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母亲教案 推荐度:
-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我的母亲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母亲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激发起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师曾要求同学们仔细的打量,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做了呢?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老师小结并请同学们记住关于母爱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比较有名的就是《游子吟》,著名学者胡适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胡适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
三、了解作者: (结合注释学习)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文章,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严格。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此处要进行一个分类,可以把这课文的主体部分内容分成三层:严格教育儿子;对后子女的宽容忍让;受辱后的刚气。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母亲给我人生的教训,前三段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品味语言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生速读文章,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六、总结
七、作业
完成《综合能力训练》本课练习,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课上完成。
我的母亲教案2
学习目标:
1. 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 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 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的:
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
2.人物形象。
3.分几个部分。(的文眼。)
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 字词等基础知识。
2 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 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轻轻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
(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
(2)严格督学。
(3)保护孩子自尊心。
(4)疼爱胡适。
(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儿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
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刚烈……
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容易?痛苦。
痛苦体现在何处?
(1)寡妇、后母
(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
(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
(4)流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
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
(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的品质。
(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
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品质。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提醒学生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的感情。)
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
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托其母亲的伟大。
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
(1)这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
(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以上便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希能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感受胡适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结束本节课。
我的母亲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
2、理解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3、学习文中截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的手法。
4、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难点:学习文中截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 诵读名句 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任你肆意索取和享用,却不要求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人们用充满深情的笔调赞美母亲、抒写他们所感受到的浓浓的母爱。同学们请看:
1、出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老舍
对我而言,我的母亲似乎是我认识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见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从未遇上像我母亲那般优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这要归功于她。
——卓别林
2、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深情。自由读
3、齐读
4、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我的母亲》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板书课题)
二、点击作者
邹韬奋是我国解放前的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在预习初读过程中,你觉得文章中哪些词应该理解和积累下来?哪些字词你还不理解?
2、组织学生对不理解字词进行互相问答。
3、教师小结并投影生字词
出示:
(1)、读准字音
查(zhā)氏 瞥(piē)见 歉疚(jiù) 女红(gōng) 妹仔(zǎi) 人影憧憧(chōng) 睡眼惺忪(xīng sōng) 娓(wěi)娓动听 循(xún)循善诱 辗(zhǎn)转反侧
(2)、说清词义
莫名其妙
饮泣吞声
(3)、指名读——覆盖片出示答案——齐读
四、初识母亲 填写档案
1、过渡: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在作者邹韬奋的心目中,母亲也是最慈祥的,母爱也充满了似水般的柔情。下面就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心中给文中的母亲建立一个小档案。
2、出示:
姓名:姓查 无名
籍贯:浙江海宁
性格:慈爱、富有同情心、感情丰富、勤劳能干
3、交流
你的档案建好了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换一下意见吧,如果他人的答案与你有出入,请你讲出理由,争取说服他。
4、指名回答
5、引导讨论
作者怎么会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呢?他是怎么说的?找到了吗?齐读第一节。
“只知道”,“至今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提示:联系当时社会妇女的地位想一想)
结论:在旧中国社会妇女只是家庭的附属品,根本就没有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嫁人后人们就用其丈夫的姓氏来称呼她们,如x太太, x夫人,甚至在她们死后,她们的墓碑上也只刻着“x门x氏”根本就没有名字。这是旧中国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剧。作者反复强调“不知道”包含着对旧社会深深的谴责。
五、走近母亲 讲述故事
通过文中的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我的母亲教案4
1.理解主题
作者通过对自己一段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我的母亲教案。
2.理解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至4段):主要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文绉绉、爱读书的性格特点及成因。流露出一份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5至12段):主要从训练“我”做人和如何当家两方面写母亲,表现了母亲是我的严师及慈母,也表现她对人宽容隐忍但又不失“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段):总结全文,写母亲给“我”极大极深的影响,让我一生中受用不尽。
问题思考
1.我有一个绰号叫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它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这个绰号有没有贬义?为什么? 绰号——麇先生,因为我文绉绉的,像个先生样子,所以家乡的大人们这样叫我:体现了我文质彬彬的性格。这个绰号无贬义,表现了大人们对我亲切的喜爱,一种鼓励。
2.我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性格的成因有三:自身文弱;母亲不准乱跑乱跳;大人们的期待
3.对游戏生活,小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态度?作者40岁写文章时是一种什么态度? 充满神往;体现出了一种因童年缺少游戏生活的一种深深的惋惜。
4.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5.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6.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7.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8.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2)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深入探究
本文的语言质朴、真切,很讲究分寸,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1)“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2)“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3)“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教案《我的母亲教案》。──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第一部分:回忆作者九岁前的若干经历,为写母亲做铺垫。
(1)交代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原因和母亲原因(社会环境)
(2)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写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
(4)自然过渡。 第二部分:写母亲。
(1)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A、罚跪——严师 B、治眼疾)
(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A、对大哥 B、对嫂子的无理取闹)
(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研讨与练习〗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我的母亲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写法,通过抓住事物的动作、神态来突出特点,体现个性。
3培养多角度观察的意识, 提高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写法,通过抓住事物的动作、神态来突出特点,体现个性。
课堂训练点:培养多角度观察的意识, 提高观察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是谁?
