板书:写公式——代入数——计算(单位)——写答话。
(五)、当堂训练
1、
2、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写公式——代入数——计算(单位)——写答话
5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4
【当堂检测】
1.(20xx 年永州市).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圆.
C.一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一个四边形花坛 ,被两条线段 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种上红、黄、紫、白四种花卉,种植面积依次是 ,若 , ,则有( )
A. B. C. D.都不对
3.(20xx襄樊)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 于E 且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则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为( )
A. B. C. D.
4.(20xx年南宁市)如图(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 中,点 、 分别是 、 边上的点,且 , .
(1)求 ∶ 的值;
(2)延长 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 ,如图2试判断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2)的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检测导结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做书上82页2题。
4、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5、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5分钟,动手实践、探索、感知,学生进一步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小组活动一
内容:
问题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纸或白纸一张。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桌交流一下;
(2)给出小明拼出的四边形,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请用简捷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
2.小组活动二
内容:生活中常见到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有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二环节探索归纳、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动手、动嘴,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3:
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1)让学生动手操作、复制、旋转、观察、分析;
(2)学生交流、议论;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践的过程。
第三环节推理论证、感悟升华(10分钟,学生通过说理,由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操作层面感知的基础上提升,并了解图形具有的数学本质。)
实践探索内容
(1)通过剪纸,拼纸片,及旋转,可以观察到平行四边行的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如图连结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1=∠2,∠3=∠4
∴△ABC和△CDA中
∠2=∠1
AC=CA
∠3=∠4
∴△ABC≌△CDA(ASA)
∴AB=DC,AD=CB,∠D=∠B
又∵∠1=∠2
∠3=∠4
∴∠1+∠3=∠2+∠4
即∠BAD=∠DCB
第四环节应用巩固深化提高(10分钟,通过议一议,练一练,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合情推理,体现性质的应用,同时从不同角度平移、旋转等再一次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活动内容:
(1)议一议: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能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吗?
A(学生思考、议论)
B总结归纳:可以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
由平行四边形对边分边平行得到邻角互补;又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由此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可以确定其它三个角度数。
(2)练一练(P99随堂练习)
练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求∠ADC、∠BCD度数
(2)边AB、BC的度数、长度。
练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它的四条边中哪些线段可以通过平移相到得到?
(2)设对角线AC、BD交于O;AO与OC、BO与OD有何关系?说说理由。
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概括总结(8分钟,学生踊跃谈感受和收获)
活动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反思、总结。
(1)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给自己一个评价。
(2)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练表现,优秀方面有哪些?你看到同伴哪些优点?
(3)本节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上、方法上)
考一考:
1.ABCD中,∠B=60°,则∠A=,∠C=,∠D=。
2.ABCD中,∠A比∠B大20°,则∠C=。
3.ABCD中,AB=3,BC=5,则AD=CD=。
4.ABCD中,周长为40cm,△ABC周长为25,则对角线AC=()cm。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4.1
A组(学优生)1、2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平行四边形教案】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教案04-0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11-27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02-09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2-17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06-03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03-05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3-15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2-1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03-11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