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乘法教案

时间:2022-12-12 16:42:4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乘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乘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乘法教案15篇

小学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如: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题等)。

  教学难点

  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例题表格等。

  教学关键

  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2-5的乘法口诀,现在让老师欣赏一下你们的本领好吗?

  生:好。

  师:请小朋友们把2-5的乘法口诀按顺序轻声地背出来给在座的'老师听听。

  师起个头。

  生:轻声齐背。

  师:恩,不错,那么一般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呢?

  生:两句,如:四五二十(4×5=20 5×4=20)

  师:好,现在考考你们的口算水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卡片)

  2×5= 10 4×4 =16 3×1 =3 5×4= 20

  1×2 =2 5×3= 15 4×2 =8 4×3 =12

  1×5= 5 1×3= 3 2×4= 8 2×2 =4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兔妈妈带小白兔去采蘑菇的情景好吗?

  课件播放情境导入画面。

  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新课探究。

  师:孩子们,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帮助小白兔解决这个问题的。

  师:小金鱼见到我们二年(3)班的小朋友这么积极,它们也赶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瞧!

  师: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例7情境图。

  师:一条金鱼由几个三角形组成?

  生:6个。

  师:一条金鱼由6个三角形组成,这里有几个6?

  生:1个6。

  师:输入1个6是6。

  师:两条金鱼由几个三角形组成?

  生:12个。

  师:这里有几个6?

  生:2个6

  师:输入2个6是12。

  师:那么3条 、4 条、5条、6条金鱼又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请小朋友们同桌一起说说.并把你们桌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小学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 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2×1= 5×2=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 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 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 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即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在组织练习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记口诀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摆一摆,唤起学生的表象、相关联的题组等,指导学生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因此有关几乘以6的题目,没有设例讲解,而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对比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解决,最后进行混合练习,使练习内容有坡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乘法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54页、5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乘法口诀和算式卡。

  学生:自学提示单、口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5的乘法口??

  二、学习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

  (1)出示情境图:1堆有2个乒乓拍。

  是几个2?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2=2)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道乘法算式编成一句乘法口??

  “一二得二”。(板书:一二的二,学生齐读)

  (2)出示情境图:2堆有4个兵乓拍。

  1堆有2个乒乓拍,是1个2,那2堆呢?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板书:2×2=4)

  可以编出什么口诀?(板书:二二得四,学生齐读)

  (3)小结: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4)那你可以用图来表示“二二得四”这句口诀的吗?

  学生思考、独立画、展示。

  2、学习3的乘法口??

  (1)出示情境图:3根树枝,每枝有3片树叶。

  观察情境图,问:1根树枝有3片树叶,是几个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2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3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1×3=3,2×3=6,3×3=9)

  (2) 根据这三道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什么口诀呢?先自己说说看,在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3)小结,齐读3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4)比一比、赛一赛:做54页1题、2题。

  4、学习4的乘法口诀。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出示问题:每只乌龟有4个脚,2只乌龟有多少只脚?3只、4只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出:完成自学提示单,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4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预设:口诀出现“三四得十二”说明,编口诀时,为了读写方便,便于记忆,凡是及大于十的,口诀就不用“得”字了。

  (3)齐读4的乘法口诀,说说每句口诀的意思。

  (4)小结,齐读4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5)编4的乘法口诀儿歌:

  一只乌龟,四条腿, 一四得四,x x x。

  两只乌龟,八条腿, 二四得八,x x x。

  三只乌龟,十二条腿, 三四十二,x x x。

  四只乌龟,十六条腿, 四四十六,x x x。

  5、教学“试一试”。(板书:1×1=)

  1×1是多少?可以编一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一得一,学生齐读)

  6、整理口诀: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编出了1~4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把这十句口诀填在表格中。齐读口诀,在试着背一背。

  三、巩固练习

  1、小游戏:对口令。

  第一轮:教师出示乘法口诀卡片,学生说相应的乘法算式。

  第二轮:教师出示乘法算式卡片,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第三轮:同桌合作游戏。(对口诀)

  2、课堂小检测:

  数学书56页:2题、3题、4题

  教师在幻灯展示题,点名回答订正。

  四、 寻找生活中的乘法

  课件展示书上55页第3题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能用2.3.4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只要你用心去观察。

小学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机场见到了我,你们会怎么样?

