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合集15篇)
重阳节的习俗1
我国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为何叫“重阳”或“重九”呢?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谈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原来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是两阳数相重,故云。重阳节登高这习俗起 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写道:汝南人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一天,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九月九日灾难,宜离家,家人宜各做绛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见鸡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传开来,每逢重九,人们为避灾消祸图吉利转好运,乃有登高之习。 重阳节又是女儿节。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但尚无女儿节之名。《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兴二县,可知京师已有重阳日亦叫女儿节的说法。建国后,重阳节又为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时,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2
济南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的“九月九”是中国人传统的重阳节。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而济南过重阳节的方式比较特别,除了登高、饮菊花酒习俗外,还举行柿子会、吃菊花糕、过女儿节的习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柿子会
老济南的重阳佳节民间活动中心,是千佛山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庙会,曾称柿子会。每到农历九月初九,千佛山的登山盘道两旁,处处摆着成筐成筐的鲜红柿子,顾客随手挑拣,摊贩忙着过秤、收钱,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人们在柿子会上还能买到柿饼、牛心柿和被人称为“喝蜜”的小柿子,以及当地的其他土特产山楂、核桃、花生、栗子、红枣、石榴、鸭梨等等干鲜果。
2、登高
千佛山是老济南人重阳登高的首选,以千佛山中段西北门牌楼为中心,南从唐槐亭处一直排到山脚,甚至跨越经十路一直迤逦到千佛山路。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不如趁着金秋十月,带着家中的老人外出游玩一番,不仅献了孝心,还锻炼了老人的身体、颐养了老年人的身心。
3、饮菊花酒
从前,千佛山南侧有一处赏菊崖,一到秋季,遍地金黄,赏心悦目。清风吹来,阵阵香气。相传,古人喜欢于重阳佳节在此饮酒赏菊。济南这一酒俗由来已久。老济南的重阳酒俗,除了登山赏菊饮酒外,人们讲究喝用菊花酿制的美酒。菊花酒,是流传千年的济南名酒。据古籍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
4、吃菊花糕
和秋菊有关的济南重阳食俗,还有菊花糕。据清代道光《济南府志》记载:“季秋九日作菊糕”。菊糕,即菊花糕,也称重阳糕。相传,它的古老制法为以面粉和糖酥为饼,上粘菊花叶。古人在重阳节吃糕,图的是糕字的吉利谐音高,寓意步步登高、升高官发大财。近代以来,济南人时兴食用重阳枣糕。
5、女儿节
老济南的重阳节和当地的一项婚嫁风俗有关,曾经称为女节、女儿节。到了重阳节这天,嫁出去的闺女要吃花糕,即娘家制作的重阳糕。因闺女的住址不同,它有两种吃法。家住济南以东的,娘家给出嫁的闺女送花糕;家住济南以西的,接闺女回娘家吃花糕。有些人家还在重阳节这天的早晨,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说上一句“你事事皆高”。高、糕谐音,借以表示家长对儿女幸福成长的祝福。
重阳节的'起源
古代典籍《易经》认为,数有阴阳之分,而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则为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亦叫“重九”。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物极必反,由盈而虚,由盛而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就需要举家出游,登高望远,避灾消祸。久之,重阳就成为游玩赏秋的节日了。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3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的习俗4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风俗养生!!
