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进措施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计算机教育的课堂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针对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培养模式,改进实训教学平台,强化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实训教学流程。从中职学校实际出发,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中职人才,才能使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因此,本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培养等方面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及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而教学内容总是滞后,因此造成了教学内容陈旧。这是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就业时,用人单位往往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二)重理论轻实践,与需要脱节
由于思想意识和办学理念一时还很难转变过来,虽然,当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直在强调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实践性课程开设仍然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会变成讲技术的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少有学生真正能编写出可以使用的、稍有规模的程序。
(三)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不够
不少用人单位指出有些毕业生就业后,适应期较长,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有的毕业生具备了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有的甚至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机。
以上问题是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或者到用人单位不能立即上岗的主要原因,那
1
么,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专业培养质量,为用人单位培养出真正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要以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要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导,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其动手能力。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进措施
(一)改进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完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去掉课程结构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思想,在教学中彻底贯穿实践技能、岗位技能就是教学内容的理念。在整体的课程设置中,不断进行调整,将部分理论课程进行适度裁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评教、师生座谈会、教学问卷等反馈渠道,同时结合制度化的教学检查、教学研讨、职场调研等方式,作为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手段和依据。
1、主要的改进模式
(1)在课程改革中,逐渐提高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根据职场的岗位技能需求(包括专业技能证书需求),增加新的专业技能课程,或者对原有的课程中技能和知识点有部分重叠的课程进行合并,并剔除对于实践技能关联度比较低的章节、模块乃至课程。
(2)逐步建立以专业技能课程作为将来主干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首选对象,使专业技能课程首先成为受学生欢迎、被行业认可的课程。
2、本年度的培养计划修订
(1)将以前的《文字处理》和《文字录入》两门课程改为《办公自动化》一门课程。
(2)增加《网页图形图象设计》、《Flash动画制作》、和《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
(二)提升课程内涵的职业技能含量
在课程体系结构的持续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对课程内涵(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精细调整,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实践教学、岗位教学、技能教学的思想。
本次课程内涵的改革方案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路:
1、引入双证教学的课程思想
2
双证教学的课程理念在最近几年的中职院校中逐渐开始占据主流思想,并且其教学成果也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本专业的部分课程的设置均与该课程理念有很强的关联性,但是在专业整体的教学思想中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程序化。所以将它提升到课程教学标准的高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全面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第二个课程教学的思想是以能力为教学为主线,完全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标准。双证教学的思想事实上在能力本位的教改方案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因此,计划在能力本位的教改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提炼其标准,并在后续的课程改革(包括能力本位的教改)中强化并贯彻实施。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进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改进教学手段、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配合课程体系结构的持续调整和课程内涵向能力本位和双证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其中不能忽视的环节。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教学大纲
使得教学大纲,尤其是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真正地与能力本位的教学思路相一致。
2、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
3
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
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为此,我们要加 强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实验,着眼于全课程,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保持和改进传统教学制度的先进性
在以前的教学建设中创建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制度与做法,应该继续,并适时改进。如保持教学日志和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教案,习题集、库,试题集、库,课件及其它教学资料等)的完备,以便进行总结和可持续改进。发挥教学检查、尤其是教学研讨机制的作用,对于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增强教学设备与教学文件的适用性
1、进一步使用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目前,系部已经有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当部分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呈现出超负荷使用的状态,但个别的实训场所仍然有提高使用率的潜力,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实训设置中进一步进行挖掘。
2、抓好教材建设
在实行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完全适合的教材估计不容易找到。因此,组织编写具有课改特色、质量较高的自编教材,尤其是针对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编写一些相关的实训教材,是一项需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的工作。
3、鼓励教案、教具的制作与改进
与教材和大纲相关联的是教案,前者作了改变,后者通常是需要同步改进的。而随着能力本位的教学环节的实施,部分的实训环节、课授以及考核可能会出现手段和工具的缺乏。因此,教案、教具的制作与改进,是需要加以鼓励的工作。
(五)教师的知识要不断更新
1、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跟踪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把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技术引入到课程中,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法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学科和专业才会不断得到发展。
2、教师通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累积和丰富实践性知识,逐步提升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3、有计划地外出培圳、进修,聆听专家讲座,努力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均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平台,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地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计算机专业特有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中职学校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仍然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1、现有软件不能与企业工作有效对接,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根据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相关实训软件信息公司(例如:成都依能公司)进行再沟通,对现有软件进行改造升级,改进软件中的操作细节错误及陈旧内容,以保证教学与实际业务运作的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进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实训教材资料缺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就目前我校实训课使用的教材全部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的问题,而且与现实工作差距也较大。在完成再改造升级规划的基础上编写标准的并为社会企业所认可的培训教材,以满足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和人才培养要求;
3、实训师资力量仍以专职教师为主,缺乏实训经验通过对实训软件平台的再改造与规划,能为职业学校专业专职老师提供新的培训平台,提高培训实操能力,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4、实训课程安排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教学安排同质化各专业实训内容安排大致相同,未能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实训软件进行强化练习。例如,网络搭建实训软件,网页制作与图像处理的软件学时数相同
5、教学内容仍以实训软件的操作步骤为主,未能让学生体会实训内容发生的工作情景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员工协作。实践性是实训技能课的突出特征,实训技能课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然而就目前中职学校实训课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头说教或者机械重复模仿操作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教下去,学生们对实训课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
(二)实训教学的改进措施
实训教学要加强实训教学软件、硬件设施的建设,力求合理,追求实效,根据目前实训技能课的教学发展形式,提高实训技能课的科技含量和构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
1、实训教学改革要结合学科与本校实际,而且要力求合理,突出实效
由于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还相对存在某些匮乏和不足,教师在进行改革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本校实际,多动脑筋,力求科学合理、有实效,而且我们更要付出努力。
2、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实训课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实训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实训教师在中职学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性教育的培养外,不但要懂理论,更要会实践,不但是教师还应当是工程师,这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作为实训教师必须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为了鼓励和培训更多的实训教师能加入到“双师型”教学骨干队伍行列中,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加大利度激励实训教师们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努力取证。并且,利用多种形式使实训教师走进企业,接触实际,提高操作水平,学校还可以安排实训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实地调研、顶岗操作;学校也可以定期进行实训教师技能大比武。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培养一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实训教师。