  生:(齐)高兴激动。

  生1::打个招呼,宋老师好。

  生2:宋老师好!

  师:我把这个过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来,提问是有两个宋老师吗?

  生:不是,是分别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声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

  1、引入主题图(:植树情景及信息):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1)阅读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生2:每个小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书:(4+2)×25 4×25+2×25

  2.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读等式

  板书:(4+2)×25=4×25+2×25

  生读算式(4+2)×25=4×25+2×25

  3、春季运动会李老师欲订购9套运动服,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钱?

  口头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读等式)

  4、观察这两组算式,请你写出一些类似的式子.

  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写出几组算式,有很多学生已经用字母或图形表示的。(3个学生写错,2名学生自己改过来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错的,括号里应该是两数之和。

  生4:( + )× = × + ×

  (a+b)×c= a×c+ b×c

  a×(b+c) = a×b+ a×c

  师;尝试用文字总结发现的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乘第三个数,可以先把第三个数分别与前两个数相乘,再相加。、、、、

  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体归纳。

  抓住:两个数和、分别相乘

  小结: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的数学前辈们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也就是---(电脑出示下面的文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6、讨论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师: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不同,大家讨论一下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课前老师与两位同学见面一样,老师和两位同学分别握手再求和。

  生2:括号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学回来,站在门外,爸爸和妈妈在房子里,我进门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妈妈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

  学生的方法很多。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模仿写算式和寻找记忆方法的环节,让学生体会理解分配律的本质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数学王国正在举行有奖竞猜的活动,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奖品吗?

  (12+200)×3=□×3+□×3

  15×(40+2)=□×40+□×2

  2、数学游戏:找朋友

  (1)找出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将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一共出示了四组算式,让学生在辨别正误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提问: 22×7+18 和(22+18) ×7 是朋友吗?如果要让它们成为朋友,该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两组

  甲组 乙组

  ① 100×31+2×31 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22+18)×7 ③ 22×7+18×7

  分组计算比赛: 女生计算甲组的三道题,男生计算乙组的三道题.看谁算的快。

  (设计意图:制造冲突,引出认知矛盾)

  男同学这组为什么算的慢?你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你们有没有办法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简便计算的方法:把乙组题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种形式,使计算简便。)

  小结:能口算,并且能凑整十、整百数,算起来比较简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这一环节进行充分运用,渗透简便运算的意识)

  四、运用规律,内化新知

  (8+4)× 25= 34×72+34×28=

  先观察,说一说算式特点,再尝试计算、 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既显示了内容的完整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五、课堂总结与评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 = 4×25+2×25

  (a+b)×c= a×c+ b×c

  甲组 乙组

  ① 100×31+2×31 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88+12)×7 ③ 88×7+12×7

小学乘法教案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

  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

  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明确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对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这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多次追问,适度引导转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对于“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

  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

  表示求12 L的

  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

  是多少。”

  2.比较两种意义

  出示:一袋面包重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

  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复习旧知导入,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这一数量关系,分别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重点让学生说出解决后两个问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再通过尝试练习和交流,不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归纳的素材,最终导出此类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的环节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对两种不同算式的分析比较,抽象出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异中求同,进而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算式

  可以列成 × ,表示 ;或者表示 ;

  也可以列成 × ,表示 。

  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比较练习

  (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

  ,用去了多少吨?

  (2)一堆煤有

  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

  你能编写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吗?

  3.拓展练习

  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

  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谁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

小学乘法教案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从7的乘法口诀推出8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能力。

  4、结合编、记、用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渗透联系的观点,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螃蟹图片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提出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自己填表的基础上,利用编制1-7乘法口诀的经验,直接编出8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教学课件

  A、指名回答算式的得数和口诀。

  53 口诀: 75口诀: 37口诀:

  76口诀: 63口诀: 77口诀:

  B、指名回答下列口诀的前一句口诀和后一句口诀。

  三七二十一 四六二十四 五七三十五

  黑板出示准备题。

  小动物跳远,每次都跳八格,让同学们看看每次都跳到什么数字下面。把数字写在空格里。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小企鹅预到了一个小问题,同学们能帮它解决吗?(能)

  出示一个

  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来的?(8个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

  这里有几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同学们一起来数)有几个??(8个小正方体)

  现在小企鹅不止有一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还有很多,要请同学们帮他数一数有多少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能帮他吗?(能)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

  出示一个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几个大的正方体(1个)

  有几个小正方体?(8个)

  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1个8)

  1个8 是多少呢??(8)

  1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

  指名回答(出示电脑答案18=8,并表扬)

  出示两个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有几个大的正方体(2个)

  (指名回答)有几个小正方体?(16个)

  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2个8)

  2个8 是多少呢??(16)

  2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

  指名回答(出示电脑答案28=16,并表扬)

  老师已经写出了两道了,如果有3个大正方体?4个呢?5个呢?6个呢?7个呢?8个呢?同学们你们会算吗?