师:对,是我们的父母。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自己的父母,说说他们的特点,讲讲你们之间的故事,谈谈来自父母的无畏不致的爱。
二、打开思路,从生活点滴入手:
1、展示《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2、生读,并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4、那我们的爸爸呢,他疼不疼你,他会怎样表达对你的爱?
三、介绍父母,建构文源:
1、说起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呢?
2、要求:要抓住爸爸(妈妈)最显著的特点,和最习惯的动作或语言。不管是严厉的、温柔的、活泼的或是搞笑的爸爸妈妈,都会有意无意地说同一句话,做同一个动作。把它说出来,好让我们听了你的介绍,一下子就能从人堆儿中把他们认出来。
四、讲故事:与爸爸妈妈不得不说的事儿
1、每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定会有许多事情发生,
选取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或者高兴的,或者悲伤的,或者委屈的,或者自豪的……给大家讲一讲。
2、要求:只能说一件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一定是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五、动笔写作:我和爸爸(妈妈)不得不说的事儿
1、要求:
①、介绍爸爸(妈妈)时要突出特征;
②、写出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给你印象最深刻的 一件事;
③、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学生动笔写作。
六、习作展示:学生展示习作。
七、师生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细心地品味了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情化为实际的行动吧,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我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八、作业布置:课后完成习作。
教学反思:
通过体验,挖掘学生情感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体验人生的苦与甜,体验与父母之间的真挚感情,能触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情动而辞发”这样写下来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有骨有肉,这样的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表达,更加加深学生对生活与人生的体验。这是体验——写作——再体验的过程。体验使写作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1).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2).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
本课的不足是学生发言并不积极。应该是教师在调动学生时引导不到位所致,是我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学生习作:
我和妈妈不得不说的事儿
一双忽闪忽闪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下挂着一张爱笑的嘴,梳着长长的棕色卷发。可妈妈很爱唠叨,很唠叨,每天上学的时候,总是对我说:东昊,作业带了吗,晚了吗?红领巾带了吗?路上要小心,不能横穿马路??有时候,我也很烦,烦的事妈妈天天说,天天唠叨。有时,也不烦,不烦的是这些唠叨蕴藏着妈妈对我的爱,关怀。
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饭店,可哥哥学习很累,还不好好玩电脑放松放松?可妈妈已经打电话催了三次了,让我们赶紧去,可哥哥不去。我很着急,可哥哥还是不去,我就在他的背后偷偷的打了他一下,然后向厕所跑去。可哥哥把我抓住了,和我打了起来(其实就是把我揍了),我们打得还很激烈,最后把我打的鬼哭狼嚎,泪落如珠。接着又把我锁在院子不我出来,自己走了还不让我告诉妈妈爸爸
我想尽了一切办法让自己出来,翻墙???!不行!有点难度,那我踩着凳子???那也不行!
