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先进性>《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时间:2022-09-24 05:37:02 先进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在全党开展以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11月,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今年1月初,中央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工作会议,对开展这项活动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1月**日在中央举行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专题 报告会和1月**日中央 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相继 发表重要 讲话,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 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深刻 总结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 经验,充分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为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的重要讲话,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今天我们围绕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体会,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共为什么要举全党之力开展这次大规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次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什么关系?按照胡-锦-涛在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的理解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抓手,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更为深刻的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在正确理解什么是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来龙去脉

此次教育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四川一些党员写信要求退-党,引起震动。随后在全国 组织系统一次会议上,重庆组织部一位官员认为,一些共-产-党员信念发生了动摇,甚至对党的前景不乐观,问题严重。他的依据来自一份调查报告。

四川省党建研究会进行了一次调查,共发出各类调查问卷近十万份,涉及四川省**个市州、**个厅局、**个县和众多不同年龄段、不同 文化层次和不同职务的市(州)、县(处)级或党员干部,也包括一些处级以上党员干部。

在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并不感兴趣,却把心思花在上级领导关注什么上。“上面说的做错了也对,下面干的做对了也有错”,有的干部甚至认为,现在形势变化很快,跟随形势不要紧,跟紧领导最重要。

调查数据表明,有**.*%的人认为自己所接触的领导干部*小时以外把主要精力花在应酬上,有**.**%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天在研究上级领导近来关注什么,想要做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应该提出什么口号才能引起领导的注意。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党政干部忽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

1****份问卷调查显示,县处级和市厅级干部中分别有**%和**%的党政干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小康之家”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他的发言使与会者十分震惊,”组织系统一位官员说,有人认为,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而中央组织部高层官员则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向中央高层领导人做了汇报。

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上海*万)。调查结果显示,党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方面:理想信念不强、党员意识不强、带领群众前进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部分党员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在党内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2000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听取汇报后,表示原则同意。

由此可见,对**万党员的思想状况进行大调查前所未有,而调查中发现的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应该是中央高层决心在十六大作出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

十六大之后不久,即2017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了“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以贺国强为组长,夏赞忠、李景田、雒树刚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了**个试点单位。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按照中央确定的试点工作方针和原则,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同试点地区、部门的党组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在2017年*-9月进行,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个试点单位涉及**个省市、*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共有*.*万个基层党组织、***.*万名党员。

2017年10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17年开始在全党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要求,“要覆盖到全党所有的基层组织,力争使每一个党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这意味着党的超过***万个基层组织,****万党员都要参加。可想而知,教育深度是空前的。

(二)深刻理解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党的先进性?这是我们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胡-锦-涛在专题报告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他还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符合 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其先进性。”“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胡-总-书-记的这些话,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其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特征,就是必须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走在工人阶级广大群众前列的先进政党,它“吸收了这个阶级的一切优秀代表,集中了经过顽强的革命斗争的教育和锻炼的、完全觉悟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正像我们党的旗帜上写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队就是先行、先导、先进。其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特征,就是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纵览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运,根本上都是与一定时代的潮流、规律和进程 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能否具有和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在于能否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始终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等于将来先进,必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其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体特征,就是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其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就在于,我们的党是按照严密的结构和纪律组织起来的战斗部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在贯彻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对党的先进性本质内涵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三点:一是不能空谈党的先进性,而要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模范行为上。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党的先进性无疑应当包含新的时代要求,要同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联系,同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这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要义。否则,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也就无从巩固。

二是不能满足于党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而要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并要从制度建设来保障党的先进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党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个代表”,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从而才能“适者生存”。考察政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并非任何政党都能做到这一点。在一个时期里也许可以做到,但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却不容易。如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过去无疑是先进的,但是后来落后了,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结果被人民所抛弃。以东欧为例,东欧发生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存在“两种话语系统”、“两套游戏规则”和“两面人”现象。公开的、台上的是规范的一套,而私下的、实行的又是另一套,起作用的往往是那些“潜规则”,结果导致基础崩溃,亡党亡国。因此,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条,党员干部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避免“口号上的先进性和行动上的两面性”。在这个问题上,好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建设仍然是关键。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也要靠制度来保证,党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制度的先进性上。过去我们比较强调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现在更要提升作为整体的党的先进性,特别是制度的先进性,以制度的先进性保障党员的先进性。这就好比一架好的机器会自动淘汰不合格零件一样,如果只有个别零件合格,还是无法保证整架机器的高效运转。现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从个人取向朝整体取向,从思想取向朝制度取向的转变。这是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和党组织先进性的必然。

