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国培小学思品研修总结
转眼间,国培快要结束了,回忆自己在这紧张、忙碌和充实的的时间里,回味的颇多。结合自己在这二十多年里的教学生涯,尽管成功很多,不足之处总让人遗憾。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此我的研修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
教育是一门教人的艺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时代不同,这门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我国教育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五彩缤纷的季节里,“怎么办”的课题研究摆在现实的面前。
学习是要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教师更不能例外。但是,假若只是一味的学习,不去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学习的最终意义就被消解殆尽。因此,转变观念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转变观念?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呢?
1、向专家学习,摒弃思维定势。
比如,我们身处农村教育的这一个群体,面临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较为封闭的环境,在教学理念上中国传统教育的烙印很深,有时甚至是根深蒂固,试想时代变了,人们的思维变了,教学理念跟不上,教学手段、方法陈旧,要适应大环境的变革,只 1
有向专家学习和求救了。国培大约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专家的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维,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借用、引用、发挥了。
2、教育理念本土化
教育专家对课程的解读,对学情地分析,对教学的建议等,那是专家全局的把握参合个人的见解,我们不必一味迷信专家对教育的解读,应该结合本省、本市、本县、本乡镇以及本班的实际情况,计入个人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三思后得出解决的方案,试行一段时间后,尚需逐步调整、补充并完善起来,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文本材料,在局部推广验证,最后再三修订,形成示范样本,这样就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彻底本土化,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试行乡土教材并推广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
思想品德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 2
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乡土教材,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其目的是用活生生的人物、案例为蓝本,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几乎是耳熟能详,避免上课时教师的单调说教,首先,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又容易记忆。其次,空间上舍远求近。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最后, 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乡土教材里的先进典范,从正面弘扬了光明正义,反衬阴暗,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与时俱进
1、多媒体教学
农村教师习惯带着一本书(教材)、一张嘴上课,一方面是多年的使然,另一方面,是条件的不具备,更重要的是对多媒体的不熟悉,其原因是学习方这方面的机会不多。依笔者的建议是,
没有条件可以自己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比如,自己买台笔记本电脑,慢慢琢磨,时间久了就不是问题,然后再去多媒体教师练习就好了。
接着,学校的教研活动应该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在多媒体教室里,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的教学氛围,远比一张嘴的效果好得多。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信息时代的学生,习惯并熟悉与多媒体相关的一切事情,他们愿意、乐意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
2、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思想品德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国培小学思品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
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
思品国培学习的研修总结2017-02-27 20:42 | #2楼
《构建回归生活的品德课堂》 这学期我有幸成为我县国家对农村教师培训班的一员,一个多月的学习就要接近尾声。除按时学习,及时上交作业,积极探讨问题外,使我深刻感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思品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这次培训中,在学习页面欣赏导师们精彩的简报,阅读学友们优秀的文章;在线讨论里思考大家发起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专题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作业做总结,真是受益非浅。整个培训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其中我感受、思考最深的就是品德教学要构建回归生活的课堂。现表述如下:
回归生活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更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源泉。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道德,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品德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理念。
(二)打造面向儿童生活的品德课堂
生活的课堂,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儿童”,实现由知识中心向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首先课堂环节要紧贴儿童现实生活。
1、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2、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胆取舍教材内容。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4、有效延伸品德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我联结课堂内、外的生活,教学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构建活动的课堂,提升学生生活观。
课标为我们实现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所以,我在品德教学中,坚持活动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感受、体验、领悟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情境化,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已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我坚持动足心思设计好活动:
(1)角色扮演,对话文本。应用课本剧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2)情景再现,价值引导。再现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3)模拟生活,学会生活。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总之,要坚持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打造面向儿童生活的课堂,使儿童品德课堂活动化、情境化、生活化。在回归生活的课堂中认识、体验生活,从而应用于生活、创造生活!
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机会是难得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很大,但我一定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在今后教育教学改革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切实用学到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投入教学,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品德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国培小学思品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思品国培研修总结11-28
小学语文国培研修总结10-02
小学音乐国培研修总结01-02
小学语文国培研修总结11-22
小学英语国培研修总结05-23
小学数学国培研修总结01-03
国培研修总结[精选]07-07
国培研修总结(精选)07-12
国培研修总结10-01
国培研修总结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