我正在郁闷中,接着,从门外想起了熟悉的脚步。“是妈妈吧!”我想。不一会,大门开了“是妈妈,真的是妈妈,终于能出去了。”我痛苦的向妈妈诉苦吗,妈妈摸着我的脑袋,安慰着我。“没事。”
到了晚上,我的妈妈一边批评我哥哥,一边安慰我,让我感到一切都是我哥哥的不对,让我觉得,我没事了。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关怀和爱。我想说:“妈妈,我爱你!”
我们全家最高兴的一件事
有一次,星期天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觉得很没趣,就在这时,我提出了一个建
议,不如来举行一场家庭智力竞赛吧!妈妈说:“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就举行一场家庭智力竞赛。”
我们搬来一张桌子,我们全家人依次坐在沙发上,竞赛规则是:有爸爸来出题,出
完题之后,我们谁先拍到桌子谁就答题。
竞赛开始了,爸爸出了第一道题:“今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的口号是什么?”
是我先拍的桌子,我回答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答对了!”爸爸说。紧接着,爸爸又出了第二道题:“最早的世博会是在那年举行的?”这次是妹妹先拍的桌子,“是在1851年举行的。”“答对了,”爸爸说。爸爸又出了第三道题:“今年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这次又是我先拍的桌子,“海宝,”我又答对了。爸爸又出了第四道题,这道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小明每次跳水都得游泳冠军,为什么这次他不跳了呢?”妈妈先拍了桌子,“因为游泳池里没有水。”“答对了”爸爸又出了第五道题,“毛毛虫走到了一条小河边,这条毛毛虫要怎样才能到达河的对岸呢?”妈妈又拍了桌子,“毛毛虫要变成蝴蝶飞过去。”“答对了。”爸爸说。
竞赛结束了,妈妈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妹妹是第三名,妈妈的奖品是一个化
妆包,我的奖品是一个笔袋,妹妹的奖品是一个文具盒。 我获得了一个笔袋,今天我很高兴,虽然我不是第一名,但是我非常开心!
我和爸爸妈妈不得不说的事儿
自从你们把我生下来之后,就无时无刻地在照顾着我。我是在你们的关怀下、呵护下慢慢成长。我平时的吃穿都是你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挣回来的。你们为了我的学业奔忙着、操劳着,这些都表现了你们对我的爱。
从小到大,我花了你们不少钱,你们也花了很多心血在我的身上。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栽培,在我身上花的心血。
妈咪,记得在前几个星期的一天,我生病了。为了我,就算你快上班了,也到外面买粥给我吃;陪我去看病;你不断地祈求着上天和菩萨,希望我能康复。下班回来了,你一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温暖。
爸爸,虽然我现在长大了,但是到现在,我还记得在小时候你陪我玩的时候。那时候,你一下班回来,我吵着让你陪我玩,你为了让我高兴,我想玩什么,你都依然陪我玩。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你想方设法哄我开心。
我做错事了,你们就算有多生气,还是原谅了我,包容我;无论我有多调皮,你们从不骂我,只是耐心地教育我……
为了养活我,你们很辛苦。我应该懂得感谢你们,孝敬和回报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今天,为了感恩你们,我写了这篇习作来表达我的心声。希望你们能明白和感受到我的心意!
谢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我的母亲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 ) 溺( )死 和睦( ) 衙( )门 妯娌(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 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三、全班有感情地齐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明确: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四、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思考问题:作为全文的结尾,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五、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六、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的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和四,抄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5、回忆我的母亲
情 爱母亲 交融、升华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爱党、爱人民 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我的母亲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一篇传记,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 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2、过程与方法: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 4、5课时)
五、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胡适的资料,阅读《胡适自传》、《先母行述》,拓展视野。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
创设情景导入
1、导入 :
2、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3、 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3、教师提出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1、默读课文
2、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3、讨论交流教师提的问题。
小结与作业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1、写生字词语
2、 2、完成《学案》的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拓展延伸
(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
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课后研练二”的句子。
拓展延伸
1、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2、欣赏“诗中的母爱” 和歌曲中的母爱。
1、背诵古诗词中体现母爱的诗句。如:游子吟(孟郊)
2、歌唱<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
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研练三”
我的母亲教案8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主题,体会诗歌热烈真挚的情感。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3、明确这首诗歌的现实意义和当代意义。
说明:
这首诗歌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进行细枝末节的分析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并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同时由于诗人在创作中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可以从诗歌采用的统一的意象上来理解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站在五四运动和今天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上理解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体会本诗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分析诗歌的丰富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2、难点:正确理解时代背景和本诗主题的关系。
说明:
在诗人的笔下,人与地球的关系成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这是诗人在抒发感情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想象的艺术境界。因而通过诗歌中既多样又统一的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想象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这首诗歌的产生并不是诗人单纯的个人理想,而是社会理想的体现,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民主平等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是一个难题,并且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视角来阅读诗歌,使优秀诗歌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你曾经读过关于母亲的诗歌吗?然后引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导入本课的学习。快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学过的关于母亲的诗歌,同时学生可以互相补充。温故而知新,快速熟悉诗歌写作的对象。
朗读品味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熟悉诗歌,进入诗境。同时在倾听教师的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真挚情感。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同时为正确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重点把握
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诗人将我和地球的关系想象成谁和谁的关系?