三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品质、能力、行为的统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这一特定身份的人所应当具有的、为共-产-党这一先进政党所要求的一种重要特征,是共-产-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并对普通群众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的一种基本的性质、性能、性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称之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品质亦即品格、品行、素质、素养,是内在的、潜存的,是稳定的、深刻的。品质优劣,构成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成为评判一个人的基本依据。品质上的先进性,主要是指思想境界高、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一个人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才能是先进的,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与品质紧密相联的是能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品质的延伸,是品质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能力既包括具有内在倾向性的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又包括具有外在倾向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等。能力是高是低,直接影响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构成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件。在品质、能力的基础上,行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展示,是品质、能力的现实实现。行为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作所为的总称,是人的工作情况、交往状态、处事方式的全面体现。我们说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说到底主要是靠共-产-党员的行为,即靠共-产-党员的行动,靠共-产-党员的实践,靠共-产-党员的工作实效。行为最直接、最直观、最现实,因而最为人瞩目、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行为上的榜样作用和模范带动,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最好说明。

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我们要在品质、能力、行为的统一中来把握。品质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行为是关键。就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而言,品质必须优秀,能力必须高强,行为必须模范。优秀品质、高强能力和模范行为,涵盖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义,囊括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旨,揭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髓。三者统一,成为共-产-党员能够有效保持和充分发挥先进性的深厚基础、可靠依据和有力保证,使共-产-党员的内在先进性与外在先进性有机结合,使共-产-党员的静态先进性与动态先进性紧密相联,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质与先进性表现密不可分。

(三)充分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拥有**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党成立**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这一历程,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历程,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从****年的鸦片战争到****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年建国到**世纪中叶的***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复兴。

江-泽-民同志把改革开放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起,并列为**世纪中国三件最伟大的创举。这其中两件大事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将永载史册:一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二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年以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正在走向富强文明之路。特别是提出要抓住新世纪头**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发展目标的不断实现,将进一步深刻改变中国的面貌,将进一步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7年,我国gdp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 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位,人均达到****美元。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gdp达到**.*万亿元。商务部长薄熙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万亿美元,预计可达*.*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左右,有望跃居世界第*位。2017年全年吸收外资***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元,规模继续居世界前列。不少专家预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未来**年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持gdp每年*%左右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所探索实践的发展道路,也将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2、适应中国社会的转型

党执政的历史条件和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2017年起,我国进入了人均gdp从****美元向****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快速发展与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矛盾加剧。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发展时期,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政策把握得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种是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3、吸取苏东演变的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出自一个模式,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在很大程度上是沿袭苏联建党模式,他们是怎样丧权亡党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这些教训可归结为*个方面。

——理论创新问题

苏东共-产-党丧权亡党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教条主义禁锢了理论创新,理论没有跟着实践发展,几十年一贯制。表面上看是坚持了马列主义,实际上脱离了现实,阵地很难守得住。如苏共对资本主义的基本判断,“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提法就用了半个多世纪,没有根据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对人民群众缺乏说服力。

——发展经济问题

国强民富是民众对执政党的基本要求,经济停滞,人民就会失去信心。苏联和东欧国家曾经取得巨大成就,国力雄厚。但是,由于重工轻农、重重工轻轻工、重军用轻民用、重积累轻消费,人民群众没有从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好处,为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埋下隐患。

——干部和领导体制问题

干部问题的核心是要用民-主的办法培养、选拔干部。以人治为基础的干部选拔制度是群众对党组织不信任的根源。苏联剧变前夕,对苏联公民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的人认为苏共代表人民,**%-**%的人认为它只代表它自己。苏共拥有****万党员,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时,几乎没有人以实际行动表示反对,普通党员在执政时期没有发言权,在丧权亡党之际自然不会为这个党奔走呼号。

