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中心地
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
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规模经济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 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 即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范围经济
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
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高比较优势
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和高产业创新能力的特点
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增长极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 、 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极化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的作用。
涓滴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有利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 , 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经济地方化
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文化与制度转向
新经济地理学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侧重用经济对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纬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经济服务化
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2017-04-09 11:55 | #2楼
“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10)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k1-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C 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10)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D =∑ ∑Dij (Dij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03)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 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劳动费指数;: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
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普雷特的行为矩阵: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相对重要程度。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
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03,09)
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10)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或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04)
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就是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技术创新: 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05,07,10)
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03)
产业集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即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06)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也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经济区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07)
梯度推移学说: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高梯度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为兴旺部门,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发展总是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逐渐推进。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城市(创新发源地)逐渐向相邻城市推进或由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10)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09)
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
相互依赖观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区际经济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区域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04)
经济区域化: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其具体机制是宏观上的国家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09)
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相互磋商、协调与联合的行动,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
FDI: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国外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分支s机构而进行的投资。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09-23
考博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05-15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高层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润滑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