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维
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完成,中国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确定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中首先思考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是人才培养目标,后者是人才培养模式。
1.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一个专业培养出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毕业生,需要社会来检验。通过对建筑领域相关单位的调查和走访,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对建筑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整合出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质量验收、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工作,核心岗位是施工员,相关岗位是工程现场的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检员等。 因此,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建筑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定位是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定位准确,符合社会、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1.2“3+3+2”人才培养模式确定
当前,随着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规格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熟练现场操作技能,进入企业马上能正式上岗,不需要企业去过多的岗前培训。传统的“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用两年半时间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该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既缺乏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又乏工程施工能力,丧失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优势与特长。因此传统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
2.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能够“零距离”上岗的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这是“3+3+2”人才培养核心。与之相适应,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2.1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其对人才培养目标起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从而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建筑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整合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要求。
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论证,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归纳整理出从事本专业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标准如下:
1.知识结构及标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文化知识;
(2)掌握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力学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与技能;
(4)熟悉建筑构造、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的基本知识;
(6)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
(7)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8)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
(9)熟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专业知识;
(10)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
(11)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专项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
(1)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外语应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并能用计算机进行建筑辅助设计;
(3)具有一定的工程预算与结算能力,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编制工程概预算;
(4)能够完成建筑物的测量放线、高程控制、变形观测等工作;
(5)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能够绘制建筑施工变更图纸;
(6)能够完成常用建筑材料试验及检测工作;
(7)能够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解决生产第一线的简单技术问题;
(8)具有工程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能力。
2.2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强调的是施工与管理,即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和-谐统一,专业课程设置可按三个学习阶段进行,以“3+3+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最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目标一,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习阶段,通过各课程的理论教学和部分课内试验、课程设计等教学活动实现,主要由专业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完成。目标二,在第一学习阶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培训。根据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有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图识读与翻样、工程预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以及工程资料实务模拟、安全教育等内容,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实务的综合训练。为学生能顺利进入第三阶段做好准备。目标三,毕业实践阶段,即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实际工程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项目部的工程实体让学生住施工现场进行毕业实践,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带队。实现高职学生“毕业即能顶 岗”的预期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教育。因此,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合学生的素质教育。
2.2.1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教育三位一体、互交互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总体结构。我们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素质教育经常化”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体系互交互融的课程体系。
2.2.2理论教学体系
建筑相关专业主要是为工程施工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业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根据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规划上分为
四大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及人文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人生态度、自觉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开设。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设置课程并精选内容。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删除不必要课程,对内容重合的课程进行整合。譬如,将《工程项目管理》删除,将《建筑CAD》和《建筑工程制图》整合,将《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整合,在《工程资料管理》中整合工程施工验收内容等。
(3)根据目前建筑市场对不同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加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软件操作,开设监理概论、安全管理等拓展课程,有利于学生向工程预算和工程监理方向发展,使学生多方向选择就业。
(4)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发展空间以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2.3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单项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和校企结合顶岗实习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确定实训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专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上。具体的包括:
(1)单项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试验、课程设计、测量实训、CAD实训、结构识图实训、设备识图实训、钢筋工程实训、工种实训等,目的是使学生对课堂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
(2)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的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
(3)综合实训是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进行的训练,包括典型项目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是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课程调整,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达到了60.7%。
2.3.4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发挥个人特长。将素质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促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育人。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现在文化基础课程及第二课堂、思想教育讲座中;专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把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文体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融入大学三年学习生活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3 完善“3+3+2”人才培养模式几个关键控制点