——党内民-主问题

苏东各党的党内民-主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党内始终没有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一-党代政、党政不分的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党内不能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罢免,就不可避免地形成特权阶层,党一旦成为特权利益的代表,就会失去执政基础。

——如何处理各种矛盾的问题

如果缺乏危机处理能力,不注意妥善解决矛盾,以为依靠强压就能够长治久安,就会酿成灾难性后果。而党内民-主的缺失是导致党的领导人缺乏忧患意识的重要原因。苏东剧变中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事件,政局已经非常不稳,党的领导人却得不到任何信号,仍然正常出访、休假,不能在事态的萌芽阶段果断处理好危机。苏联的国家机器不可谓不完善,但从历史演进过程看,高压和缺乏政治警觉性都不能维持长治久安。

4、解决党员执政意识问题

要求党员干部对“执政时间越长,面临的执政考验越严峻”有充分的意识。

一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邓-小-平早在****年就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党执政后,一些党员成为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很容易渐渐地高高在上而远离群众,这会使其淡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而变成凌驾于群众之上的“主人”,失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官僚主义习气随之浓重。为此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特别讲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二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权力是种支配力量,一旦权力拥有者随心所欲,就会导致权力无原则扩张,出现腐-败。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看到权力与巨大的物质利益直接相关,在其利益观发生扭曲的情况下,其权力观也随之发生扭曲。党内一些人搞那些腐-败活动,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我们党是执政党这一条件,利用了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而谋私利。近年来发生的某些领导干部腐-败大案能充分说明这一点。特别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对此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范并加以约束和监督,就很容易使权力成为腐-败的条件。

三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失去生机和活力。在党执政之前,战争年代中的严酷对敌斗争和艰苦 环境,使党的工作者很少考虑享受,也难以享受。而在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部分党员干部很容易懈怠。随着深入群众生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热情降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研究解决新问题的开拓进取精神减弱,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容易盛行,思想有可能变得僵化保守。再加上和平建设时期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都可能使一些党员干部飘飘然,忧患意识淡化,缺乏危机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甚至沉溺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彼,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党长期执政必须重视解决好这些问题。总之,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广大共-产-党员告诫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广大党员在总体上看是保持了先进性,但是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种种问题。

我们党有****万党员,总体上看是保持了先进性的,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在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有一部分党员、包括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先进性,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丧失了先进性,已经不符合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和起码要求。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有的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还不适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有的不能廉洁从政甚至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致使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成效,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认清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刻和宽广的背景和意义后,那么,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胡-锦-涛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进一步强调,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我们党的先进性只有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党在总结全国范围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研究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和党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在交-班的时候,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一个重要的政治交代,这就是:“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在****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还尖锐地指出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江-泽-民同志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政治交代,认真总结国内政治风波的教训,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据现有文献,在****年12月**日,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执政本领”,实际上就是“执政能力”。2000年2月**日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任务。这里已经使用了“执政能力”这一概念。2000年7月*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同“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一起,明确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提了出来。这样,在2002年11月*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问题时,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单列了出来,并且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努力增强五种能力。由此可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形成的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把这一问题提到了党的建设的“重点”这一位置上来。在党的十六届一中、二中和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根据这个思路,十六届四中全会经过讨论,郑重地作出了一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性决定。

《决定》不仅总结和阐述了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而且以非常鲜明的 语言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为什么这样说呢?怎样理解这一重大论断呢?

第一,执政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最终都体现为党的执政能力。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无论是抓哪一个方面的建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事组织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不能说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同样,我们今天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其实质也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以后党的各方面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的,是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中的一项根本建设。

第二,执政能力建设是联结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环节。因为,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界定,它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仅仅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第三,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并长期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保证。任何一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都在于它执掌的政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授权。我们国家不实行多-党制,党执政的授权形式同多-党制国家不完全一样。但是也有一样的地方,我们党执政的权利也是民-主授予的。我们常讲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只是一方面的情况,即我们是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反动统治的;另一方面,我们党并不因此独霸政权,而是邀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并通过民-主协商和选举产生了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就在于这个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归根到底,是在于这个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因此人民拥护这个党执政。这就决定了,我们党要长期执政,以求得党执政的长期合法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党如何始终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得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丰富和扩大党获得人民群众认同的资源过程,获得人民拥护是最大的执政能力。评价党的执政能力的主体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此,我们党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进党的作风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工作重点;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基础。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是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执政能力建设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长期保持执政合法性的一项根本建设。

