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应急预案>《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时间:2023-03-23 10:49:58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全乡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

(一)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在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件;

(二)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

(三)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四)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

(五)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以县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反应机制,形成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合力。

(三)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

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四)先控制,后处理。迅速查明事件原因,采取果断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少污染范围。

(五)科学处置。以事实为依据,积极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科学处置,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决策领导机构。

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乡政府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乡长任组长,成员由安监、派出所、卫生院、国土所、水务、农业、林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蔡利民同志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宣传学习国家突发环境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指示精神。

2、根据需要报请乡政府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3、及时掌握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工作。

4、负责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联络、传送、报送等工作,并根据现场调查取证结果,确定事件处置的技术

措施。

5、分析事件原因,及时向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各成员单位职责:

综治办:协调督导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综合工作。

县安监站:协助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乡派出所: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对污染事件的调查和事发地的监控工作;负责污染事件发生地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负责交通管制及消防工作;对事件的责任人进行必要的监控;协助有关部门对放射性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乡卫生院:负责对污染事件造成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救援人员的医疗救治、防护;协助有关部门对放射性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县国土所:协助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乡农业站:协助有关部门对农作物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乡林业站:协助有关部门对森林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乡办公室:对本乡镇环境安全工作负总责。研究制定本辖区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根据县政府的部署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本乡镇内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环境安全预防措施;负责污

染事件发生所在地群众的稳控工作,防范越级访和集体访;协调和配合县政府相关部门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

(二)应急指挥体系

环境污染事件突发后,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辖办公室、监控组、环境监察组、环境监测组、信息组、救治组和应急保障组。

(三)日常工作机构

乡综治办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监测、预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准备等项工作;编制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在事件发生后,作为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按照规定的职责组织实施应急工作。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信息的监测与报告

1、信息的监测

由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依照相关职能,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的日常监管、监测和信息收集及评估工作。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信息的报告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乡办公室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按照规定程序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预防行动

任何部门或单位在日常工作检查中发现、群众举报、12369举报热线、新闻媒体或其他途径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隐患,必须立即上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隐患,无论是哪个部门接报后,立即向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由领导小组报、县政府。

各职能部门应在上报信息的同时,指派执法人员对环境污染事件隐患的源头进行污染控制,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三)预警支持系统

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其职责权限,建立信息员制度,负责日常环境污染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建档等工作,保障信息传递高效快捷。

(四)预警发布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乡辖区内Ⅳ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报县政府发布,其它级别由县政府报市政府发布。根据其严重性可分为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突发性污染事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四、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迅速报告。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有及时上报环境污染事件的责任。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接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警后,

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在协调各成员单位、快速组织抵达现场的同时,向乡党委、乡政府和县政府报告。

(二)快速出警。接到报告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各成员单位,携带环境应急设备,在最短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迅速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原因、人员伤亡情况,涉及或影响的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发展的趋势等。

(三)现场控制。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组织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四)现场调查。应急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迅速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原因、影响程度等。安排监测人员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种类,出具监测数据。

(五)现场报告。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程度等级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乡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由领导小组向乡党委、政府和县政府报告。

(六)污染处置。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制定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对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应现场调查或勘测事件发生地有关空气动力学数据(气温、气压、风向、风力、大气稳定度等)。对造成水污染事件的,监测人员需测量流速、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迅速安排各成员单位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

域、地形)和人员反应做初步调查。

(七)污染跟踪。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污染事件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直至突发事件消除。

(八)污染警报解除。污染警报解除由应急小组根据监测数据报告应急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同意后发布。

(九)调查取证。全程记录污染事件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尽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依法对涉案人员作调查询问笔录,需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

(十)结案归档。污染事故处理完成后,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档归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五、后期处理

(一)善后处置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受污染区域内群众稳控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尽快开展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宣传报道等工作。有关部门对污染事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

(二)奖励与责任

对环境污染事件灾害应急行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造

成不应有损失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六、 应急处置工作保障

(一)应急队伍建设。乡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组建和培训一支常备不懈、快速反应的现场应急队伍。同时,加强培训和演练,保证在污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完成抢救、排险、防护、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装备建设。应急小组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调查取证、人员防护工具。加强对化学品、 有毒有害品的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消除污染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三)通信保障。建立和完善应急通讯系统,保证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成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通信畅通。

(四)治安保障。乡派出所要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经费保障。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经费,乡财政予以保证。

(六)宣传教育保障。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及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灾害知识的宣传,对公众开展环境污染灾害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七)监督检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监督检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和保障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八)日常防范。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确职责,严防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2017-04-03 16:18 | #2楼

一、总 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宪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针对我镇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种类,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本镇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冰雹、沙尘暴、雪灾等)、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等)、生物灾害和山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包括工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与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通常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m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镇内行政区内的,各类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履行政府及其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按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推进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动员和发挥街道、部门、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对影响我镇公共安全的事件和诱发因素的研究,引进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发挥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1.6 应急预案体系

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XX镇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预案是政府应对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计划和程序规范,也是指导政府各部门、编制各类预案的依据。

(2)XX镇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种或某几种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以上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二、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政府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在镇长的领导下,通过镇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政府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2.2办事机构

镇党政办是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3 工作机构

镇各有关部门是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归口管理的工作机构。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并加强横向协作联动。

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要建立各类人才库,根据应急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三、运行机制

3.1 预测与预警

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 预测预警系统

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综合分析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上报。

3.1.2 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确定预警级别,主要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严重)、 Ⅱ级(严重)m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村街广播、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2 应急处置

3.2.1 信息报告

遇到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村街及有关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3.2.2 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村街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3.2.3 基本应急

重大级别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村街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规定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外,卫生部门要按规定启动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做好救治工作;派出所要做好秩序维护和安全防护工作,并协助做好人员疏散;事发地村街要积极协助抢险,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其他协作部门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的安排,按本部门职能做好协助抢险和保障工作,提供应急抢险所需的各种技术服务、人员、物资、器械、设备、工具及生活必需品等,运输部门要保证各种物资安全及时到位。

3.2.4应急响应

当突发公共事件趋向扩大、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或事态难 以控制时,重大级别以下突发公共事件由事发地村街、部门率先启动相关预案;需要政府协调处置重大级别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由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政府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村街、部门开展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

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3.2.5应急结束

重大级别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3.3 恢复重建

3.3.1 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对附近公众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应及时组织转移安置。转移安置由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3.3.2 调查和评估

要对重大以上级别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四、应急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本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1 队伍保障

健全村街、各部门、各条线的应急救援队伍。

4.2 经费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众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4.3 物资保障

要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4 基本生活保障

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保证灾后群众吃、穿、住、用、医等方面的需要。

4.5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院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 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疫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

4.6 交通运输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4.7 治安保障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4.8 通信保障

确保通信畅通。

4.9 设备保障

准备各种救援抢险设备,保证在应急处置中调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4.10 人员防护保障

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转移或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王作,确保人员安全。

五、监督管理

5.1 宣传和培训

要利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 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有关方面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5.2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应急管理工作中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行政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X镇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xx消防应急预案05-14

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1-13

镇乡消防应急预案05-14

XX小学公共安全应急预案09-22

XX中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09-22

XX乡综治防邪应急预案09-22

光华镇森林防火应急预案09-22

镇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模板04-13

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