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外国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 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 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 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 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 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 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 布置作业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3.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教学难点:
1.领会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
2.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诗歌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间仙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媒体资源中的诗歌朗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练习三。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莱蒙托夫对“祖国”的认识。
(二)学习诗人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复杂感情于丰富意象的独特写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莱蒙托夫是如何“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的? 分析:诗人时刻向往着自由的田野,怀念家乡的池塘和森林,希望自己能像小鸟一样飞向那可爱的大自然,投身到人民的怀抱。诗人对祖国的爱是因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爱,对人民的爱紧紧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爱是土生土长的,根深蒂固的,也是令人信服的,诚然,封建农奴制桎梏下的俄罗斯祖国,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优美富饶的大自然和淳朴乐观的俄罗斯人民是可爱的,而沙皇专制暴-政给祖国带来的贫穷、落后和灾难却是可憎的。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黑暗年月一个正直爱国诗人所常有的。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发表了他的重要诗作《祖国》。他把祖国一分为二,他否定了用“鲜血换来的光荣”的祖国,指出热爱祖国山河和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表达了他对祖国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二)诗人是如何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的?
分析:《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辽阔的森林草原,奔涌的大河,同幽静的村落小路,闪光的白桦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再轻轻抹上一层薄雾轻烟,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充满浓郁的诗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把视觉、听觉、嗅觉全都调动起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洋溢着俄罗斯生活气息的绝妙的民俗图。在这首短诗里,我们不但能看到草原、村落、家舍、灯火,听到林涛的呼啸、激浪的澎湃和农人的欢歌笑语,还仿佛能闻到谷茬焚烧后青烟的气味和农家醇酒的醉人芳香。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诵读诗作。
1.这首诗为4、5、6混合自由音步。译文长行每行基本上六顿,14个字;中行每行五顿,12个字;短行每行四顿,10个字。双行有韵。
2.在诵读基础上,把握作者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
这首诗是莱蒙托夫整个创作生涯中对祖国主题逐步深化的总结。在对祖国主题的发掘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等诗人的传统。他用情感与理智之争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复杂感情,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俄罗斯形象,对俄罗斯的大自然和农村的典型景物作了精彩描写,明显体现了他创作后期风格的一些特点,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取代了早期愤世嫉俗的无穷忧伤。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同革命的十二月党人站在一起,对黑暗的农奴制社会发出愤怒的抗-议。正因为如此,
生前尝尽颠簸流放的辛苦,最终死于沙皇党羽阴谋策划的决斗中。
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立场的人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理解。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科夫曾于1839年发表过一篇题为《祖国》的诗,他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了解内容大意。
全诗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理。诗人以坚定雄辩的言辞驳斥了统治阶级所夸耀的那种虚假的、表面的爱国主义。“鲜血换来的光荣”,指的是沙皇帝国抵御外族侵略或向外扩张的战绩,也可指沙皇政府在镇-压国内外人民的反抗方面犯下的累累罪行;“虔信”指的是百姓对沙皇的温顺和崇拜,也可指地主阶级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远古的珍贵传说”指的是沙皇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下的东正教的传说。这些都使莱蒙托夫漠然置之,无动于衷。
第二部分是写景。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却描绘了俄罗斯最普通的森林、草原、河流、小路、荒村、野火。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景色有些凄清冷落。那苍茫的夜色,那广漠的草原,那风中摇曳的森林,那荒村抖颤的灯火,仿佛都笼上一层阴郁惆怅的色彩,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节诗的后半部分,情调骤变,豁然开朗起来。那丰收的谷物,那农家茅屋温暖的灯火,还有淳朴农民无拘无束的笑,都给诗人带来无限喜悦和慰藉。尤其是节日夜晚,和农民的欢快畅饮,纵情狂舞,更使诗人青春焕发。
教师板书:略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一。
2.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得到的启发写成300~400字的短论。
(提示:舒婷的诗按时序把祖国一分为二;莱蒙托夫的诗在同一时间内把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区分开来,他热爱的是人民。)
【外国诗教案】相关文章: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02-19
《外国诗两首》教案02-24
《外国诗两首》教案13篇02-24
《外国诗三首》教案03-08
《木兰诗》教案11-23
幼儿诗的教案12-23
毕业诗教案01-16
冰心诗教案02-24
木兰诗教案11-08
毕业诗大班教案05-26