  请各小组一起交流,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学生情况)

  (指名同学说说自己所写出的算式,老师、同学们集体订正,多媒体演示)

  订正时并板书: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了,猜猜看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

  2、自编8的乘法口诀。

  (1)小朋友,你们有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

  先独立编写口诀,再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板书乘法口诀)

  板书: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并出示电脑的口诀)表扬同学

  3、练习记忆口诀

  A、齐读口诀

  B、指名读口诀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做一做)

  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螃蟹有多少条腿!

  集体订正:

  出示1只螃蟹图片 18(指名回答并列出算式并要说出运用了哪个口诀)

  出示2只螃蟹图片28=16

  出示3只螃蟹图片38=24

  出示4只螃蟹图片48=32

  出示5只螃蟹图片58=40

  出示6只螃蟹图片68=48

  出示7只螃蟹图片78=56

  出示8只螃蟹图片88=64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口算题

  83、5、7、4、6、8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3、完成口算题

  84 8 3 82 87

  81 8 5 88 86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4、完成闯关题

  82+8= 85+8= 87+8=

  83+8= 84+8= 86+8=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5、完成练习聪明的你想到了吗?

  A、( )( )=16 B、( )( )=24 C、( )( )=36

  82 83 66

  28 38 49

  44 64 94

  46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课间休息:游戏对口令。

  同座位两人,一人说口诀,一人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四、全课总结。(播放歌曲)

  提问:今天同学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事让你觉得高兴的?(今天你得到了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学!(指名回答)

  课后问题:

  前面的四个组,每个都座了8个同学,但是最后一个组只座了5个同学,班上有几个同学应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小学乘法教案8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小学乘法教案9

  [教材简析]

  在教学2~5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多次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对于计算几个几的方法、乘法口诀的基本结构以及在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考虑到这一点,教材给学生留出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根据场景图中的问题填表,还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口诀,大部分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吸引力。

  想想做做的安排侧重于把记口诀与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记中用,在用中记。同时,针对一些记忆难度较大的口诀,适当增加这些口诀的练习机会,以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加强记忆。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探索,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培养简洁地表达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瞧,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电脑显示小动物们依次出现)你能口算一下小动物身上的算式吗?

  瞧,小房子上面有些什么?(电脑显示小房子上面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读一读。

  提问:你能帮小动物们找一找他们的`家各在哪里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显示在算式和口诀之间画线连结)

  讲述: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玩一玩。

  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观察场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谈话:来到儿童乐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想玩木马转转车吗?

  提问:一次可以坐几人?(6人)

  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呢?

  怎样知道2次、3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集体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填写表格。

  谈话:如果列表加一加,用怎样一张表呢?(师生共同设计出和例题一样的表)你能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吗?

  找一人上黑板填,其余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12人6次可以坐36人)

  1次可以坐6人,就是几个6人呢?2次呢6次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求几个6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口诀会编吗?

  找一人上黑板写一写,编一编,其余小朋友把书上算式、口诀填写完整。

  集体交流写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

  2.记忆口诀。

  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口诀读一读,记一记。通过编口诀,记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每一句口诀)

  你认为哪一句口诀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想怎样记住它?

  3.教学想一想的内容。

  提问:刚才你们编了几句口诀,这些口诀能算哪些乘法题?

  下面这些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62 65 61 63 64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今天小朋友们真棒,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来一个背口诀比赛,看谁背得好。

  在小组内背,互相检查。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再来瞧一瞧儿童乐园里还有什么?(电脑显示大象)你能帮大象把算式算一算,并且说说用哪句口诀吗?

  学生一起做题,写口诀。做完后提问:看看每个大象身上的题目和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再请小朋友们瞧一瞧,(电脑显示小辣椒、西红柿)今天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想试试吗?

  出示:

  (1)6个2相加是多少?

