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防控>《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时间:2023-07-13 17:46:10 晓丽 防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麻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居高,严重者危及着我们的生命。为了帮助广大的朋友们远离麻疹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希望大家喜欢。

  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在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的地区或地位,对有可能暴露的对象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接种范围原则上根据计划免疫资料、流行病学、血清学监测数据及发病情況来确定,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一、麻疹的预防

  1、加強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間,做到病人不出门,直到出疹后5天。托幼机构及学校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医护人員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3、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托幼机构及学校在此期间严禁举行各类集体活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4、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室温18~20℃,湿度60~70%,空气宜流通、新鲜,避免直接吹风。

  5、注意饮食,急性期以流食及半流食为主,多喝温开水及热汤,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易于使皮疹发透及排除体内毒素。补充维生素。

  6、皮肤、口腔、眼的护理:擦洗皮肤,清洁口鼻,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液冲洗眼睛。

  7、麻疹疫苗的接种。

  二、麻疹的防治措施

  1、管理传染源:对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人隔离至发疹后5天,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10天。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室内保持清洁,通风换气,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医学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认为接触病人5日內应用足量注射,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5 日后或用量不足,也可打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⑴主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可在流行前1个月,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幼儿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12天后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我国目前免疫程序定于8个月时初种,7岁时加强一次,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一般85%的儿童接种后,能建立群体性免疫屏障。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⑵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http://cankao.gcw818.com,胎盘球蛋白0.5~http://cankao.gcw818.com,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三、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将患者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易感儿不串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加强晨午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麻疹预防隔离措施

  1、提高临床医生对麻疹病例的诊断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一旦确诊为麻疹或临床高度疑似患者,应立即转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一时无法转院的患者应实行单间隔离观察;严禁将麻疹确诊或临床高度疑似的患者收治在与其他疾病患者同一间病房内;在收治麻疹确诊或临床高度疑似患者的病房或病区入口处,应有明显的“空气隔离”警示标识。

  3、做好预检分诊,控制输液患者数量。预检分诊是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应将发热患者(患儿)引导至发热门诊,做到发热与不发热的患者(儿)实施分诊(输液)、小于1岁与大于1岁患儿分诊(输液);输液室(大厅)的容量,有效控制输液人数,减少不必要的留院输液人员,缓减院内人群拥挤的现象,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注意空间上的隔离意识,理想的患者间的物理距离在1m以上。

  4、病房通风换气,定期空气紫外线消毒。开展湿式卫生,减少扬尘机会;必要时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为250mg/L)擦拭环境表面与拖地;工作结束时,在静态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

  5、做好个人防护与免疫接种工作。医务人员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应实行“标准预防”措施,提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尤其是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后要注意手部卫生;缺乏麻疹免疫力的医务人员在接触或进入麻疹患者隔离病房时应戴外科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有3层组成,外层为防水层,中间为尘埃吸附,内层具有吸湿动能,并带有鼻夹);建议对这些医务人员实施免疫接种,这不仅有效保护医务人员,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医务人员作为传染源在医院内发生病原体的播撒。

  7、医护人员被确诊为麻疹或高度疑似时,应立即离岗,接受隔离治疗;接触麻疹患者的易感医务人员,应在48h内接受免疫接种或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8、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咳嗽礼仪”。利用多种途径,对患者(儿)及其家属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提倡“咳嗽礼仪”。患者在咳嗽、喷嚏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用手纸等用品捂住口鼻部位(如来不及取手纸时,可双手捂住口鼻部,并立即洗手),污染的手纸应丢入污物桶,并立即洗手;咳嗽患者应劝其佩戴口罩,对戴口罩有一定难度的患者(如儿童),应告知与其他未感染人群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严禁对着他人咳嗽、喷嚏;对缺乏麻疹免疫力的患者家属,在医院逗留期间应佩戴口罩;48h内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接种。

  1.管理传染源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

  (1)自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

  (2)被动免疫 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

  以上所述麻疹的预防措施仅供广大的朋友们参考,具体详情请咨询相应方面的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在生活中做到有效地预防麻疹的出现。如果您是一位麻疹患者,建议您一定要及时的看医生,千万不要耽误麻疹的治疗,否则,后果很严重。

  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麻疹病毒虽然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但也能在外界存活一段时间。

  (1)患者的用品也有可能受污染,所以患者居住的地方和用过的东西都要及时消毒,降低病毒的存活时间甚至把病毒杀死。

  (2)室内保持通风可以稀释空气中的传染性颗粒,减低感染的风险。

  (3)与患者接触后,病毒可能会停留在体表,容易携带病毒传播,所以要及时洗手更衣,或在室外逗留20~30分钟左右,才能把病毒杀死。

  2.保护好易感人群。

  (1)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易感,如孩子、老人、孕妇以及没有出过麻疹的人群,所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目前接种麻疹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措施,也称为自动免疫。

  (2)被动免疫,就是患病者或者年幼体弱的人群与麻疹患者接触5天内进行被动疫苗即可免于发病,如果在5~9天内采取被动疫苗虽不能免于发病,但能减轻病情,所以要注意接种疫苗的时间。

  3.管理好传染源。麻疹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及时隔离很重要。

  (1)轻症患者在家休息隔离,不要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也不要经常往来医院,以免出现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

  (2)重症患者最好去医院或传染病院进行隔离和治疗。

  (3)健康的人群要避免与患者接触和共用物品或共餐。

  (4)上学或工作的单位如果发现患者,要及时报告,做好消毒工作。

  4.麻疹预防食疗。食疗在当近被广泛应用,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辅佐方法。豆腐绿豆汤,虽然简单,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预防麻疹和风疹。

【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关文章:

预防控制措施03-21

疾病预防控制措施03-21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03-21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3-21

楼板裂缝预防控制措施03-21

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2-09

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03-21

产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3-21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控制措施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