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7 10:00:3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锦集九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教幼儿学会看简单的标记,能按箭头方向前进。

  2、发展幼儿双脚跳、跨步跳的动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在活动场地布置好"小水洼"。音乐磁带《我爱运动》。

  2、用蓝即时贴剪好"水洼"的轮廓,用黄即时贴剪好小脚印。

  3、用红即时贴剪成箭头的形状,粘贴出前进的方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听《我爱运动》的音乐,让幼儿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利用故事导入活动:炎热的夏天到了,天空传来轰隆隆的打雷声,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地上出现了很多小水洼。小水洼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2、教幼儿知道是小水洼后,教师提问:"在下雨天,你们看到小水洼都会怎么做?

  3、幼儿学习儿歌,《门前一片雨水洼》: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雨水洼,双脚跳,单脚跨,过了水洼就到你的家。

  4、教师问题:下过雨,地上个小水洼,怎样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马上到达朋友的家呢?

  5、幼儿观看"小水洼","两个脚印"和"脚印"的不同含义(双脚跳,单脚跨)箭头表示的方向。

  6、游戏开始:

  教师先示范一次,边念儿歌边游戏,请幼儿仔细看,怎样才能不踩到水坑,又不会湿到鞋子?

  7、教师幼儿练习(边念儿歌边跳水洼)幼儿排好队,越过小水洼,

  8、活动反复数次,幼儿可边念儿歌边行进。

  9、播放音乐放松活动。

  三、结束:

  小朋友们都安全的`跨过了雨水洼,干干净净的到达朋友的家,可以把学到的两个本领教给好朋友和朋友一块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2、体验与同伴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自制小汽车、红绿灯。

  2、教学挂图《过马路》。

  活动重点:

  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说说过马路的经验: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过马路的?为什么过马路要看好红绿灯?”

  “过马路时还有谁要看好红绿灯?”

  “小司机怎样开汽车?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小司机。”

  2、体验游戏“过马路”:

  老师手持红绿灯,幼儿学做小司机按信号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3、听音乐,辨认音乐信号:

  老师弹奏不同的'音乐(高音、低音),幼儿讨论各代表的信号:

  ――“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高、低音可以代表什么颜色的灯呢?”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倾向,决定高、低音代表不同颜色的灯。

  4、游戏――小司机:

  老师弹奏划音,幼儿探索其代表的信号:

  ――“这个声音像小司机开车时的什么动作?”(刹车)

  老师交替弹奏三种音乐信号,幼儿愉快的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懂得用手在身体不同部位上下的爬动。

  3、能根据歌词合拍地做小手在身体上爬的动作,表现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小手做游戏》进行活动导入。

  (1)师幼玩手指游戏《小手点点》。

  教师: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2)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的小手除了能做游戏还能做什么呢?

  (3)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能洗脸、刷牙、梳头,它还能够爬哦!

  (4)教师:小手怎么爬?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创设情境,学习律动“小手爬”。

  (1)创设“毛毛虫爬上山”的情境,引出主题。

  教师:小手变成毛毛虫,看看毛毛虫在做什么?

  (2)教师做小手爬的动作,从膝盖爬到头顶上,再从头顶爬到膝盖,引起幼儿的兴趣。

  (3)请幼儿进行模仿,教师小结。

  教师:毛毛虫爬的时候要一下一下地往上爬,一下一下地往下爬。

  3、结合歌曲旋律做出“小手爬”的动作。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引导幼儿感受动作和音乐的'关系。

  教师提问:小手先爬到哪里?小手最后爬到哪里?

  (2)重点引导:在每句结束后手爬到头顶或膝盖上,引导幼儿关注动作和音乐的匹配。

  (3)播放音乐磁带,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出动作。

  4、创编歌词,并按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

  教师: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呀?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讨论,尝试接纳同伴的想法。

  (3)请幼儿说出自己创编的内容,师幼共同边唱歌边做出创编歌词的动作。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尝试改变演唱的速度,让幼儿在快速演唱和做动作中体验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二、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三、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四、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准备

  1、《我爱洗澡》音乐磁带(自备)。

  2、娃娃玩偶一个,脸盆(代替浴缸)一个,香皂一块。

  过程

  1、娃娃洗澡。

  (1)夏天真热,妈妈给宝宝洗个澡,凉快凉快吧!

  (2)教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宝宝,该洗澡了!”“卟噜噜!”妈妈把宝宝放进了浴缸里。“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沫满身跑。“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扑腾!”宝宝乐得玩起水来了。

  2、大家来洗澡。

  (1)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加以表达。

  (2)配上音乐,妈妈再为宝宝洗澡。

  (3)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的逼真、有趣的幼儿。

  (4)重点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并用“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等引导语带动幼儿跟上节奏。

  (5)在前奏部分教师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饿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肥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的扭动。

  3、香宝宝来了。

  (1)刚刚洗完澡感觉怎么样?在家里洗完澡会抹一点什么?

