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时间:2022-03-25 05:14:45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明确实验目的

任何一个实验教学都应该有它的主要目的。没有目的,实验就没有指向性,实验就毫无意义,更谈不上实验的有效性。只有明确了实验主要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才有据可依,才可能发挥实验的最大效益。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对该实验的目的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实验的主要目的所在。并且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实验主要目的来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实验目的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挖掘:

①获得知识与技能:依托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操作、思考、分析,学生可以从中获得非常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操作技能,观察技能等。

②体验过程,学会方法: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体验实验的乐趣,也能感悟实验过程中的困难,使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熏陶。通过实验操作、设计,学会仪器使用方法,实验记录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③ 培养能力:任何物理实验,离不开观察、分析、归纳,只有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得到培养,实验能力不断提高。

2.理解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的理解是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基础。没有了解实验原理,就不知道怎样做实验,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和设计就更谈不上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实验类型和实验目的,应该有重点地让学生领悟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技能。不同类型实验。侧重点不同。

例如测定物质的密度。这个实验原理是ρ=m/V,那么实验就围绕着如何求m,如何求v。而求m和V的方法很多,因此求ρ的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①用天平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密度,②用天平量简测量物体密度,③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密度,④用弹簧秤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⑤用弹簧秤和烧杯适量水测量物体密度,⑥ 只用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等。

以只用量筒测量物体密度为例:这个方法常用于测量体积较小、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密度,如橡皮泥、铜片、铝片、铁片等。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量筒盛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② 再将橡皮泥做成小船,轻轻放入量筒让其漂浮在水面,记下水的体积V1 ③.将橡皮泥用笔轻轻压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④.计算出橡皮泥密度ρ=(V1一Vo) ρ水/(V2一V0) ;

这样,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问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人们设计并实施实验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验证实验者的猜想或已有的结论。因此,如何根据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就非常关键了。只有实验操作,没有得出结论的实验依然是无效实验或者是低效实验。 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作出结论?这是~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是学生较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联想已有知识,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归纳、判断,作出预测或推理,从而获得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推理,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的目的。教师切勿包办一切,彻底改变“实验老师做、现象老师说、结论老师给”的模式,否则实验教学又将成为一句空话。

4.重视实验中异常现象

当实验记录数据出现错误而导致不能引导出实验结论时,教师切忌一带而过。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发生实验数据错误,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留意,引导学生讨论,找出出错的原因。千万不能将错就错,甚至篡改实验数据或忽略真正的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强行将课本上的结论塞给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指的是在实验者的预见范围之外出现的实验现象。事实上,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就是受到实验中“异

常现象”的启示而诞生的,它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必须正确对待,认真进行分析,绝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更不能对学生敷衍了事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录下来,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2017-05-12 18:22 | #2楼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出乎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以及学生的相互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物理动员课上可作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实验的魅力,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初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保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的。

二、利用身边生活经验,创设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我们在课堂上正规地做实验更加富有亲切感。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做好分组探究实验

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在没有专职实验员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教师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精心设计与组织分组实验。过去物理实验时,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步骤重复实验就行了。新课程标准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按统一计划,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后进行“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比赛,在科技上把好的作品进行展览;可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和进行科普知识讲座;还可进行有学生参加的物理小实验表演等。当然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教学新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实验计划05-04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03-14

初中物理实验课反思05-2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05-2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12-27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03-1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08-30

物理实验总结12-17

物理创新实验07-22

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