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创新
中小企业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中小企业内管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管理制度,可以引导中小企业走上正确的轨道。
一、重视中小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从中小企业的总量水平以及所形成的市场势力来看,足以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与产权结构开放的大型企业相比,大部分以家族形式存在的中小企业产权相对封闭,由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开放性较弱,外部监督效用有限。另外,伴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面临外资企业、国企等对手的竞争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等财务压力,中小企业存在着为实现盈利最大化而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风险。因此重新审视和设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对策,是提高中小企业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完善中小企业内控,一方面,可以科学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同时满足企业面临市场竞争调整内控目标导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这个企业群体加速向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模式转变,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的通畅与避税等盈利性问题,忽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观念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整个运转情况的了解和把握,阻碍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方面存在漏洞,内部控制环节过多与缺乏控制并存,造成效率低,财务风险高。同时,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中小企业甚至未设置单独的会计部门,或者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业务交叉过多,没有遵循不相容的岗位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缺乏相互牵制。另外,对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情况、纠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流于形式。
(三)会计人员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因为中小企业往往限制劳动力成本,工资待遇比较低,所以雇佣的会计人员较少,也吸引不到优秀的会计人才。部分中小企业中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或专业知识较低,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不够,业务不熟悉,在账务处理上缺乏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以致会计工作混乱。由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造成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作用均未充分发挥。另外还有不少企业的会计仅按经营者意图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情况的内控,同时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
的方法,科学逐步推进,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明确权责,以完善企业管理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要以服务企业经营为目标,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化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应当从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财务处理程序、落实到位授权审批制度等方面进行加强内控。另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可以规避管理随意性,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三)集体树立内部控制观念,加强内控监督
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做到从管理者到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在树立内控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建立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员工的机制,以制度管人。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下,实现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确保权、责、利之间的平衡。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应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内控问题的现实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只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管理与建设,才能引领中小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解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7)2011.
[2]王学燕,吴善玉.对现行中小企业会计的规范化与内控制度相结合的探讨[J].商业经济,
(10)2017.
[3]林加方.加强中小企业内控与财务管理相融合的措施[J].经济视角,(11)2011.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优化创新
对策
(一)科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实则在于优化企业组织资源的结构与运转。实现中小企业组织资源的优化,需要从内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企业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展开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应当从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出发,避免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内控制度,选择符合中小企业各自
《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创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中小企业内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内部控制观念薄弱
中小企业因为具备规模小,产权形式封闭等性质,所以过于强调决策效率,这就造成了企业相比财务管理更重视个人能力,财务管理所产生的盈利微不足道,缺乏成本控制观念和优化企业结构、资源配置的思想。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情况,对财务管理也只关心资金
办公室业务20128
57
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进2017-05-09 20:03 | #2楼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中小型企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石,而大力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扶植其做大、做强,以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资金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而这与其自身内部控制工作的不足甚至缺失是息息相关的。
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和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竞争力,增加企业价值,并逐渐成长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组成。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出发,根据深交所自2017年至今所公布的9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以及我们对其他相关企业的内控咨询的实际案例,按照《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控制要素的要求,对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现存的问题做了如下归纳。
(一)内部环境缺陷 具体如下:
(1)分层治理结构初步建立,公司治理运作不规范。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源自两种发起方式:其一,原企业改制,原企业主要为个体企业或家族企业,也有少数国有独资企业;其二,初始设立为小型公司制企业,其后,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股份公司,为日后ipo奠定基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在上市前已经完成,大多数企业引入了风险投资。而拟上市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很多也为上市做了股份制改造。经过这些步骤后,公司的股权结构开始发生分散,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分层治理结构基本形成。
然而,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甚至在拟上市的公司中,其公司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笔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专项整改报告的统计,有64家公司因为公司治理不规范被提出整改意见,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没有在董事会下建立各种专门委员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公司的独立董事欠缺或者其任职资格和任职年限都未达到相关标准;未设置董事会秘书;董事会会议普遍缺乏应有程序,会议过程随意,会议记录缺失;监事会人员构成不符合公司法要求,监事人员存在相关利益冲突未能合理确保其监督职能的有效进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决策授权体系存在重合和决策方式不明确等。可见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经逐步脱离了个人经营、家族控制阶段,产权界定基本清晰,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但是,公司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
(2)组织架构趋于扁平,运营效率较高,但权限分配不合理。同传统的大型企业相比,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经营层面的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扁平,管理层次相对简洁,组织运行成本较低,决策执行具有较高的效率,这是市场竞争机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要求。但是,很多创新型企业的经营组织结构优势却不能有效发挥,究其成因主要在于企业内部的权限分配不合理。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般起源于个人或者家族企业,即使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建立,其“人治”的特征仍然难以抹去,发起人一般成为公司的总裁,基于个人治理对委托代理的天然排斥性,其公司总裁往往对公司的资金支付过分敏感,结果造成公司事无巨细均由总裁一人决策的现象。其他管理人员由于未能获得有效的资金决策权限,只能单纯履行执行职能,而公司总裁则陷于琐碎的细枝末节之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宝贵的企业家才能,企业的管理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重大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投资等重大事项或者仅仅凭由较为信任的部门负责人意见,或者由总裁直接独裁就盲目进行,没有合理的集体决策程序,个人意志、主观判断盛行,给企业造成较大的风险。
其实,即使在“人治”鼎盛的封建时代,也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道理,最高决策者必须将自己的决策边界进行有效的界定,通过合理授权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规避。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扭曲性的权限分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势。
(3)关键岗位激励与约束措施较为完整,但基层员工的流动性偏高。根据对上述样本企业的统计,93家创业板样本企业全面实施了关键岗位(如:财务、技术、销售)的关键人员的股权激励。同时,根据我们的咨询案例,在拟上市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股权激励也很普遍。而且,很多公司针对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均签订相关的保密契约,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保密措施。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比较完备,能够较为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在咨询过程中的调查问卷显示,基层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缺失,普遍对薪酬状况、考核晋升方式持有异议,基层员工(甚至是具有一定技术的熟练工人)流动性偏高,对相关产品的质量、研发方案的实现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威胁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创新】相关文章:
内控信访管理09-25
内控和预算管理措施09-20
货币资金的内控及管理09-25
创新管理07-14
创新管理07-15
中小企业员工管理05-19
内控管理制度03-21
内控管理流程(精选10篇)07-18
综合管理部内控工作小结09-25
内控借款管理制度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