3.1制定并完善各专项基本能力评价体系
为了达到学生专项基本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各单项能力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各项能力训练大纲与训练方法。建立各专项基本技能考试试题库及考核标准,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内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
采用“互动式”教学,强化专项基本能力培养在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制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结构,构建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
训练,实现能力针对化;
3.2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制定综合能力训练大纲及考核方法。以“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将学生已掌握的各项基本能力综合应用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中。首先设定综合能力培养项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能力综合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3+3+2”人才培养模式中中最后一个“2”即顶岗实习(毕业实践)。重点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教学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实践时间为一学期(16-19个教学周)。通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学生个人找单位实践和到学院的实践基地等多种渠 道。大部分学生安排在大型建筑公司承建的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工程的施工现场,参与工地 项目管理、概预算、质量检验、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等具体工作。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散性,顶岗实习的管理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难题,各个院校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处于探索阶段。
建筑相关专业通过采用“3+3+2”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新构建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了理论、实践、素质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 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和毕业生面向基层性等特点,实现了就业就能顶岗的要求。
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一、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探索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
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
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并实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把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即基本职业素养培养阶段、第二个阶段,即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第三个阶段,即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阶段。
基本职业素养培养阶段。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基本素养课程的学习。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培养其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校内由专职教师完成。
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阶段。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分析企业岗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共同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企业提供具体工作项目、任务,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完成岗位技能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的培训,理论知识主要由专职教师承担,实训项目主要由企业的兼
职教师承担,分别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交叉进行。继续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其始终贯穿在各门课程教学当中。
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阶段 。本阶段完成技能实作、兴趣课程、修养课程、知识拓宽与提升课程等的学习。重点强化岗位核心技能、进一步挖掘职业兴趣、拓展岗位能力、提高发展潜力,通过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形式实施。由企业的兼职教师加以主导,校内的专职教师辅助。继续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其始终贯穿在顶岗实习的教学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实施了“订单式培养”,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举办班等为用人单位对口培养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学习,赴顶岗单位工作,实行工学交替,既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生活补贴,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合作企业还全程参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使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到用人单位后很快能融入企业,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以首次就业率、对口行业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就业业内发展率作为检验办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考核结果反馈于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四、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进
开发基于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每门课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大纲和讲义;积极把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制定以职业能力本位为特征的专业培养方案。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推行双证书制度,在基于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了公司、企业,大大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学习南方经验 开创实习就业新局面
介休市职业中学校 张 强
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
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这次南方学习和考察,并认真分析当前中职发展的趋势与学生实习就业的优势,坚定了我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创了我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一、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意义
“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根据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的去处是工厂、企业。职业学校与企业是社会中关系平等的两个单位,职业学校要实现就业的办学方向,就得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双元式”、“专业委员会指导式”、“产、教、研”等方式的开展,促成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学以致用、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
我校紧跟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通过规范学生实习就业程序,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1、创新模式,开拓校企合作新途径
根据学校汽修专业发展的需求,我校与四通汽修厂合作十几年,创建了较高标准、固定的汽修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信宜通公司、利达公司的合作为学校计算机专业、机电专业学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实习基地,2015年,学校领导经多次考察与调研,与三佳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我校开设了“有机硅班”,采取“1+1+1”的培养模式;2011年,学校与上海英业达集团举行了盛大的协议签定、授权与挂牌仪式,英业达集团委托学校为上海英业达集团人才培育基地,开办英业达人才培育班(焊接专业);学校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办学方式,创建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2、开展工学结合,保障学生的就业实习
为进一步落实和做好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就业实习的工作程序,即:搜集招工信息—筛选招工企业—班子集体确定后选企业—征求学生意见—考察相关企业—召开家长会议—护送学生上岗—专人跟踪服务;近几年,学校分别与青岛海尔集团、山东恒星基电子厂、常熟达富公司、上海英业达集团、苏州和硕集团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协议,共有700余名学生到上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就业,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在校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在培养人才职业技能、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等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
3、全程服务,促进实习就业工作的发展
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虽然很高,但就业的稳定性很差,这对企业的良好发展和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服务好学生实习就业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我校通过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