3、开展各种教育模式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开展订单式教育。订单式教育的实质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专业人士对人才需求的预测,确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实施过程中,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协助学校实施教学,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使课堂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激活实训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效地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毕业实业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教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订单式教育的合作机会,将实训教师派往订单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
(2)开展“双证书”培养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还可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即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实训课教学应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相挂钩,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实训技能练习;使实训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沟通,实训教育与劳动就业相衔接,用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之,从教学改革总体来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都得到了优化。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特别是java程序设计、网站建设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7级、09级有十几位同学分别在市技能大赛FLASH、网站管理等项目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积极与有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适应培养学生“上手快、后劲足”的特色要求,确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等职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如何建立由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组成的培养纲领体系;由教学日历、教学方案、课程设计组成的教学运行体系;由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及案例库、实训指导方案、实训模拟软件构成的教学材料体系;由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社会调查组成的实践
教学体系,由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的跨时空现代教育技术体系等构成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立体化教学系统。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理论讲授、实训、实习相结合的要求,重点采用项目研究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和模拟实训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系统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岗位竞争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能从事实训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丰富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认真研究和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2017-03-18 17:22 | #2楼
本文分析了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有针对性教学等几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课程;计算机基础;非计算机专业
1 在学习计算机上面临的问题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在找工作时,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因此,在校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2)虽然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等课程,但因为信息技术课只作为会考科目而不是高考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在上课时往往是应付了事,在会考前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因此学生在中学时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3)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后要参加省一级的考试,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只能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死记硬背考试内容,不能对计算机基础课上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也极大的打击了学生深入研究计算机的积极性。在对本校04年到07年毕业生的调查中,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过级率在98%左右,但是在毕业时能独立做好一份求职简历的学生却不足60%。
(3)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很多公共基础课,比如法律、思修、语文等,同时学生们还要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数学、英语,这样,每周按5天算,授课学时达到每周30学时以上。学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这样,学生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自学计算机了。
(4)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方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上,仅把传统的手写板书放到投影屏幕,而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模式相对传统手写板书的教学效果可能更不好,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节省了板书时间,要讲的内容自然会大幅增加,但是学生未必可以全部装入脑中,从而产生畏难厌学情绪。所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时,应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5)教学平台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是以微软系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固然这种教学平台有操作简便、利于学习的优点,但是在高等教育中仍以此作为唯一宗旨将束缚学习者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认识,助长惰性,抑制创造性。以个人计算机为操作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逐渐不能适应因特网时代计算机的应用。
2
(1)按学生水平分层次教学。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在学生入学时,学校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划分为免修、提高班、基础班。免修的学生可申请不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必须选修校内的另一门计算机课程,例如实用的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提高班的学生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水平,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更熟悉、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基础班的学生是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达到考试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接受合适的内容,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
(2)提高起点,采用多种模式教学。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采用一种模式开展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多模式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方向。首先,课堂教学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几乎完全是基于图形化的界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与计算机的交互操作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就必须使用大屏幕投影仪教学来设立学习的环境。其次,在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校园网环境下,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入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控,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3)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来的运用。要想在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在自己学科中的重要性并快速掌握,就必须在授课计划中穿插将来工作中应用的例子。例如,在国贸专业的学生学习Word时,可以给出一份正式的合同,告诉学生一份类似合同所具有的基本格式,应用了哪些知识;在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Excel时,应该加入一些财务报表制作和财务函数应用的例子。有生动实用的例子,自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性的辅助作用。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了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的发展,教师必须使学生参与教学交流,在授课的过程中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如可以通过讲解实例说明解题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现场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和学生在解决同一个实例时就建构了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有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才能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状态中。
(5)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服务意识。作为一门课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的好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必须先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一个教师的素质包括了专业水平、授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多个方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有:让教师多参加学习进修,提高专业水平;让校内授课教师开会交流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派教师多参与校外计算机专业的交流会,吸取别人的长处,开阔视野;同时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要求教师认真对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关爱学生。
(6)动态跟踪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教材内容很难做到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同步,所以作为教学主导方的教师应该不断动态跟踪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新方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组织自己的教师队伍及时编写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的富有前瞻性的教材,这样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7)拓展教学平台,适应发展需求。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十几年来始终以微软平台的计算机文化教育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需要。在以个人计算机为操作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逐渐不能适应因特网时代计算机应用的情况下,考虑采用Linux系统的教学内容(Linux系统及其应用程序并不排斥微软系统的应用),对于现阶段教学平稳过渡是有利的。更为重要的是基于Linux系统的教学目标不仅满足个人计算机的使用者,也培养网络服务器的使用者,既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也为社会培养了急需人才。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进措施】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改进措施05-20
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改善线上教学的措施02-24
初中物理教学改进措施09-21
高中地理教学改进措施03-03
数学教学改进措施(精选15篇)06-20
数学教学改进措施(精选12篇)03-12
数学教学改进措施(精选10篇)05-21
初中历史教学改进措施05-06
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经典】08-17
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