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时间:2022-05-11 06:38:28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速读课文、 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快速默读,梳理并概括出突击主峰的主要阶段

难点:赏读文中最打动人的语段,体味通讯中描写的作用,表达自己对语段的理解和切身感受。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单元提示,快速阅读法

二、 学习目标

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速读课文、 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三、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一)整体感知

1. 题解

2. 快速阅读法:梳理概括登峰进程

快速阅读法的要领(默读、目的、关键词句、积累)

强调目的:梳理概括登峰进程

解说关键词句:时间、地点、人物、进展情况

以第一阶段为例,展示提取的信息和概括内容

(1)5月24日上午9时30分(时),4名登山队员(人)从8500米处(地)开始向顶峰冲击(况)。

(2)中午时,刘连满甘作人梯,4人团结互助登上第二台阶。

(3)天色渐黑时,刘连满因体力衰弱而留下,其余3人继续冲顶。

(4) 夜色深沉时,到达8830米处,3人抛掉空氧气瓶,继续前进。

(5)黎明时分(5月25日4时20分),3人终于登顶成功。

(二)、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 .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2.找出文中最令你心动的语段,选择其中的一处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并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把发言时会用到的关键词写在相应语段的字里行间。

四、检测,学以致用

模仿文中的景物描写,写一段夜晚小景。

五、作业:以本文的刘连满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不少于500字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六、板书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

一、教材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是初一新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探险”为主题编排的,这些有关探险的课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登上地球之巅》是郭超人写的一篇新闻报道。作者作为当年的随队记者,真实的纪录了1960年我国登山队员历尽千辛万险第一次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王富洲等四名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感人事迹。读这篇真实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报道,我们不能不为英雄们的精神而感动,不能不为英雄们的人格而震撼!在飞鸟不至的地球之巅,在千年冰雪、万丈巉岩的珠峰之上,在英雄们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之时,我们真正懂得了神圣、伟大与崇高的内涵。这篇用生命写成的英雄的故事,这次以生命完成的人类的创举,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登山英雄们勇于探险的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的绝好教材。而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这篇通讯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对探险活动充满了好奇。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概括能力,但根据关键信息,迅速阅读并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日常写作中他们的文章往往多有简要的记叙,缺乏细致的描写,从而不够具体、生动,难以触动读者;此外,初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感性强于理性,对探险中所体现出的人物精神、生命价值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教师应该借助此文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引导其在记叙时注重描写,并分享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探险队员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速读课文、 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重点:快速默读,梳理并概括出突击主峰的主要阶段

难点:赏读文中最打动人的语段,体味通讯中描写的作用,表达自己对语段的理解和切身感受。

五、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读写结合

六、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单元提示,快速阅读法

(培养学生从单元整体入手来学习的好习惯)

二、 学习目标

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速读课文、 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三、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一)整体感知

3. 题解

(引导学生读文先读题,养成从题目入手解读文章的阅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词句含义的能力,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4. 快速阅读法:梳理概括登峰进程

快速阅读法的要领(默读、目的、关键词句、积累)

强调目的:梳理概括登峰进程

解说关键词句:时间、地点、人物、进展情况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二)、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 .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2.找出文中最令你心动的语段,选择其中的一处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并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把发言时会用到的关键词写在相应语段的字里行间。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品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细读课文,养成在字里行间作批注的阅读习惯,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入理解和体会探险队员所表现的不畏艰险、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等崇高精神。)

四、检测,学以致用

模仿文中的景物描写,写一段夜晚小景。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累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五、作业:以本文的刘连满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不少于500字

(积累字词和佳句,抒写感悟,深入解读人物形象和可贵品质。)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六、板书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2016-09-20 8:35 | #2楼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梧州七中 关秀霞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故事复述,合作探究。

教法

情景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 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利用多媒体放映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录像,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 :地球之巅指的是什么?

2、学生明确是指珠穆朗玛峰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谈一谈对珠峰的认识。

3、学生发表看法。

二、登山图片,进一步激趣

1、投影有关珠穆朗玛峰和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让学生加强对珠峰的认识,体会登山的艰辛与危险。

2、教师介绍珠穆朗玛峰的情况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以后,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

3、激趣引读:

①教师介绍世界上首次登上珠峰顶的情况

1953年5月29日,十人组成的英国登山队,由队长约·汉特带领,从珠峰的北路登顶,新西兰人依·希拉里和尼泊尔人藤辛·诺尔盖登上珠顶,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地球第三极。 ②教师介绍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的情况及有关内容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本文记述的是这次登山突击顶峰的过程。

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③作者介绍

A、生展示搜集到的作者的资料

B、师补充介绍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三、快速阅读,初步感知

1、快速阅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

2、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积累字词。(生利用多媒体展示)

示例:砭骨 履践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昏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3、学生谈谈内容大意。

四、竞赛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内容

(一)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开展小竞赛。第一、二组为第一竞赛组,第三、四组为第二竞赛组。指定两名学生任评委。