2、地球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在诗歌丰富的意象中却变得单纯统一,为什么?学生在诗歌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可以明确多样的意象却有一个形象的核心,这使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变得单纯,这是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的体现。
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艺术境界。
难点讨论
1、诗人强调人是地球之子,是大自然之子,通过这种关系的描绘,他最终要在诗歌中表达什么主题?
2、这样的主题和五四运动的思想有何关系?
3、如果从今天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歌,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主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等形式逐渐使各问题迎刃而解。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广度。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进行比较,体会三首诗歌的不同主题。拓宽阅读面,提高鉴赏能力。
思路点拨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自由。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赏析评价;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郭沫若的诗歌特色;同时与艾青、舒婷的诗歌进行比较教学,理解在这些诗歌中母亲的不同含义、诗歌的不同主题也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
练习举隅
1、诗人将地球称为“我的母亲”有什么深刻含义?
2、郭沫若的诗歌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
3、对这首诗歌写一段鉴赏性的评论。字数300字左右。
我的母亲教案9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行举止,无不对我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能在文中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母爱,但却说不出母亲的性格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自己。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我找了学生谈话,向他们了解家里的情况,结果情况不容乐观。
垦区地处偏远,文化信息传播渠道不够通畅,数学生的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他们整天忙于劳作,饱尝生活的艰辛,因而越发不忍让孩子受苦,极少让孩子参加劳动。这不但没有让孩子们学到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好品格,也没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勤奋好学之人。而有的父母则热衷于玩乐,整天无所事事,不是去喝酒,就是去赌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和家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呢?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岂不丧尽?要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创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人人都读书,人人都知书达礼。惟有这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由此,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所肩负的'重担。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让今天的孩子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的人,造福下一代的子孙。
我的母亲教案10
教学目标:
1、深入走进文本,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读懂母亲的爱子之心。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分析母亲的形象,概括母亲的品性。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公益广告《我为妈妈洗脚》。师:从广告中可以看出: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影响。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的母亲冯顺娣,教师引用作者《先母行述》中一段话。
2、速读课文,说说本文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什么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
三、解读探究
1、找一找:找出文中语句说说我为什么要感谢母亲?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说一说: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品性,请你从文中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典型事例来说一说。(教师可从“母亲对我的'训练、母亲与家人相处、母亲对自己的人格”三方面加以引导概括并赏析语句)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3、想一想: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作者简介
(四)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请说说你自己哪些方面深受父母、师长或其他事物的影响?(仿句:如果 ,如果 ,如果 ,我都得感谢 。)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母亲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
推荐的文章: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朱德的《我的母亲》
王恒绩的《疯娘》
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
2、 母亲节快到了,请同学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一段祝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我的母亲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
【幻灯片4】学习目标
检测字词:【幻灯片5】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整体感知【幻灯片8】
一、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归纳:【幻灯片9】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二、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幻灯片10】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 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我的母亲教案12
教学目的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理解母亲“软中硬”的性格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代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你们知道是谁吗?
同学:是老舍吧?
