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27 08:49:5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美术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美术教案范文集合5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渐变的图形。

  2.了解形的渐变的不同呈现方式。渐变的形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模仿或创作渐变的图形。

  教学重点:

  观察或选择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渐变元素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再创作出有规律变化的图形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渐变的形中形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奇妙的想象,运用各种绘画方法将其表达和表现出来。

  教学媒体:图片,实物,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的形,寻找身边的渐变图形。研究探索更方便的方法表现渐变的图形。

  二、新授

  操作技巧

  可以先画出一种造型的草稿。

  再设计出该形状的渐变,要逐步的进行变化,否则会造成唐突的感觉。可以借助一些直线或曲线,先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渐变的形。

  操作步骤

  先向学生提问:构思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形的渐变呢?

  根据设计需要,借助工具画出渐变的骨架,再添加出渐变的形,形象要有趣,构图要饱满。

  可以用色彩或线条来创作。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可以先画出多张设计草图,再选择满意的一张进行加工。

  2要求创意独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有趣。

  四、课后拓展

  同学自由组合,尝试摆出一个渐变的姿势或动作。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小朋友的脸(美术)

  活动目标: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画出自己的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画出五官的正确位置。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2)每人一张纸、马克笔、蜡笔

  活动过程:

  l 通过猜谜语、看脸谱,了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 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眼睛)

  (2) 出示脸谱提问,让幼儿回忆五官的位置、名称。

  “小朋友,你们看!脸上有眼睛,还有什么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头发)“现在请你想一想,他们都在你脸上的什么地方呢?”

  教师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l 师生共同探讨五官的.正确画法,引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画出五官,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 教师提问:“我们的脸上有那么多的器官,应该先画什么?”(鼻子)

  “画完鼻子再画什么呢?”(嘴巴、眼睛)

  “然后呢?”(耳朵)

  “最后画什么?”(头发)

  (2)教师再次总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两只眼睛,在两只眼睛的旁边以便画一只耳朵,最后在头上画头发。”

  l 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像:“你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你画了什么?”

美术教案 篇3

  课外绘画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绘画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艺术兴趣活动”是我校文体活动的一个战略阵地。它既能充分展示教师风采、丰富校园文化、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又能为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确保艺术兴趣培养工作做到计划、组织、辅导、活动内容的落实,特制定此计划。现将本学年绘画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绘画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绘画室。

  3、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绘画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5、爱护绘画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绘画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绘画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两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绘画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绘画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具体活动安排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应会:会讲出笼各部位的象征,能创作出一幅龙的绘画作品,能够抓住龙的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收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难点:在绘画中表现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在欣赏?评述中让学生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有关龙的'资料、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说龙:

  1.收集关于龙的资料。

  2.说说你对龙的了解。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看龙:

  1.欣赏龙的演变:

  a、玉龙猪——新石器时代

  b、瓦当上的行龙——汉代

  c、赵州桥栏板上的双龙——隋代

  d、通经北面上的云龙——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龙——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龙——明代

  g、黄帝玉玺上的蟠龙——清代

  2.了解龙的组合形象:骆驼头、鹿角(风华稳重)、马齿、牛耳、蛇身(灵敏矫健)、鲤鱼鳞(条理有序)、鹰爪(扎实气魄)、泥鳅尾。

  教学意图: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建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等。龙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是万物之灵,同时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画龙:

  1.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2.画龙的口诀:昂首、张口、露齿、睁眼。

  3.提出作业要求:画一条龙。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四、赏龙:

  1.欣赏作品。

  2.谈谈创作体会。

  教学意图:体验成功感。

  五、做龙:

  1.我们是龙的传人。

  2.怎样做一个龙的传人

  教学意图:树立民族精神。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利用大量的版面展示了学生优秀作品,目的.是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纸杯、胶卷外壳、酸奶杯、发卷、饮料瓶、卫生纸卷芯……同时还提供了制作方法步骤图,为学生制作提供了参考。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应会: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物进行再设计的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五)学习材料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美术花瓶教案07-29

小班美术教案09-23

美术熊猫的教案11-04

关于美术教案11-10

小班美术教案11-02

美术《水果》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