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 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建筑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 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担任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 人才培养规格
1. 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
a.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b.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c.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d.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
e.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f.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 专业知识目标
a. 具备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b. 具备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c. 具备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
d. 具备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e. 具备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
3. 专业技能目标
a. 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b. 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c.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d. 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e. 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f. 具有施工图纸会审的能力;
g. 具有一至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技能; h. 具有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i. 具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j. 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 证书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
a.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b. 计算机等级证书;
五、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
本专业修读总学分169学分,其中必修课128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理论教学学时约2400,实习实训33周,按照1周30学时折算,实习实训占总学时30%。
必修课
(考试形式:★—考试,☆—考查,下同)
选修课
实践教学周
六、 编写说明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
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 本方案为学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4-03
物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2-28
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