  (2)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一起做题后,一人汇报,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辣椒、西红柿听了小朋友们解答的问题非常满意,茄子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

  出示第5题图,瞧,茄子老师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提问:你能看出搭1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正方体小木块吗?独立做题后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白菜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请大家看书上第84页第6题。谁能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后,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6.游戏摸一摸,说一说。(袋子里有口诀、算式、数字卡片)

  交代方法:每人从袋子里摸一张卡片,如摸到算式就说出口诀,摸到口诀就说算式,摸到数字就说出算式或者口诀。

  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请大家课后把刚才想知道的问题与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总评]

  这节教学设计有以下两个特色:

  1.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习6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历了几次编口诀的过程,所以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充分地让学生观察、想像、交流、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编口诀,让学生记口诀,让学生用口诀。十分注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

  2.这节课的设计既实在又灵活。整个设计依据教材安排了6次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反复练习乘法口诀,而且要求学生能记的要记,能背的要背,并体现了在用中记,在记中用;其次,教师最后设计了一个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这个游戏虽简单,但它既训练了学生灵活地说出乘法口诀,并把算式、乘法口诀和得数紧密地联系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小学乘法教案10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已具有用加法算式来总结乘法口诀的经验。但8的口诀句数多,得数大,可能有的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3、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8的乘法口诀,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口诀记得最熟,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8×2=7×7=8×4=7×5=

  3×8=7×6=7×8=6×8=

  4×8=3×6=7×3=8×8=

  (2)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完成77页第6题,集体订正。

  让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第7题。

  学生自主完成,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三组算式,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第一组算式都是乘8的算式,只要背出8的乘法口诀就行了,第二组背出7的,第三组背出的乘法口诀就能很快的算出结果)

  3、引导完成8~10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4、解答第11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自行解答。

  2)引导学生说出你发现了什么?

  5、解答12题。

  (1)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2)由图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

  6、完成练习十八第12题。

  多媒体出示第12题图。认真观察,说明图意。

  小组讨论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办法。

  a、8×3+4=28(人)

  b、8×4-4=28(人)

  第一种方法:先算前3桌的人数,再加上第四桌的4个人。

  第二种方法:先算4桌可坐多少人,再减去4个空位。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填□

  8×3+8=8×□6×7—7=□×7

  8×5+8=8×□8×6—8=8×□

  2、列式计算:

  (1)6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8,它们的积是多少?

  (3)两个数都是8,它们的和是多少?积是多少?

  3、( )里最大能填几?

  ( )×6t;4039="">( )×7

  8×( )t;5049="">( )×6

  4、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看谁想得多?

  □×□=24□×□=12

  □×□=16□×□=8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小学乘法教案11

  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6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

  2、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竞争的意识。

  4、通过教学活动,既要使学生“学会”所学知识,又要使学生“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掌握的怎

  么样。(课件出示读算式,想口诀,得结果,并出示算式,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前面的知识我们都掌握的很好了,那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

  好?

  (出示课题6的乘法口诀,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新课讲授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深海洋里走一走。出示主题图:漂亮的鱼,出示阅读提示:

  1读:图上有几条鱼?它们有什么特点?

  2读: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

  3读:完成下面的表格。(集体订正,说算法)

  你们说的真棒!那我再给你出个难题。出示表格和“读表格,编口诀”,自己尝试编口诀。(集体订正,学生根据口诀把算式说出)

  出示“齐读口诀”,学生齐读。

  你发现口诀中的数有什么规律吗?如果我背到“三六十八”忘了下一句是什么了,怎么办?(指名回答)

  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你默读口诀,争取记住。(记口诀)

  下面我们一块来对一下口令吧。(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

  你们觉得这节课的知识你掌握了吗?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了。

  1、课件出示做一做

  请你们默读一下题,把它解出来。(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小鸟回家

  咱们都知道人类和小鸟一直是好朋友,今天有几只小鸟找不到家了,你能帮帮它们吗?(开小火车,最后让大家齐读口诀和算式)

  3、读口诀,说算式。

  五六三十、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一六得六

  4、读题列算式

  请你仔细读题,把算式说出来。(注意区别前两个题)

  5、智力小闯关

  我们一天上多少节课?那一星期上多少节课?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渗透函数、对应思想,感受探索的乐趣。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旧引新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算式。

  (3)用乘法口诀计算。

  2×5= 3×2= 4×1= 1×1=

  4×4= 5×3= 2×4= 5×5=

  参考答案:(1)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3×5=15、5×3=15,2×4=8、4×2=8;(3)10,6,4,1,16,15,8,25。

  2.揭示课题。

  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几课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本节课从复习已学的乘法口诀入手,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会了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也为学习、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

  (2)获取信息:一共有6个豆荚,每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

  (3)出示表格: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同桌合作交流,根据实物图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发现规律:1的下面为什么填6?表示什么?2的下面为什么填12?表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编制口诀。

  根据以上表格,你能列出算式并编出口诀吗?