哪些人不宜登高
1、与当天五行气场不合的生肖
生肖鼠:重阳节当天为庚午日,生肖鼠为子水,子午相冲!冲代表意见不合,容易起冲突,发生危险,高山上起冲突更是危险,应避免登高,杜绝危险。
生肖牛:重阳节当天五庚午日,生肖牛为丑土,丑午相害!顾名思义,相害为祸端,有灾害之嫌,应避开外出登高,避免与人起矛盾,于家中修心养心为妙。
生肖兔和生肖鸡:兔为卯木,鸡为酉金,卯午、午酉相破!相破意味着时运较差,与人相处容易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登高固然能舒朗心情,但人群复杂的登高队伍,更多时候会让你心情更加恶劣,建议选择其他放松心情的方式。
2、心脏病、慢性病、骨关节炎等疾病患者
心脏病,爬山易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心脏猝死。慢性病,其中包括慢性肾炎、肾病、血液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伴有合并症,强求登山会加重病情。骨关节炎,爬山加剧关节软骨磨损,引发膝关节方面的毛病。
重阳节吃什么养生
1、饮“菊花酒”、清茶。秋天气场干燥,菊花酒有清除内燥之效,更有“久”的吉祥寓意;吃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过滤肠道,清茶健康绿色,是重阳节必备的养生饮品。
2、吃羊肉面。“羊”与“阳”同音,有升旺之意,且羊肉性温,而秋天又是羊儿最肥的季节,吃羊肉可以滋补身子,强化御寒体质。
3、吃螃蟹。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重阳节的习俗5
九九重阳节: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其后重阳糕更衍生出众多品种,名目繁多,如配以梨、橙和玉榴等不同果料的春兰秋菊;以栗黄、银杏和松子肉为佐料并捏成狮子面目的狮蛮糕;也有于糕上置小鹿子数枚,与福禄寿中的禄谐音的食禄糕。
九九重阳节:菊花酒
菊花盛放于秋季,经霜耐寒,有却风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古时有饮菊花酒成仙的传说,菊花向被视为寓意长寿的吉祥物。根据古籍的记载,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最迟于西汉已成定俗,并且多与重阳登高、赏菊等习俗紧密相连。菊花酒一般是在前一年的重阳节酿制,第二年重阳始熟而饮用。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
九九重阳节:羊肉面
羊与阳同音,要吃白面。羊肉性温,特别是冬季天冷时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重阳节的习俗6
一、九日登山
一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二有李白《九日登山》,可见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之一,重阳佳节,秋高气爽,登高可使人心旷神怡、健康祛病。
二、九日醉吟
所谓九日黄花酒,即是指菊花酒,农历九月,菊花争艳,因此九月又称菊月,菊花象征长寿,菊花酒寓意“吉祥酒”,在重阳节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为“菊花节”,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三、佩茱萸
之所以王维诗曰: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因为在古代,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可以入药,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古人重阳节佩茱萸希望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四、食重阳糕
重阳登高还与吃重阳糕有联系,因为“高”与“糕”谐音,所以重阳登高,重阳吃重阳糕,登高吃糕,有步步高升之吉祥寓意,此外,还用于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除了上述人人皆知的'风俗习惯以外,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庆祝重阳佳节。如:在河北,重阳节有“追节”的习俗,即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在山东昌邑北部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所以有重阳节吃辣萝卜汤的习俗;又如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等等。
重阳节不仅在中国有习俗,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也有一些风俗,如:在韩国有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的习俗;在日本有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等风俗。
重阳节吃什么
一、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下面我们就介绍最简单的松糕做法。
原料:鸡蛋、白砂糖、自发粉、牛奶、红枣以及适应花生油等。
制作方法:1、取三个鸡蛋与糖和牛奶一起打至起泡;2、慢慢加入自发粉,轻轻搅拌均匀至糊状;3、静置30min,同时取锅烧水,当水开后,将糊浆倒入糕盆,在上面加上几粒红枣,再放到锅中蒸20~3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1、花生用最好用猪油;2、加入自发粉后切勿搅拌过度,以避免起筋;3、可用红糖粉代替白砂糖。
二、油酱毛蟹
原料:河蟹
辅料:姜末、水淀粉、葱花、干面粉、白糖、酱油、味精、黄酒、猪油等
制作方法:1、取洗净后的河蟹,斩下尖爪后将蟹肚朝上并切成两段,挖蟹鳃;2、在斩断处蘸上面粉;3、用油滑锅后再加适量的油烧至五成熟后将蟹以蘸面粉向朝下放入锅中煎至金黄色,为了使蟹受热均匀,翻一番再煎;4、当蟹煎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黄酒、酱油、白糖、清水等烧再烧,直至蟹肉全部熟透后加味精,收浓汤汁,并加水淀粉翻锅几下,浇上熟猪油即可。
三、花生陈皮猪脚汤
材料:花生、陈皮、猪脚、生姜
制作方法:1、将花生、陈皮洗净后浸泡片刻;2、洗净猪脚并斩件;3、将花生、陈皮、猪脚和生姜一起放进瓦煲中,加入3000毫升(约12碗)清水用武火煲沸后再用文火煲约3小时,最后加入适当的盐油等调料即可。
重阳节的习俗7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的习俗8
你们一定知道重阳节要登高处、喝菊花酒、插茱萸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呢?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美丽的传说,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瘟魔,他只要一出现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生病,甚至有的人还会死亡。
有一位又高又壮的年青人叫恒景。恒景见自己的父母病倒不起,就下决心去找一位武艺高强的人为师。过了几天,他听一位老人家说“在一座陡峭的小山上,住着一位武艺高强的仙长......"恒景一听高兴极了,于是他爬山涉水、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几天后恒景看见一个小房子,他想:“我要找的`师傅大概就住在这座小房子里吧。”于是他就上前敲那扇门,那位仙长打开门说:“你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把我感动了,所以我就收下你这学生了,不过你一定要勤学哦!”
