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现在爱汇网小编就来为你提供一些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参考。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1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县教育局开展大课间行为艺术指导精神,确保学生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在校体育锻练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推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现就我校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和县教育局大课间活动艺术指示精神,保证学生每天不低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大课间文体活动是以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序参加的.课间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广播操、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田径项目、集体舞、球类、棋类、书法、音乐、绘画等,还包括师生自创的文体活动形式,只要是能体现学生浓厚兴趣,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具备安全保障的文体活动均可列入大课间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阳光运动”落在实处。
(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全员参与原则
3、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科学性原则
6、创新型原则
四、领导组成
组长:张新伟
副组长:王军展智洪钦
成员:各年级段长、全体班主任和体育课教师
五、场地划分
六年级:6.1班在新教学楼东面主干道,4个人一排,面向南;6.2班在新教学楼前,4个人一排,面向东;
七年级:主教学楼前,从最东边文化墙往西,依次为7.1班、7.2班、7.3班、7.4班。
八年级:操场,按指定位置站队,面向东。
九年级:新教学楼西部,9.1班在北面,9.2班在南面,面向南。
六、活动时间及方式安: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第二节后进行,活动时间为30分钟。
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广播操,第二阶段为各班自行组织的体育活动。
七、活动内容:
(一)广播操:
1.学生入场:
第二节下课铃响后,各班主任敦促本班学生迅速、有序到达指定位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快、静、齐。
2.做操:
(1)各班主任必须到场参与。
(2)各班指派一位广播操做得好的学生在队伍前面领操。
(3)要求做操过程中不准有其他无关言行,发现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制止。全体学生要精神饱满、节奏准确、动作干净利索。
(4)做操完毕须听到解散口令后方能自由活动。
(二)自由活动:
1.由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2.活动内容结合学校安排计划和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
3.体育委员和各小组组长要在活动中起到组织指挥的骨干作用,同时做好活动安全工作。
4.活动器械由学校提供一部分,学生自制一部分,各班主任结合本班情况添置一部分。
八、对大课间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各班大课间活动接受值周班级和值班领导的监督和检查,对课间操整队不及时、入场秩序混乱、做操动作不规范和不整齐的班级,将扣班级量化分1--3分,必要的,予以通报批评。
九、健全机制
(一)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十、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活动。
2、各年级活动内容进行轮换,打破年级界限。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开展好活动。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区域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安排的活动内容。
4、带班领导负责记录各班的活动情况,协助项目负责教师处理突发事件,代理出差的教师带好大课间活动。
5、带班领导做好每天大课间活动的情况记录,政教处每月汇总一次,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期末由政教处对各班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对于有特色的班级、年级予以奖励。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2
一、制订方案的意义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尤明杰
副组长:杨文建、赵继成
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务人员、校学生会和团委会等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加;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4、开展大课间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
课间操:
组织形式: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跑操活动。
大课间活动:
组织形式:以学生的爱好分跑步、乒羽组、篮球组、足排球组、踢跳组。
课外体育活动:
1、全校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下午第三节课后没有课的班级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2)具体内容:冬季长跑活动,1500米以上,其他季节以趣味跑、技巧运动、球类运动、跳远、乒乓球、羽毛球为主。
(3)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
(4)集合地点:田径场
(5)负责老师:初一、吕明芝、孙建国。初二、魏亮、李媛媛。
初三、吴建、杨庆奎。
备注:①跑步是每位学生必须进行的练习;
②除安排的活动内容外,如果场地许可,可增加活动的项目或内容;
③为了缓解学校场地合器材的压力,鼓励学生自带练习器材;
④在开展活动时,除体育教师外,班主任也是当然的责任教师等。
2、班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
(2)具体内容:各班自定。