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吗?一样地道优美的北京话,一样平实朴素的语言,一样浓厚纯朴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我的母亲》
二、初读一遍课文
1.认识文章中比较生疏的字词;
2.结合阅读提示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三、落实字词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
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4.出阁:地方语,出嫁
5.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6.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9.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四、精读课文,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五、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轮流分段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
明确: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
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明确:作者重点写母亲“软而硬”的性格,是因为母亲这种形象和性格既平凡又伟大,既有中国最普通女性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特征。这种性格给了作者以终生的影响。“对一切人和事物取和平的态度”在做人上“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这种“软而硬”的性格使老舍在人生几大关键之处都做出了不同常人的选择,就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完完全全继承了母亲的性格。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三、总结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是母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品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
我的母亲教案13
(一)导入
屏幕显示:
以大海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的母亲》——老舍,右下方是老舍图像。左边字幕:母爱、生命的乐章。
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颂母爱,怀念母亲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书写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
(二)审美阅读,情感体验
1、母亲的形象美
老舍的母亲并不识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但她毕竟又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她为中华民族生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给他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那么,在老舍的眼中,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呢?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跟着作者走进他贫寒的家,去认识那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阅读思考、概括,屏幕显示:
母亲的形象美 勤俭诚实
吃苦耐劳
热情好客
谦让随和
善良坚强
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
学生阅读思考:文中哪些饱含深情的议论抒发了老舍对母亲的崇敬和缅怀。
明确:正如课文第12段中写到“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17段也有这段话:“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
2、母亲的情感美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言语,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流泪的细节描写。
明确: ①哥哥外出学徒,做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②为了让“我”读师范,母亲四处筹来“巨款”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③“我”毕业,“我”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④当“我”违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结婚的意愿时,尽管多有不满和失望,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选择,“含泪点了头”。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上片段。
让学生在母亲的莹莹泪光中体验到:母亲那宽容的心和无私的爱。
作者的笔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在于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在叙写时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作者在概括性的叙述中间,以简练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传达对儿女的关爱。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再找出本文中几处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体验母亲的真挚情感。
例①:(三姐出嫁时)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例②: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内心情感:
①作者以简洁的神态、动作描写,在极短的篇幅内将母亲内心对儿女难舍难分,又怕儿女为自己担心而强抑悲痛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笑”、“愣”、“叹”、“递”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画出了母亲此时此刻心潮的起伏线:由高兴的巅峰跌入失望的谷底,再强忍失望之情“平静”让“我”离开,读者不得不叹服于母亲那颗宽容慈爱的心。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母亲的情感美宽容
无私
坚忍
(三)情感表达
听老舍先生追忆逝去的岁月和永恒的母爱,让读者与他一起体味人间这弥足珍贵的真情。此刻,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这时,要求同学们搜索记忆的点滴,展现生动的细节,抒发真情。
教师补充:
“儿女各奔东西后,对母亲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也许母亲老了,走不动了,但你还是把儿女的照片和音讯当成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信物……”
“娘的脚冬天也是裂很大的血口子的,娘用塑料布扎上,一瘸一拐的去挑水,一想到这,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我小时候闹蛀牙,疼得哇哇大哭……睡着了牙就不疼了。有一夜是这样的,我枕着母亲的胳膊哭着闹着就睡着了,就那样的一个姿势母亲竟坚持了一夜,母亲说不敢动,怕我醒了牙疼……”
“母亲的话却有些颤抖:‘孩子!妈与你天各一方,看不见摸不着,突然间电话不通了,我能不担心吗?’母亲一再嘱咐我别在手机快没电时给家里挂电话。”
……
(四)拓展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
补充资料: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永恒之光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
岳母刺字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
(五)总结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她们的至亲至爱,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断,然后屏幕显示:
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她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我的母亲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六、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
七、推荐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饱含感情,讲究分寸的语言。
2.理解母亲,体会真挚的母爱,完成本单元写作实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
2.写作
教学设想
《我的母亲》一文语言质朴感人,讲究分寸,学习本文应让学生把握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另外,根据学生写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不会捕捉素材这一点,让学生体会本文的选材特点,从而知道写文章贵在流露真情,贵在选取生活中的感人事件。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事件,唤起他们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完成本单元写作实践。
课前准备
1.划出文中饱含感情的'语句并体会。
2.搜集、查询歌颂母亲(包括动物世界)的诗歌、名言、故事、文章、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师揭示主题
同学们,胡适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她们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日夜劳碌,为家人做无尽的奉献。如今,我们的母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妇女,她们也踏上了社会的舞台,她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还要工作,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堂课我们就为母亲献上一首心中的歌。
师板书:
我的母亲
──献给母亲的歌
二、教学过程
㈠自主合作探究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生速读文章,找出语句独立分析或结组讨论,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㈡写作链接
1.师:《我的母亲》一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给我们的关心是最多的,你和母亲之间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呢?请说一说。(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2.在学生回忆亲情故事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几个问题:
(1)你过生日吗?你的母亲过生日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
(2)你知道母亲的心愿吗?你做过令母亲欣慰的事吗?
