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由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党的理论和纲领的先进性,以及党的组织、成员的先进性所决定的。这种先进性总是同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的中心任务相联系,总是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它必然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相对发展时期。适应变革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的需要,他们主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他们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性、群众性的关系。强调坚持党的独立性,划清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阶级政党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奠定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基础。
列宁的突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有铁的纪律和统一意志,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党的先进性。正是坚持这种先进性,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才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通过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来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成功道路。强调保持党和党员先进性的根本途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成为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国外一些共-产-党在执政党建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等事关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他强调,要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把党的先进性同党领导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联系起来,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局势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指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对党的性质的科学的完整的表述,也是对党的先进性作出的新的高度概括。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提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贯彻党章,坚持以党章治党等等。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胡-锦-涛同志的这一科学概括使我们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肩负任务的变化,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历史性转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党应积极适应这种历史性转变,面对大量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继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加深对这个理论的认识,对于自觉运用理论来指导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至关重要。
第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深刻回答了先进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和根本特征。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党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根本属性、根本特征、根本任务,说明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全局和总体要求。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第二,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科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先进的理论和合乎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统一。党是否先进,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党的先进性是动态的、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应当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保持;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今天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只有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建设,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由不同层次内容构成的统一体。其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核;正确的理论和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和具体体现;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决策体系的民-主性、科学性、有效性,以及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第三,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明确规定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
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各项工作充满活力;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作用,能够带领群众前进。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
第四,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突出了党在执政条件下先进性建设的重点。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政党自身建设的总题目、总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归宿。
党的先进性从来都不只是一种自我认定,而需要在党的理论、纲领和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艰巨。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当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党成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第五,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指明了先进性建设的途径。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到执政活动中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狠抓落实的负责态度,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来。
第六,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鲜明提出了先进性建设的评判标准。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总之,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历史性课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使党的建设的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使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自觉和坚定。
(三)
我们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指导作用,已经并将进一步在党的建设和党执政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好这些重大决策,也就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
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解决矛盾,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让人民在发展中共享成果,党的先进性就能充分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是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一整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制度建设,改进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展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统一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和行动,营造促进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兼顾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需求,坚持效率优先,注重社会公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总之,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转化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和能力,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和-谐社会建设。
历时一年半,在7000多万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次教育活动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要求,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以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为指导,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这种长效机制是指在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党员永葆先进性方面,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一整套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长效,首先要求经常。把先进性要求贯穿在经常性工作中,把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渗透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长效,要求效果明显而持久,以制度来作保障。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完善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各种制度出台以后,都要采取严格的措施,狠抓贯彻落实,着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使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我们加强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相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作出回答。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不可能为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提供现成的答案,但会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明确方向;理论本身也会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毛泽东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贡献2017-04-27 20:05 | #2楼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成为中国共-产-党保特和发展先进性的一面伟大旗帜。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灵魂,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兴衰。毛泽东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一、科学地揭示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从战略高度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党的幼年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研究中国国情和共-产-党党情的共性和特殊性问题,为党积累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经验。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党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间,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从战略高度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长期性。
在毛泽东著作中,对中国特殊国情作出科学的分析。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一个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由此产生:中国革命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处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中国革命力量由于多个帝国主义的不统一、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这种不统一可为我所用;加上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不平衡、中国又是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余地。这个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二、国民党的统治得到全世界反革命国家的援助,拥有相对稳定的全国政权和被改造过的庞大军队,实行封建专制政治,毫无民-主可言,革命力量没有任何合法活动的可能,没有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集会的权利。这个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残酷性。三、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中国现代无产阶级,尽管人数约200万人,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国反动的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一小撮,完全是帝国主义的附庸,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统治压迫中国人民的反动政治力量。农民以及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不同程度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生活难以为继。中国的阶级关系,构成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必将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格局,人民革命力量必将战胜一切反动势力,这个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的必胜前途。
在科学揭示中国特殊国情的同时,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特殊党情作出科学的分析。一是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备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它的特出的优点”。第一,身受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舞台,就在本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第三,由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利于工农结成可靠的联盟。毛泽东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正确分析,使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政治优势,这是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的根基。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构成主要来自产业工人和贫苦农民,还有相当数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包括职员等。特别是来自革命的农民占了相当的多数,他们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觉悟,然而,也必然带有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同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毛泽东的这些科学分析,使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性,抓紧抓好先进性建设的自觉性,这是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前提。
三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进行革命活动,必将长期处在远离敌人力量较集中的偏僻农村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具有极大分散性,力量相对薄弱,斗争十分残酷,这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这必然要求党在推进自身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才能在实践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完全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对中国国情和党情的科学判断和深刻理解,绝不可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绝不可能在漫长的革命战斗实践中始终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一大贡献。正如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样指出:“在旧中国小生产十分广大、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世界政治史上最罕见的壮举。”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国情和共-产-党的党情,是毛泽东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和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成功经验。善于根据现在的情况,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这一成功经验,对于当今全党继续推进先进性建设,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坚持和丰富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科学原理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913年列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著名论断的基础上,极其鲜明地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10倍,100倍,甚至更大。”[1]毛泽东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和丰富了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科学原理。他从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观点。