第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是党解决今天面临问题的—项根本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地分析了党执政的现状。一方面指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从各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党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另一方面也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一是不适应,二是不符合。不适应,即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观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不符合,即有些地方有些人严重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甚至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这完全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因此,十六届四中全会系统地提出了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7年10月**日,衢州召开四届十四次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衢州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统筹推动发展的能力,改革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保一方平安的能力。这个意见,切合衢州实际,富有创新性,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精神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全市上下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四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

针对我们在执政过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第一次明确地要求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该讲,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和团结,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这是由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是要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过漫长的奋斗过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现阶段,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是要紧紧抓住**世纪头**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是极不容易的,要解决我们面临的各项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一要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国情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立即解决;二要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消极影响与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相互交织带来的挑战将长期存在;三要看到我们的发展已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尚处在攻坚阶段,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已经大量出现,特别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些问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二,这是由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所决定的。任何一个政党要掌握政权并巩固政权,都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党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把统一战线看成是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仍然坚持统一战线,并把它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非常正确的决策。但是,正如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那样,党执政所必须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也不是一劳永逸就能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出现了许多先富的新的社会阶层,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难群体或弱势群体,如何正确处理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如何统筹兼顾各个阶级阶层、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使得我们党执政的政权在新的条件下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能否做到这一点,也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三,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我们要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都知道,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相统一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和-谐社会。能否做到这一点,既是能否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四,这也是由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精华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的文化传统,既承认社会是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的,同时又认为矛盾中对立的方面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求同存异”等等。因此,能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和合”精神,把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科学民-主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那么,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学者已有大量的论述。有的强调和-谐社会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有的强调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有的强调和-谐社会还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等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很有价值。根据胡-锦-涛的论述,针对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人际关系和睦的社会,一个治安良好和团结稳定的社会。

在构建具有这样四个特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我认为,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一个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的社会,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和-谐社会;一个没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社会,四分五裂、动荡不安的社会,更谈不上什么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生机活力与稳定团结相统一的社会。

第二,既要信任和依靠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具有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能够带头致富的社会群体,又要救济和帮助社会中那些困难的和弱势的群体。对于在改革开放中涌现的那些新的社会阶层,要认识到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鼓励和引导他们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多作贡献;对于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十分贫困的群众,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脱贫致富。作为领导干部,要把“访贤问能”与“访贫问苦”很好地统一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以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为主要内容的“走基层、联万户、送真情”活动,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走基层、联万户、送真情”活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时间一定三年不变,做到不解困不脱钩。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把走访慰问这一临时性、集中性工作转化为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可以进一步丰富先进性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虚促实、虚实结合,达到“党心民心心联心”的目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古今中外的执政铁律。今天我们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在赢得民心,争取多数上花功夫、下力气、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第三,既要把解决公平的问题提上重要的地位,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能够达到的公平只是有限的相对的公平。公平,从古到今,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理想追求。对于革命阶级来说,公平更是他们反对压迫和专制统治的武器。同时,各个阶级、各种学派对公平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根据唯物史观来阐述公平的内涵和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实际意义,提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并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达到的公平要求。马克思早就告诉过我们,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我们不可能达到分配结果上的事实上的平等或公平。在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实现的公平更是有限的相对的。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还要考虑执政党的特点,切切不可把群众的胃口吊得过高,以至图虚名而招来实祸。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真正做到兼顾公平,并把公平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公平方案。

第四,既要不回避矛盾,又要善于缓和矛盾、化解矛盾。我们今天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在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美元到****美元时期是社会矛盾凸现期。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问题解决难,在这—时期社会矛盾更为突出。我们既要勇敢地面对这些矛盾,又要以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地处理好这些矛盾。我们要善于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善于缓和人民内部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不能随意激化矛盾,把可以争取和团结的人们推到对立面去。因此,要建设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三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四要坚持群众自觉参与的原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社会动力。只有这样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手段,党和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才能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

