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大视察城乡居民增收汇报材料修改
尊敬的人大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代表:
大家好! 按照人大会视察安排,受政府委托,现将西夏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汇报如下: 近年来,西夏区政府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特别是把促进全区8万名低收入人群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加快西夏区城乡居民增收,力争“十二五”期末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与银川市持平的要求。西夏区结合实际,确立以“两个增收”为目标,区委、政府领导与两镇、各街道和有关部门签订了促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责任书,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力实施五大系统工程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增收缓慢问题的实施意见》和《2011年促进城乡居民快速增收工作实施计划》,编制了增收工作目标任务分工责任一览表,通过实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一、基本情况
西夏区现有城市人口63600户203520人,农村人口7922户29731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4元,低于银川市平均水平26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7.44元,低于银川市平
均水平1823.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银川市平均水平17073元的有61329人。其中:西花园路街道2459人,北京西路街道7100人,贺兰山西路街道6500人,宁华路街道9500人,朔方路街道15210人,文昌路街道205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银川市平均水平6160.51元的有18616人。其中:兴泾镇15300人,镇北堡镇3316人。这两部分人主要是企业改制、重组后的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和吊庄移民。他们的低收入不但影响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拖了银川市的后腿,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今年以来我们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2元,同比增长11.5%,农民现金收入2221.89元,同比增长16.9%;预计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67.18元,同比增长12%,农民现金收入达到3700元,同比增长16%。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技能培训促增收。
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主的原则,切实抓好国家颁发认证的技能鉴定培训,自筹资金10万元,对热力司炉工、电工、电焊工等特种行业进行了技能培训和鉴定,已有32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特行证”,做到了“一人双证”,收入水平提高了60%。对取得初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中的91名进行了中级工培训。自筹资金4万元,对电工、电焊工、挖装载机操作培训的100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进行了技能鉴定。加大劳动力储备培训,将“两后
生”输送到职业学校进行学历教育或实行中长期培训。组织培训了116名生产、营销技术人员,为小食品加工园储备了创业就业人才。跟踪落实培训后的就业去向,坚持做到没有培训愿望的不培训,没有就业去向的不培训,没有创业项目的不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352人,技能鉴定893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和179%。培训后就业创业率达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697人,创业引导培训543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1%和54.3%,创业能力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推进全民创业就业促增收
1、鼓励全民创业 全力实施“五大创业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打造801创意产业园和小食品加工园。801创意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1家。培育和打造一批创业之星、创业明星。对确定的创业之星、创业明星实行挂牌经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创业之星、创业明星沙龙活动,交流创业经验,相互学习补充,形成一个特殊的紧密联系的社会群体。在镇北堡镇新华村开展了“百富带百贫”帮扶活动和贺兰山西路街道盈北村开展了“10+100”党员创业带头人结对帮扶活动,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不断扩大小额贷款投放覆盖面,树立大辖区概念,深入辖区三大农场设立贷款咨询点,为农场个体经营者提供贷款扶持。截至目前,新增工商注册登记企业104家,个体工商户876家,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5%和43%;培养小老板120名,新创办小企业78个,开发创业项目130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52%和82%。共发放小额贷款531万元,扶持经营户109户,带动就业300人。
《人大视察城乡居民增收汇报材料修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促进城镇就业 着力发展剪纸、刺绣、景泰蓝、堆绣、贺兰石雕刻、回族剁绣等以非遗文化传承为主的妇女手工制作,开展妇女居家创业。我区举行了非遗文化传承暨居家创业手牵手活动启动仪式,付兆娥等6名非遗文化传承带头人现场签约带徒。目前,已有1000多名家庭妇女从事手工制作。一大批城乡妇女通过含有一定文化元素的手工制作,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不断拓展家政服务领域,开展居家养老、小饭桌、保洁、保安、照顾病人、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健康人照顾残疾人等家政服务。上半年共举办了5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510个,达成用工意向584人。积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顺畅用工信息宣传发布,实现了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职业介绍机构、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畅通了信息渠道,使各类用工信息,随时用工,随时发布,随时招聘。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34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以内。
(三)壮大劳务产业促增收
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公司的主渠道作用和劳务经纪人的积极性,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向企业输送劳动力、更多的劳务经纪人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同辖区大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协调对接,输送了一批务工人员,并逐步成为产业工人。协助用工企业联合派人到我区的彭阳等县就业部门进行了沟通洽谈,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联系。现已为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等单位联系季节性用工近1000人,随时可开展劳务输
入工作。截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78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3%;实现劳务收入2322.37万元。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
积极发展蔬菜、枸杞种植、经果林、肉牛养殖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全力抓好西夏现代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基地项目,目前,天鹅湖生态园已完成道路、湖泊开挖,特禽养殖,修整园区道路500米,进水渠砌护5条1400米,打灌溉机井4眼,种植绿化树苗7万株,8100㎡高标准钢架式双层花卉日光温室和3900㎡花卉交易中心有望在6月底完工,完成投资3027万元;众一发展集团已完成土地流转、湖面开挖、绿化等初步工作,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以上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地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加快德林村立体生态鸡养殖园区建设,现已建成鸡舍65座,养殖23户,园区存栏9400只;全力实施优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上半年累计投资960万元,购入架子牛1000多头,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完成2000头标准生猪育肥园区建设2个,建成猪舍6栋2400平方米;开工存栏1200头的种猪场1个,建成猪舍6栋4800 平方米,现存栏优质种猪820头;截止目前,已出栏优质商品猪800多头,向社会提供优良优质商品仔猪2000头,带动约100户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全力推进万亩有机枸杞示范基地建设,与宁夏泰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有机枸杞收购合作伙伴,与宁夏育新有限公司联合落实了种植枸杞芽菜、枸杞茶面积100亩。大力实施绿色蔬菜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冷库3824平方米,保鲜包装车间700平方米。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开工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
产业及鹭岛湖绿化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2050亩,栽植各种苗木20万株,育苗30.1万株;依托西夏区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旅游50家,吸收从业人员400人。
三、存在的问题
1、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和服务功能作用发挥不好,政策落实缺乏合力,镇、街工作推进、发展不平衡。
2、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依然落后,“等、靠、要”等守旧思想严重影响了就业现状。
3、就业技能结构不匹配是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率低的直接原因。劳动者技能水平低,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
4、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小,审批手续繁琐,对创业促进作用不大等影响了全民创业活动进展。 5、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少,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同时由于我区财政十分困难,农业投入有限,无论是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多依赖区、市专项资金的扶持,农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四、努力方向
(一)针对已经下发的2011年关于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计划中五个方面的新举措,进一步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大力推进20个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工程进度,使其早投产、早见效。
(二)进一步摸清城乡居民劳动力构成、收入结构、就业分
布等资料,全面了解他们的技术特长、就业意向和就业需求等信息,并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做到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充分用足针对性政策、用活差别性政策、用好普惠性政策。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项目促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四)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扶持产业促发展。积极争取区、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西夏区本级财政将力争安排更多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力争特色产业建成规模,形成优势。
(五)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投入促发展。要加强资金整合,对扶贫、农牧、科技、林业、水务、环保等项目资金,利用移民地区互助资金、肉牛养殖放大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等形式,集中整合、集中投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人大视察城乡居民增收汇报材料修改】相关文章:
市人大视察邹城职业教育汇报材料09-22
综合执法局人大视察汇报材料09-22
民盟视察汇报材料09-22
多元增收汇报材料09-22
增收节支检查汇报材料09-22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报材料09-22
人大视察整改报告05-19
市政协视察教育园区汇报材料09-22
大顶中学汇报材料修改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