一是每批学生离校实习、就业之前,我校都要召开学生专题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求学生在岗位上要有四种精神,即:学习精神、吃苦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
二是在安置企业的选择上,我们把 “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高,社会保障全、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做为首选,保证让学生有一个可靠的、安全的、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是我校积极与企业沟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及指导,对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压力进行疏导。
四是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我校在学生实习单位设立了办事处,有一名中层领导坐阵负责,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及问题,同学们的信任,就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理由。
五是我们懂得学生的事情没有小事,小事的背后就是大事,家长把学生交给我们,我们感觉责任重于泰山,必须让家长放心。
新型工业化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为中职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加之我校全体同志思想上的重视、行动上的落实,使得我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做到了实习岗位好、就业率高,且稳定性强,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好评。
三、学校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思路
中职学生实习就业是一项既重要又面临诸多困难的工作,我校在摸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54321工程”,即提升“5”个“共同”——在过去已有的校企共建基础上,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内涵,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评价、共同组建基地、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研发;推进“4”项合作——明确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强调全面持久的合作理念;实行“3”层对接——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建好“2”种“课堂”——学校建到企业中,企业建在学校里;最终实现“1”个目标——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一主线,持续深入地展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抓好五个方面的共同合作作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实行三层对接,建立两
种“课堂”等举措,真正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共赢,最终达到彰显中职特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我市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建设
介休市职业中学 张 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并在此模式下努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建设。
一、做法与不足:
学校在合作条件成熟、合作要求满足的前提下,将机电专业、数控专业、化工(有机硅)专业、汽修专业分别与介休利达洗煤设备公司、介休多智管模公司、三佳新材料(有机硅)公司、介休四通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实行合作办学。合作企业提供实训设备、部分专业教师(如三佳新材料(有机硅)公司把工程师派往学校,给学生讲授生产流程、工艺、安全等专业课程)、学生实习岗位,并接受优秀毕业生就业。与此同时,所有专业学生都实行了工学结合,改革以往“2+1”培养模式(2年的文化专业知识学习+1年的专业顶岗实习)为 “1+0.5+0.5+1”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1年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到实习基地进行半年的实践操作,再回到学校学习半年的专业知识,再到企业进行1年的专业顶岗实习。除机电专业、数控专业、化工(有机硅)专业、汽修专业分别在本地合作企业实习外,其它专业则在与学校合作多年的青岛海尔、常熟达富、苏州和联华硕、上海英业达等公司(集团)实习,并且上海英业达公司已经在学校挂牌,学校成为“英业达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模式的改变势必会带来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增加了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也就应运而生。我们主要的评价方法是:记录平时表现,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加阶段(单元)考试,注重发展性评价;改变考试方式,注重能力性评价;拓展评价主体,实行多元性评价。
尽管我们在努力去实践,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1、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不够,一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缺乏能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方面的人才,使得校企合作中存在许多困难。
2、当前从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的职前教育对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尽管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参照国家标准和地方需要,完全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学校也尽量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的要求,还有一些专业课学习的内容,理论性太强,难度大,学生学习存在困难,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存在距离,对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
3、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难以掌握。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尽管注重了过程性、发展性、多元性的评价,但由于受到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的影响,还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近几年,通过工学结合加大了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但没有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时随意性大,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单一。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师。虽然对专业教师要求为“双师型”,但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是脱离企业实际,也不曾跟随学生到企业参与实习指导,在评价学生学业时,不能给学生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教师自身职业素质与能力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
上述问题,影响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评价体系,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思考与对策:
1、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从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以利于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利于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加强。为此,学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与多元评价体系
成立有行业、企业成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组,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评价标准,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适应企业需要。通过
工学结合,在企业为学生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熟悉熟练岗位项目与标准,并由企业有关人员予以考核。学校在制订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时,也应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到充分落实。
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制订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反映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职业素质的综合表现,能使学生得到比较合理的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也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对学生的评价是要立足于激励,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成才。因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学校、社会、企业相结合评价。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效果分析等方面的改革,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多元性的评价,实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自我评价结合,笔试、口试与答辩结合,平时学习记录和考试相结合,综合职业素质考核要综合学校成绩、企业实践、职业资格鉴定、参加技能大赛等,形成开放的、多元的、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3、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
许多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育人理念、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竞争、激励、监督、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引导教师强化职业教育育人理念,鼓励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参加技能大赛、定期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文化基础课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专业对所授基础课的要求,在基础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渗透;聘请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实训指导能力的兼职教师优化学校教师队伍。鼓励文化课教师编写实用基础课教材,鼓励专业课教师编写工学一体化实训教材,形成以实践技能培养培训为主的实用性课程。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维】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4-03
物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2-28
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