我们党的先进性,基础在于党员的先进性;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根基在于党员的素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的一次普遍的教育。每个共-产-党员都生活、工作在群众当中,每天的工作表现、为人处世,都面临着群众认可不认可、群众点头不点头、群众满意不满意的考验。要通得过这样的考验,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广东-社区时,为基层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他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全党共同努力”,并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这些话,非常深刻,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高楼万丈平地起。执政党党员的素质、执政党党员的先进性,就像万丈高楼的根基一样重要。

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党员******人,占户籍人口的*.*%。从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岁以下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岁至**岁党员*****人,占**.*%;**岁以上党员有*****人,占**.*%。从入党时间看,建国前入党的党员***人,占*.*%;建国后至“文-革”前(**年4月)入党的党员有*****人,占**.*%;“文-革”中(**年5月至**年10月)入党的党员有*****人,占**.*%;**年10月以后入党的党员有*****人,占**.*%。从党员的分布情况看,离退休(退职)党员有*****人,占**.*%;公有经济单位党员有*****人,占党员总数的**.*%;非公有制单位党员有****人,占*.*%;其他如农牧渔、解放军、学生等方面的党员等有*****人,占**.*%。这是一支力量不断壮大、规模宏大的队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宝库和伟大力量。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全市党员同志包括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党性锻炼无止境,在为党为人民事业的奋斗中,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做到“四个增强、一个树立”。

1、要增强宗旨意识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才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立党立得稳、执政执得牢。

一个共-产-党员,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是同党拉开了距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就是“数典忘祖”;心中没有了群众,就是忘本,就是变质,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势不可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群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处理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做密切党群关系的模范,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模范,归根到底做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

1***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土地、劳动、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妇女学犁耙问题、生小孩问题,小孩要读书的问题,修桥的问题,群众生疮害病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具体行动,贯穿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为群众操心,在基层使劲,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2、要增强党的意识

党的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加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的意识是党员的灵魂,是党员的思想“身份证”。有关调研分析表明,当前,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现象值得警惕。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担当局外人角色,甚至参与其中;有的党员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人生目标迷失方向;有的自我要求不严,对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缺乏热情,等等。党的意识的模糊、淡化,是我们党员精神上的“贫血症”、思想上的“水土流失”的表现,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党的意识强,怎样才能增强党的意识呢?我看,起码有这样几条:

第一,要对党绝对忠诚。入党,既是每位同志自己的重大决定,是个人作出的神圣选择,也是党组织按照严格程序、十分慎重的组织行为。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许多老党员在入党时不说大道理,而是用很朴实的—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愿:“入了党就是党的人了,以后这百把斤就全部交给党了!”既然是“党的人”,就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时时处处和党一条心,心中时刻想着党。我们每个同志在入党誓言中都讲过这样一句话:永不叛党!这句誓言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与党同心同德,听党的话,做党的事,坚决跟党走。

第二,要增强组织观念。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党的政令畅通,使党的意志和要求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对于发生的重大情况和重要信息,首先要想到向党组织主动请示和汇报,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

第三,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党内的各项组织生活,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重要舞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离不开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教育。忽视组织生活,放松党性锻炼,往往是一个党员走向蜕变的先兆和开始。因此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切切实实过好党组织生活,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经常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对于各级基层党组织来说,要通过党内通气会、民-主生活会、支部会议等途径,统一思想,交流认识,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执行。

第四,要正确看待成绩、名利和地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 职业与党的事业、尽岗位职责与尽党员之责的关系。作为执政党的党员,任何工作岗位都是党指派的,都是代表党去开展工作,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必须时刻牢记,是组织教育培养了我们,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离开了组织,没有党的教育培养,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一切成绩和功劳都应该归于党。

3、要增强执政意识

党员的执政意识强不强,是决定执政地位巩固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特别是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要始终明白“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的道理,从而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增强执政意识,在政治上要把关定向、维护大局。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具体负责什么工作.讲政治都是共同的、首要的责任。头脑中如果没有了讲政治这根弦,就谈不上执政不执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决策和紧要关头,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不断提高把握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