一年,二年,三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恒景的武艺也一年一年地变高了。师傅对恒景说:“你的武艺已经非常地高了,你可以下山除魔了。”恒景走之前,仙长送给他了一些茱萸和一杯菊花酒,还有一把降妖剑。
恒景下山以后,那天正好是农历九月九日,他等瘟魔出来。瘟魔一下子就闻到了茱萸和菊花酒的香气了,就顺着香气走了过来,不一会就发现了恒景。瘟魔说:“我们比试一下武艺吧。”只听恒景干脆地说:“比就比,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他们打了五十个回合还是没比出胜负,最后恒景趁瘟魔不注意一剑刺死了瘟魔,为民除了害。
你知道重阳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了吧,人们为了纪念恒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9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
人们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熟出笼,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所以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在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重阳节的习俗10
各位会员:
大家好!
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金秋十月,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为了让老朋友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节日,新金都社区居委会和老年协会组织近200名老年朋友参观了美丽的“安吉竹博园”。
一路上,老朋友们唱着老革命歌曲,笑声不断。当我们来到竹博园时,我们惊讶地看到这么多奇怪的竹子。世界真的很大,充满了奇迹。没想到竹子的种类这么多,有些上了年纪的朋友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竹子。
后来大家都很有兴趣买大包小包的`土特产,真的是满满的回报。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老年居民之间的友谊。同时,我也非常感谢社区为老年人组织了这次快乐而有意义的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11
登高
李白的“乐游原上清秋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我们从这些诗句中可窥见古代重阳登高的风貌。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由桓景带领乡民登高避灾的.神话为后世相传而成,一说是源于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也有说是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等,登高风俗由此演变而来。
即使不论起源,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心旷神怡,在时令上也是合适不过的。
赏菊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四君子”之一,受到人们的喜爱。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古时重阳这天会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饮酒赋诗。
放风筝
关于重阳节放风筝,一种解释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另一种解释则说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两种说法虽然对立,但它们都带有祈福的寓意。
回家
重阳节在古时是祈福寿的日子,历经时代的演变,如今已成为尊老敬老的节日,回家孝敬长辈成为现代重阳节的新“习俗”。无论工作再繁忙,活动再多,也请记得在这天回家与亲人相聚。
重阳节的习俗12
登高
重阳节里人们有登高的习俗,传说这是因为有个叫恒景的人,为了帮助村民铲除妖魔,苦练本领,等到妖魔九月九出来的时候,他请村民登高避祸,自己与妖魔战斗,后来用宝剑将妖魔扎倒在地。后来,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祸,形成了登高的习俗。
赏月
深秋时节,寒气袭人。在万花凋零时,唯有秋菊盈园,傲霜怒放,高洁清雅,给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在这段日子里,那大而纯的美容菊,艳丽的桃花菊,黄灿灿的金丝菊,翡翠般的'绿菊,似玉雕般的蜡光菊,黄白相间的万寿菊……无不色彩纷呈、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观赏。
菊花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草本生草本植物。因秋季开花,又叫“秋菊”。在二千多年前,菊花大多是黄色的,因此,古代诗人的笔下常常把它写成黄色的、金色的,还用“黄花”代菊花。《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这是关于菊花的最早记载。故时至今日,也有人称菊花为“黄花”。特别是菊花又叫“节花”,谓在重阳节而开的意思。
重阳节的习俗13
祭祖
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登高
《澄海县志》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 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这天 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 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
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社撰了 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 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 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 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 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 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 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登高习俗中的迷信观念日益淡漠,而登高习俗被 赋上新气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 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环望,极目天舒。那 漫山红叶,金黄果实,各种风光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食“九皇斋”