  学生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汇报整理,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得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集体诵读,深化理解。

  3.识记口诀。

  (1)比较思考: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2)先自由背诵口诀,再同桌互背。

  (3)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4)对口诀。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1题。

  先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巩固记忆6的乘法口诀。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2题。

  以摘苹果的游戏形式,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综合练习。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3题。

  综合运用“乘加、乘减和1~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进行计算。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5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列算式再计算,然后根据结果填空。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还想学习什么?

  2.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埋下伏笔。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学乘法教案12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

  依据的理论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乘法教案13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

  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索思考题

  99×99+199○100×100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

  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

小学乘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香蕉题卡片、目标检测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30是()个十?300是()个百?60是()个十?9个十是()?3个30是()?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自主学习: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1、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全课总结。

小学乘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具体情境,能说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经历口算方法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口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口算方法的抽象概括。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自主探究,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

  活动指导:

  (1)看图,收集并汇报信息。

  (2)组内讨论并汇报: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预设

  生1:同学们去游乐园,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8元,碰碰车20元。

  生2: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生3:坐旋转木马每人5元,4人需要多少钱?

  2.引入课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口算乘法。

  操作指导:本板块引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游乐园主题图,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板块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活动1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探究算法,汇报交流。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例1。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组内讨论,尝试列式,然后汇报。

  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③这个60是怎样得到的?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④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课件展示学生摆小棒图,组长汇报。

  板书:20×3=60(元)。

  (4)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讨论、交流)

  生1:把20×3看成20+20+20来计算。

  生2:把20看成2个十,因为2个十×3=6个十,所以20×3=60。

  2.小结算法。

  方法一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为加法计算。

  20+20+20=6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及乘法口诀计算。

  2个十×3=6个十20×3=60

  3.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题组。

  3×7 30×7 300×7

  (学生集体说得数)

  (2)组织学生讨论。

  ①口算这三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想一想这三道题该怎样算,说说你的想法。

  ③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用了哪种方法?

  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3)总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活动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课件出示小棒图)

  方法一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所以12×3=12+12+12=36。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先算3个10是多少,就是10×3=30,再算3个2是多少,就是2×3=6,因为30+6=36,所以12×3=36。

  方法三个位:2×3=6,十位:1×3=3,十位上的3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36。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12×4等于多少。(不建议用加法)

  5.师小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再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操作指导:本板块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对比算法、研究算理,明确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比较简便。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板块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0×6=

  50×3= 40×4=

  70×5=

  2×7=

  20×7=

  200×7=

  20xx×7=

  (2)快速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22×4=

  11×8=

  12×3=

  24×2=

  31×2=

  21×3=

  44×2=

  32×3=

  2.拓展练习。

  ( )里应填什么数?填一填。

  160=( )×( )=( )×( )=( )×( )

  240=( )×( )=( )×( )=( )×( )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

  生1:我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有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有没有口算方法呢?是否需要笔算呢?

  2.布置作业。

  教材58页1、2、3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20×3=60(元) 200×3=600

  12×3=36(元) 12×4=48

  教学反思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而机械的练习使学生更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游乐园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有趣味的,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万以内数的组成和百以内加减法。当学生遇到20乘几的时候,学生能计算出积。如:20×3,①把它转化成加法算式计算,即20+20+20=60,②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是60。从①里可以看出学生运用了连加,把20×3看成3个20相加。从②里可以看出,学生会计算这类题目,就是说不清算理。于是,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再思考20里面有几个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如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经常重复学生说过的话。在有的学生说不明白算理时,我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改正的。

【小学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乘法教案12-12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01-17

小学乘法教案(15篇)03-01

乘法的教案11-13

乘法的意义教案06-29

整式的乘法教案03-08

笔算乘法的教案01-01

《笔算乘法》教案11-25

分数的乘法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