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校强制毕业生接收函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接收函与我们不再陌生,在写接收函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那么接收函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强制毕业生接收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当毕业生拿着简历到处找工作时,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数百毕业生却遭遇“被就业”。近日,学生和家长来到知行学院办公楼前,希望学校能够更改信息。多位学生反映,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用毕业证、学位证等“胁迫”学生做“假接收函”,部分“被就业”学生报考基层公务员资格受影响。6月23日,知行学院回应称,已经陆续更改涉事学生的“毕业去向”状态。
用毕业证、学位证胁迫学生做“假接收函”,学生找不到工作还要配合学校造假,学校如此“潜规则”毕业生,让毕业生情何以堪?教育人格又体现在哪里?
其实,不只是个别学校威逼学生假就业,就业率造假早已是一件皇帝的新装。尽管人社部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学生确实是“被就业”的。九成就业率就是一个数字游戏。
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考研、开店、在网上兼职叫就业,在实习单位盖个章叫就业。更有不少学校像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这样,采取种种威强硬措施逼迫学生上交子虚乌有的“就业协议”,或者报告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期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分到一杯羹。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利益,破坏了学校形象,而且干扰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误导国家招生就业政策。
但是,教育部让高校在就业率上不造假,有些勉为其难。教育部一方面对就业率造假“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不好的专业将少招、停招。对外宣传就业率下降,学校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招生困难。学校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就业率造假被否决,就业率低就减、停招,这让就业不理想的学校与院系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压下,为了上交体面的就业数据,学校、院系在就业率造假之路上越走越远,就业率成为数字游戏并不奇怪。
大学培养人才不同于工厂加工产品。相关部门不能完全以就业率来评估大学办学水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失衡的矛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都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还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有关。就业供求关系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年就业不理想,不意味着明年、后年“滞销”。暂时就业好的专业也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
不敢说就业率造假都是逼出来的,但是学生“被就业”的现实值得思考。如果大学唯就业率马首是瞻,单纯以就业率的高低衡量大学办学质量,显然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此,人社部要创新就业率统计机制,教育部要完善高校办学评估机制,同时加强社会监督,问责曝光出来的就业造假案例,刹住就业造假歪风,为毕业生营造真实、公正的就业环境,让虚浮的就业率回归现实,脱下“被就业”这身皇帝的新装。
【学校强制毕业生接收函】相关文章:
学校接收函09-12
学校的接收函04-21
学校同意的接收函06-20
实习学校接收函06-06
学校毕业接收函08-31
如何办理毕业生接收函_毕业生接收函模板02-12
毕业生接收函07-15
学校接收函15篇09-13
学校接收函(15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