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组员分工
研究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活动要求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
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搜集证据的方法与途径。(采访、上查询、阅读书籍……)
2、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开展探究。
3、学生写好。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
(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讨论后填写思考题。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提升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和懂得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家询问爸妈,自己家中的电器的名称、用途、用法、注意事项。
2.活动材料:教材想一想 说一说
活动过程:
一、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加油家用电器吗?都有哪些电器?(让几个小朋友说一说,他们家有哪些家用电器。)
2.结合教材,教师归纳小结:小朋友们家中都有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
二、指导与启发
1.结合幼儿在家中爸妈出得到的信息。提问:你把喜欢那些电器?你妈呢?你呢?(充分让幼儿们相互交流,然后让几幼儿说一说)教师的引导
2.在,让幼儿充分讨论: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的用途、用法,以及给全家带来的`好处。
3.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说明使用这些家用电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安全用电小常识、爱惜保护家电、以渗透安全保护意识、节约用电)
4. 让幼儿打开书,认识教材中的电器。然后指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爱惜保护家用电器)
效果分析:
通过教学,幼儿们对家电的有关知识非常感兴趣,幼儿们发言热烈、竞相参与。子教学内容若带领孩子们参观实物。教师边教学边结合实际效果就会更令人满意。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
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板书课题:斜坡的科学)
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1、讨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感受: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
4、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开展实验。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光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④及时记录好有关数据。
5、分析整理。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
三、把斜面“卷”起来
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2、讨论交流:
(1)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由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优点?
3、画出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4、交流本组的发现。
四、斜面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析。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
板书设计:
4、斜坡的科学
斜面能省力
斜面不省距离
斜面越长越省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病毒》10-16
科学教案:蜗牛09-11
关于科学教案07-24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手的科学教案11-03
有关科学教案03-01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关于科学教案11-0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