1935年12月党中央于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根据日本对华侵略战争发展的态势,提出实行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把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下简称《决议》),其中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对党的性质任务作了新的表述。《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并强调:“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与殖民地,农民分子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常常在党内占大多数。但这丝毫也不减低中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的地位。”《决议》还指出:“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代表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接着,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指出:“我们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十大政纲,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2]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讲话时把这个重要的新论断向人们明确宣告:“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3]
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科学论断,到党的七大修改党章时,又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作了阐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关于党的性质原理的重大创新,有着重要的长远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进入21世纪后,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科学规范地写进党章的总纲,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
——这是实现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的需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在中国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39年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4]经过抗日战争中后期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我们党发展壮大和团结巩固,有力地保证中国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人越来越懂得,在中国要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为此,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我们完全相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取得重大进展,将有效地保证本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以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一个没有私利的阶级和政党,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同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是长期斗争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我们党坚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确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现在我们党强调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都表明我们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
——这是辩证统一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保证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和党的阶级基础的坚固性;同时,坚持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保证党的广大群众性和党的工作复盖面的全国性,两者相互相承,绝不矛盾,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每个共-产-党员,完全彻底的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锋战士要求自己,坚持从素质到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是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也是党的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生动表现。
三、根据党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列宁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看其理论、路线、纲领的正确性,同时也要看它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列宁这个观点明确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同时说明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动态的。它依据党的历史使命和一定阶段的中心任务,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列宁的思想观点付诸实践,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927年上半年,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坚持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27年8月1日举行了南昌起义,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独立自主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接着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的发言中突出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5]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于1927年秋冬领导秋收起义并成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久扩展到赣南闽西,形成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拥有约数万红军。在这艰苦战斗的岁月,毛泽东在实践中创建了工农红军,开创了建立、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范例。而且,在理论上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这个至关要紧的问题。毛泽东适时地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著作,回答了中国必须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毛泽东针对农村根据地党的状况和工农红军的实际,在1929年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报告,会议通过了各项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正确地指导了在农村战争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队伍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新型的人民革命军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根本性的问题。党在实践上成功地进行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对于党和红军的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经三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打开了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大好局面,共-产-党员从几千人发展为约十万人,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也约有十万红军,建立了大大小小农村革命根据地10多处,逐步形成了“星火燎原”的新态势,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所在。
在毛泽东的科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遵义会议,党的组织和党员以坚强的先进性,红军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方针。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在理论上,系统地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实践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拓展了新的局面。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继遵议会议后又一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出了在抗日战争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共-产-党员要在民族战争中发挥模范作用,具体来说:共-产-党员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总之,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有这些,就是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表现。
在实践上,我们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坚持了敌后抗日战场,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大大发展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人民力量;在抗日民族战争进程中,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正确地概括了我们党所具备的特点:一、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党,它已有121万党员,它的组织与党员遍布全国各地,它已被全国人民认为是他们唯一的救星。二、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锻炼起来,并已完全熟练了领导革命战争艺术的党。三、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领导着敌后9500万人民建立了强大革命根据地的党。四、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经过整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团结和统一的党。五、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毛泽东同志成为我们党和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领袖,我们党不只是有了自己的伟大的领袖,而且有了大批久经锻炼的、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坚干部,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成功实现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造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抓好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途径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成功之路。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色。毛泽东反复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尖锐地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6]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7]毛泽东把党员思想状况同能否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能否负担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以说明党的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一个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8]“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过许多精辟而深刻的解剖。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直面党内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予以尖锐的揭露,深刻分析其产生根源,指明其严重危害性,提出纠正的有效方法。它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重要的理论武器。
创造了整风形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全党。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一个数亿人口大国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解决的大问题。经过延安整风学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使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党员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确立了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理论骨干队伍,善于把研究理论同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有机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科学指导,这是发展中国伟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可靠保证。这个成功经验对当今党的思想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党的组织建设的特色主要是:
(一)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必须反对个人专断的家长制,反对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同时,必须正确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毛泽东强调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要注意听人家的话,要广开言路,收集不同的意见,认清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这样就可以减少盲目性。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凡是民-主集中制坚持得好的时候,我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就遭挫折甚至失败。
(二)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为实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毛泽东强调,要有计划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在使用干部问题上,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坚持公道正派的作风,反对任人唯亲的路线,反对不正派不公道的作风。要善于爱护干部,指导他们,提高他们,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干部,要采取说服教育,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绝不能采取“残酷斗争”的错误办法。实践证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和实践是富有创造性的。
(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格党的纪律。毛泽东一贯高度重视把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作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最基本的条件,是战胜艰难环境的重要保证。他强调团结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及犯过错误的同志一道工作。巩固党的组织和党内的团结与统一,同提高铁的纪律是一致的。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增强党的团结与统一的重要保证。谁破坏了党的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
(四)发展和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毛泽东特别重视党的组织发展、整顿,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他曾总结“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9]的宝贵经验,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毛泽东十分注意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任务的需要,适时地做好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和整顿提高党的队伍,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最富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是毛泽东首创了“党风”这一理论概念,把党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党风是否正派,关系到党的队伍是否整齐,步调是否一致,能否战胜敌人。党风好坏影响全民族。党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党风,坚持言之有理、生动活泼的文风。为此,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学风,反对宗派主义党风,反对党八股文风。指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三种东西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都不是无产阶级需要的,而是剥削阶级所需要的。
毛泽东科学地概括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坚持三大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克故制胜、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党拒腐防变,提高执政能力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地统一在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体现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灵魂,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是成功实施党建伟大工程的基本条件和外在表现。
总之,在20世纪,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成熟,推进了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奋斗的历史进程。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毛泽东思想是指引我们继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旗帜,仍然是党和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无价之宝。我们坚信,在胡-锦-涛任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能争取更大的胜利。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关文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09-24
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思考09-24
论理论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理论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挑战09-2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与思考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