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具备在旅游业及其他行业从事基层行政管理、独立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市场产品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当地的产业特色和对人才需求的实际,以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后,在第二年起再分为导游、酒店管理和茶文化三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基层行政管理、旅游服务、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推广等实际工作;掌握旅游业各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与服务程序设计、质量与信息系统控制、营销策略及相关项目的制定;懂得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有关知识,具备办公自动化手段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3.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得心应手地运用专业知识。
4.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诚信、乐观向上的执著信念和阳光般的心态,有良好的审美素养。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修业年限: 3年
三、实践性教学
(一)军事理论与训练和入学教育。在第一学期进行,内容有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和军事技能基本训练,校情校史、学生管理、学籍管理、安全教育等,由学院统一安排。 1
(二)职业体验模拟训练。在第二至第五学期进行,每学期安排2周,可分散也可相对集中进行。主要是结合相关课程,进行专业适应性的强化训练,由外聘教师和企业资深从业人员直接进行专门辅导。
四、 课程体系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2.综合实践课程;
3.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
4.职业技能综合实训与体验:包括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和职业技能模拟体验课程。
(二)学时、学分安排
总学时:1956学时;总学分:118学分;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创新奖励学分
(一)读书活动
为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学好所修专业课程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以外的6部著作,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学生完成读书活动,记2学分。
(二)奖励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由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并获得奖项的,按学院规定可以适当给予学分奖励;参加职业技能各工种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的,每一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可奖励学分2个。
奖励学分基本标准
六、三年教育时间周数分配表(见下表):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表
(二)各类课程学期学时数分配表
八、教学计划(见专业教学计划表(一、二))
专业教学计划表(一)
专业教学计划表(二)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2.【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3.【学习年限】
三年
4.【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旅行社和旅游星级酒店,培养在服务、管理一线从事导游或酒店服务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5.【职业范围】
6.【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6.1 知识目标
①掌握导游景点讲解相关知识;
②掌握旅游产品开发、设计、销售等相关知识;
③掌握餐饮摆台、餐厅服务相关知识;
④掌握做床相关知识;
⑤掌握客房预订、结算、退房相关知识。
6.2 能力目标
①能够进行导游讲解;
②能组织游客开展旅游活动并提供相关服务;
③能预防与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④能独立开展计调工作业务;
⑤能独立开展餐厅服务;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立了五个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分别为旅行社管理与国际领队方向、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度假地规划与管理方向、高尔夫管理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设第二外语(日、韩、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英文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建立港澳台及国外教学实习基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学生旅游相关服务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1
四、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专业各方向信息化软件实验。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八、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按照规定内容取得 170学分。
2
旅游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学时、学分分配表及毕业要求
附:
课外培养计划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学分标准)
说明:1.以上项目每位学生必须修够5学分,且至少参与其中三个项目,方达到毕业学分要求。
2.此课外培养计划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
【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休闲旅游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2篇)03-21
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20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3-03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