潮汕重阳节保持中国传统的风俗,如高人雅士登高游赏,饮酒赋诗,老百姓翻晒衣物书籍、椅柜颇有古意。潮安、澄海且有一处结缘风习,即炸油麻丸分送亲友。丸与缘同音(粤语读音),意在结缘。另旧时潮州戏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斋,称食九皇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员穿白衫裤,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体敬拜(连同玄武山佛祖和戏神田元帅一起拜)。民间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国潮籍华侨裔食九皇斋却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斋,祀拜皇神之俗。他们所祀的九皇神,与中国神书上所说的北斗辰宿不同,也与潮汕本土民间传说的人皇九个头,有九个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们拜的九皇神,传说原是九个贼,后被观音大士收服,改邪为正,大慈大悲,做了许多善事,成为佛门的大弟子,而受人们的崇拜,构成了有异于本土的潮汕华侨民俗的一部分。
重阳糕
重阳吃“重阳糕”。重阳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辅料有枣、粟或肉。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高,象座小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思。
放风筝
清乾隆《揭阳县志》云:“重阳,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日,儿童多放纸鸢(即放风筝)。”九月风信好,儿童多放风筝。有童谣说:“九月九,风禽线断满天走。”
潮俗又说:“九月九,风筝仔,满街走。”说的是潮汕人在这一天的 一项特殊习俗:放风筝。潮汕地区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 动。金秋季节,秋风送爽,蓝天下飘着一只只造形别致的风筝,使人觉得 生活充满生机,全然没有北方秋天的萧瑟景象。
潮汕地区的风筝不似潍坊风筝有名,但放风筝之俗较为普遍。 风筝多是小号的,削竹篾为架,糊上各种质量的白纸,再在自纸上画上各 种图案。常见的有鲳鱼、章鱼、蝴蝶、蜻蜒等动物造型。
菊花餐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重阳节的习俗14
重阳节的由来已久,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吗?
重阳节是许多长辈的节日,对于家庭而言是对老人长寿安康的祝福,对于社会而言更是倡导敬老尊老的道德树立。主要有以下几个习俗:
赏菊: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菊展躲在重阳举行。所以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登高: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每个地方过重阳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重要的是热闹。要是这个日子能回家陪陪爸妈,或是去旅游,享受一下农家乐,也是很温馨的一件事。
重阳节习俗集锦7
重阳节正值五谷收获的日子,重阳糕,不仅是节日的食品,还是神佛的供品,也是馈赠的礼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用于农历九月九日佳节并且形色花巧,所以又叫花糕。
重阳糕起源很早。南朝梁代人宗懔(约501—565年)的《荆楚岁时记》注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宋代高承在《事物记原》卷九说:“盖饵,即糕也。”并引述晋代葛洪《西京杂记》所记汉代“食饵”的记载。实际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经出现,不过并不专为重阳节的食俗。而宋时做糕之风已经很盛了。到了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井之内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与登高同成节俗。
重阳节的习俗15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别名“避邪翁”。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室内各处和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隋唐时茱萸的作用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饮茱萸酒、佩茱萸囊、戴茱萸花、室内插茱萸辟邪蔚成风气。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随着重阳民俗重心从辟邪消灾转到延年益寿,插茱萸这一风俗渐渐式微。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物,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以米粉面粉为原料,加上枣、栗子、石榴籽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象征宝山,上面做两只小羊,兆九九重阳。在糕上插一些小纸旗,代替茱萸,置蜡烛灯,用点灯、吃糕,谐意“登高”。最初,吃重阳糕有辟邪和祭祀的寓意,之后,重阳糕演变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糕点上装饰红枣、栗子,有传统的早生贵子意义,是祈子的象征物。明清的时候,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还有一些如吃柿子、吃素食、吃重阳面等等,不同民族和地区过节习俗均有所不同。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是与除夕、清明、十来一这三节并称的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又有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上述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由于九月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长寿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习俗09-11
重阳节习俗02-09
习俗:重阳节11-21
重阳节习俗11-05
重阳节习俗07-29
广东重阳节习俗01-20
重阳节各地的习俗12-25
重阳节各地习俗11-12
重阳节的习俗【荐】11-14
重阳节的习俗【热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