  (2)表扬结束,给幼儿“抹香粉(水)”,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活动准备:

  1、彩色纱巾,录音机,录音带。

  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 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师:谁找到有趣的话啦?

  幼:我听到“??”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师哼(啦??咿呀咿呀呦)。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

  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 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

  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

  (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 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

  师: 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

  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结束游戏

  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 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退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利用动作表演的形式增加游戏趣味性,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鼓励大胆表现音乐的能力,锻炼幼儿对乐句韵律的感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激趣

  间段曲锻炼幼儿根据音乐表现创造动作的能力。

  2.指导认知

  ①欣赏乐句游走的音乐听音乐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干什么?

  ②再次欣赏音乐,并尝试随音乐做各种身体动作。

  听音乐大家想做哪些动作?幼儿自由创造回答?我们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来表演一下!

  ③随音乐游戏,表现乐句的'特点(集体、分组)

  滚球

  分组表现乐句

  要求:幼儿按照乐句来表现动作。

  3、复习巩固

  教师与幼儿起立动起来做游走的游戏:

  “请大家想出不一样的好看的动作,来当小模特,大家每个乐句学习一个小模特。”

  先有老师做游走的学习对象请幼儿尝试做游走示范对象

  4、迁移运用

  用水族馆的的音乐,请幼儿模仿海底小动物:游戏《海底游走》

  5、扩展放松各种各样的走每人一个乐句〈过桥〉游戏,巩固幼儿对乐句变化的理解,培养幼儿创造想象能力,

  要求:每人用一个乐句从小桥上走过来每人想出不同的动作才能走过小桥。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对身边的植物充满着好奇,通过我们班的自然角种植的小豆荚来观察小豆荚的生长过程,特别是小豆荚成熟时在太阳下裂开,小豆子自己从豆荚里“跳”出来,幼儿感到非常的兴奋。设计《我是小豆子》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小豆荚生长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丰富孩子的知识,更能陶冶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操。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动作。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

  2、三种颜色的小豆子图片,让幼儿贴在手腕上。

  3、认识小豆子,知道它的生长过程。

  4、场地画有一株株长有豆荚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用小豆子制作的小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你们知道这只小兔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吗?(我们自己种的小豆子),引导幼儿来认识小豆子。

  二、学习歌曲《我是小豆子》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在一片种植园里,小豆子发芽、长叶、开花,以及小豆荚成熟了裂开后,小豆子自己跳出来的情景-------

  2、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小豆子是怎么从豆荚里出来的?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3、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唱歌曲。 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跟唱。

  三、创编表演动作

  1、幼儿观看课件,讲述故事,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2、启发幼儿想象,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豆子宝宝从小豆荚中出来的?(跳呀、蹦呀、跑呀------)

  3、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豆子从豆荚中出来的动作。

  4、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

  5、幼儿站成大圆圈为一个大豆荚,面向圆心,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6、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自己看一下粘贴的小豆子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豆荚。

  1)第一遍:戴同色的小豆子宝四在一起,围成几个圈,

  2) 第二遍:小豆子宝宝分散开。

  3) 第三遍:小豆子宝宝长大了。

  7、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8、幼儿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豆荚进行表演。

  故事内容: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小豆荚在太阳公公张开小嘴巴,小豆子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跳呀跳呀,蹦呀蹦呀,真快乐。小豆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从豆荚中跳出来。有的落在了草丛中,有的跳到池塘边,有的蹦到了柳树下,有的跑到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小豆子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小豆子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小豆荚了,也有自己的豆宝宝,他们也做妈妈啦! 附音乐: 1=C2 活泼、神气地我是小豆子 55 5 5 3 | 5 5 5 6| 1 6 5 3 | 5 5 3 | 我 是 快乐的 小 豆 子, 太 阳 公 公 照 着 我 , 5 5 3 3 | 5 - | 3 3 3 0 | 5 3 1 0 | 5 5 5 0 | 张 开 小 嘴 巴, 跳 呀 跳, 真 快乐, 蹦 呀 蹦 6 5 3 0 | 5 6 5 6 | 5 5 3 | 5 3 | 6 5 | 1 - || 真快 乐, 碰 到 泥 娃 娃, 我 又 发芽了。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3-08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手指11-29

小班优秀音乐教案09-10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3-30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06-26

小班音乐教案最新11-10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11-08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