党政机关的一举一动备受群众关注,很多事情处理不好往往容易造成较大的影响。现在我们提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责任政府,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政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都要清楚自己所在的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衢州的政治生活、衢州的发展大局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敢于把责任承担起来。对待每一个工作岗位,我们都要守土有责,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如履薄冰,举轻若重;对待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要坚持严字当头,来不得半点疏忽,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而对于那些造谣诽谤、恶意中伤和不负责任的现象,我们要敢于斗争、敢于纠正,以保证我们的建设不受干扰,保证我们的事业不偏离航向。

增强执政意识,在工作上要做到勤政敬业、争创一流。执政是具体的,执政意识必须体现在现实工作中。每位党员和干部都必须明白,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权力,不仅是名誉和地位,更是责任和义务,是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的舞台和条件。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大胆探索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竭尽全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把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与本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增强执政意识,在作风上要做到率先垂范、扶正祛邪。一个人的习惯和嗜好是存在于人们自身的道德资本,向善,可以增值,一生受益;向恶,就会贬值,祸及终身。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应该慎言、慎行。一个党员,一个执政党党员,更应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经得起大是大非、大风大浪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小事小节的考验,小事小节中有形象、有影响、有人格。

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许多都是始于个人的习惯、嗜好等一些小事小节,被人打开缺口、乘虚而入。面对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多种诱-惑,特别是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是一名执政党的党员”,要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进攻,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尚人格。

4、要增强学习创新意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全部工作都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发展的。作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共-产-党员,要使自己永不落后,永远站在时代潮流前列,就必须不断强化以提高自我、超越自我为目的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高度重视学习,把学习作为进步的阶梯和健康生活的标志。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目前正处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阶段,要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抓好学习是前提和基础。要做到“三确保”:一是要确保学习时间,二是要确保学习质量,三是要确保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其次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了解衢州的人文历史、地域特点、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党员。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实践,是要通过所学所识推动各项工作。广大党员重点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提高创新的能力,从本职岗位的特点出发,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当前,我市的一些党员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应付工作;有的党员只是把创新喊在口号上,没有付诸行动,以致创新年年喊,年年老样子,看不到进展;有的党员不但不想创新、不会创新,还曲解创新,认为创新是搞形式主义。这些想法与当前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不合拍子,要切实加以纠正和克服。每一名党员都必须率先垂范,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勇气、创新的作风,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要树立党员形象

无论是增强宗旨意识、增强党的意识、增强执政意识,还是增强学习创新意识,都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形象是通过一个个党员来体现的,只有一个个“细胞”有活力,才能保证整个“肌体”健康,才能保持党的光辉形象。一般的群众,看党的形象,对党的判断和认同,对党的感情深不深,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自己身边党员的表现。因此,每一个党员的形象都直接与党的整体形象相关,每一个党员的表现都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都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树立党员形象,关键是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果说党员形象是外在的形,那么先进性就是内在的魂。外在取决于内在,灵魂决定形象。一定要牢牢抓住先进性这个魂!党员形象,是整体的,包括气质、能力和言行举止等要素在内;又是具体的,是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连续表现出来的。判断一个党员是不是具有先进性,是不是具有好形象,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是否做到了“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是否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在群众中有好的口碑。

党员应该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与群众“心贴心”,要让群众“我把心事全托付”,非常不容易!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成为“贴心人”、“主心骨”,就必须平时多深入群众,和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及时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愁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憎恶什么,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使群众有话跟党说,有苦跟党诉,有难要找党;就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要求和实际困难,带着深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去办、去解决,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之中,千方百计地帮群众之所急,送群众之所盼,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党的温暖送到周围群众的身上;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过硬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党员信得过、走得近、靠得住。

党员应该是群众中的“一面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这面旗是群众队伍的领路人,是引导群众前进的航向灯。这面红旗是否鲜艳,取决于我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我们有许多好的传统和做法,如“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改革创新闯在前,勇挑重担走在前,完成任务做在前;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所在单位特别是自己周围的群众都带动起来,用党的思想和主张统一群众的认识,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当好团结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

