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考察报告>《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时间:2023-03-23 06:32:56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学习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20**年*月*日至*日,在党校常务副校长的率领下,我县旅游系统相关代表团赴云南进行了学习考察。代表团由党校、县旅游局、**等政府主管领导组成。在滇期间,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大理古城—洱海—丽江古城—束河古镇—黑龙潭公园—昆明路南石林—七彩云南等著名景区(点),观看了《丽水金沙》、白族三道茶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受益匪浅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一、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业起步于“七五”时期,发展于“八五”时期,成熟于“九五”时期。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云南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观光接待”到“经济产业”再到“支柱产业”的转变升级过程。一是加快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工作。着力创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带动、运转高效”的旅游产业推进机制。二是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充实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容,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向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烟草和水电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 1

民族文化旅游、跨境旅游、旅游地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花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四是加大力度开拓客源市场。推出一批奥运旅游专线、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五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六是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合作。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经验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云南的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地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热点地区。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委重视、政府主导,是建设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先后出台了《中共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的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2、结合区域特点,打造旅游品牌

2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貌和生物特征多样,山水风光古朴秀丽;独特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打造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品牌。

3、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各地、各部门在资金投入上也积极向旅游产业倾斜。

(二)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模式

为稳定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云南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旅行社和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导游人员管理规定》、《云南省导游服务规则》和《云南省旅游购物企业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大理、丽江等地,对景区(点)实行“一卡-通”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线路、统一营销、统一价格、统一结算”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实现旅游企业之间的网络电子交易和帐务的适时清算。同时设立了“旅游服务质量监理公司”,对每天进入城市、景区(点)的游客数量、宾馆入住率、旅行社接待人数、旅游车辆的使用情况和旅游企业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的监管和数据统计。

3

(三)深度挖掘文化特色,赋予旅游文化内涵

在云南考察期间,听到最多的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处处可以感受到民族特色。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2个,其中傣族、白族和纳西族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具有鲜明的民俗和文化,成为云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云南省在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昆明《云南印象》、丽江的《丽水金沙》等大型少数民族歌舞节目的推出,成为云南旅游产品开发的一大亮点,更为云南特色旅游发展锦上添花。

三、三个启示

启示一,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力度 云南是全国较早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大胆探索“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参与、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经过数十年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云南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县旅游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资源保护、环境优化、氛围营造、功能配套和产业培育方面同丽江古城比差距明显,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应该在“规划质量、建设管理、产业政策”上下足功夫,优化产业机构,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 4

《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量。

启示二,大力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共荣发展云南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全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旅游以文化提升内涵和品位,文化以旅游展示特质和底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昆明的《映象云南》、丽江的《丽水金沙》等一批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精品节目。我县也应该借鉴云南的这一成功做法,打造一台反映苗族文化的大型舞台剧。 启示三,积极推进线路统筹和旅游商品开发工作 旅游购物是旅游六大要素中消费最大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项。云南旅游购物的成功原因有两个,一是旅游产品丰富,二是在于线路统筹的成功。因此,我县应改善交通区位,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加强与周边等旅游地区的合作,力争成为省内精品线路重要节点。同时,要加快我县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加快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和引进,把旅游工艺品和开发与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的、内容丰富的旅游商品店,逐步推出开发质优、款新、富有创意的旅游工艺品;分期分批建立一批4A级以上旅游定点购物商场,并通过旅游线路的包装把定点购物纳入游程计划。

5

云南广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考察报告2017-03-29 14:04 | #2楼

一、两省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考察期间,两省区的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为学习考察提供了方便。我们与两省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广泛了解两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昆明、大理、南宁、桂林等地的部分文化企业、项目和旅游景区。在广西考察期间,曹伯纯书记会见了考察组一行,希望进一步加强黔桂之间的文化、旅游合作。通过考察,我们感到,两省区文化、旅游产业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方面,2003年,云南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4亿元,增加值100.6亿元,占全省GDP的4.09%;广西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娱乐的收入近10d2元。旅游产业方面,2004年,云南旅游业总收3,369亿元,完成增加值175亿元,占全省GDP的5.9%;广西实现旅游总收入257.7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7.6%。二是涌现一批集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精品力作。如云南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广西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等,既是文化项目,也是旅游项目,影响大,效益好,引人注目。三是崛起一批面向市场的文化、旅游实体。一方面,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改革重组,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如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拥有9报3刊1网站,云南出版集团有资产20多亿、年销售收入50亿元,云南广电网络传输股份有限公司有资产27亿元。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力量。两省区投资、创立文化产业品牌的主体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如广西22个文化产业品牌项目,民营项目占了三分之二。此外,两省区旅行社绝大部分为股份制或民营企业,云南的丽江玉龙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的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已上市。

二、两省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两省区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突出的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抓认识,统一思想。目前两省区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认识也比较统一。由于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其具有特殊性,两省区都把转变思想观念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来抓。云南、省政府多次举办高规格的文化产业理论研讨会,其中有两期为州和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文化产业研修班,书记、亲自上课;各市州也层层举办类似的培训班。广西以2003年全区思想解放大讨论为契机,大力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目前,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已成为两省区的共识,形成了上下关心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

第二,抓领导,强力推进。两省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党委、政府全力主导,包括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宣传促销等,促进了旅游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抓文化产业也是这样。云南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白恩培同志提出:“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省和16个市州均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

办公室,设在宣传部的文产办由副部长任主任,有15个编制、2个处室。广西曹伯纯同志提出要建设“文化广西”,要求把广西建成“文化先进省”,并明确由区委副书记牵头统筹“文化广西”建设工作。两省区都召开了全省性会议,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重点。此外,在打造文化精品、市场推介、招商引资以及引进人才等方面,两省区的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走在前台,精心策划、全力推动。

