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反映,孩子挺聪明,但总是因为计算上小小的失误,丢失了不该丢失的分数,一般的家长总会把这种失误性的丢分归罪于“粗心大意”,并习惯于从“端正态度”的角度责备孩子。其实,“粗心”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能力”问题,而能力不足,不能单靠批评指责,而要靠有效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一、明确概念,弄清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重视计算概念、法则的教学,悟出算理,导出算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在计算教学中,懂得算理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计算教学,否则就是灌输。如遇到200÷30这样的计算,由于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就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即20÷3,这里余
2,但实际上是余20。为什么余20而不是余2?如果学生不理解算理,只会越学越混乱。学生理清了算理,明确了方法,懂理会法, 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要引导学生把算理说出来。既要学生对计算的方法“知其然”也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二、抓好口算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应从口算能力着手。计算基本功包括:20以内加法、减法的口算,表内乘除法,能凑成整十或整百数的加减法,判断积和商的位数的方法等。这些基本功只有坚持天天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也才能为提高计算能力夯实基础,为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扫除障碍。
口算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随着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同,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两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
到难,要有一个坡度;要求应当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在口算训练时,首先要求会算,力求准确,然后再要求方法简便,加快计算速度。训练时多练一些凑整计算、常用数据的运算如:45+55、20×5、25×4、125×8;1到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14与各个一位数的乘积。这些类型题的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主要做到:(1)每节课课前利用3至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2)课堂中不断变换训练方式,渗透基本的口算练习。(3)阶段性的展开口算比赛,以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使他们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避免错写、漏写数字或运算符号的情况,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细心认真,注意力集中,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和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是防止学生计算错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多年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学中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探究2017-03-20 10:55 | #2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智能。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能力上都很不理想。通过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使计算方法合理性和灵活性。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研究的内容
(1)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计算方法、速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研究。
(3)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通过这种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态度和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和意志。
(4)计算方法体系的指导。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会预习、听课、作笔记、复习、阅读、做作业、总结归纳等方法。
(5)计算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
①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
②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③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
④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5)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6)指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复习、思考、作业、错题记录等环节的指导。
(7)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8)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9)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研究措施和策略:
1.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落实到位。
2.适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良好学习习惯
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法指导的本质特征。
3.对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与可信度、客观性与真实性。
4.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课堂,组织好交流、讨论。
5.进行教师的计算教学方法研究。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并及时研讨,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6.增强成果意识。要及时反思回顾,认真总结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以案例、教育叙事、论文的形式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妥善地收集整理好各种资料,全面总结研究并形成科学完善的。
7.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相关任课教师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1)反映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成果:口算比赛、数学测验、自我评估表、学习习惯养成表、改错本
(2)写出论文,经验介绍。
【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04-2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03-31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能力04-16
如何提高自主创业能力05-18
如何提高团队管理能力04-06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02-03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03-13
如何培养管理者的能力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