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卫生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措施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措施

时间:2022-04-09 07:49:51 卫生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措施

  给幼儿创造安全的成长空间,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质量是关键,卫生保健是为保证婴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而实施的各种措施。下面爱汇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供你参考。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措施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范文一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形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的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本院将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指定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注意动静结合,并且有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二、 体格锻炼制度

  1、 有组织的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每天做一到两次体

  操或活动性游戏。

  2、 在正常天气下,呦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并加强冬季锻炼。

  3、 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的锻炼儿童

  体格。

  三、 健康检查制度

  1、

  2、 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生体格检查。 定期体检制度:三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

  工作人员每年全年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需立即停职治疗。戴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 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模:有无发烧;二看:咽部、

  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 卫生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 室内外环境整洁、安全、无污染,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

  小扫、每周一大扫,应做湿性清扫。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由专门容器集

  中密闭存放。

  2、 玩具每周至少清洁一次,图书要每周用紫外线灯消毒一次或阳光下曝晒。

  3、 要安装防蚊、蝇设备,及时消灭蚊、蝇、鼠、蟑螂等病媒虫动物。

  4、 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5、 幼儿桌椅高度符合要求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保持儿童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清洗勤晒。

  3、保护幼儿视力,室内采光充足。

  4、

  五、 饮食卫生管理

  1、儿童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3、接触儿童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六、预防疾病制度

  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预案,如本园传染病发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1、 控制传染源:

  (1)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园所。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2、 切断传播途径:

  (1) 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园所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

  (2) 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

  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3、 保护易感儿童

  (1) 掌握易感儿童名单,传染病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

  施,如被动免疫、药物预防。

  (2) 合理安排儿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

  能力。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清洗头洗澡,勤剪手脚指甲。

  七、安全制度

  1、 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2、 对工作人员和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

  3、 发生一般事故做好记录,防止事故的发生。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责任事故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市保健所,不得漏报。

  4、 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消毒药品专人管理,保健人员给儿童服药时要认真查对,

  不准吃错药。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1、 托幼园所应按常规及时准确做好保健资料的记录和统计,定期分析,按时上报。

  2、 表、簿、卡、册健全,资料必须真实完整,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涂改、不写。

  3、 资料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

  九、家长联系制度

  1、 结合本园(所)具体情况,制定家长联系制度。

  2、 可采用的家长联系方式:如黑板报、宣传资料、电话联系、家长联系簿、书信、

  家长会、半日开放。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范文二

  (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

  (三)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五)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六)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七)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九)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第十六条托幼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当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部的'规定进行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收集、分析、调查、核实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托幼机构,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儿童入托幼机构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发现在园(所)的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离园(所)诊治。患传染病的患儿治愈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所)。

  儿童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开展健康检查,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改变。

  第十九条托幼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未按要求设立保健室、卫生室或者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

  (二)聘用未进行健康检查或者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的;

  (三)未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

  (四)招收未经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儿童入托幼机构的;

  (五)未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通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其作为托幼机构分级定类管理和质量评估的依据。

  第二十条托幼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设立卫生室,进行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一条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二条小学附设学前班、单独设立的学前班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五条《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范文三

  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制定出本园儿童的一日生活制度。

  (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儿童一日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

  (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

  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须经过检疫期,无症状方可入园。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2、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粪便常规检查,以及阴道霉菌、滴虫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3、定期体检制度:一岁至三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测量要准确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及时矫治缺点。

  4、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

  作。

  5、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幼儿园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2、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和取暖设备。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儿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5、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6、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7、饭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

  8、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

  9、保持儿童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10、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得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11、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和幼儿接触时不抽烟。

  12.设立保健室,建立隔离室,隔离室用品要专用。

  13.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消毒方法详见附表五、六)。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所)或班。

  14.对患传染病的婴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婴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园(所)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16.幼儿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17.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幼儿园疾病预防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95%以上,白百破、卡介苗接种率在90%以上),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续发。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幼儿园安全制度

  1.各项活动均要以孩子为中心,工作人员要注意儿童的各项活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烧)伤等事故的发生。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剧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并严禁放在班上。药物保管和服用应由医务人员负责。

  4.建立健全儿童接送制度,不得丢失幼儿。

  幼儿园家长联系制度

  要做好儿童的保健工作必须依靠家长的共同配合,对孩子的习惯和行为的`培养,要求园所)和家庭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上的矛盾。

  1、采取多种方式,同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配合。

  2、定期开家长会,经常向家长宣传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3、儿童如无故缺席,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4、提供宣传资料(如预防接种方面)。

  儿童预防接种制度

  1. 根据季节,按卫生部门的指示与安排,为幼儿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提高他们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2. 新生入园时应仔细询问入园儿童的家庭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等儿童的健康情况。

  3. 接种前幼儿园要向家长和幼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每次注射疫苗,除禁忌症外,要求每个幼儿都要注射,不能遗漏。预防接种率应达95%以上。

  4.有严重慢性病(如心脏病和肾炎等)者和发烧者不注射。

  5.注射后要告诉儿童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出现一般的红、肿、痛是正常现象。

  6.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反应过激者,要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

  ?

  ? 营养膳食管理制度 一、饮食管理 1、幼儿的伙食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伙委会(园所领导、炊管人员、

  保管人员、保教人员及孩子家长代表),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

  ? 2、伙食费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3、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婴幼儿年龄(一至三岁、四到七岁)的带

  量食谱,定期更换。

  ? 4、准确的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

  饭菜。

     5、园内工作人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6、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保证儿童的进食量。蛋白质

  摄入量占应供给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7、按时开饭,每餐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儿童进餐的时间不少于二十至

  三十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二、科学饮食 1、一岁半以后幼儿按三次饭一次点心定食谱(整托幼儿睡前再加一次点心),

  食谱要适合幼儿方的年龄,使儿童能吃到多种多样的食物,把一日的食物定量标准恰当地分配到食谱中,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和足够的热量。

   2、要注意调配花样,增加幼儿进食量,科学烹调,尽最大努力保存营养素,

  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措施】相关文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精选23篇)11-03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实施细则(精选17篇)04-19

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02-16

幼儿园整改措施05-21

幼儿园整改方案措施05-19

幼儿园安全管理措施02-10

幼儿园保健措施:秋冬季防病治病措施09-29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制度01-25

幼儿园卫生工作措施09-30

幼儿园措施错峰方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