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时间:2023-03-22 22:55:23 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为防止火灾、中毒、伤亡等突发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突发事故的处理,特制定本措施。

1、公司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总经理担任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

2、总经理负责抢救设施的安置、审批工作。

3、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总经理要立即赴现场指挥抢救工作。重大事故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物资调配及伤员运送等抢救工作。

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抢救物资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妥善处理。

5、经理在每季要组织公司员工进行事故预防知识学习,分析存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督促、检查安全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

6、强化联络与报告制度,及时高效地进行事故应急处理(火警119、盗警110、急救电话120)。

7、对事故受伤人员要采取抢救、包扎、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8、抢救出的伤员,除现场抢救外,应立即送医院抢救,运送同时向医院通告伤员受伤部位、程度、致害物名称及性质等有关内容,便于医院及时准确地实施抢救。

9、公司每年组织一次有关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采取的相应处理方法的学习。适时组织开展防化学是事故预演习。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017-03-18 10:33 | #2楼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高公司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基本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唐山长城钢铁集团鑫达钢铁有限公司位于迁安市沙河驿镇上炉村东。成立于2002年10月,是集铁矿采选、钢铁冶炼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现有员工350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60多人,中高级管理人员100多人。东临杨柏公路,西有卑杨公路,南拥京沈高速公路、京秦电气化铁路和102国道,距首都北京186公里,离秦皇岛80公里,距京唐港(曹妃旬)仅1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主要设备及主要危险源情况:

公司注册资金22980万元,占地3000余亩,固定资产35亿余元,现有自备110KV变电站一座,180m白灰窑10座;80吨炼钢转炉2座;580m炼铁高炉4座,并实现富氧喷煤;10m竖炉2座;90m带式烧结机4台,并配套安装烧结机脱硫设备,12000m制氧机组一台(套)、8500m制氧机组两台(套),

产量:年生产铁水200万吨、钢坯200万吨。

周边环境: 长城钢铁集团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重要基础设施.道路、应急设施基本情况分布平面示意图。

1.4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332233

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附件包括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国务院主管处门制定的分级标准,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为适应本公司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处置要求,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列为报告和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对一些特殊突发公共事件应加强情况报告并提高响应等级。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本预案指导全公司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6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7预案体系

(1)本预案属于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基层单元应急预案。主要为应对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工作计划、保障方案和操作规程,并报迁安市政府备案。

2 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公司统一领导。生产处、安全处是本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根据公司安委会决定,成立长城钢铁集团公司新大纲提有限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公司应急委),决定和处署本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2.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处、安全处是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综合协调本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对“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具体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办理和督促落实公司应急委的决定事项;组织编制、修订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2.3工作机构

生产处、安全处作为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承担相关类别的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专项及处门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工作;协助县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3 运行机制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会同有关处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工作机构作用,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类分级处置的应急平台,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3.1预测与预警

各厂及相关部门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预测预警系统

公安、消防、环保、交通、安监、供电、供气、卫生等处门和单位,要做好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整合监测信息资源,依托公司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及相关网络,建立全时段、全覆盖的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系统。

3.1.2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要及时、准确地报告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涉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处门的特别严重或严重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上级批准。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公司总调度室、公司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警报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和通报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机构、事发地所在车间、厂职能部门,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及时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接报后立即向迁安市政府报告。

3.2.2先期处置

公安、卫生、安监、交通、环保等处门以及各厂安全科,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工作。

3.2.3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紧急情况,由公司生产处、安全处报请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处决定,明确应急响应等级和范围,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3.2.4指挥与协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5应急救援办公室总指挥: 主任: 副主任:

3.2.6 救援队伍:

3.2.7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负责决定、发布或执行机构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3.3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怃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处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3.3.2调查与评估

公司生产处、安全处及公司主管处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迁安市安监局作出报告。

3.3.3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公司统计处署,由相关职能处门负责。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 应急保障

4.1队伍保障

由公司生产处、安全处、设备处及公司各厂、车间关键岗位人员组成火灾救援组、现场警戒组、现场设备抢险组、生产协调组、工艺技术组、善后处理组、煤气火灾扑救组。

4.2经费保障

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日常运作和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所需经费,通过公司财务预算予以落实。

4.3 物资保障

4.3.1 应急物资的品名及数量

4.3.2 应急物资的存放地点、位置:

公司安全处煤气防护站、供应处应急物资储藏室。 4.3.3 应急物资的管理

应急物资管理负责人:生产处长、安全处长。 应急物资每日点检、供应处负责人:安全处煤气防护员。 应急物资报修负责人:供应处库管员、安全处煤防员。 4.4 交通运输保障

必要时,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4.5 治安维护

公司保卫处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4.6 人员防护

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7 通信保障

公司生产处负责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4.8 科技支撑

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公共安全科技水平;发挥企业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研发作用。

5 监督管理

5.1 宣传教育和培训

公司应急办要会同各厂有关处门加强职工相关安全防护宣传教育,组织编写教育培训教材和通俗读本。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2 演练

5.2.1 培训范围、周期和内容 5.2.1.1 培训范围:全厂人员。 5.2.1.2 培训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5.2.1.3 培训内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避险知识,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知识,作业岗位危险有害因素、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作业岗位安全知识、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作业防护监护设备使用方法及管理规定、事故应急预案、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相关规定等。

5.2.2 应急救援演练 5.2.2.1 演练形式

5.2.2.1.1桌面演练: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5.2.2.1.2 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

5.2.2.1.3 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处或大处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5.2.2.2 演练时间:每年6月、第2 或3周。 5.2.2.3 演练前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5.2.2.4 演练前会议参加人员:经理、主管安全副经理,生产处长、安全处长,各相关厂长,生产安全副厂长,安全科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各厂、车间参演人员。

5.3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公司有关处门和各厂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

6 程序更新

6.1 公司应急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相关文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09-2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02-09

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09-21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预案09-21

突发食物中毒,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10-14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01-01

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09-21

突发地震应急救援预案07-11

关于事故救援应急预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