(二)开展知识抢答竞赛,为复述作准备

1、多媒体显示竞赛规则

①每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扣10分

②每人可多次抢答。

③举手获准再作答,不获准答题者擅自答题扣10分。

2、学生阅读全文,找关键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词语),为抢答作准备。

3、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抢答

①在珠穆朗玛峰最后的多少米时由四名年轻的登山队员向顶峰冲击?(380米)

②四名年轻的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最后的380米向顶峰冲击的具体时间是多少?(北京时间5月24日上午9时30分)

③谁让队员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刘连满)

④这四名队员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多少时间?(五个多小时)

⑤队员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是什么?(黑夜)

⑥到达多少米的地方,三名队员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8830米左右)

⑦最后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谁?(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⑧我们中国年轻的队员是从珠穆朗玛峰的哪一面登上顶峰?(北面)

⑨我们中国年轻的队员登上顶峰的时间是多少?(5月25日凌晨4点20分)

4、学生评委宣布得分情况

(三)开展复述竞赛

1、多媒体显示复述要求和规则

复述突击主峰的经过,清晰有序,每组各推荐两名学生参加,分两次进行,每次的优胜者得20分,稍逊者得10分。

2、学生复述。

示例: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

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3、学生评委宣布得分情况

(四)公布竞赛结果,表扬优胜者,鼓励失败者

五、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1、教师投影问题

(1)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寒冷、黑夜和缺氧。你认为突击顶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为什么?

(2)哪位登山队员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以每两桌一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

六、互动释疑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解决。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探险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那么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应该要有探险家的精神呢?请你联系实际谈一谈吧

八、布置作业

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选择其中两句仿写。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教案登上地球之巅2016-09-20 22:24 | #3楼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复述登山队员登顶过程;

2、过程与方法:品味细节,学习登山队员团队合作精神和献身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探险故事,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复述故事,学习登山队员精神。

学习难点:

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方法:

1、阅读法 2、小组合作讨论 3、交流展示

学习用具: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活思维:

1、播放歌曲《珠穆朗玛》及一系列珠穆朗玛峰图片。

2、教师导入:听着歌曲,一张张图片闪过,我们仿佛置身雪域高原,站在喜马拉雅山下,遥望珠穆朗玛峰。那“高耸在人心中,屹立在蓝天下”的珠穆朗玛峰美丽而端庄,神奇又神秘。它是世界最高峰,号称世界第三极!无数勇士以登上珠穆朗玛峰

为莫大的荣耀。尤其是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山专家认为“连飞鸟都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但是,年轻而勇敢的中国登山队员沿着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跨过万丈巉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超人作品《登山地球之巅》。

二、明确学习目标:

指生朗读学习目标,其余学生记录。

三、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位登山队员突击珠穆朗玛峰最后38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把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的事。

四、根据主要内容概述,同位互相复述故事,适当加入细节。 同位互相复述,指生复述。

五、思考:登山队员你在突击珠峰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指生回答:山路险峻 缺乏氧气 天气严寒 身体虚弱

六、小组合作讨论: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登山队员有怎样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有感情的朗读,并说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例: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了,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担负着攻克珠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的回答:“继续前进。”

赏析:从他们的语言和“斩钉截铁”“异口同声”可以看出登山队员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

有感情朗读: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可以找几位同学对比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教师指导朗读,然后及时总结同学们总结出的登山队员的品质。)

小结:登山队员靠着 团队协作精神、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登上了地球之巅!

七、新闻发布会:

登山队员胜利归来,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准备问他们什么问题?

模拟新闻发布会:找4名同学扮演登山队员,其余同学扮演记者,开始问答环节,教师调控。

记者可能提的问题:

1、你们靠什么登山地球之巅的? 2、在登山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们有没有想过放弃?

(本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可以预设几个问题,如果没有同学提问,教师也可以提问。)

七、探险故事大家谈: 多媒体展示图片

1、2015年中国登山队员把奥运火炬带上了珠穆朗玛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地球之巅的传递。

2、杨利伟遨游太空。

3、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 4、翟志刚实现了太空漫步。

你还知道哪些探险故事,和大家交流。

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探险故事:例如鲁滨孙、徐霞客、李时珍、余永顺等。

教师点拨: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多媒体展示月亮上的足迹),也有失败的悲壮(多媒体展示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但是,人类探索的脚步却不会停止。

八、课堂总结:

全体同学起立,师生齐读里根总统演讲《真正的英雄》中的一段话: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致献出生命。

教师申请陈述:愿同学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探险队员精

神,去积极探索未知的奥秘!

板书设计 坚 勇 于

地球之巅

责 任 感 顽 强 的 意 志 结 协 作 精 神 忍 不 拔 的 毅 力献 身 的 精 神探 索自 然 团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

执教者:孙 建

曲阜市石门山镇中心中学

二0一二年四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相关文章: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02-08

《登上企鹅岛》教案03-13

《地球》教案02-04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03-03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02-27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01-28

《我们的地球》教案04-19

《地球自转》教案09-12

画地球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