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记录

时间:2022-05-18 18:05:16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记录

1、 2012年7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记录

2、 2012年8月与万邦车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3、 2012年9月企业技师丁会和郭锐来校做技能指导

4、2012年9月专业建设大会,参与人有: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领导班子成员,汽修专业全体成员议题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具体实施的切入点。

5、 2012年10月与中国中集华骏车辆公司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7、 2012年11月汽修专业研讨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实施情况。

8、 2012年11月学生参观中集华骏修造厂。

9、 2012年12月学生技能比武,教师技能练兵

人才模式培养改革过程实施记录2017-01-03 11:33 | #2楼

一、时间:2012年6月---2012年12月

我校电子电器专业于2012年6月4日获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批复,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在这半年里,通过校领导和全体专业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一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1.专业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依据市场需求,根据学校实情,通过制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计划和各种配套制度,与南宁富-士-康集团、南宁国际大酒店工程部、海信电器南宁公司、世源冷气等多家企业开始了合作。

2.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开展老师“教师下工厂,企业技术能手上讲台”方式,实现全方位合作。先后有谢伟、凌永航等多名老师利用假期下企业见习。

3.开展企业调研活动,专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的下到部分企业中,和企业实践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情景等,为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进行前期准备。

4.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在2015年4月的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供需洽谈会上,除针对10届毕业生进行招聘外,还召集相关校企合作的专家领导,建立本年度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就开展“订单式”办学,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二、时间:2015年1月---2015年6月

1.学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计划和各种配套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积极促进各专业与企业联姻。与南宁营维誉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在学校中建立“校中厂”,在人才培养、课程设

置、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2.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展研讨会,会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综合实验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专业教师继续到苏宁电器、领华电子、佳微电子、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中去进行调研座谈会,交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共同确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发教材。书写《电子电器企业需求调研总报告》一份。

4.为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先后利用校技能节、双选会等形式请企业专家到校,推广宣传学校,增加学生就业率。本年度学生就业率达98%。

5.和企业专家在示范校建设上密切合作,召开企业实践专家交流会议,编写课程标准和工作页,设定典型工作情景,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6.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市级公开课的任务,4月份由杨清松老师上了一节“家用空调的上门安装”的全市公开课,该课程体现以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教学现场气氛活跃,收到与会兄弟学校老师的赞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情况记录2017-01-03 9:10 | #3楼

评审时间: 主持人: 记录员:

参加人员:

一、评审要求:

(一)学期上课周数是否是18周(各专业第四学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5周)。

(二)*每学期考试课程门数为2-4门,各专业总考试科目总计不得少于12门。

(三)*英语三级、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和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为2015级高职学生必参加的考试,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证书为必拿证书,各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考试证书考哪些。

(四)毕业实习安排10个月,是否设有1-2个月自主创业实习期。

(五)*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应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中要求一致。

(六)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是否都是全称,是否与学院下达的文件一致,课程代码是否用了公教部编写的课程代码。

(七)教学进程表数据是否填全,汇总数据是否有误。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构成及说明是否按照:1、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2、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3、修业年限与学制;4、职业技术领域分析;5、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6、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7、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8、教学进程表;9、必要的说明等几部分构成。

(九)排版格式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专业是否用全称。

(十)*课程代码编写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中职专业中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课是否为必修课。

(十二)不规则学时的课程在制定计划时是否注明具体排课的周、学时。

注:*为重点评审内容。

二、评审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记录】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家访实施方案04-13

活动实施方案02-07

策划实施方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