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习俗

时间:2023-08-08 19:10:41 炜玲 节气 我要投稿

立秋的习俗大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秋的习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立秋的习俗大全

  立秋的习俗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

  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同时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除了宝岛台湾的“观春牛”以外,我国各地较为常见的立秋习俗,汇总起来如下: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5、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6、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7、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8、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传统习俗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此外民间还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一直以来,在中国广大农村,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历史渊源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如《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即小暑、大暑、处暑,按顺序分别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二十四节气中的暑天比较长。暑天长对于农作物长势和产量有利,作物要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和热量,如果暑热时间短,作物生长时间和热量都不充足,长势和产量会受影响。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

  季节划分

  ●节气法: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斗指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前结束。立秋,意味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

  ●气温法: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是进入秋季。气温法划分的秋季,表示天气凉爽了。

  气象变化

  立秋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立秋还处在暑热之中,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正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三伏”涉及大小暑与立秋、处暑四个节气。“三伏天”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强盛,控制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气晴热高温,因此 “三伏天”属于酷暑,所以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从其气候特点看,秋阳肆虐,立秋正当暑,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三伏”中的末伏还在立秋节气之后。

  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立秋后,还有“秋老虎”。“秋老虎”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这段时间通常是每年处暑后半个月左右,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渐渐凉爽起来。

  现划分四季常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进入秋季。按气温法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的地区。

  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事实上,中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闷热的“三伏天”,在这“三伏天”时段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几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虽有差别,但立秋时节大部分地区天气仍然酷热,白天阳光依然剧烈;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这时段。中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天气虽热,但是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已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立秋的习俗】相关文章:

立秋的习俗07-31

立秋的基本习俗10-22

各地立秋习俗10-25

立秋的习俗概况10-26

立秋节气习俗06-30

立秋的基本习俗范文10-20

立秋的习俗精选15篇10-29

立秋的习俗15篇10-28

立秋的习俗(15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