同志们,我们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光荣历史、光辉业绩的党,是英才辈出、人才济济的党。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凭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凭着自己的党性,凭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在工作着、奋斗着;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忠于职守,敬业奉献,负重前行,不辱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夙兴夜寐,超负荷工作,甚至牺牲了健康和生命;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用一身正气坚守着党性和人格。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我们巨大的力量和优势所在。共-产-党员是最可贵的称号,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成员,无尚光荣。在新时期新阶段,作为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党员都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共-产-党员这份称号和荣誉,一定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鞠躬尽瘁、竭尽全力地为党工作,为党争光、为党旗增辉!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2017-04-27 21:44 | #2楼

2017年初,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这一精辟的论述,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党审视自身、审时度势而做出的重要部署,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新把握,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之本

党赢得执政地位,靠的是先进性;党长期执政,同样靠先进性。我们党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

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前提

一个政党是否能取得执政资格,主要看这个党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否是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政治力量。只有具备和保持先进性,才有资格代表人民执政。我们党从建党的那一天就宣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被压迫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举着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始终走在谋求国家独立与民族自由队伍的前列,带领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成为执政党。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保持和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要长期掌权执政,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为人民执好政。在执政条件下,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20世纪最后10年,国际政治力量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归根到底,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纲领、路线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被历史淘汰,被人民抛弃,最后失去了政权。

第三,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

党是执政的主体,治国必须先治党,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党的先进性就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党的先进性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就是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成为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可以说,党的先进性建设,能够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科学理念、正确方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使我们党能够科学地驾驭社会发展的方向,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时俱进,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第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顺利完成的保证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要有先进的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员,特别是有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而这种“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正如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强调的,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经过80多年的风雨考验,我们党已经发展为拥有6800多万党员的执政的大党,如果每个领导干部、每个党员都保持了先进性,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我们党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顺利完成,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基本途径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保持党的执政的先进性。只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执政科学有效、富国利民,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首先,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后,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党能否保持先进性,不仅关系着党自身的前途命运,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走向繁荣昌盛和富裕幸福。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党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受了各种风浪的考验,党的先进性也经受住了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党的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与法律,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科学、民-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党的结合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种非常有利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能否抓住这种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取决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此,我们党提出了五种具体执政能力的要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具体执政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如何执好政这个根本问题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可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其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在执政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全部实践活动都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展开,并以能否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标准来进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胡-锦-涛在2017年初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专题讲话中强调,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各方面的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

党的先进性是发展的、具体的,在执政的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与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执政环境中的权力、地位和利益,是执政党直接面临的考验,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向前发展,人民对党的要求更高,群众要求得到的利益也更实在具体;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先进性要具体落实到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作风、执政能力上,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实践上来。这样,才能实现党先进性建设的目的。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中

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至关重要。没有党的先进性建设,没有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特别是党员干部先进性的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又必须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体现和检验。一个执政能力低下的党不能被认为是先进的党,同样,一个先进的党也决不是一个执政能力低下的党。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正如胡-锦-涛在2017年初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其次,与时俱进地做好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这两个方面的建设贯通起来加以思考,统一起来加以部署,联系起来加以推进,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着重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力点,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强全党的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包含着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党员意识是党的意识的体现,主要强调思想觉悟的要求,就是要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纪律来体现;执政意识就是要树立科学执政、为民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理念,最主要的是执政为民的群众意识,执政意识突出能力的要求,强调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上有所作为。

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统一于党员的主体意识之中。党员要通过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影响群众、带领群众;同时,还要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和政治人角色,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维护党的肌体的健康,特别要善于代表和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 

2.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先进的理论就没有先进的行动,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就必须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只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不断探索和把握执政规律,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争取各项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是能力的保证,只有好的作风才能保证能力的适当运用和权力的正确运行。只有党的作风好,才能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影响群众和带领群众。全党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始终做到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行为过硬,始终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抵御诱-惑、永不变质。

4.提高党的执政素质。执政主体的素质如何,特别是作为党的执政骨干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是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执政素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实践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相关文章:

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09-24

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09-2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09-24

按照先进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09-24

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先进性建设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