3、个人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
4、校运动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
5、体育社团: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唤起学生的巨大能量。鉴于此,学校学生会和团委会要成立体育社团,设立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乒乓球、课间操质量考评等支团,在校领导和体育组的支持下(主要是资金和技术方面),行使研究制定该项活动与竞赛计划;组织各单项比赛等职责。使它成为一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
6、体育教师教师分工:
星期一:魏亮、李媛媛。
星期二:吴建、吕明芝。
星期三:杨庆奎、孙建国。
星期四:吕明芝、李媛媛。
星期五:魏亮、吴建。
五、课外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和安全措施
课间操——
1、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不宜过大;
2、应以轻松愉快的活动为主;
3、动作要正确、到位,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幅度。
课外体育活动——
1、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以防受伤和便于恢复;
2、器械练习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活动场地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注意安全。
七、激励机制
1、将各年级、各班级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有关参与人员要计算工作量,对失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竞赛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初,体育组即制订出全校的学期竞赛计划,并下达相关单位,
备注:各竞赛的具体办法见相应的“竞赛规程”。
八、场地安排:按区域划分
1、跑步(负责人)全体体育老师
2、乒羽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及排球场地周围(负责人)魏亮、李媛媛
3、踢毽子、跳绳区:(场地)小广场(负责人)吕明芝
4、“沙包类游戏”组:(场地)操场跑道周围(负责人)杨庆奎
5、篮球:(场地)操场篮球场地(负责人)吴建
6、足球:(场地)操场足球地(负责人)孙建国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为奉行“一起运动、一起快乐、一同健康”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我校师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意识,学校决定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到第二节上课课间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便丰富师生的课余时间,使学校课间体育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养成坚持每天一小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的:
(一)为培养学生的运动乐趣与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指导课间活动,能安全地在操场和水泥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然、纯真的天性,营造快乐、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对象:
全体初一至三年级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以“一起跳绳、一块游戏、一样阳光”为活动宗旨进行选择性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广播操:初升的太阳(周一另加举行升旗仪式)
(二)跳绳:1.单、双人跳绳比比谁跳的.多2.跳长绳
(三)踢毽子:1.看谁踢得多2.花样踢毽子
(四)推手游戏.
1.马步对站,掌互粘,发劲互推,看谁脚步先动。
2.比比谁力气大,弓步、独立步、虚步均可互推,。
3.走廊不宜做大动作推档。
(五)跳橡皮筋游戏
一条弹性橡皮筋连成一条橡皮筋,可以多种玩法。
(1)爬过(2)躺过(3)跳过
(4)跨过(5)勾过(规则多样,自由变化)。
(六)猜拳游戏:猜拳的各种玩法,从简单的剪刀、石头、布或男生女生配或点手指。拉筋或俯地挺身、青蛙跳也可玩得不亦乐乎。
(七)篮球:高年级学生可运球两步半上篮、原定跳投、接球上篮等玩法。
(八)乒乓球:男女生分场地以比分或争王点兵点将等方xx流打。
四、活动时间及方式:
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课间为大课间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5分钟。先统一进行全校广播操,之后具体活动项目(以上活动项目)可由每班班主任根据班级自身情况确定活动项目,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备活动器材,必要时可以由学校提供器材,个别班级难执行的活动项目由校体育组统筹安排。
五、活动场地:
操场、教学楼前空的水泥场地(由班主任选择确定适合活动的场地,各班相互协调,场地不宜运动的应即刻制止)。
六、注意事项:
(一)各班主任老师及体育老师在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应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作相应指导与帮助,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
(二)各班主任老师及体育老师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大课间活动内容,雨天应进行室内(或走廊)游戏活动的指导与帮助。走廊活动,易干扰他人行进安全,宜注意指导礼貌,并尊重来往行人,停止待其通过,且不适合从事过于剧烈及有投掷性的游戏。
(三)活动器材,搁放诚信体育柜,另鼓励学生自行携带交换使用,增益人际关系。
(四)各班主任老师及体育老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
七、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中学大课间跑操活动方案05-07
体育活动方案12-29
【推荐】体育活动方案04-09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04-27
【热门】体育活动方案04-09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04-09
体育活动方案【热门】04-18
体育活动方案【精】04-18
体育活动方案【荐】04-18
学校体育活动方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