(3)你知道母亲喜欢什么吗?
(4)你给母亲使过脸色、顶过嘴吗?
以上问题会让不理解、不体贴父母的学生感到惭愧,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表达一下他们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3.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班内选出一名主持人)
(1)主持人开场白。
(2)生展示歌颂母亲的歌曲、诗歌、文章、故事、名言等。
4.学生写作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笔记录下我们和母亲在一起的感人瞬间。可以为母亲做传记;也可以给母亲写一封信;还可以写关于母亲的任何文章。
三、总结
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每一刻母亲的心都牵挂着我们,让我们由衷地热爱母亲,感谢母亲吧!
我的母亲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识记有关老舍文学常识
B-了解记叙文可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阅读目标: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曾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今天让我们大家再来学习一片描写母亲,母爱,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我们在过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老舍先生的文章,那位同学能够将你所了解的关于老舍的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两名同学相互补充完成,教师最后整理,帮助学生记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出生于北京一个贫穷的满族家庭,幼年家庭贫困。1913年近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我们曾经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创作于老舍先生在济南任教期间。
老舍先生在英国游学时,写出了他的英伦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著名长篇小说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著名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老舍先生因其在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第二部分,讲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
提问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两到三位同学补充完整。
提示学生发现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稳中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A勤劳、吃苦——3自然段
B热情好客——10自然段
C贫而乐施——随份子等
D善良隐忍——对姑母的态度
E乐于助人——11自然段
F坚强——13自然段
3、文中写到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却曾经留下了四滴眼泪。为了自己的二女儿留下的四滴眼泪。下面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母亲为儿女所留下的“四滴眼泪”。
为哥哥留下的眼泪——3自然段
我升学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我毕业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我23岁时未被母亲的愿望时留下的眼泪——14自然段
思考这些眼泪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出——“五四的母爱”的`主题。
4、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同学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这些影响的所在呢?下面同学们一边在阅读一遍课文,以便找出这些句子。
A、9自然段——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10自然段——好客的习惯
C、12自然段——软而硬的风格
D、12自然段——做人做事讲原则,做人的道理
E 、17自然段——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5、重点分析13自然段
母亲对子女的爱总是无私的、伟大的。课文中最能体现母爱“无私”和“伟大”的就是第13自然段。现在同学们迅速度以下课文13自然段,看一下这一段讲了几件事情。同学们可以根据你的判断,讲这一段分成几个小的层次。
几分钟后,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A、母亲筹款送我上学——“母亲做了半个月的难”
B、母亲送二姐出嫁——细节描写
C、母亲送儿子返校——母亲的心理变化——“笑了”“愣住了”“叹出一口气来”“给我一把花生”“走吧,小子。”
6、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出关于这篇课文的一、二、三、四、五、六。
一、一条线索(时间线索)
二、两大部分(介绍作者,讲读课文)
三、三件小事(课文重点13自然段体现母爱的三件小事)
四、四“滴”眼泪(母亲在文中有四处流泪)
五、五处影响(母亲对我的“五”处影响)
六、六大品质(母亲最主要的六种品质)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2、准备课堂习作联系,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用日记或书信的方式,写一篇小文描述一下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的母亲教案】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教案02-10
《我的母亲》教案02-17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02-27
《我的母亲》教案【热】02-28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02-04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03-08
《我的母亲》教案15篇03-02
我的母亲教案(15篇)03-07
《我的母亲》教案(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