《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三,抓政策,强化保障。两省区旅游方面的法规政策都比较完善,有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有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有部门、行业制定的规章。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云南出台了《中共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云南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制定了财政、税收、工商、投融资、土地、人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优惠和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广西区委、区人民政府也即将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先进省的决定》等6个文件。云南还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至1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及文艺创作资金等。

第四,抓精品,重点突破。云南每隔几年集中推出一个旅游精品,80年代推昆明、石林、大理;90年代初推西双版纳,之后推丽江、香格里拉;目前推腾冲等旅游产品,使旅游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近年来,云南又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精品,《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等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天龙八部”等影视基地去年吸引70多部影视剧到云南拍摄。广西策划了漓江刘三姐歌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精心打造的《印象刘三姐》,集桂林山水、文化品牌“刘三姐”和著名导演张艺谋于一体,去年观众达40多万人次,票房收入4000多万元,还极大扩充了当地旅游的内涵,拉动了房地产、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抓改革,创新机制。两省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依托项目培育面向市场的实体,带动新观念、新机制的形成。以《云南映象》为依托成立的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红五星数码超市”为支撑成立的广西红五星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创作、经营《阳朔西街》为核心成立的广西漓江时代文化演艺传播有限公司,都是独立的、完全按市场运作的文化市场主体。广西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还创造了“一体多制”、“一校多制”、“一团多制”等经验,将文化单位中经营性、赢利性强的部分剥离出来,通过人股、合作、联合等方式,参与产业化运作和经营,带动资源整合、产业发展和机制创新。

第六,抓融资,借力发展。两省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项目的市场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云南由、省政府领导带队,多次到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进行文化、旅游产业的招商活动。2004年云南旅游招商项目达成协议30多个,协议资金90多亿元,全省已有30个旅游景区通过经营权转让获得发展资金30多亿元。去年举办的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活动,签署文化产业合作项目24个,协议资金近70亿元。今年12月云南将举办“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也是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广西通过建立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和信息网络,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者;通过放开演出市场、电影放映市场、音像制品、网吧市场等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兴办文化产业。

三、两省区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对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虽然时间很短,我们都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联系我省今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六点启示。

第一,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两省区的实践说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勇于开拓,切实把两个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来抓。与云南、广西相比,我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有自身的优势,我们的差距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运录书记最近指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创新思路。因此,要下决心从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宣传文化系统和旅游部门干部的思想观念入手。要采取办培训班、出去考察等多种方式,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新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要使广大干部认识到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认识到各省区市竞相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大格局,认识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坚决破除面向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失控、就文化论文化、文化发展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等陈旧观念,切实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下大力气抓好。

第二,必须党委、政府大力主导。两省区的实践说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党委、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我省与两省区相比,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较差,只有党委、政府强力推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实现重点突破,才能缩小与兄弟省区的差距。党委、政府不仅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思路、完善政策措施,而且要在资源配置、项目策划、市场推介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地要建立领导班子集体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体制,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组织协调,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两省区的实践说明,有了好的大项目,就能吸引一批企业投身其中,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甚至还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群的发展。我省文化产业要尽快取得突破,旅游产业要取得新的进展,策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抓手。今年举办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迅速把工作的着力点从务虚的理论探讨转到务实的项目运作上来,以项目凝聚力量,促进发展。要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特别是要力争设计出象《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有新意、影响广、带动强的大项目,以此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新观念以及新体制、机制的形成。

第四,必须加大社会融资力度。两省区的实践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在起步阶段的确需要一定的政府资金引导,但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必须大力拓宽资金渠道,特别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运录书记指示我们进行这次考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资本运作的经验。从我省的情况看,文化系统长期靠财政吃饭,发展文化产业严重缺乏资金,特别是获得起步阶段的第一桶金十分困难,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也还需要大量投资。必须依托社会,借助外力,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一是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全面向社会开放文化、旅游市场,并鼓励民营资金、外来资金以多种灵活方式投资贵州文化、旅游产业。二是要通过政府贴息、补助以及融资担保等方式,吸引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三是要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舍得拿出优良资产和优质资源,吸引优强企业到我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第五,必须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两省区的实践说明,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旅游产业的壮大和提升提供了新的支撑。我省民族民间文化、长征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酒文化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还没有完全做深做透,缺乏市场冲击力,自身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也制约了旅游业的提质增效。我们应当充分整合宣传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文化来扩展旅游的内涵和品位,通过旅游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统筹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走出一条文化和旅游共享资源、共享市场、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路子。

第六,必须聚集有创意、善经营的人才。两省区的实践说明,作为现代意义的文化产业,也就是创意产业,策划开发等智力要素的作用非常突出,离不开一大批艺术创作人才、策划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没有杨丽萍,就没有《云南映象》;没有张艺谋,《印象刘三姐》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我省领衔主演、导演、编剧、音乐创作、舞台艺术等文艺人才以及项目策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根据我省实际,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办法激活、稳定、培养、使用本地人才,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吸引省外、境外的高端人才。既要吸引知名的艺术家到贵州来大显身手,也要大胆重用优秀年轻人、民间艺人等,使他们尽快出名成家。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汇报05-04

关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09-22

韩国农业发展考察报告09-22

发展党员综合考察报告09-22

学前教育情况考察报告11-11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5-10

关于发展对象的综合考察报告09-22

发展对象综合考察报告更新09-22

关于党建和群团情况的考察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